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7410发布日期:2018-11-30 19:2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具体是一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变电站的巡视检查就是值班人员通过定期巡视观察设备的外观有无异状,如颜色有无变化,有无杂物,表针指示是否正常,设备的声音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气味,触及允许接触的设备温度是否正常,测量电气设备的运行参数在运行中的变化等,以判断设备的运行隋况是否正常

现有的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受到环境或者温度影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碰撞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定位数据,导致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碰撞位置造成漏电,不仅使设备工作中断,而且有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旨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配电站施工器械存在发生误检和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定位数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包括防碰线装置、检测装置、蜂鸣器、牵引线和定位板,所述防碰线装置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所述防碰线装置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所述防碰线装置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防碰线装置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防碰线装置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右检测触点,所述定位板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左检测触点,且左检测触点与右检测触点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检测装置包括中继器、环形电场传感器和无线发射模块组成,所述检测装置左侧固定连接有中继器,所述检测装置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电场传感器,且环形电场传感器与中继器电性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牵引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所述牵引线外壁紧密贴合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内部固定连接有信息传递线。

进一步的,所述蜂鸣器底端固定连接有指示灯,且蜂鸣器与指示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根,且弹簧之间间隔三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内部设有定位器,且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环形电场传感器接收端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层的截面直径为三毫米,且橡胶层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进一步的,所述中继器呈“圆柱”状,且中继器的长度为零点六厘米。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电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左检测触点和右检测触点的接收端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通过环形电场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左检测触点和右检测触点的接收端无线连接,通过环形电场传感器能够检测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是否发生碰撞,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无线发射模块,再通过蜂鸣器能够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提醒使用者,从而提高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的使用效率,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发生碰撞,以便预计的做出调整。

2、本实用通过弹簧的数量为两根,且弹簧之间间隔三厘米,通过弹簧能够在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检测伸缩使用时更加方便,避免了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使用过多导致容易连接松动卡顿甚至损坏导致误触的情况,然后通过中继器能够对该种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失真的电流进行矫正,从而避免了该种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受到环境或者温度影响,接收的超声波失真较为严重导致检测准确率较差的情况。

3、本实用通过无线发射模块内部设有定位器,且无线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环形电场传感器接收端无线连接,使其无线发射模块能够发出信号通知维修人员,及时修复,从而解决了以往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碰撞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定位数据,导致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碰撞位置造成漏电,不仅使设备工作中断,而且有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损伤的问题。

4、本实用通过橡胶层的截面直径为三毫米,且橡胶层外表面设有防滑纹,通过橡胶层保护导体信息传递线不受损坏,并且屏蔽性能优越,不会对传输的信息产生干扰,从而解决了以往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受到磁场的干扰导致发生误检的问题。

综上,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能够发出定位信号通知维修人员,及时修复,并且够能检测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是否发生碰撞,再通过蜂鸣器周期性地振动发声提醒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中:防碰线装置1、检测装置101、蜂鸣器102、牵引线103、定位板104、弹簧105、右检测触点106、左检测触点107、中继器1011、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无线发射模块1013、橡胶套1031、橡胶层1032、信息传递线103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定位板104、弹簧105、右检测触点106、左检测触点107、中继器1011、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无线发射模块1013、橡胶套1031、橡胶层1032和信息传递线1033均可从市场购买或定制获得,具体型号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阅图1至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包括防碰线装置1、检测装置101、蜂鸣器102、牵引线103、定位板104、弹簧105、右检测触点106、左检测触点107、中继器1011、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无线发射模块1013、橡胶套1031、橡胶层1032和信息传递线1033,防碰线装置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检测装置101,防碰线装置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蜂鸣器102,蜂鸣器102能够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提醒使用者,从而提高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的使用效率,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发生碰撞,以便预计的做出调整,防碰线装置1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牵引线103,牵引线103左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板104,定位板104与防碰线装置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05,通过弹簧105能够在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检测伸缩使用时更加方便,避免了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使用过多导致容易连接松动卡顿甚至损坏导致误触的情况,防碰线装置1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右检测触点106,定位板104右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左检测触点107,且左检测触点107与右检测触点10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检测装置101包括中继器1011、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和无线发射模块1013组成,检测装置101左侧固定连接有中继器1011,检测装置101内部固定连接有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通过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能够检测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是否发生碰撞,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无线发射模块1013,且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与中继器1011电性连接,通过中继器1011能够对该种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失真的电流进行矫正,从而避免了该种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受到环境或者温度影响,接收的超声波失真较为严重导致检测准确率较差的情况,检测装置10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无线发射模块1013,通过无线发射模块1013能够发出信号通知维修人员,及时修复,牵引线103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套1031,牵引线103外壁紧密贴合有橡胶层1032,通过橡胶层1032保护导体信息传递线1033不受损坏,并且屏蔽性能优越,不会对传输的信息产生干扰,橡胶层1032内部固定连接有信息传递线1033。

工作原理,首先,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的蜂鸣器102底端固定连接有指示灯,且蜂鸣器102与指示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蜂鸣器102能够在电磁线圈和磁铁的相互作用下,周期性地振动发声提醒使用者,从而提高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的使用效率,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发生碰撞,以便预计的做出调整,然后通过弹簧105能够在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检测伸缩使用时更加方便,避免了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使用过多导致容易连接松动卡顿甚至损坏导致误触的情况,并且无线发射模块1013内部设有定位器,无线发射模块1013的信号输出端与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接收端无线连接,通过无线发射模块1013能够发出信号通知维修人员,及时修复,从而解决了以往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碰撞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得定位数据,导致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到达碰撞位置造成漏电,不仅使设备工作中断,而且有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损伤的问题,再通过橡胶层1032保护导体信息传递线1033不受损坏,并且屏蔽性能优越,不会对传输的信息产生干扰,从而避免了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受到磁场的干扰导致发生误检的情,然后通过中继器1011能够对该种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失真的电流进行矫正,从而避免了该种配电站施工器械防碰线声光报警装置受到环境或者温度影响,接收的超声波失真较为严重导致检测准确率较差的情况,最后,通过环形电场传感器1012能够检测该种变配电站施工器械是否发生碰撞,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无线发射模块1013。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