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6403发布日期:2018-06-19 20:35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校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中,野泳溺水、交通安全、拥挤踩踏、校园霸凌、人口拐卖是威胁中小学人身安全的主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逐步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学校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发现和整改能力,强化校园周边安全环境的管理力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包括平安芯和后台接收系统,所述平安芯包括有GPS路线定位系统、智能预警提醒系统和智能语音系统,所述后台接收系统包括有系统地图和定位信息整理模块,所述智能预警提醒系统包括有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所述GPS路线定位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的输入端,所述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存储器的输入端和后台接收系统的输入端,所述系统地图的输出端连接于定位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定位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交通管理端的输入端,所述交通管理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异常信息判断系统的输入端、接触警报系统的输入端、学校管理端的输入端和教育部门管理端的输入端,所述智能语音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家长管理端APP的输入端。

优选的,所述学校管理端、交警管理端和教育部门管理端为PC、手机或 iPad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GPS定位路线定位系统采用蓝牙mesh组网技术。

优选的, 所述平安芯主要包含实时监控模块、电子围栏模块、历史轨迹模块、电量预算模块、离线设备查询模块、预警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等组成。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GPS路线定位系统定位,经过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传递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做出分析判断之后,对学生预警作出判断,且将输出存储到存储器中,智能语音系统可以实现学生所佩戴设备与家长设备实时对讲,通过异常信息判断系统判断,将产生异常的信息发送到交警管理端账号上,由交警管理端判断是否属于异常信息,可控制解除预警系统和通知学校管理端劝导功能,将具体异常信息发送到学校管理端以及教育局管理端,实现对疑似违法黑校车的报警管理和精准打击,从根源上实现了对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逐步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学校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管理,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隐患的发现和整改能力,强化校园周边安全环境的管理力度,值得以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的电子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校园平安芯系统,包括平安芯和后台接收系统,所述平安芯主要包含实时监控模块、电子围栏模块、历史轨迹模块、电量预算模块、离线设备查询模块、预警管理模块和系统管理等组成,强化校园周边安全环境的管理力度,更加人性化,所述平安芯包括有GPS路线定位系统、智能预警提醒系统和智能语音系统,所述GPS定位路线定位系统采用蓝牙mesh组网技术,实现对疑似违法黑校车的报警管理和精准打击,从根源上实现了对中小学生的安全管理。

所述后台接收系统包括有系统地图和定位信息整理模块,所述智能预警提醒系统包括有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处理分析系统,所述GPS路线定位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的输入端,所述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输入端,所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存储器的输入端和后台接收系统的输入端,所述系统地图的输出端连接于定位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定位信息整理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交通管理端的输入端,所述交通管理端的输入端分别连接于异常信息判断系统的输入端、接触警报系统的输入端、学校管理端的输入端和教育部门管理端的输入端,所述智能语音系统的输出端连接于家长管理端APP的输入端,所述学校管理端、交警管理端和教育部门管理端为PC、手机或 iPad中的一种,比较方便随时查询,更加人性化的使用,便于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具有针对性的及时处理。

工作原理:本发明 通过GPS 路线定位系统定位,经过互联网数据传输系统传递到数据处理分析系统做出分析判断之后,对学生预警作出判断,且将输出存储到存储器中,智能语音系统可以实现学生所佩戴设备与家长设备实时对讲,通过异常信息判断系统判断,将产生异常的信息发送到交警管理端账号上,由交警管理端判断是否属于异常信息,可控制解除预警系统和通知学校管理端劝导功能,将具体异常信息发送到学校管理端以及教育局管理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