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5820发布日期:2018-10-02 19:3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方面的智能化物联网应用需求不断提高。其中“安防报警、网络视频监控、网络通讯、智能家居”等各种应用不断进入百姓生活,这些应用已经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尤其是安防报警系统,在国内进行行业应用和民用市场应用的时间都比较早,是这些应用中相对比较成熟的应用项目,已经被广大的用户所接受,而且随着安防报警系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随着无线安防产品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生产供应方面的障碍也就日显突出。其中生产方面最主要的一个瓶颈就是探测器与报警主机之间的对码匹配问题。传统的对码方式一般都需要多个独立的屏蔽房,由工人在屏蔽房内操作主机和探测器进行对码和包装。这种人工对码的方式需要较大的场地和多个屏蔽房,生产环境设备投入较大。如果没有多个相互隔离的屏蔽环境或者是屏蔽效果不好,多个人同时进行对码操作时就非常容易交叉对码的错误。即把本应对码在某一台主机上的报警探测器误对码到其他的报警主机上面,这是传统的人工对码方式经常出现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人工对码的生产效率很低。人工对码过程需要先把一些报警主机和探测器运送到屏蔽房内,然后由2—3个工人在屏蔽房内配合进行对码和包装。一般需要先把主机上电启动,然后通过键盘等对主机进行操作进入对码状态,然后再触发对应的报警探测器发射无线信号给报警主机,主机收到该无线信号后记录存储该报警探测器的唯一ID地址,对码完成;然后再由另外的工人把该报警主机和对应的几个报警探测器配套进行临时包装,并且需要有严格有效的管控保障措施来防止出现由于临时包装的原因造成主机和探测器包装不匹配的情况。根据我们实际生成过程中的实际统计数据来看,一个屏蔽房配3个工人,完成一台主机对码配套需要约4--5分钟时间。而使用传统的人工对码方式人力消耗大、对码效率低、综合生成成本高,因此如何满足各种物联网产品的探测器与主机之间的出厂对码匹配,有效解决无线对码这个无线物联网系列生产过程中的最主要瓶颈,这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构成: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和对码箱,所述的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的对码箱的RS232接口、USB接口和RJ45接口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的对码箱连接待对码的物联网外围设备,所述的对码箱包括控制模块、主控电路单元和对码箱基板,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设置于所述的对码箱基板的底部,且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通过端子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设有可拆卸的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单元、红外对码控制模块单元、遥控器对码控制单元、紧急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和无线门窗磁对码控制单元;

所述的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单元设有RS232接口、RJ45接口和USB接口,并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的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相连接;

所述的红外对码控制模块单元通过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无线红外探测器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的遥控器对码控制单元设有遥控器气动开关,并通过所述遥控器气动开关的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遥控控制器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的紧急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设有紧急按钮气动开关,并通过所述紧急按钮气动开关的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按钮控制器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的无线门窗磁对码控制单元设有电磁铁,并通过所述电磁铁的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无线门窗控制器建立无线连接。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对码箱为屏蔽箱,所述的屏蔽箱具有闭合检测模块,所述的闭合检测模块与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相连接。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还设置有非标排针接口。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通过装置内部兼容的USB、RJ45、串口、定制化排针或弹片等多种接口方式,可以连接各种需要对码操作的物联网终端主控设备。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控制模块单元可选择性地更换,以进行与物联网主机的无线对码匹配,同时对码完成时间可以控制在5秒以内,不仅提高了效率,更确保了无线对码的可靠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闭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闭合状态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开启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内部各控制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闭合状态的不同视角的立体图。所述的对码箱设置有开启和关闭按钮。该对码箱设计为屏蔽箱形态,采用铝制材料铸造成型,分为箱体和上盖两个部分,箱体和上盖壁厚大于6mm,可以有效防止无线信号泄漏到箱体外面。箱体内壁全部粘贴吸波材料,防止对码时箱体内的各种无线信号碰撞反射干扰,提高主机解码的可靠性。

同时该对码箱的上下盖结合处设计有金属吸波密封条,关闭箱体上盖时可以防止上下盖的微小缝隙造成无线信号泄漏,并且在箱体前部设计有电磁闭合加强控制装置,使上下盖闭合后自动强力吸合,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气缸调节不够精确或者经过长时间使用后箱体闭合不严等原因而产生的无线信号泄漏问题,确保屏蔽箱的屏蔽性能可靠。

该屏蔽箱体后部分别设计有“AC220V电源接口、RJ45接口、USB接口、RS232接口”,电源接口用于给屏蔽箱体供电,RJ45接口、USB接口和RS232接口用于连接电脑,建立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端对码管理软件与屏蔽箱内主控电路单元CPU的通讯连接。电源接口都采用专用隔离接口,RJ45接口、USB接口和RS232接口都采用专用光电转换隔离接口,在保证箱体供电和可靠通讯的前提下,基本可以完全控制屏蔽箱内的无线设备发射的无线信号不会通过这些接口泄漏到外面。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和对码箱,所述的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的对码箱的RS232接口、USB接口和RJ45接口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的对码箱连接待对码的物联网外围设备,所述的对码箱包括控制模块、主控电路单元和对码箱基板,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设置于所述的对码箱基板的底部,且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通过端子与所述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块设有可拆卸的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单元、红外对码控制模块单元、遥控器对码控制单元、紧急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和无线门窗磁对码控制单元;

所述的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单元设有RS232接口、RJ45接口和USB接口,并通过连接器与所述的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相连接;

所述的红外对码控制模块单元通过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无线红外探测器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的遥控器对码控制单元设有遥控器气动开关,并通过所述遥控器气动开关的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遥控控制器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的紧急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设有紧急按钮气动开关,并通过所述紧急按钮气动开关的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按钮控制器建立无线连接;

所述的无线门窗磁对码控制单元设有电磁铁,并通过所述电磁铁的触发信号与一待对码的无线门窗控制器建立无线连接。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对码箱为屏蔽箱,所述的屏蔽箱具有闭合检测模块,所述的闭合检测模块与所述的主控电路单元相连接。

该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还设置有非标排针接口。

在实际应用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和对码箱内部各控制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对码箱设置有:

(1)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单元:

为了实现各种不同外观形态的报警主机都可以通过本装置进行无线对码,本控制单元模块预留RS232、RJ45、USB等接口,可以根据报警主机的接口形式使用相应的连接线来连接报警主机,通过控制电路上的CPU和电脑上的对码管理软件实现对报警主机的对码控制管理。

(2)无线门窗磁对码控制单元:

根据门窗磁外形设计门窗磁对码控制模块单元结构,方便门窗磁的装入。每个门窗磁旁边对应位置设计一个电磁铁,用于触发门窗磁在设定时间依次产生无线对码信号。

(3)红外对码控制模块单元:

根据无线红外探测器外形设计无线红外探测器对码控制模块单元结构,方便无线红外探测器的装入。根据所要用的无线红外探测器的实际触发方式采用“上电触发”或者“数据接口命令触发”或者“测试按键”等在该对码控制模块单元上设计对应的触发机构,用于触发无线红外探测器在设定时间依次产生无线对码信号。

(4)遥控器对码控制单元:

根据遥控器外形设计遥控器对码控制模块单元结构,方便遥控器的装入。遥控器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在每个遥控器对码按键上面对应位置设计一个气动开关,用于通过气动开关机械动作触发遥控器在设定时间依次产生无线对码信号。

(5)紧急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

根据紧急报警按钮外形设计紧急报警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结构,方便紧急报警按钮的装入。紧急报警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在每个紧急报警按钮的按键上面对应位置设计一个气动开关,用于通过气动开关机械动作触发紧急报警按钮在设定时间依次产生无线对码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该红外对码控制模块单元、遥控器对码控制单元、紧急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和无线门窗磁对码控制单元均可拆卸,以方便地连接固定在一块高强度的对码箱基板上面,并且器电动控制接口通过基板上的端子连接到基板下面的主控制单元,由CPU控制各个对码控制模块单元按照设定的次序触发探测器发射对码信号给报警主机。

在实际应用中,针对需要对码的不同报警探测器或者其他物联网外围设备,如果需要使用本项目装置进行对码,只需要对应制作与该探测器相匹配的对码控制模块单元替换基板上暂时不需要的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即可。而且每个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可以设计兼容多个需要对码的探测器位置,例如门窗磁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可以设计为允许同时放入4个门窗磁。通过采用不同的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即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外围设备与物联网主机使用本项目装置进行高效生产对码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请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中对码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对码箱的主控电路单元设计安装在对码箱基板的下面,并配置专用直流稳压供电模块。主控电路单元内部通过端子连接物联网主机控制模块单元、红外对码控制模块单元、遥控器对码控制单元、紧急按钮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和无线门窗磁对码控制单元以及其他各种物联网外围设备对码控制模块单元,并控制各个气动和电动控制部分协调工作。主控电路单元外部接口分别连接箱体后面的“RJ45接口、USB接口和RS232接口”,可以根据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端配置管理软件的实际要求通过RJ45接口或USB或者RS232连接线与电脑进行物理连接。从而实现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端软件对各种对码参数的配置,并且通过对码操作界面来确认每次的对码执行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通过RJ45接口或USB接口或者RS232串口建立与对码箱的通讯连接。该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主要设计两大功能:

(1)对码参数配置功能:

配置通讯端口参数:

如选用USB接口与对码装置通讯,RJ45接口与对码装置通讯,或者选用RS232串口与对码装置通讯。

串口号、串口通讯速率设置、校验设置等。

需要对码的设备情况配置:

配置各种需要与主机对码的物联网外围设备情况:例如有几个门窗磁需要与主机对码;有几个红外线探测器需要与主机对码;有几个遥控器需要与主机对码;有几个紧急报警按钮需要与主机对码;有几个智能遥控开关需要与主机对码;有几个空调控制器需要与主机对码;有几个电动窗帘需要与主机对码等等,都可以通过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端软件进行设置。然后装置在对码过程中就会自动按照设定对码设备情况进行对码操作。

(2)对码情况反馈功能:

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端软件进入对码操作状态后,对码工人先把需要对码的主机装入对码装置并连接对应的主控制单通讯接口,然后按照设定好的各种对码配件情况在对码装置内的对码模块单元位置装入相应数量的“门窗磁、各种探测器”等需要对码配件。然后同时按下对码箱的左右两个关闭按钮,对码装置屏蔽箱上盖关闭并且磁力吸合锁紧机构启动,确保信号不会泄漏。主控制单元检测到上盖闭合以后向需要的主机发送第一个对码控制命令,然后采用相应的触发方式来触发对应的对码配件向主机发送无线对码信号。主机接收到该无线对码信号以后,记录存储该配件的设备ID(唯一物理地址码)和设备类型,并自动给该配件命名,完成一个外围配件的对码过程。依此类推,在向主机发送第二个对码控制命令,再触发下一个需要对码的配件发送无线对码信号,主机接收和记录;根据设定的对码配件数量,依次执行这个操作,直到所有需要对码的配件都对码完成。

在对码过程中,对码成功的配件图标会显示为绿色,对码失败的配件图标会显示为红色。对码结束以后,屏幕窗口左侧区域会以对应的以颜色显示对码的最终整体结果,全部成功则整体提示结果以绿色显示“对码成功”,否则整体提示结果以红色显示“对码失败”。并且整体对码结果有同步的语音提示,这样可以有效控制由于视觉疲劳造成人为误判的情况发生。

如果部分配件对码失败,操作人员打开上盖后可以直接用新的配件替换对码失败的有故障配件,再关闭上盖,自动重新进行无线对码匹配。

在实际应用中,该对码箱的上盖和箱体后侧设计可折叠连接轴,屏蔽箱采用两个气压控制臂实现上盖的开启和关闭。屏蔽箱体前部两侧设计有两个凹陷式开关,两个开关同时按下时气缸控制上盖关闭,操作人员必须分别用左右手同时按下这两个开关才能够关闭上盖,这样可以有效方式误操作夹到手臂的可能性;屏蔽箱体前部中间位置设计一个凸起式开关,用于控制屏蔽箱上盖打开,凸起式的开关设计可以在紧急情况下用身体任何部位触碰这个开关来立即停止关闭动作并马上开启上盖,防止误操作夹伤操作人员。

屏蔽箱体前部与上盖关闭时的结合处及左右两侧结合处分别设计有3组光电感应安全防护开关,当屏蔽箱体与上盖结合处的前、左、右三个方向的任何一个位置有人体或者其他物体遮挡了防护开关的红外线时屏蔽箱的上盖都会发信号给物联网对码控制主机端软件提示相应位置有遮挡,存在夹到人的风险,并且不会执行关闭动作。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各种意外情况造成夹伤操作人员情况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屏蔽箱体内部电源全部转换为DC12V低压电源,内部所有控制电路都采用低压供电。并且屏蔽箱体要求必须与地线做可靠连接,保护内部电路,防止漏电事件。

气动控制臂默认状态设置为开启状态,当屏蔽箱体断电造成气动控制臂不受CPU控制时,不论屏蔽箱原本出于任何状态,都立即自动恢复到开启状态。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操作对码期间突然停电造成误夹到操作人员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的技术方案中,其中所包括的各个功能模块和模块单元均能够对应于集成电路结构中的具体硬件电路,因此仅涉及具体硬件电路的改进,硬件部分并非仅仅属于执行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载体,因此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也并未涉及任何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的应用,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仅仅利用这些模块和单元所涉及的硬件电路结构方面的改进即可以解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并获得相应的技术效果,而并不需要辅助以特定的控制软件或者计算机程序即可以实现相应功能。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实现物联网主机和外围无线设备之间高效自动对码匹配的控制装置,通过装置内部兼容的USB、RJ45、串口、定制化排针或弹片等多种接口方式,可以连接各种需要对码操作的物联网终端主控设备。本实用新型内部的控制模块单元可选择性地更换,以根据不同需要的无线对码匹配,同时对码完成时间可以控制在5秒以内,不仅提高了效率,更确保了无线对码的可靠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