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9683发布日期:2018-07-07 09:2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出现了相当数量的智能穿戴设备,例如心率计、血氧仪、血糖仪、睡眠监测设备等,在电量耗尽的情况下基本无法继续测量,必须接入市电下充电。同时这些设备普遍的做法是通过手持式智能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等,以下简称智能终端)将数据传输至云端,当智能终端处在运营商的付费网络条件下,则会产生一定的流量费用;在没有网络或网络覆盖较差的条件下更因智能终端无法接入互联网,导致数据丢失或不连续;在一些运动或者特殊作业条件下不适宜携带智能终端的情况下,智能穿戴设备无法与智能终端进行通信,也会导致数据传输记录的间断;在长时间外出条件下因智能穿戴设备无法接入市电,智能设备自身的电池续航能力也会受到限制。长时间需要智能终端的参与,一方面会浪费智能终端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增加智能终端的功耗,影响其性能。在智能穿戴设备自身的电量用尽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联网条件,则基本无法使用。另外,智能穿戴设备受限于体积和功耗问题,存储数据能力有限,长时间存储的情况下会产生数据积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提升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能解决数据不连续和数据积压问题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充电装置、无线路由设备和云端服务器,所述智能穿戴设备采集记录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并缓存在本地,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还将缓存的所述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WIFI网络传输给所述充电装置进行存储,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连接、并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充电,所述充电装置还将所述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WIFI网络传输给所述无线路由设备,所述无线路由设备将所述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所述云端服务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可充电锂电池、电量指示灯、按键、充电管理单元、MCU、WIFI物联网模块和数据存储单元,所述可充电锂电池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充电装置提供电源并为所述智能穿戴设备充电,所述电量指示灯与所述MCU连接、用于指示所述充电装置的当前电量,所述按键与所述MCU连接、用于触发所述电量指示灯的电量显示功能,所述充电管理单元与所述MCU连接、用于给所述可充电锂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与所述MCU连接、用于缓存所述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所述WIFI物联网模块与所述MCU连接、用于将所述数据存储单元中缓存的所述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传输给所述无线路由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中,所述数据存储单元设有T-Flash存储接口,所述数据存储单元通过所述T-Flash存储接口外接各种容量的内存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中,所述有线通信方式为本地串口或SPI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中,所述充电装置还设有电源输入接口、对外充电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和对外充电接口均与所述充电管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传输接口通过所述本地串口或SPI接口与所述MCU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中,所述本地串口为RS232接口、RS485接口或RS422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中,所述智能穿戴设备至少包括心率计、血氧仪、血糖仪或睡眠监测设备。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有智能穿戴设备、充电装置、无线路由设备和云端服务器,在使用前将充电装置使用有线方式接入市电充满电,当智能穿戴设备的电量耗尽时,充电装置在为智能穿戴设备充电的同时,可将智能穿戴设备本地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WIFI网络转存到该充电装置,充满电后智能穿戴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充电装置则可以在适合的时候将多次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WIFI网络传输至无线路由设备,无线路由设备再通过互联网将其传输至云端服务器,从而实现智能穿戴设备续航能力的延长以及突破无可用网络环境的限制,因此能提升智能穿戴设备的续航时间、能解决数据不连续和数据积压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实施例中,其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该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包括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装置2、无线路由设备3和云端服务器4,该智能穿戴设备1采集记录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并将其缓存在本地,智能穿戴设备1一方面可以对用户采集记录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联网从云端服务器4获取一些分析数据和信息,智能穿戴设备1还将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WIFI网络传输给充电装置2进行存储,充电装置2与智能穿戴设备1连接、并为该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充电装置2还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WIFI网络传输给无线路由设备3,也就是说,充电装置2可以为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同时可以获取智能穿戴设备1传输转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并可在WIFI联网条件下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输出到无线路由设备3。无线路由设备3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云端服务器4,云端服务器4可以对接收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相关的信息分析接口给用户,用户可借助相关联网设备获取分析数据和信息。

在一些需要长时间监测,而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不是很严苛的情况下,因充电装置2具有可对外充电能力和大容量数据的存储能力,为智能穿戴设备1提供使用长时间进行非实时记录测量的可能,智能穿戴设备1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缓存到本地,当数据较多时,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转存到充电装置2,解决数据积压的问题,当返回到有免费无线网络的环境下,充电装置2在WIFI网络环境下再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传输至无线路由设备3,再由无线路由设备3通过互联网传输至云端服务器4,一方面解决智能穿戴设备1续航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更是突破因网络因素的限制而导致无法记录或者数据丢失的问题。

该充电装置2具有较强的蓄电能力,在使用前将充电装置2使用有线方式接入市电充满电,当智能穿戴设备1的电量耗尽时,充电装置2在为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的同时,可将智能穿戴设备1本地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有线通信方式或者WIFI网络转存到该充电装置2,充满电后智能穿戴设备1可以继续使用,充电装置2则可以在适合的时候将多次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WIFI网络传输至无线路由设备3,无线路由设备3再通过互联网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传输至云端服务器4,从而实现智能穿戴设备1续航能力的延长以及突破无可用网络环境的限制。本实用新型能实现智能穿戴设备1在远离或不方便接入市电,不具备接入互联网的条件下,提升智能穿戴设备1的续航时间,解决数据不连续和数据积压的问题,极大提升智能穿戴设备1的生存能力。

值得的一提的是,智能穿戴设备1可以是但不限于心率计、血氧仪、血糖仪或睡眠监测设备等。上述有线通信方式为本地串口或SPI接口。

图2为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该充电装置2包括可充电锂电池20、电量指示灯21、按键22、充电管理单元23、MCU24、WIFI物联网模块25和数据存储单元26,其中,可充电锂电池20与充电管理单元23连接、用于为该充电装置2提供电源并为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也就是说,可充电锂电池20为储能部分,可由外部电源充电,可以为充电装置2自身控制部分的运行提供电源,同时可以为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

电量指示灯21与MCU24连接、用于指示充电装置2的当前电量,充电装置2在不同的电量下,电量指示灯21会呈现不同的状态,以此告诉用户充电装置2自身的电量水平,当电量较低时,可以提醒用户充电。

按键22与MCU24连接、用于触发电量指示灯21的电量显示功能,当充电装置2在正常待机条件下,为节省电量,电量指示灯21是熄灭的,按键22按下时,电量指示灯21会亮起,指示充电装置2的当前电量,10秒后熄灭。

充电管理单元23与MCU24连接、用于给可充电锂电池20进行充电,处理外部电源输入为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的过程,充电装置2通过适配器接入市电充电时,该充电管理单元23可以实现给可充电锂电池20充电,该充电管理单元23的电路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

数据存储单元26与MCU24连接、用于缓存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数据存储单元26设有T-Flash存储接口(图中未示出),数据存储单元26通过T-Flash存储接口可以外接各种容量的内存卡,且方便用户选择大容量的存储卡,可以缓存多次智能穿戴设备1非实时测量记录转存过来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

WIFI物联网模块25与MCU24连接、用于将数据存储单元26中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传输给无线路由设备3。由此可见,WIFI物联网模块25有两方面的作用,一种是接收智能穿戴设备1在不能连接智能终端时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另外一种是将充电装置2本地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通过WIFI网络传输到无线路由设备3,再由无线路由设备3经过互联网传输到云端服务器4。

本实施例中,该充电装置2还设有电源输入接口27、对外充电接口28和数据传输接口29,其中,电源输入接口27和对外充电接口28均与充电管理单元23连接,数据传输接口29通过本地串口或SPI接口与MCU24连接。电源输入接口27是充电装置2自身充电的接口,对外充电接口28可以给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数据传输接口29可以传输数据。本实施例中,本地串口可以为RS232接口、RS485接口或RS422接口等。

在实际应用中,充电装置2也可以通过蓝牙来获取智能穿戴设备1中的数据。智能穿戴设备1在结束一次非实时测量记录时会产生大量数据,可以通过蓝牙方式将数据传输到充电装置2。现在智能穿戴设备基本使用低功耗蓝牙,数据传输率低,上传数据较慢,本充电装置2使用本地串口或SPI接口获取智能穿戴设备1中的数据,大大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数据传输转存,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充电装置2中的数据也可以经过电脑传输到云端服务器4。在智能穿戴设备1将数据转存到充电装置2中后,可通过USB接口将其中的数据传输到电脑,再由电脑上传到云端服务器4。此做法需要人工操作,增加工作量,不够智能化,同时由于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可能导致数据丢失,从而降低数据记录的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MCU24是充电装置2的控制中心,管理着充电装置2的充电管理单元23、电量指示灯21、按键22的响应、数据传输接口29的通讯和WIFI物联网模块25工作的状态,协调整个智能穿戴设备的数据转存系统的运行。

总之,充电装置2通过电源适配器充满电,可以给智能穿戴设备1充电,同时可以缓存智能穿戴设备1本地测量记录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具有独立的联网功能,不需要借助智能终端就可以将并在接入WIFI网络的条件下,将缓存的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4进行存储,可在较短时间内传输大量数据,减少用户使用时的等待间隙,其不需要借助智能终端就可以将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4,使用较为方便,云端服务器4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可起到对相关生理数据记录的院前筛查,以及测量记录过程干预等作用。充电装置2为便携式充电装置,能作为智能穿戴设备1的备用电源,极大提升智能穿戴设备1的电池续航能力,不再受限于内部电池的容量改善智能穿戴设备1的生存性能。

本实用新型能解决智能终端在无网络环境下无法进行数据记录的问题,智能穿戴设备1在非实时模式下缓存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后,可将多次人体的生理信号数据转存到本充电装置2的数据存储单元26中,为后续测量记录释放数据存储空间。充电装置2的中继转存数据的功能,能让智能穿戴设备1摆脱对智能终端的依赖,可在无智能终端的条件下,长时间进行数据测量记录,避免在实时测量记录时可能会产生的数据丢失不连续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