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6559发布日期:2018-12-07 22:23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核动力综合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



背景技术:

双堆动力单元结构的船用核动力系统在我国是首次出现,而且首次采用双堆动力单元联合运行、协同指挥模式。传统单堆形式的船用核动力系统,仅设置1名动力指挥长,配置单个直线型动力指挥台。而双堆动力单元结构的船用核动力系统需要分别设置2个动力单元指挥长和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存在3个指挥人员的信息获取,上下级指挥协作关系、指令传递、协同工作需求。需要设计一种新的适用于多个指挥人员协同工作的船用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满足新的双堆动力单元结构的核动力舰船研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它用于双堆动力单元的多名指挥人员使用,解决Ι号单元指挥长、Ⅱ号单元指挥长及双堆联合总指挥长之间的联合运行、协同指挥工作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包括U形台体,所述U形台体分为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和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其中,所述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位于所述U形台体前部中央位置,所述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和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分别位于所述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的左右两侧,并且连接部位的台体设计为圆弧形过渡,U形台体内侧为双堆联合总指挥长、Ι号单元指挥长和Ⅱ号单元指挥长的活动区域。

上述方案中,所述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的台面上配备有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主机传令钟复视器和总指挥电话,其中,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位于所述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的正中央,所述主机传令钟复视器和总指挥电话分别位于所述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的左右两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的台面上配备有Ι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Ι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Ι号电子规程显示器、Ι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

上述方案中,Ι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Ι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布置在中间、且在60°视域范围内;Ι号电子规程显示器、Ι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布置在两侧、且在120°视域范围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的台面上还配备有Ι号电话、Ι号轨迹球操作器、Ι号键盘,所述Ι号电话、Ι号轨迹球操作器、Ι号键盘排列于四个显示器的内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的台面上配备有Ⅱ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Ⅱ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Ⅱ号电子规程显示器、Ⅱ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

上述方案中,Ⅱ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Ⅱ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布置在中间、且在60°视域范围内;Ⅱ号电子规程显示器、Ⅱ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布置在两侧、且在120°视域范围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的台面上还配备有Ⅱ号电话、Ⅱ号轨迹球操作器、Ⅱ号键盘,所述Ⅱ号电话、Ⅱ号轨迹球操作器、Ⅱ号键盘排列于四个显示器的内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台体下方为指挥台容腿空间,该空间高度为550-590mm,深度为440-50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台体的三个内侧面均设有扶手,台体底部设有隔振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100在工作空间设计方面,联合指挥台指挥操作空间能够容纳双堆联合总指挥长、Ι号单元指挥长、Ⅱ号单元指挥长三个人坐姿进行指挥协调工作,并对人员工作区域进行了明确的分区,提供了充足的指挥人员工作、活动空间。指挥台设计成U形,能够降低直角构型控制台、直线型控制与人员发生碰撞的危险,提高舱室空间利用率、形式美感。

在设备配置及功能分配方面,联合指挥台台面上设置了核动力系统状态信息显示屏、车钟装置、通信设备等,能够满足指挥人员信息监测感知、命令接收和发送要求。

在人机工程设计方面,联合指挥台尺寸设计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具有优良的坐姿容膝空间、观察视域、操控设备可达性等。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堆动力单元结构的船用核动力系统指挥长使用,解决动力单元指挥长、双堆总指挥长之间的联合、协同指挥任务问题,对于提高双堆动力单元联合运行、协同指挥效率有显著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的结构组成图;

图2是图1所示联合指挥台的工作区域分配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联合指挥台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联合指挥台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联合指挥台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联合指挥台的容腿空间分析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联合指挥台的显示器布置视域分析图。

图中:100、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10、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11、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12、主机传令钟复视器;13、总指挥电话;20、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21、Ι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22、Ι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23、Ι号电子规程显示器;24、Ι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25、Ι号电话;26、Ι号轨迹球操作器;27、Ι号键盘;30、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31、Ⅱ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32、Ⅱ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33、Ⅱ号电子规程显示器;34、Ⅱ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35、Ⅱ号电话;36、Ⅱ号轨迹球操作器;37、Ⅱ号键盘;40、台体;50、扶手;60、隔振器;201、双堆联合总指挥长;202、Ι号单元指挥长;203、Ⅱ号单元指挥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100,包括U形台体40,U形台体40分为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10、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20和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30。其中,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10位于U形台体40前部中央位置,方便双堆联合总指挥长201对Ι号单元指挥长202、Ⅱ号单元指挥长203的监督、指挥、及协调工作;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20布置在U形台体40左侧区域,方便对左侧Ι号动力单元操作员状态监督、指挥、及协调工作;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30布置在U形台体40右侧区域,方便对右侧Ⅱ号动力单元操作员状态监督、指挥、及协调工作。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20、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30与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10连接部位的台体40设计为圆弧形过渡。U形台体40内侧为双堆联合总指挥长201、Ι号单元指挥长202和Ⅱ号单元指挥长203的活动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100的台体40设计成U形,能够降低直角构型控制台、直线型控制与人员发生碰撞的危险,提高舱室空间利用率、形式美感。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10的台面上配备有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11、主机传令钟复视器12和总指挥电话13。其中,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11位于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10的正中央,用于双堆综合信息的显示与操作,操作方式为显示屏触控;主机传令钟复视器12位于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11的左侧,用于船舶主机传令钟命令的复显;总指挥电话13位于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11的右侧,用于命令下发及反馈接收、工作协调。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Ι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20的台面上配备有:

Ι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21:用于Ι号动力单元反应堆及一回路状态人机界面软件显示和操作;

Ι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22:用于Ι号动力主机及二回路状态人机界面软件显示和操作;

Ι号电子规程显示器23:用于Ι号动力单元电子规程软件显示和操作;

Ι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24:用于Ι号动力单元综合报警软件显示和操作;

Ι号电话25:命令下发及反馈接收、工作协调;

Ι号轨迹球操作器26和Ι号键盘27:用于人机界面、电子规程、综合报警软件操作。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Ι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21、Ι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22布置在中间、且在60°视域范围内;Ι号电子规程显示器23、Ι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24布置在两侧、且在120°视域范围内。Ι号电话25、Ι号轨迹球操作器26、Ι号键盘27排列于四个显示器的内侧。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Ⅱ号单元指挥长工作区域30的台面上配备有:

Ⅱ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31:用于Ⅱ号动力单元反应堆及一回路状态人机界面软件显示和操作;

Ⅱ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32:用于Ⅱ号动力主机及二回路状态人机界面软件显示和操作;

Ⅱ号电子规程显示器33:用于Ⅱ号动力单元电子规程软件显示和操作;

Ⅱ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34:用于Ⅱ号动力单元综合报警软件显示和操作;

Ⅱ号电话35:命令下发及反馈接收、工作协调;

Ⅱ号轨迹球操作器36和Ⅱ号键盘37:用于人机界面、电子规程、综合报警软件操作。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Ⅱ号反应堆及一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31、Ⅱ号主机及二回路人机界面显示器32布置在中间、且在60°视域范围内;Ⅱ号电子规程显示器33、Ⅱ号综合报警列表显示器34布置在两侧、且在120°视域范围内。Ⅱ号电话35、Ⅱ号轨迹球操作器36、Ⅱ号键盘37排列于四个显示器的内侧。

如图3-5所示,在人机工程设计方面,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100的尺寸约为4500mm×2800mm×750mm,内部指挥长工作空间尺寸约为2700mm×1900mm,空间足够容纳3名人员同时工作。双堆联合总指挥长工作区域10安装综合信息显示触控大屏11高度为1080mm;Ι号和Ⅱ号单元指挥长区域安装显示器的高度为1120-1180mm,显示安装托架高度可自由调节,范围为0-60mm。均不阻挡指挥长坐姿观测前方信息的视线。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台体40下方为指挥台容腿空间,该空间高度为550-590mm,深度为440-500mm,能够保证指挥长以舒适坐姿作业,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台体40的三个内侧面均设有扶手50,台体40底部设有隔振器60。

本实用新型船用双堆核动力系统联合指挥台100在工作空间设计方面,联合指挥台指挥操作空间能够容纳双堆联合总指挥长201、Ι号单元指挥长202、Ⅱ号单元指挥长203三个人坐姿进行指挥协调工作,并对人员工作区域进行了明确的分区,提供了充足的指挥人员工作、活动空间。

在设备配置及功能分配方面,联合指挥台台面上设置了核动力系统状态信息显示屏、车钟装置、通信设备等,能够满足指挥人员信息监测感知、命令接收和发送要求。

在人机工程设计方面,联合指挥台尺寸设计满足人体工程学要求,具有优良的坐姿容膝空间、观察视域、操控设备可达性等。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堆动力单元结构的船用核动力系统指挥长使用,解决动力单元指挥长、双堆总指挥长之间的联合、协同指挥任务问题。对于提高双堆动力单元联合运行、协同指挥效率有显著作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