被监护人出走自动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8290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被监护人出走自动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装置,尤其涉及被监护人出走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有4000万失智老人,平均每天发生走失老人达到1300人,当发现走失时,家人、养老机构等相关负责人需要去寻找,浪费许多的时间,而且可能造成许多悲剧。他们包含残障儿童、失智老年人、精神病人、被监管人员等。

目前,为了及时能找到出走的人员,会在其身上放置GPS等定位工具,但这些设备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是被监护人不会使用,需要监护人帮助经常充电,造成监护人压力很大,照顾不过来,责任太重,第二,不防水,容易被被监护人损坏,第三,体积大,一般被监护人很不愿意佩戴,第四,成本高,设备本身成本和使用起来成本都高,不利于普及;第五,可靠性差,使用过程如果没电了,就完全失去作用,还有GPS设备一旦进入室内定位就不准。而且这些都为事后的措施,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被监护人出走自动报警系统,以达到可以预先避免走失的目的。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被监护人出走自动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鞋子内的监视芯片、设于门口的感应装置、与感应装置相连的接收识别装置、报警装置,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设于地面或地下的地感应线圈,当出走者走近感应线时产生感应信息,接收识别装置接收感应信息并识别并通过报警装置报警。本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出走,在靠近大门时,马上就可警报,避免其出大门,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降低责任人的负担,使用安全可靠,由于监视芯片不必供电,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且成本低。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监视芯片为低频芯片,其设于鞋子的鞋垫下方或设于鞋垫内。使用灵活,且不易发现。

所述的地感应线圈呈方形,其宽度为20-50mm。

还包括用于向对应责任人通知出走者情况的无线或有线通讯模块,所述的通讯模块与接收识别装置相连。当失智老人穿有监视芯片鞋子靠近门时,设置于自动门内侧6米左右的地感应线圈感应到信息后,接收识别装置可将快速检测到该老人专有ID编号将信号送到控制装置,该ID编号可同步系统后台在电脑显示屏上显示老人姓名、地址、护理员和子女等监护人,该方案同样适合于孩子等容易迷路的群体。

还包括与大门相连的门控制装置,所述的门控制装置与接收识别装置相连,当出走者接近感应装置时,接收识别装置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并通过门控制装置控制大门关闭。控制装置接到信号后驱动马达将门自动关闭并打开声光报警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增加避免走失的可能性。

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地感应线圈和第二地感应线圈;所述的第一地感应线圈通过接收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第二地感应线圈通过接收识别装置与报警装置相连,所述的第一地感应线圈和第二地感应线圈平行间距设置,所述的第一地感应线圈至大门的距离大于第二地感应线圈至大门的距离。大门关先于报警,其提供一个关门时间,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减少人员的恐慌,只有当其快速靠近大门,并试着冲出大门时,报警才启动。

所述的识别装置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和后台服务器对接,将被监护人的走出信息显示和记录在监控屏幕上并同步给监护人。获取上述信息后可方便监护人进行找寻被监护人,减少找寻时间,降低风险。

所述的地感应线圈宽度为25cm,长度为580cm。在保证监视效果的同时,提高工作的可靠性与成本。

所述的监视芯片为125k低频芯片,其设于鞋子的鞋垫内。其隐蔽性好,不易被监护人发现。

有益效果:

1、技术方案的感应面大,提高工作的可靠性;

2、可具备识别功能,提高针对性,进一步掌握信息;

3、报警信息可多处传达;

4、造价低;

5、操作简单,只需将芯片放入鞋垫中即可,不易查觉;

6、使用安全可靠,监视芯片无须用电;

7、可以和任何自动门、电脑联网对接,提高安全性,降低监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于鞋子内的监视芯片、设于门口的感应装置、与感应装置相连的接收识别装置、报警装置,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设于地面或地下的地感应线圈,当出走者走近感应线时产生感应信息,接收识别装置接收感应信息并识别并通过报警装置报警。本技术方案可以防止被监护人出走,在靠近大门时,马上就可警报,避免其出大门,有效提高安全性,同时降低责任人的负担,使用安全可靠,由于监视芯片不必供电,提高其工作的可靠性,且成本低。

为提高使用的方便性,隐蔽性,在本实所述的监视芯片为125K低频芯片,其设于鞋子的鞋垫下方或设于鞋垫内。使用灵活,且不易发现。

所述的地感应线圈呈方形,其宽度为25cm, 长度为580cm。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再重复,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所示,还包括用于向对应责任人通知出走者情况的无线或有线通讯模块,所述的通讯模块与接收识别装置相连。当失智老人穿有监视芯片鞋子靠近门时,设置于自动门内侧6米左右的地感应线圈感应到信息后,接收识别装置可将快速检测到该老人专有ID编号将信号送到控制装置,该ID编号可同步系统后台在电脑显示屏上显示老人姓名、地址、护理员和子女等监护人,该方案同样适合于孩子等容易迷路的群体。

为了能够使得监护人知晓更多的走出大门的信息,比如衣着、时间、走出方向等信息时,可对本系统进一步的优化,识别装置通过无线通讯系统和后台服务器对接,将被监护人的走出信息显示和记录在监控屏幕上并同步给监护人,获取上述信息后可方便监护人进行找寻被监护人,减少找寻时间,降低风险。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再重复,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3所示,还包括与大门相连的门控制装置,所述的门控制装置与接收识别装置相连,当出走者接近感应装置时,接收识别装置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并通过门控制装置控制大门关闭。控制装置接到信号后驱动马达将门自动关闭并打开声光报警器,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增加避免走失的可能性。

为了增加关门时,并减少被监护人的恐慌,所述的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地感应线圈和第二地感应线圈;所述的第一地感应线圈通过接收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所述的第二地感应线圈通过接收识别装置与报警装置相连,所述的第一地感应线圈和第二地感应线圈平行间距设置,所述的第一地感应线圈至大门的距离大于第二地感应线圈至大门的距离。大门关先于报警,其提供一个关门时间,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减少人员的恐慌,只有当其快速靠近大门,并试着冲出大门时,报警才启动。

以上图1-3所示的被监护人出走自动报警系统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实用新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