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74866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品电子防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



背景技术:

目前,防盗标签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服装店、超市等大型商场。常见的防盗标签有纸标签、硬标签两种,纸标签上的报警功能开锁器设置在收银上,而硬标签需要拨出扣钉回收硬标签重复使用,由于纸标签的防盗性能相对较弱,还需要服务人员监视客户,增加了管理成本,也让顾客难以轻松自由选购商品,而硬标签其防盗性能相对较高。但是,普通的硬标签在防盗是无差别的,当失窃的商品非常贵重的时候,也不能特别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此外,普通的硬标签只能起到防盗的作用,不能反映商品的基本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不同价值的商品区别防盗的RFID-AM双系统标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包括声磁防盗单元、RFID标签,其中,声磁防盗单元通过与物品锁扣固定来实现对物品的防盗,RFID标签固定安装于声磁防盗单元的壳体内,RFID标签内存储有物品信息、防盗信息;当声磁防盗单元进入设定的防盗监测区域时,将触发报警器报警,同时,RFID标签中存储的信息将被RFID阅读器读取来实现对物品的二次监控和识别。

进一步,所述声磁防盗单元包括底壳、上盖、锁芯、磁棒线圈和锁针,底壳与上盖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将锁芯、磁棒线圈和所述RFID标签密封在由底壳和上盖组成的壳体内,上盖与锁芯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锁针穿过物品及该通孔,插入锁芯实现将双系统标签锁合在物品上。

进一步,所述防盗监测区域通过监测门形成,监测门上设置有声磁防盗天线、所述RFID阅读器和报警装置,当携带双系统标签的物品出入监测门时,被声磁防盗天线捕捉到信号后,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其中,RFID阅读器上设置有防盗位,当携带物品为非授权物品时,将触发报警装置,同时RFID阅读器将RFID标签内信息回传,工作人员可精准识别物品信息,及时高效处理。

进一步,所述声磁防盗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设置在所述监测门两侧,发射天线将一交变磁场发射出去,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形成一个感应区,利用电磁波的共振原理在监测门内形成搜寻范围,当双系统标签进入所述监测门的搜寻范围,所述磁棒线圈产生与交变磁场一样的频率,引起共振,产生的共振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到后,立即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

进一步,所述锁针为钢钉,钢钉包括帽体和针体。

进一步,所述上盖的通孔周围设置有与帽体大小形状契合的的槽台。

进一步,所述锁针为带钉钢丝绳,带钉钢丝绳包括钢针、钢丝绳及钢帽,钢针、钢帽分别与钢丝绳连接。

进一步,所述双系统标签还包括抽板,在所述底壳上开设有用于该抽板抽插的槽位,抽板包括卡端、中间板和卡板,卡端与卡板分别与中间板连接;其中,卡端的尺寸大于该槽位的尺寸,中间板位于锁芯的上方,且与锁芯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卡板上开设有能够使所述钢针和所述钢丝绳穿过、并将所述钢帽卡住的“T”型通孔。

进一步,在所述底壳的侧面与所述槽位相接处开设有卡槽,其大小尺寸与所述卡板相适应,使所述卡板卡装于所述底壳上。

进一步,所述钢钉的针体与所述带钉钢丝绳的钢针为多节伸缩针。

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可应用在不同类型的物品防盗上,RFID技术的引入,不仅实现了可识别防盗的功能,而且提高了物品流通、管理的效率。同时,因为RFID标签上的唯一识别码,还可实现防窜货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RFID-AM双系统标签的内部视图;

图2是RFID-AM双系统标签的爆炸视图;

图3是抽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包括声磁防盗单元、RFID标签5,其中,声磁防盗单元通过与物品锁扣固定来实现对物品的防盗,RFID标签5固定安装于声磁防盗单元的壳体内,RFID标签5内存储有物品信息、防盗信息;当声磁防盗单元进入设定的防盗监测区域时,将触发报警器报警,同时,RFID标签5中存储的信息将被RFID阅读器读取来实现对物品的二次监控和识别。

声磁防盗单元括底壳1、上盖2、锁芯3、磁棒线圈4和锁针,底壳1上设置有用来固定锁芯3、磁棒线圈4、RFID标签5的槽位,底壳1与上盖2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将锁芯3、磁棒线圈4和RFID标签5密封在有底壳1和上盖2组成的壳体内,上盖2与锁芯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21,锁针穿过物品及该通孔21,插入锁芯3实现将双系统标签锁合在物品上。

当商品为针织物等穿孔不会损坏的物品时,锁针为钢钉6,其包括帽体61和针体62,使用时先将钢钉6的针体62穿过商品,然后针体62穿过上盖2上的通孔21插入锁芯3进行锁合,实现将双系统标签固定在商品上。此外,在上盖2通孔21周围设置有与帽体61大小形状契合的的槽台22,在针体62插入锁芯3后,帽体61恰好扣合在槽台22上,使钢钉6不易被撬起,从而将双系统标签从物品上取下,对物品散失防盗作用,槽位22起到保护钢钉6的作用,使双系统标签不易被外力破坏。

当商品为皮革材质等穿孔会损坏的物品时,锁针为带钉钢丝绳8,带钉钢丝绳8包括钢针81、钢丝绳82及钢帽83,钢针81、钢帽82分别与钢丝绳82连接。此时,双系统标签还包括抽板7,在底壳1上开设有用于抽板7抽插的槽位11,抽板7包括卡端73、中间板71和卡板72,卡端73与卡板72分别与中间板71连接。其中,卡端73的尺寸大于槽位11的尺寸,以防在抽插抽板7的过程中,将抽板7整个抽出双系统标签壳体外,中间板71位于锁芯3的上方,且与锁芯3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711,卡板72上开设有能够使钢针81和钢丝绳82穿过、并将钢帽83卡住的“T”型通孔721,此外,在底壳1的侧面与槽位11相接处开设有卡槽12,其大小尺寸与卡板72相适应,使卡板72卡装于底壳1上。在使用过程中,将抽板7沿槽位11抽出,露出卡板72,钢针81和钢丝绳82穿过卡板72处的“T”型通孔721,将卡板72按入卡槽12中,钢针81和钢丝绳82绕过物品的某一部件,例如鞋子的鞋眼、背包的包带等,钢针81穿过通孔21、通孔711插入锁芯3中,实现将双系统标签锁合在物品上。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带钉钢丝绳8采用的是钢丝绳,因其不易被人为破坏,在实际应用中可替换为其他材质的绳。此外,钢丝绳82设置有调节长度的卡扣,以便双系统标签更好的固定在物品上。

上述钢钉6的针体62与带钉钢丝绳8的钢针81为多节伸缩针,其结构类似雨伞杆,未接触锁芯3时为舒张状态,不可压缩,接触到锁芯3后一节一节压缩实现其与锁芯3锁合。

RFID标签5上设置有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上记录着商品的出厂信息、库存信息、物流信息等,例如商品的分类号、色别、面料组成、价格、所在厂库、运输信息等,通过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上的信息进行修改补充,方便对商品基本信息的了解,进行清点库存和物流追踪。

防盗监测区域通过监测门产生,监测门上设置有声磁防盗天线、RFID阅读器、报警装置和电源,声磁防盗天线、RFID阅读器、报警装置分别与电源连接,声磁防盗天线、RFID阅读器分别与报警装置连接。

声磁防盗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别设置在监测门两侧,发射天线将一交变磁场发射出去,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形成一个感应区,利用电磁波的共振原理在监测门内形成搜寻范围,当双系统标签进入监测门的搜寻范围,磁棒线圈4产生与交变磁场一样的频率,引起共振,产生的共振信号被接收天线接收到后,立即触发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例如鸣响、红灯闪烁灯,提醒工作人员有人携带未付款的物品出去,及时将商品追回。

RFID阅读器主要用于读取RFID芯片5上的存储信息,RFID芯片上的信息可以协助完成货品流通管理的功能,当商品进入库房后RFID读写器对物品进行盘点,同时RFID阅读器设置有防盗位,该防盗位由后台程序设定,读取RFID 标签中存储的信息,当其信息回传后台判定为告警状态后,则阅读器发出警报。如,将防盗位设置为标签EPC区首位为1,则该类型标签经过阅读器时即触发报警,给预授权的标签则会改写为其它信息,则不会触发报警。当携带双系统标签的未授权的物品被带出时,经过检测门时被RFID阅读器监测到RFID标签,报警装置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提示工作人员哪个物品被非法带出,起到防盗的作用。此外,将盗窃人员捕获后,可根据与RFID阅读器相连的电脑看到被盗物品的具体信息,对被盗人员起到震慑作用,使其放弃试图蒙混过关的想法。

同时,RFID芯片具有全球唯一编码,录入物品信息后即成为其身份识别,可防止窜货等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当出入监测门的商品上带有双系统标签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所有物品不仅具有了防盗特性,并且每件物品具有可查可追踪性,同时,RFID标签的唯一编码可对物品进行防窜货处理,此外,工作人员可后台查询触发报警的物品信息,友好提示携带人员采用正规流程带出物品。

本实用新型一种RFID-AM双系统标签,可应用在不同类型的物品防盗上,RFID技术的引入,不仅实现了可识别防盗的功能,而且提高了物品流通、管理的效率。同时,因为RFID标签上的唯一识别码,还可实现防窜货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