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水器漏电保护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5292发布日期:2019-06-29 00:56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热水器漏电保护蜂鸣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热水器漏电保护蜂鸣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不断追求,电热水器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家庭的常用电器,但是目前电热器使用久之后,由于部件老化等原因会产生漏电的,产生漏电后,电会依附在热水管内的水上。因为漏电时,是看不出来的,也让人无法察觉到,所以当人的身体接触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严重会造成触电身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热水器漏电保护蜂鸣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热水器漏电保护蜂鸣器,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PCB板,在PCB板上设置有蜂鸣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电池和指示灯,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以及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与蜂鸣器的正极电连接,蜂鸣器的负极与指示灯的一端电连接,指示灯的另一端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外壳通过该螺纹部安装于电热水器热水出水管的安装孔中,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设置有探头,探头伸出外壳的一端与热水出水管内的水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内壁上设置有蜂鸣器安装槽,蜂鸣器安装槽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出声孔,蜂鸣器嵌装在该蜂鸣器安装槽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PCB板的支柱。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壳整体呈圆柱形,长方形的所述PCB板竖直外壳的端面而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池位于远离螺纹部的外壳的另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之间电连接有第一电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与电池的负极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电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基于漏电感应装置,对热水器的热水管道进行漏电感应,检测热水是否漏电,避免人身触电。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并且本新型稳定运行,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PCB板;3、蜂鸣器;4、第一开关管;5、第二开关管;6、电池;7、指示灯;8、螺纹部;9、蜂鸣器安装槽;10、出声孔;11、支柱;12、第一电阻;13、第二电阻;14、定位孔;15、控制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电热水器漏电保护蜂鸣器,其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有PCB板2,在PCB板2上设置有蜂鸣器3、第一开关管4、第二开关管5、电池6和指示灯7,第一开关管4的输入端与电池6的正极电连接,第一开关管4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5的控制端15以及电池6的负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管5的输入端与电池6的正极电连接,第二开关管5的输出端与蜂鸣器3的正极电连接,蜂鸣器3的负极与指示灯7的一端电连接,指示灯7的另一端与电池6的负极电连接;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螺纹部8,外壳1通过该螺纹部8安装于电热水器热水出水管的安装孔中,第一开关管4的控制端15设置有探头,探头伸出外壳1的一端与热水出水管内的水接触。指示灯7采用发光二极管。第一开关管4为结型场效应管,第二开关管5为三极管NPN,探头与外壳1以及第一开关管4的控制端15之间做好封胶密封防水处理。

其中,所述外壳1内壁上设置有蜂鸣器安装槽9,蜂鸣器安装槽9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出声孔10,蜂鸣器3嵌装在该蜂鸣器安装槽9中。

其中,所述外壳1内壁设置有用于固定PCB板2的支柱11。PCB板2的四角设置有定位孔14,在支柱11的顶部设置有凸台,定位孔14套在凸台上定位。

其中,所述外壳1整体呈圆柱形,长方形的所述PCB板2竖直外壳1的端面而设置。所述电池6位于远离螺纹部8的外壳1的另一端。而指示灯7则露出远离螺纹部8的外壳1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4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5的控制端15之间电连接有第一电阻12。所述第一开关管4的输出端与电池6的负极之间电连接有第二电阻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探头感应到水中有电的时候,使场效应管的栅极C感应到带电体时,漏极D至源极S的阻值增大,在路工作时UDS就会上升。当场效应管的G极从空间电场感应到被测信号后,D极电位升高,使后级8050三极管的基极大于Q.7V时,8050三极管导通,红色LED被点亮,蜂鸣器3会响。表示水中有电。

由于电路简易,使用纽扣电池6即可,整体的体积很小,当探头没有感应到电流的时候,几乎不耗电。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