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33751发布日期:2019-05-22 03:0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重点场所是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场所,如:高压变电站、化学试剂储存室,或者高层建筑楼顶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场所,若管理不善,非授权人员误入可能引发人生安全事故,传统上为实现重点场所的安全管理,主管单位一方面在重点场所设置提示标牌,安排安保人员高密度巡视或是通过远程监控设备安排人员长期值守,另一方面为保证重点设备(仪器、药品)的安全运行,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巡检。

现有的重点场所管理效果不好,主要体现在:

(1)由于发生安全性事故是小概率事件,长时间值守将降低安保人员和专业人员的警惕性,从而可能出现非授权人员误入重点场所,带来安全隐患。

(2)另外,维护人员巡检可能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到点签到后就离开,导致维护工作质量不高,由此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及其系统,通过物联网射频标识技术,提升重点场所的管理效果。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独立管理行业的重点场所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进入警戒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

识别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与权限信息进行匹配;

当判定为维护人员时,记录维护人员进入的开始时间,直至不能感应到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则记录此次维护的截止时间;

当判定为非授权人员时,启动报警单元;

当非授权人员继续进入到核心区时,获取进入核心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记录入侵信息,同时发送报警信息给接警人员。

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获取维护时间,并与预设的维护时间进行比较,若维护时间小于设定的维护时间,则通过通信网络发送信息给维护人员。

可选的,当判定为非授权人员时,且感应次数超过阈值时启动报警单元。

可选的,所述维护人员和接警人员通过信息接收终端接受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核心区内主射频阅读器工作情况,当主射频阅读器出现故障时,核心区内从射频阅读器接替主射频阅读器的功能。

可选的,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判定为维护人员时,且维护人员在同一区域时间大于五分钟时,记录该区域的位置。

基于相同的发明创造,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执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

射频阅读器,设置在警戒区;

主射频阅读器,设置在核心区;

从射频阅读器,设置在核心区并通过心跳线与主射频阅读器网络互联;

射频天线,所述射频阅读器通过射频天线与所述射频标签网络通信;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射频阅读器接收射频标签的标识信息;

监控模块,与存储模块通过网络互联,用于读取存储模块内的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

执行模块,与监控模块互联,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

可选的,所述重点场所管理的装置还包括射频终端资料库,所述射频终端资料库录有射频终端信息。

可选的,所述射频终端信息包括重点场所名称、地理位置和射频阅读器编号。

可选的,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和信息接收终端,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报警单元和服务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存储模块网络互联,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并基于此信息向报警单元和服务器发出控制指令,所述报警单元设置在重点场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与信息接收终端和控制器相连接。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基于物联网射频标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重点场所预警和巡检管理,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具体提出以下方案:

获取进入警戒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

识别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与权限信息进行匹配;

当判定为维护人员时,记录维护人员进入的开始时间,直至不能感应到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则记录此次维护的截止时间;

当判定为非授权人员时,启动报警单元;

当非授权人员继续进入到核心区时,获取进入核心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记录入侵信息,同时发送报警信息给接警人员。

由上述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物联网有源射频标识、定位及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对重点场所非法误入的预警、报警和报警单元无人值守的自动响应,使得无智能的重点场所具备一定的自主管理和预警能力,提升了重点场所的管理效果,当非授权人员误入具有危险性的被监管的重点场所时,及时发出警报信息,来降低风险,提高安全系数。

2)本发明还可以获取维护人员的维护时间,当维护时间短于要求时间时,可向维护人员发送信息,提示维护人员注意维护工作质量,确保维护工作按量完成,从而进一步提升重点场所的管理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的详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重点场所管理系统的拓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于重点场所发生安全性事故是小概率事件,长时间的“平安无事”将降低安保人员和专业人员的警惕性,在安保工作上产生麻痹大意,进而出现安保人员的值守质量下降,专业人员巡检流于形式变成“签到式”任务。这种做法将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以上问题体现出了现有的对重点场所进行管理的方法存在不足。

发明人想到基于物联网射频标识技术并将其应用于重点场所预警和巡检管理,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具体提出以下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的方法,应用于具有独立管理行业的重点场所管理系统,如学校、机关团体和厂矿企业等具有相对封闭、独立管理的行业的重点场所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进入警戒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

s2:识别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与权限信息进行匹配;

s3:当判定为维护人员时,记录维护人员进入的开始时间,直至不能感应到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则记录此次维护的截止时间;

s4:当判定为非授权人员时,启动报警单元;

s5:当非授权人员继续进入到核心区时,获取进入核心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记录入侵信息,同时发送报警信息给接警人员。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当非授权人员或者维护人员携带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进入到重点场所警戒区感应范围内,获得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信息,然后经过与权限信息进行匹配,当判定为维护人员时,记录维护人员进入的开始时间,直至不能感应到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信息,则记录维护人员此次维护的截止时间;如此可以知晓维护人员的维护时间,从而判断出维护人员是否只是签到后就离开,便于后期的管理,当判定为非授权人员时,启动执行模块中的报警单元,报警单元可以时声光报警器,提醒非授权人员不要进入重点场所,当非授权人员继续进入到核心区时,获取进入核心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记录入侵信息如身份识别(id)卡、入侵时间和入侵撤离时间等信息,同时发送报警信息给接警人员,提醒接警人员有人进入感应范围内。如此通过自动化的管理提升了重点场所的管理效果。

如图2所示,具体的步骤为:将射频标签与普通用户进行绑定,绑定包括采取各种方式将射频标签和用户联系在一起,可选的将射频标签捆绑到用户id卡上,具体的可以在门卫处进行办理绑定,用户随身携带id卡,建立用户与id卡的一一对应关系,每个射频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序列号,同时建立与电子序列号一一对应关系的用户号,用户号即权限信息,所述用户包括各种被管人员,如:学生、设备管理员、安保人员等。

确认重点场所需管理的地理位置范围,并划分核心区和警戒区,根据位置范围在警戒区合理部署射频阅读器,并在核心区合理部署主射频阅读器和从射频阅读器,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感应距离。将该重点场所内的射频阅读器部署情况,如:重点场所名称、地理位置、感应设备编号等信息上传至数据库保存,便于后期维护维修时可以准确快速的找到相应设备,提高维护维修的效率。

当有用户携带id卡进入警戒区射频阅读器的感应范围时,射频阅读器捕获到射频标签唯一电子序列号,重点场所监控模块接受射频标签唯一电子序列号,监控模块根据获取的信息,匹配持卡人的权限信息,当判定为维护人员时,记录维护人员进入的开始时间,直至不能感应到id卡信息,则记录维护人员此次维护的截止时间,如此可以知晓维护人员的维护时间,从而判断出维护人员是否只是签到后就离开,便于后期的管理,当判定为非授权人员时,监控模块中的控制器控制报警单元启动,提醒非授权人员不要进入重点场所,同时提醒接警人员有人进入感应范围内,如此及时的阻止非授权人员进入重点场所,避免意外发生,当非授权人员继续进入到核心区时,获取进入核心区的射频标签电子序列号并记录入侵信息,同时发送报警信息给接警人员,可选的,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到接警人员的手机上,提醒接警人员有人进入感应范围内,并按预案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确保重点场所的安全。如此通过自动化的管理提升重点场所的管理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监控模块中的控制器基于开始时间和截止时间计算获得维护时间,并与设定的维护时间进行比较,若维护时间小于设定的维护时间,控制器发送指令到执行模块中的服务器,服务器则通过通信网络发送信息到维护人员的信息接收终端,可选的服务器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维护人员的手机上,提示维护人员注意维护工作质量,确保维护工作按量完成,从而提升重点场所的管理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当判定为非授权人员时,且射频阅读器感应次数超过阀值,启动报警单元。如此可以避免监控模块产生误判导致的资源损失,使得本方法更加合理实用。所述信息接收终端可以选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所述通信网络可以选用3g网络或4g网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核心区内设置主射频传感器和从射频传感器,主射频传感器和从射频传感器通过心跳线网络连接,从射频传感器检测主射频阅读器工作情况,当主射频阅读器出现故障时,核心区内从射频阅读器接替主射频阅读器的功能,保证核心区监控的连续性,提升了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以下步骤:当判定为维护人员时,且维护人员在同一区域时间大于五分钟时,监控模块发出控制指令给存储模块,存储模块记录并存储该区域的位置。如此长期的统计可以知晓哪些区域需要长时间维护或者容易出现故障,为后期的维护提供相应的指导,使得维护的时候目标更加明确,提升维护效率和维护效果。

如图3所示,本发明还披露了一种基于上述物联网技术实现重点场所管理方法的系统,包括:射频阅读器,设置在警戒区;主射频阅读器,设置在核心区;从射频阅读器设置在核心区并通过心跳线与主射频阅读器网络互联;可选的,射频阅读器、从射频阅读器和主射频阅读可以设置多个且成阵列均匀分布,如此可以设置成一个更好的感应范围,同时提升感应的稳定性;射频天线,射频阅读器、从射频阅读器和主射频阅读器均通过射频天线与射频标签网络连接,具体的射频阅读器、从射频阅读器和主射频阅读器通过射频天线与所述射频标签无线网络连接;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射频阅读器、从射频阅读器和主射频阅读器接收射频标签的标识信息,监控模块,与存储模块通过网络互联,用于读取存储模块内的信息并发出控制指令;执行模块,与监控模块互联,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的控制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重点场所管理系统还包括射频阅读器资料库,所述射频阅读器资料库录有射频阅读器信息。所述射频阅读器信息包括重点场所名称、地理位置和射频阅读器编号,射频阅读器信息便于维护维修时可以准确快速的找到相应设备,提高维护维修的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监控模块包括控制器和信息接收终端,所述执行模块包括报警单元和服务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存储模块网络互联,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并基于此信息向报警单元和服务器发出控制指令,所述报警单元设置在重点场所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与信息接收终端和控制器相连接。具体的控制器发送启动和停止指令给报警单元,报警单元根据启动或停止指令实现开启或关闭状态下的切换;控制器发送指令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指令通过通信网络发送信息到信息接收终端,信息接收终端包括接收单元及输出显示单元,其中,接收单元与服务器网络联接,接收服务器发出的有效数据,服务器和接收单元间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或局域网联接,以实现有效数据的传输;输出显示单元用于将接收单元的信息显现出来,供使用者查看。其中,信息接收终端内的接收单元及输出显示单元通过移动互联网络应用模块的形式存在。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