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51282发布日期:2018-09-04 23:2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老人或患者独居时,没有人实时看护,老人或患者容易因为突发疾病导致跌倒,或者跌倒后引起疾病,老人或患者跌倒后可能无法自己通知家属、医护人员,或者通知家属、医护人员后,家属、医护人员赶到进行救护需要一定的时间,救护不够及时,家属、医护人员也无法在老人或患者跌倒的第一时间观察老人或患者的状况并与其沟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方法,包括:

s1、实时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并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

s2、当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定位获得的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

s3、利用无人机对跌倒的用户进行救助和观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系统,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并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

定位发送模块:用于在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定位获得的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

救助模块:用于利用无人机对跌倒的用户进行救助和观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实时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并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当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定位获得的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在用户跌倒的第一时间将携带的药物送到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对用户进行及时救助,且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在远程终端上利用无人机的摄像头对跌倒的用户进行观察,利用无人机的语音通话装置和跌倒用户进行沟通,远程终端可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以实现无人机多角度观察跌倒用户的情况;用户跌倒后,无人机自动对用户进行救助,并通知家属或医护人员,对于用户的救助非常及时,不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时刻在用户身边看护,且家属或医护人员可利用无人机及时观察跌倒的用户并和其沟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系统结构框图。

附图中:1、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系统,11、监测模块,12、定位发送模块,13、救助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方法,包括:

s1、实时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并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

s2、当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定位获得的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

s3、利用无人机对跌倒的用户进行救助和观察。

本发明所述的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护方法,步骤s1中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的方法为:

利用集成有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智能便携设备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智能便携设备由用户随身携带或佩戴;智能便携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加速度计可采集用户的加速度信息,陀螺仪可检测角速度大小;当用户的加速度超过预设阈值,则判断用户发生了跌倒动作,角速度信息用来辅助校正跌倒动作的判断。

本发明所述的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护方法,步骤s1中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的方法为:

用户随身携带或佩戴有智能便携设备,根据智能便携设备采集的数据利用航位推算法对用户进行初步定位,并利用预先设置在室内的若干ibeacon设备对定位进行校正;

具体的,智能便携设备具有gps装置、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当用户处于室内,gps装置的定位效果往往不好,如果gps装置可以在室内对用户进行精准定位,也可以用gps装置对用户进行定位,否则则根据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采集的数据利用航位推算法对用户进行初步定位,根据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采集的数据利用航位推算法进行用户定位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室内不同位置部署安装若干个ibeacon设备,ibeacon设备发射信号,智能便携设备接收并反馈信号,当用户携带或佩戴智能便携设备进入ibeacon设备覆盖范围内时,可计算用户与ibeacon设备的距离,从而辅助航位推算法定位,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本发明所述的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护方法,步骤s2中:

当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定位获得的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立刻通知远程终端,远程终端的使用者可以为用户家属或医护人员。

本发明所述的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护方法,步骤s3中利用无人机对跌倒的用户进行救助和观察的方法为:

利用无人机将携带的药物送到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并利用无人机观察用户受伤情况及与用户进行语音通话,无人机设有摄像头和语音通话装置;

所述无人机下方搭载有药物盒,可储备放置用户发病需要立即服用的药物(如心脏疾病类等药物),当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立即飞到用户摔倒的位置,跌倒的用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到药物服用避免因跌倒造成生命危险;无人机设有摄像头和语音通话装置,无人机与远程终端(智能手机、pc等)无线通信,当无人机飞到跌倒位置时,跌倒用户的家人可在远程终端上观看无人机摄像头拍摄的视频了解跌倒人的详细状况,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远程控制无人机在跌倒用户附近飞行,多角度的观察跌倒用户的详细状况,并通过无人机的语音通话装置与跌倒用户沟通进一步了解详细情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助系统1,包括:

监测模块11:用于实时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并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

定位发送模块12:用于在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定位获得的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

救助模块13:用于利用无人机对跌倒的用户进行救助和观察。

本发明所述的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护系统1,监测模块11用于利用集成有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智能便携设备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智能便携设备由用户随身携带或佩戴。

本发明所述的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护系统1,监测模块11用于根据智能便携设备采集的数据利用航位推算法对用户进行初步定位,并利用预先设置在室内的若干ibeacon设备对定位进行校正,用户随身携带或佩戴有智能便携设备。

本发明所述的多信息融合的室内人体跌倒定位监测救护系统1,救助模块13用于利用无人机将携带的药物送到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并利用无人机观察用户受伤情况及与用户进行语音通话,无人机设有摄像头和语音通话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实时监测用户的跌倒动作并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当监测到用户的跌倒动作后,将定位获得的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发送给无人机,无人机可在用户跌倒的第一时间将携带的药物送到用户所在室内位置,对用户进行及时救助,且家属或医护人员可以在远程终端上利用无人机的摄像头对跌倒的用户进行观察,利用无人机的语音通话装置和跌倒用户进行沟通,远程终端可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以实现无人机多角度观察跌倒用户的情况;用户跌倒后,无人机自动对用户进行救助,并通知家属或医护人员,对于用户的救助非常及时,不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时刻在用户身边看护,且家属或医护人员可利用无人机及时观察跌倒的用户并和其沟通。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