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6691发布日期:2019-06-19 02:3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据传输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微波的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微波通信每隔几十千米要建一个微波中继站,通过无线数据传输设备进行中转传输,但是在进行无线通信的过程中,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往往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从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高度,防水、防尘、通风散热效果好的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包括传输设备、设备外壳和设备架,所述的设备架包括固定台和若干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与固定台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杆的底端为球形,所述的支撑杆的底端连接设有调节支撑座,所述的固定台上设有贯穿固定台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空心钢管,所述的固定台下方设有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块套接在空心钢管上,所诉的调节块上设有固定螺栓,所述的调节块上连接设有若干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的中部通过调节螺栓连接,所述的设备外壳放置在固定台上,所述的设备外壳底端对应螺纹孔设有通孔,所述的设备外壳侧壁包括由内而外的防潮层和防水层,所述的设备外壳侧壁上内嵌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窗口,所述的散热窗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的散热窗口上方均设有向下的挡水凸起,所述的设备外壳侧壁上还设有贯穿防潮层和防水层的天线孔,所述的天线孔内设有天线,所述的天线与位于设备外壳内的传输设备连接,所述的传输设备上对应通孔设有数据传输接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支撑杆、调节杆、调节块、固定台和空心钢管的相互配合,方便自由调节高度,防潮的同时有利于增强信号强度,设备外壳上的散热窗口有利于传输设备散热,散热窗口上的过滤网可以有效过滤空气的灰尘,散热窗口上方设有的挡水凸起,可以有效避免上方滑落的水流冲散热窗口进入设备外壳内,设备外壳的防潮层和防水层一方面增强设备外壳的防水能力,另一方面吸附从散热窗口进入的潮湿气体,空心钢管便于为传输设备供电以及提供需要传输的数据。

作为改进,所述的调节支撑座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耐磨纹,增加使用寿命,加强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提高放置稳固性。

作为改进,所述的支撑杆和调节支撑座连接处设有缓冲胶垫,减少支撑杆和调节支撑座之间的摩擦,增加使用寿命。

作为改进,所述的固定台侧边通过L形连接件配合螺栓与设别外壳连接固定,使得固定台和设备外壳稳固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传输设备,2、设备外壳,2.1、防潮层,2.2、防水层,3、设备架,4、固定台,5、支撑杆,6、调节支撑座,7、空心钢管,8、调节块,9、固定螺栓,10、调节杆,11、调节螺栓,12、散热窗口,13、过滤网,14、挡水凸起,15、天线,16、数据传输接口,17、耐磨纹,18、缓冲胶垫,19、L形连接件,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图1,一种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包括传输设备1、设备外壳2和设备架3,所述的设备架3包括固定台4和若干支撑杆5,所述的支撑杆5与固定台4固定连接,所述的支撑杆5的底端为球形,所述的支撑杆5的底端连接设有调节支撑座6,所述的固定台4上设有贯穿固定台4的螺纹孔,所述的螺纹孔内螺纹连接空心钢管7,所述的固定台4下方设有调节块8,所述的调节块8套接在空心钢管7上,所诉的调节块8上设有固定螺栓209,所述的调节块8上连接设有若干调节杆10,所述的调节杆10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杆5的中部通过调节螺栓2011连接,所述的设备外壳2放置在固定台4上,所述的设备外壳2底端对应螺纹孔设有通孔,所述的设备外壳2侧壁包括由内而外的防潮层2.1和防水层2.2,所述的设备外壳2侧壁上内嵌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窗口12,所述的散热窗口12上设有过滤网13,所述的散热窗口12上方均设有向下的挡水凸起14,所述的设备外壳2侧壁上还设有贯穿防潮层2.1和防水层2.2的天线孔,所述的天线孔内设有天线15,所述的天线15与位于设备外壳2内的传输设备1连接,所述的传输设备1上对应通孔设有数据传输接口16。

所述的调节支撑座6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耐磨纹17,所述的支撑杆5和调节支撑座6连接处设有缓冲胶垫18,所述的固定台4侧边通过L形连接件19配合螺栓20与设别外壳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将设备架3放置在合适位置,取下固定螺栓9,旋松调节螺栓11,通过调节调节块8与空心钢管7的位置关系以及调节杆10和支撑杆5的连接角度来确定设备架3的高度,之后通过旋紧调节螺栓11将调节杆10和支撑杆5连接固定,通过旋紧固定螺栓9将调节块8和空心钢管7连接固定,传输设备1放置在设备外壳2内,设备外壳2通过对齐数据传输接口16与螺纹孔然后通过L形连接件19与固定台4连接固定,另外线缆通过空心钢管7与传输设备1连接,避免线缆散乱堆放,通过电缆向传输设备1供电以及提供传输数据,然后通过传输设备1进行传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