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414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电气火灾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灾探测器,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火灾探测器。



背景技术:

火灾探测器是火灾报警装置中最基本的一种,一般通过对火灾的一些特征进行探测,分析,并对照预先设定的内置参数判断火灾是否发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核心。

目前市面上使用的电气火灾探测器,用于检测系统中的剩余电流、温度等有关电气火灾隐患产生的电气参数,若是存在保护线路中监控装置参数超过报警设定值时,能发生报警和控制信号,以便消除剩余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隐患,但是其与三相多功能设备连接时,其无法对三相电流、电压进行监测;在电路系统单片机需要连接多个外接设备,单片机处的引脚I/O口个数有限,则单片机于显示模块处所能提供的I/O引脚个数也是有限,而电气火灾探测器显示模块的数码管个数众多,若是过多占用单片机的I/O引脚处个数,则会导致单片机没有多余的引脚与其他模块连接;再者电气火灾探测器其按键套部分,其与面板之间的连接,存在结构繁琐,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不紧凑,拆装更换不便,以及存在显示屏防水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气火灾探测器,其连接紧凑,显示屏防水性好,系统更优化,安装简单,拆卸更换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电气火灾探测器,包括上盖、底座、控制板,控制板设于底座内部,上盖处设有按键凹槽,与按键凹槽配合处设置有一按键,该按键上设置有倒钩,按键通过倒钩与按键凹糟构成紧固配合,控制板上设有按钮,按钮固定于控制板上,该按钮一侧设有按键固定孔,按钮包括按钮伸出端以及其上的按钮连接端,按键与按钮之间设有一按键套,按键套包括按键套连接端、按键套固定端,该按键套固定端通过按键固定孔固定于控制板上,按键套连接端与按钮背面相接触,从而形成按键、按键套、按钮之间的相联动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其按键套部分由按键套连接端、按键套固定端组成,按钮固定于控制板,按键套覆盖包裹按钮,按键与按键套触碰,形成一完整的构件,其结构简单,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紧凑,使用操作方便,且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按键套其四角分布有按键套固定端,其按键套固定端形状呈倒“T”形,该倒“T”形状的按键套固定端由“圆柱体”与“倒圆台”堆叠而成,且“圆柱体”的高度与控制板处孔以及两者的轴径与孔径均为接触配合,其按键套固定端处的倒圆台台面与控制板背面紧密贴合。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按键套固定于控制板上,且其固定端的高度与控制板处孔的长度相重合,进一步的保证了其按键套与按钮固定后,其操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上两侧均设置有连接钩槽,两侧的连接钩槽之间设置有插针,该插针位于底座中心位置处,电气火灾探测器还包括一扩展模块,该扩展模块设于底座下方,该扩展模块包括模块底座、模块壳体盖,模块壳体盖处设有与插针相连接配合的插针孔,模块壳体盖处设有与底座上连接钩槽相配合的连接倒钩,扩展模块与底座通过底座处的连接钩槽与模块壳体盖处的连接倒钩相连接固定。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底座与扩展模块通过其上的插针与插针座达到电气火灾探测器与其附加的扩展模块之间的电路连接,通过底座上的连接钩槽与模块壳体盖上的连接倒钩,使电气火灾探测器与附加的扩展模块相连接固定,且其附加的扩展模块安装简单,且拆卸更换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上中间位置处设有一方形槽,控制板中间位置处设有一排针孔,扩展模块处还包括一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排针座孔,排针座由顶端为排针孔与底端的插针组成,该排针座通过其底端的插针与排针座孔相固定,排针一端通过排针孔固定于控制板上,另一端通过方形槽与线路板上的排针座相配合;所述模块壳体盖处设有一方槽,该方槽可供排针外壁通过,底座上的方形槽、安装于控制板上的排针、安装于线路板上的排针座以及模块壳体盖上的方槽均设在同一直线上。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电路、信号通过控制板上安装的排针,传递至线路板上安装的排针座处,使之完成控制板与线路板之间的连接传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处的控制板上设置有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包括温度测量模块、漏电测量模块、断路短路测量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继电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其中,

温度测量模块,把测量的温度信号输送给单片机;

漏电测量模块,把测量的漏电信号输出给单片机;

断路短路测量模块,把测量的断路短路信号输送给单片机;

按键模块,把按键输入信号输送给单片机;

电源模块,为其他模块提供稳定的电压;

单片机,处理输入信号,向继电器输出模块和显示模块输出信号;

继电器输出模块,收到单片机的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动作;

显示模块,收到单片机的输出信号,显示各个模块的状态,

温度测量模块、漏电测量模块、断路短路测量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I/O口输入端连接,继电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的I/O口输出端连接。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电路模块化,提高电路的集成度,让电路的可靠性更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显示模块包括整屏数码管和芯片TM1629,所述芯片TM1629上包括段码输出引脚SEG1~SEG16,位码输出引脚GRID1~GRID8,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入引脚CLK,片选引脚STB,电容C1、C2,所述电容C1一端连到芯片逻辑电源VDD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C1与逻辑电源VDD相连的一端接高电平,电容C2并联在C1两端,所述整屏数码管包括段码输入引脚S1~S16,位码输入引脚COM1~COM8,所述单片机上有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出引脚CLK,片选引脚STB,所述芯片TM1629上的段码输出引脚SEG1~SEG16分别连接整屏数码管上的段码输入引脚S1~S16,芯片TM1629上的位码输出引脚GRID1~GRID8分别连接整屏数码管上的位码输入引脚COM1~COM8,芯片TM1629上的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出引脚CLK、片选引脚STB分别连到单片机对应的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出引脚CLK、片选引脚STB上。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电路通过芯片TM1629作为数码管与单片机之间的驱动控制电路,能实现对多位数码管的控制,而且占用单片机上I/O口的数量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上盖处按钮凹槽上方设置有一透明板凹槽,透明板凹槽一侧上盖外壁处设置有卡位倒钩,上盖处左、右两侧均布有两个倒钩,上盖处上、下两侧均布有一个倒钩,底座与上盖配合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卡位槽;所述上盖上的透明板凹槽与其下方设有的透明板相抵压,控制板上设有一显示屏,显示屏两侧设有显示屏固定端,显示屏其上的显示屏固定端固定于控制板上,透明板与显示屏之间设有一显示屏膜,显示屏膜两侧设有卡块,与其透明板上的设有的卡槽形成卡位配合,上盖与底座通过两者上方分别设有卡位倒钩与卡位槽相卡位配合,从而使各部件限位以及固定。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上盖处设置有卡位倒钩与底座处设置有卡位槽,通过所设的有卡位倒钩与卡位槽相配合,使上盖与底座构成限位配合,显示屏处设置有一显示屏膜,可使显示屏通过显示屏膜防护后,拥有好的防水性能,由于显示屏膜强度,硬度不强,通过固定于透明板与显示屏膜的整体限位固定,使显示屏膜的强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按键还包括一按键接触面,其按键接触面与倒钩之间还设有一限位槽,上盖上的按键凹槽处设有与限位凹槽相配合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的大小由上盖上的按键凹槽与按键紧固配合所需的间隙所限定,且其限位凹槽的槽宽大于限位块厚度。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按键与按键凹槽通过其上的限位凹槽以及限位块配合,且限位凹槽的槽宽大于限位块厚度,可保证其按钮安装于上盖之后,其按钮可操作,不会由于其槽宽不够,而出现不可操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按钮通过其背面固定于控制板上,按键套处四角分布的按键套固定端之间设置有可覆盖按钮伸出端的空间,且其内壁处与按钮伸出端最高点相接触。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可使按键套与控制板连接更精确,以及保证按键套与按钮连接后,操作中不会出现由于连接之间有空隙而使用过程中按钮按下没反应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线路板处两侧均设有供接线端子固定的接线端子固定孔,接线端子包括其上的接线端子固定端、进线口、进线固定槽,模块底座处相对于进线固定槽设有接口槽,模块底座底面相对于进线口位置处设有圆孔;线路板上的安装的接线端子的进线口大小和模块底座底面的圆孔大小相一致,以及其上的接口槽大小和进线固定槽大小相一致。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电路、信号通过控制板与线路板之间的传感后,再者通过线路板上安装的接线端子,外界的设备可通过与接线端子的连接固定,可达到对三相电流、电压的监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按键背面处倒钩呈四角分布,且钩刺面分布在外侧,四角分布的倒钩之间设有一供按键套连接端接触抵压的空间。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倒钩可使按键与按键凹槽紧密连接,接触抵压的空间,可使按键在使用过程中,按下之后可通过按键套与按钮实现是按键回弹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模块壳体盖四角位置处以及线路板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螺丝固定孔,模块底座底面内壁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模块底座处依次叠加有线路板以及模块壳体盖,螺丝通过模块壳体盖处和线路板上均设有的螺丝固定孔固定于模块底座底面处固定柱上,且线路板四角位置处设置有螺丝固定均为“U”形孔。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线路板通过模块壳体盖与模块底座之间的接触挤压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两侧均设有两个连接钩槽,以及模块壳体盖处与底座两侧的连接钩槽的配合处均设有连接倒钩;所述安装于控制板上的排针与安装于线路板上的排针座为双排排针与双排排针座。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其效果在于:对底座处的连接钩槽以及模块壳体盖处连接倒钩,控制板上的排针、线路板上的排针座进行形状位置限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显示屏与控制板之间还设有一导光板,导光板两侧均设置有导光板固定端,导光板通过其上的导光板固定端固定于控制板上。

上述电气火灾探测器,所述电气火灾探测器在工作状态下,可通过其导光板可增加显示屏的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按键套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按键套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导光板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显示屏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上盖背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上盖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按键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透明板与显示屏膜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显示屏膜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按钮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透明板;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按键背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扩展模块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底座以及上盖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模块壳体盖、线路板与排针座配合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线路板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模块底座示意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模块壳体盖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排针与排针座配合示意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排针座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控制板、排针、排针座、线路板与接线端子配合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控制板、排针、排针座、线路板与接线端子配合后侧面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控制板结构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控制板接线端子放大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控制板模块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电路原理方框图。

图29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整屏数码管电路原理图。

图30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芯片TM1629电路原理图。

图31是本实用新型电气火灾探测器单片机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是一种电气火灾控制,由上盖2、底座7、控制板9组成,上盖2外壁处设置有卡位倒钩21,上盖2左右两侧各分布于两个卡位倒钩21,上盖2上下两侧各分布于一个卡位倒钩21,底座7与上盖2配合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卡位槽73,上盖2处设有透明板凹槽22,透明板凹槽22一侧设有按键凹槽23,按键1由按键接触面13与倒钩11组成,按键1背面处倒钩11呈四角分布,且钩刺面分布在外侧,按键1四角分布的倒钩11之间设有一空间14,按键接触面13与倒钩11之间还设有一限位槽12,上盖2上的按键凹槽23处设有与限位槽12相配合的限位块231,其限位块231厚度占限位槽12的槽宽的一半,其按键1穿过按键凹糟23,限位槽12外侧面与限位块231内表面相接触,倒钩11连带限位槽12穿过按键凹糟23,倒钩11回弹其平面与限位槽12背面相接触故构成卡位配合,控制板9上设置有按钮5,按钮5由按钮伸出端52以及其上的按钮连接端51组成,按钮5通过其背面的按钮连接端51固定于控制板9上,控制板9上按钮5一侧设有按键固定孔91,按键1与按钮5之间设有一按键套4,按键套4由按键套连接端41、按键套固定端42组成,按键套连接端41与按键1上的空间14相接触抵压,按键套4其四角分布有按键套固定端42,其按键套固定端42形状由“圆柱体”与“倒圆台”堆叠而成,“圆柱体”的高度、轴径与控制板9的厚度、孔径呈接触配合,按键套固定端42通过控制板9上的按键固定孔91,且该按键套固定端42处的“倒圆台”台面与控制板9背面紧密贴合,按键套4处四角分布的按键套固定端42之间设置有可覆盖按钮伸出端52的空间14,且内壁处与按钮伸出端52最高点相接触,按键套连接端41与按钮5背面相接触;上盖2与控制板9之间依次设置有透明板3、显示屏膜10、显示屏6、导光板8,显示屏6上下两侧均设有显示屏固定端101,导光板8左右两侧均设有导光板固定端81,显示屏膜6两侧设有卡块61,透明板3处设置有与卡块61配合的卡槽31,显示屏膜6与透明板3通过两者上方分别设有的卡块61与卡槽31相固定,透明板3与上盖2上的透明板凹槽22相接触抵压,导光板8通过其上的导光板固定端81固定于控制板5上,显示屏10通过显示屏固定端101固定于控制板9上,且显示屏10与导光板8安装不存在相互干渉,显示屏膜6覆于显示屏10上方,上盖2、透明板3、显示屏膜6、显示屏10、导光板8以及控制板9通过其各处的相互抵压固定;上盖2通过其上两侧设有的卡位倒钩21与底座7两侧设有的卡位槽73形成卡位配合,从而形成按键1、按键套4、按钮5之间的相联动,进而对上盖2与底座7之间的各部件进行限位固定。

如图15-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底座7下方还设有一扩展模块,其中由扩展模块由模块底座50、线路板30、模块壳体盖20组成,模块底座50内部设置有排针座70以及接线端子40,底座7内部还设置有一排针80,控制板9中间位置处设有一排针孔92,模块壳体盖20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倒钩201,底座7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连接钩槽71,模块壳体盖20上的连接倒钩201与底座7上的连接钩槽71相配合;模块壳体盖20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一方槽202,而底座7中间位置处设有一个方形槽72,该模块壳体盖20处的方槽202大小与底座7上的方形槽72大小均为可供排针80外壁通过的大小,线路板30上设置有排针座孔301,扩展模块处的排针座70由顶端为排针插孔701与底端的插针702组成,该排针座70通过其底端的插针702与排针座孔301相固定;其上所述底座7上的方形槽72、安装于控制板9上的排针80、安装于线路板30上的排针座70以及模块壳体盖20上的方槽202均设在同一直线上,底座7内部的排针80一端通过排针孔92固定于控制板9上,另一端穿过底座7上的方形槽72以及模块壳体盖20处的方槽202与线路板30处的排针座70上的排针插孔72,使排针80与线路板30相连接固定;线路板30处中间排针座孔501的两侧均设有接线端子固定孔302,排针座孔301与接线端子固定孔302为平行设置,模块底座50内部的接线端子40由其上的固定端403、进线口402、进线固定槽401组成,模块底座50处相对于进线固定槽401位置处设置有接口槽66,模块底座50底面相对于进线口402位置处设有圆孔501,进线穿过模块底座50处圆孔501以及接线端子40处的进线口402,工具通过接口槽66使进线固定槽83设的螺丝从而对进线进行固定;扩展模块中模块底座50底面内壁四角位置处均设置有固定柱505,而模块壳体盖20四角位置处设置有螺丝安装孔205,线路板30四角位置设置有螺丝固定孔304,线路板30上的螺丝固定孔304为“U”形孔,模块壳体盖20与线路板30依次叠加于模块底座50处的固定柱505上,并通过螺丝使三者进行固定。

如图28-31所示,本实用新型控制板9上设有一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包括温度测量模块、漏电测量模块、断路短路测量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单片机、继电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其中,温度测量模块、漏电测量模块、断路短路测量模块、按键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的I/O口输入端连接,继电器输出模块、显示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单片机的I/O口输出端连接。显示模块包括整屏数码管和芯片TM1629,芯片TM1629上包括段码输出引脚SEG1~SEG16,位码输出引脚GRID1~GRID8,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入引脚CLK,片选引脚STB,电容C1、C2,电容C1一端连到芯片逻辑电源VDD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C1与芯片TM1629的第27引脚逻辑电源VDD相连的一端接高电平,电容C2并联在C1两端,芯片TM1629的第3、6、30号引脚接地,芯片TM1629第10号引脚接高电平。整屏数码管包括段码输入引脚S1~S16,位码输入引脚COM1~COM8,单片机上有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出引脚CLK,片选引脚STB。芯片TM1629上的段码输出引脚SEG1~SEG16分别连接整屏数码管上的段码输入引脚S1~S16,芯片TM1629上的位码输出引脚GRID1~GRID8分别连接整屏数码管上的位码输入引脚COM1~COM8,芯片TM1629上的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出引脚CLK、片选引脚STB分别连到单片机对应的数据输出输入引脚DIO、时钟输出引脚CLK、片选引脚STB上;单片机先将输出信号输送给芯片TM1629,芯片TM1629内部的寄存器存储通过串行接口从单片机传送到的数据,地址从00H~0FH共16个字节单元,分别与芯片上的段码和位码管脚所连的数码管对应。数码管显示数据的时候,按照显示地址从低位到高位、数据字节的低位到高位执行,减少了数码管占用单片机I/O口的数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