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三鉴探测器及其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3184发布日期:2019-03-30 09:1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三鉴探测器及其报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安防报警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三鉴探测器及其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三鉴探测器均采用433MHz射频通信技术,其系统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构建成套控制系统一般需要一个连接外网的路由器、一个提供 433MHz射频通信网络的主机和一个或多个用于探测人体的三鉴探测器。该系统工作原理是:三鉴探测器通过定时获取红外及微波探测结果,结合信号处理算法的方式来判定是否有外人入侵。当探测到有外人入侵时会产生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通过433MHz频段的射频通信网络传输给主机,随后主机将该报警信号通过网络接口传递给路由器,再由路由器通过互联网上报数据到服务器,服务器对该报警信号做出相应的数据处理后会将报警信息推送到手机终端,最终实现手机终端实时获取本地设备探测报警状态的目的。

基于以上三鉴探测器及其报警系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现有的三鉴探测器本身不具备直接获取IP地址的功能,而普通家用路由器本身不具备提供433MHz射频通信网络的功能。所以三鉴探测器无法直接传递信息到普通家用路由器,而是在外人入侵使报警信号产生时,先将报警信息传递到提供了433MHz网络的主机。再由主机传递报警信息到普通家用路由器,最终由普通家用路由器通过互联网上传报警信息到云服务器作处理,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现有的三鉴探测器时,不仅需要购买终端设备,还需要购买能提供433MHz 射频通信网络的主机。这样使得安装成本高、不利于在普通家庭中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三鉴探测器不能直接传递信号给服务器、解决安装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无线三鉴探测器,其能直接将信号传递到云服务器,无需通过 433MHz射频通信网络的主机,从而降低安装成本。

为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线三鉴探测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微波探测器,还包括主控通信模块、电源供电模块、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所述的电源供电模块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微波探测器、主控通信模块、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与主控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微波探测器通过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与主控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指示灯电路模块、烧录程序接口;

所述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主控制器的IO端口,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5V输出端;

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控制端接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接线端子P3,所述的接线端子用于外接声光报警器,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5V输出端;

所述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指示灯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指示灯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烧录程序接口内接主控通信模块RXD引脚、TXD引脚;所述的烧录程序接口用于通过程序烧写器连接到电脑终端。

优选地,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接线端子P1用于与5V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分别与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供电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通信模块、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指示灯电路模块的供电端、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3.3V电流电。

优选地,所述的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1、电容C3、铝电解电容C2、电容C4;所述压敏电阻MOV1、电容C3、铝电解电容C2、电容C4并联连接,其中铝电解电容C2的负极接地,并通过接线端子P1用于与5V适配器的负极连接;铝电解电容C2的正极通过接线端子P1用于与5V适配器的正极连接,并分别与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供电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外围电容构成的滤波电路,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将输入的直流电5V转换为直流电3.3V输出。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P沟道场效应管Q1、NPN三极管Q2;

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电源供电模块连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探测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电阻R2的一端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另一端接P沟道场效应管 Q1的源极。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F1、压敏电阻MOV2、二极管D3、NPN三极管Q3、干簧管继电器K1;所述NPN三极管Q3 的基极通过电阻R40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电阻R41的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基极、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

所述干簧管继电器K1的正输入端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干簧管继电器 K1的负输入端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干簧管继电器K1的正输出端通过电阻RF1与接线端子P3连接;干簧管继电器K1的负输出端与接线端子P3的另一个引脚连接;

所述的二极管D3的正极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接干簧管继电器K1的负输出端,另一端接在电阻 RF1与接线端子P3之间;

所述的接线端子P3用于外接声光报警器。

优选地,所述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37、电容C36、按键开关S2;所述电阻R37的一端接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电容C36 接地;所述的按键开关S2并联在电容C36的两端,主控通信模块的一个IO端口接在电阻R37与电容C36之间;

所述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36、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所述的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36与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通信模块的ADC端口接在电阻R36与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之间,主控通信模块通过检测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 的电压值计算出当前环境的温度。

优选地,所述的主控通信模块采用ESP-12S模块,ESP-12S模块的处理芯片为ESP8266EX;

所述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根据闭合时间长短设置不同的功能,所述的功能包括设防操作、撤防操作、恢复出厂设置并重启;

所述的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包括通用双通道运放U3的B通道及外围电路构成运算放大电路、双通道运放U3的A通道及外围电路构成的电压比较器;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包括单电源四路运算放大器U2的B通道和单电源四路运算放大器U2的C通道以及外围电路共同构成的两级运算放大电路、单电源四路运算放大器U2的A通道、单电源四路运算放大器U2的D通道以及外围电路共同构成两个电压比较器。

一种基于以上所述无线三鉴探测器的报警系统,包括无线三鉴探测器、互联设备、服务器、智能控制终端;所述的无线三鉴探测器通过主控通信模块与互联设备连接;所述互联设备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的声光报警器与三鉴探测器连接;所述的互联设备为路由器;所述的智能控制终端包括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终端、小区安防报警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ESP-12S模块进行信号处理,ESP-12S模块内置有WIFI通信,板载天线,能直接与路由器连接,无需通过主机与路由器连接,从而降低了安装成本,同时使三鉴探测器具有独立处理信号的能力;采用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能检测到三鉴探测器是否被拆,具有防被拆的作用,提高安全性;采用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使三鉴探测器具有设防操作、撤防操作、恢复出厂设置并重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三鉴探测器报警原理图。

图2是电源供电模块、主控通信模块、烧录程序接口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指示灯电路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5是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三鉴探测器的报警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无线三鉴探测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微波探测器,还包括主控通信模块、电源供电模块、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所述的电源供电模块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微波探测器、主控通信模块、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的红外线传感器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与主控通信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微波探测器通过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与主控通信模块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主控通信模块采用ESP-12S模块;所述ESP-12S模块核心处理器ESP8266,内置Wi-Fi模块,板载天线,能直接与路由器连接;所示微波探测器型号为HB100;红外线传感器型号为D203S。

本发明还包括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指示灯电路模块、烧录程序接口;

所述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控制端接主控制器的IO端口,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5V输出端;

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控制端接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输出端接线端子P3,所述的接线端子用于外接声光报警器,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5V输出端;

所述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指示灯电路模块的控制端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端口连接,指示灯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接电源供电模块中的3.3V输出端;

所述烧录程序接口内接主控通信模块RXD引脚、TXD引脚;所述的烧录程序接口用于通过程序烧写器连接到电脑终端。

优选地,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接线端子P1用于与5V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分别与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供电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通信模块、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指示灯电路模块的供电端、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3.3V电流电。

本实施例所述电源供电模块包括保护电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入端通过接线端子P1用于与5V适配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输出5V直流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供电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保护电路包括压敏电阻MOV1、电容C3、铝电解电容C2、电容C4;所述压敏电阻MOV1、电容C3、铝电解电容C2、电容C4并联连接,其中铝电解电容C2的负极接地,并用于与5V适配器的负极连接;铝电解电容C2的正极接5V适配器的正极,并分别与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的供电端、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的供电端、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通信模块、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指示灯电路模块的供电端、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输出3.3V电流电。

本实施例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所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型号为AMS1117;所述电容C5、电容C6并联连接后的一端接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另一端接在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接地端;所述的电容C7、电容C8并联连接后的一端接在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另一端接在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接地端;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通信模块、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供电端、指示灯电路模块的供电端、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将输入的直流电5V转换为直流电 3.3V输出,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构成滤波电路,具有滤波作用,使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能输出稳定的直流电3.3V。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3、电阻R4、P沟道场效应管Q1、NPN三极管Q2;所述的传感器供电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红外线传感器与微波探测器的电源通断;

所述NPN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14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基极,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NPN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NPN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电源供电模块连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分别与红外线传感器探测检测电路的供电端、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的供电端连接;

所述电阻R2一端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栅极,另一端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源极。

当主控制器的IO14引脚输出高电平时,NPN三极管Q2导通,使得P沟道场效应管Q1导通,此时直流电5V能够供给传感器使用;当主控制器的IO14引脚输出低电平时,NPN三极管Q2、P沟道场效应管Q1均不导通,此时微波探测器与红外线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

另外主控通信模块通过控制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的亮灭判断是否探测到人体入侵,正常监测状态下,发光二极管LED1被点亮,并发出绿灯;当判定为人体入侵报警事件时,发光二极管LED1熄灭,同时发光二极管LED2被点亮,并发红光,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作为指示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继电器开关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40、电阻R41、电阻RF1、压敏电阻MOV2、二极管D3、NPN三极管Q3、干簧管继电器K1;所述NPN三极管 Q3的基极通过电阻R40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15引脚连接,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接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电阻R41的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基极、另一端接NPN三极管Q3的发射极;

所述干簧管继电器K1的正输入端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干簧管继电器 K1的负输入端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干簧管继电器K1的正输出端通过电阻RF1与接线端子P3连接;干簧管继电器K1的负输出端与接线端子P3的另一个引脚连接;

所述的二极管D3的正极接NPN三极管Q3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压敏电阻MOV2的一端接干簧管继电器K1的负输出端,另一端接在电阻 RF1与接线端子P3之间;

所述的接线端子P3可以外接声光报警器,也可以外接其他报警装置,本实施例中接线端子P3用于外接声光报警器。

所述主控通信模块的IO15引脚输出高低电平来控制继电器开关,当IO15引脚输出高电平时,继电器闭合,与接线端子P3连接的声光报警器报警;当IO15 引脚输出低电平时,继电器弹起,此时接线端子P3无输出,声光报警器不报警。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37、电容C36、按键开关 S2;所述电阻R37的一端接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电容C36接地;所述的按键开关S2并联在电容C36的两端,主控通信模块的IO5引脚接在电阻R37与电容C36之间。

所述防拆开关检测电路模块的工作原理:按键开关S2在外壳作用下保持按下状态,当壳体被拆除后,按键开关S2弹起,主控通信模块的IO5引脚通过检测电平变化来判断探测器外壳是否被拆除。

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补偿检测电路模块包括电阻R36、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所述的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36与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通信模块的ADC引脚端口接在电阻R36与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之间,主控通信模块通过检测珠状测温型热敏电阻器RT1的电压值计算出当前环境的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包括按键S3、电阻R38、电容C37;所述按键S3与电容C37并联连接后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37与低压差线性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通信模块的IO4引脚接在电阻R37与电容 C37之间。

所述按键输入检测电路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根据闭合时间长短设置不同的功能,所述的功能包括设防操作、撤防操作、恢复出厂设置并重启;本实施例中当短按按键0.01S时,当主控通信模块处于设防操作中时,主控通信模块进行撤防操作;当短按按键0.01S时,当主控通信模块处于撤防操作中时,主控通信模块进行设防操作;当长按按键5S时,主控通信模块进行恢复出厂设置并重启。

所述的微波探测器检测电路模块包括微波探测器HB100、电阻R24、电阻R10、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5、电阻R6、电阻R11、电阻R12、运算放大器U3B、电阻R32、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26、电阻R21、电阻R22、滑动变阻器R34、电阻R20、电容C16、电容C23、电容C17、铝电解电容C13、电容C2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32、电容C33、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铝电解电容C35、电容C20、运算放大器U3A。所述运算放大器U3A、运算放大器U3B实际上为一个双通道运算放大器U3的两路运放,所述运算放大器U3A、运算放大器U3B采用LM358。

所述微波探测器HB100的电源端口接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微波探测器HB100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4、电容C23接地,所述的电阻R24、电容C23构成的低通滤波电路。

所述微波探测器HB100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容C17、电阻R18、电阻R19与运算放大器U3B的正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容C24的一端接在电阻R18、电阻R19之间,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容C25、电容C26并联连接后一端接在电阻R19与运算放大器U3B的正输入端之间,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接在电容C17与电阻R18之间,另一端与铝电解电容 C13的正极连接;铝电解电容C13的负极接地。

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电阻 R11接地,同时铝电解电容C13的正极接在电阻R5与电阻R11之间。

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另一端通过电阻 R12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正输入端接在电阻R6与电阻R12之间。

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负输入端通过电阻R32、电容C32后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阻R21、电阻R22后接运算放大器 U3A的负输入端。

所述电阻R26与电容C27并联连接后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3B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后另一端通过电阻R31与运算放大器U3B的负输入端连接,同时依次通过电阻R33、滑动变阻器R34、铝电解电容C35后接地。

所述电容C33的一端与电阻R33连接,另一端与电阻R32连接,电阻R31并联在电容C33两端。

所述电容C28的一端接在电阻R21与电阻R22之间,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容C29的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3A的负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20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12引脚连接,同时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通过电容C20接地。

所述电阻R26/R31/R32、电容C27/C32/C33与运算放大器U3B构成了运算放大电路,微波移动物体探测器HB100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该运算放大电路输出到“A”点。同时电阻R6/R12与运算放大器U3A构成了电压比较器,在默认初始状态下,“A”点的电压小于“B”点参考电压,主控通信模块检测到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输出保持高电平。当探测到移动物体时,“A”点的电压成周期性的变化,并且在一个变化周期内总会有电压大于“B”点参考电压的区间,由电压比较器的原理可知,在此区间内运算放大器U3A输出低电平,而在区间外输出高电平,此时,主控通信模块的IO12引脚会将运算放大器U3A的输出端高低电平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保存到闪存中等待进一步处理。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电路模块包括红外线传感器D203S、电阻R8、电阻 R7、电阻R23、电阻R14、电阻R29、电阻R25、电阻R15、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13、电阻R30、电阻R17、电阻R9、电阻R16、铝电解电容C11、电容C10、电容C21、电容C18、铝电解电容C34、电容C31、电容C15、电容C22、电容C30、电容C12、电容C19、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C、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D。所述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C、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D实际上为一个单电源四路运算放大器U2的四路运放,所述运算放大器U2B、运算放大器U2C、运算放大器U2A、运算放大器U2D采用LM324。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D203S的电源端依次通过电阻R7、电阻R8与P沟道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

所述电容C10、铝电解电容C11并联连接后一端接在电阻R7与电阻R8之间,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D203S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4与运算放大器U2B的正输入端连接;同时电阻R23、电容C21并联连接后一端接红外线传感器D203S的输出端,并联连接后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的电容C18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2B的正输入端,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 U2B的负输入端。

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依次通过电阻R29、铝电解电容C34接地。

所述电阻R25、电容C31并联连接后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负输入端,另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

所述运算放大器U2B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电容C15、电阻R15后与运算放大器 U2C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容C12、电阻R13并联连接后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负输入端,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阻R27、电容C22、电容C30并联连接后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2C的正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27非接地端通过电阻R28与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依次与电阻R9、电阻R17、电阻R30 连接后接地,其中运算放大器U2A的负输入端接在电阻R9与电阻R17之间,运算放大器U2D的正输入端接在电阻R17与电阻R30之间。

所述的运算放大器U2C的输出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2A的正输入端、运算放大器U2D的负输入端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U2A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1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16与主控通信模块的IO13引脚连接。

所述运算放大器U2D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2的输入端,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1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电容C19的一端接在电阻R16与二极管D1之间,另一端接地。

所述电阻R13/R14/R15/R25/R27/R28、电容C12/C15/C18/C31、运算放大器U2B与运算放大器U2C共同构成了两级运算放大电路,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D203S输出的电压信号经过该两级运算放大电路输出到“C”点。同时电阻R9/R17/R30、运算放大器U2A与运算放大器U2D构成两个电压比较器,在默认初始状态下,电压信号放大处理电路的“C”点电压介于“D”、“E”两点参考电压之间,此时主控制器检测到低电平。当探测到移动物体时,“C”点电压会高于“D”点参考电压或低于“E”点参考电压,此时主控通信模块的IO13 引脚检测到高电平,之后主控制器会将获取到的红外线探测到的数据传入信号处理算法中计算,并由计算结果确认入侵探测的结果。

如图5所示,一种基于以上所述无线三鉴探测器的报警系统,包括无线三鉴探测器、互联设备、服务器、智能控制终端;所述的无线三鉴探测器通过主控通信模块与互联设备连接;所述互联设备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终端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互联设备为路由器。

所述互联式无线三鉴探测器通过微波探测器和红外线传感器探测到外人入侵时,将信号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三鉴探测器的主控通信模块与路由器连接,将信号传输给路由器,通过路由器将信号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对信号进一步处理后传输到智能控制终端进行报警。

本实施例还包括声光报警器,所述的声光报警器与三鉴探测器连接;所述的智能控制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或智能家居终端或小区安防报警装置。

本是实例中服务器分别与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终端、小区安防报警装置连接,将报警信息同时传输到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终端、小区安防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