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应急服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68529发布日期:2020-07-14 16:5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全应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应急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总之,智慧不仅仅是智能。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个说法,或者说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内涵。综合这一理念的发展源流以及对世界范围内区域信息化实践的总结。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安全应急服务方法,包括:

使用温度汇总设备,用于接收位于同一城市内每一座大厦内的最高温度,并将每一个大厦的位置信息和其对应的最高温度作为一条温度记录进行保存;

使用烟雾汇总设备,用于接收位于同一城市内每一座大厦内的最浓烟雾浓度,并将每一个大厦的位置信息和其对应的最浓烟雾浓度作为一条烟雾记录进行保存;

使用安全监控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温度汇总设备和所述烟雾汇总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各条温度记录和各条烟雾记录分析出同一城市内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使用巨屏显示设备,与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在三维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每一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使用现场检测阵列,包括两个输出接口检测单元,分别与温度汇总设备和烟雾汇总设备的输出接口连接,用于检测各个设备的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以分别作为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二接口端子总数;

使用嵌入式处理设备,与所述现场检测阵列连接,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所述第二接口端子总数,并将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一系数相乘以获得第一乘积,将第二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二系数相乘以获得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和所述第二乘积相加所获得的参考端子数量输出;

使用模式驱动设备,分别与嵌入式处理设备和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参考端子数量超限时,控制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从省电模式计入非省电模式;

使用湿度调控设备,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附近,与数据调节设备连接,用于在即时设备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时,对温度汇总设备的附近执行湿度调控,以使得即时设备湿度落在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使用本地检测设备,与温度汇总设备连接,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对温度汇总设备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行测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本端湿度数值;

使用辅助检测设备,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远端,位于烟雾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对烟雾汇总设备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行测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远端湿度数值;

使用间距识别设备,包括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和at89c51控制器,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和所述at89c51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地检测设备上,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辅助检测设备上,以用于基于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红外信号以及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接收红外信号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和所述辅助检测设备之间的距离以作为设备间距输出;

使用数据调节设备,与所述间距识别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间距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的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以及所述辅助检测设备的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还用于基于所述本端湿度数值、所述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所述远端湿度数值和所述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确定温度汇总设备的即时设备湿度;

使用频分双工通讯接口,与所述数据调节设备连接,用于通过频分双工通讯网络向配置服务器请求配置策略以获得加密后的配置策略,并对所述加密后的配置策略进行解密操作,所述配置策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间距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的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以及所述辅助检测设备的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

使用硬盘存储设备,与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同一城市内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其中,在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中,对于同一座大厦,基于其对应的最高温度、温度权重、最浓烟雾浓度和烟雾浓度权重计算出火灾预警权重值;

其中,在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中,火灾预警权重值越大,对应的火灾预警等级越高。

本发明需要具备以下几处关键的发明点:

(1)基于同一座城市各座大厦的最高温度和最浓烟雾浓度的统计结果,确定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从而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监控重点;

(2)引入湿度调控设备对温度汇总设备的附近执行湿度调控,以使得即时设备湿度落在所述预设湿度范围,尤为关键的是,通过温度汇总设备和附近设备分别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行定制分析,以获得准确的温度汇总设备的本身湿度参考数据;

(3)基于温度汇总设备和烟雾汇总设备各自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的统计结果,对与温度汇总设备和烟雾汇总设备存在数据关系的安全监控服务器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提高了系统内的设备联动性。

本发明的安全应急服务方法监控有效,方便操作。由于基于同一座城市各座大厦的最高温度和最浓烟雾浓度的统计结果确定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了监控重点,从而提升了城市火灾的监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楼宇,即楼房、大厦,“楼”字在古汉语中表示设在高处的建筑,“宇”字在古汉语中也有房屋、屋檐的意思,从字面意思来讲,楼宇指高大的房屋建筑。

大楼的设施管理者们在为管理大楼环境的楼宇自控系统投入资金时必须考虑多个因素。成本通常是第一要素,但其它因素如系统可靠性、维护成本和能否提供现成的替换控制设备等也不可忽略。从长远观点看,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运行成本。系统可靠性影响成本最明显的方式是,当需要更换网络中的控制设备时,且如果控制设备很容易失效时,更换成本将会提高。

目前,由于城市内的大厦和楼宇众多,城市管理者的关注精力无法平均进行分配,必须进行重点性关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缺乏基于同一座城市各座大厦的最高温度和最浓烟雾浓度的统计结果确定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的预警机制,导致城市管理者的监控效率不高。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搭建了一种安全应急服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安全应急服务平台包括:

温度汇总设备,用于接收位于同一城市内每一座大厦内的最高温度,并将每一个大厦的位置信息和其对应的最高温度作为一条温度记录进行保存;

烟雾汇总设备,用于接收位于同一城市内每一座大厦内的最浓烟雾浓度,并将每一个大厦的位置信息和其对应的最浓烟雾浓度作为一条烟雾记录进行保存;

安全监控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温度汇总设备和所述烟雾汇总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各条温度记录和各条烟雾记录分析出同一城市内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巨屏显示设备,与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在城市三维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每一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现场检测阵列,包括两个输出接口检测单元,分别与温度汇总设备和烟雾汇总设备的输出接口连接,用于检测各个设备的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以分别作为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二接口端子总数;

嵌入式处理设备,与所述现场检测阵列连接,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所述第二接口端子总数,并将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一系数相乘以获得第一乘积,将第二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二系数相乘以获得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和所述第二乘积相加所获得的参考端子数量输出;

模式驱动设备,分别与嵌入式处理设备和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参考端子数量超限时,控制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从省电模式计入非省电模式;

湿度调控设备,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附近,与数据调节设备连接,用于在即时设备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时,对温度汇总设备的附近执行湿度调控,以使得即时设备湿度落在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本地检测设备,与温度汇总设备连接,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对温度汇总设备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行测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本端湿度数值;

辅助检测设备,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远端,位于烟雾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对烟雾汇总设备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行测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远端湿度数值;

间距识别设备,包括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和at89c51控制器,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和所述at89c51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地检测设备上,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辅助检测设备上,以用于基于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红外信号以及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接收红外信号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和所述辅助检测设备之间的距离以作为设备间距输出;

数据调节设备,与所述间距识别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间距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的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以及所述辅助检测设备的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还用于基于所述本端湿度数值、所述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所述远端湿度数值和所述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确定温度汇总设备的即时设备湿度;

频分双工通讯接口,与所述数据调节设备连接,用于通过频分双工通讯网络向配置服务器请求配置策略以获得加密后的配置策略,并对所述加密后的配置策略进行解密操作,所述配置策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间距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的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以及所述辅助检测设备的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

硬盘存储设备,与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同一城市内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其中,在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中,对于同一座大厦,基于其对应的最高温度、温度权重、最浓烟雾浓度和烟雾浓度权重计算出火灾预警权重值;

其中,在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中,火灾预警权重值越大,对应的火灾预警等级越高。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安全应急服务平台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所述安全应急服务平台中:

所述模式驱动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参考端子数量未超限时,控制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从非省电模式计入省电模式。

在所述安全应急服务平台中:

在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的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之和为1。

在所述安全应急服务平台中:

在所述现场检测阵列中,所述两个输出接口检测单元为第一输出接口检测单元和第二输出接口检测单元,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温度汇总设备的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烟雾汇总设备的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

在所述安全应急服务平台中:

所述湿度调控设备包括加湿处理单元、除湿处理单元和调控处理单元,所述调控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加湿处理单元和所述除湿处理单元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示出的安全应急服务方法包括:

使用温度汇总设备,用于接收位于同一城市内每一座大厦内的最高温度,并将每一个大厦的位置信息和其对应的最高温度作为一条温度记录进行保存;

使用烟雾汇总设备,用于接收位于同一城市内每一座大厦内的最浓烟雾浓度,并将每一个大厦的位置信息和其对应的最浓烟雾浓度作为一条烟雾记录进行保存;

使用安全监控服务器,分别与所述温度汇总设备和所述烟雾汇总设备连接,用于基于各条温度记录和各条烟雾记录分析出同一城市内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使用巨屏显示设备,与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在三维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每一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使用现场检测阵列,包括两个输出接口检测单元,分别与温度汇总设备和烟雾汇总设备的输出接口连接,用于检测各个设备的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以分别作为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二接口端子总数;

使用嵌入式处理设备,与所述现场检测阵列连接,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所述第二接口端子总数,并将第一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一系数相乘以获得第一乘积,将第二接口端子总数和第二系数相乘以获得第二乘积,将所述第一乘积和所述第二乘积相加所获得的参考端子数量输出;

使用模式驱动设备,分别与嵌入式处理设备和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的参考端子数量超限时,控制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从省电模式计入非省电模式;

使用湿度调控设备,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附近,与数据调节设备连接,用于在即时设备湿度不在预设湿度范围时,对温度汇总设备的附近执行湿度调控,以使得即时设备湿度落在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使用本地检测设备,与温度汇总设备连接,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对温度汇总设备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行测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本端湿度数值;

使用辅助检测设备,设置在温度汇总设备的远端,位于烟雾汇总设备的一侧,用于对烟雾汇总设备所在环境的湿度进行测量动作,以获得对应的远端湿度数值;

使用间距识别设备,包括红外发射单元、红外接收单元和at89c51控制器,所述红外接收单元和所述at89c51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本地检测设备上,所述红外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辅助检测设备上,以用于基于所述红外发射单元发射红外信号以及所述红外接收单元接收红外信号的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和所述辅助检测设备之间的距离以作为设备间距输出;

使用数据调节设备,与所述间距识别设备连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间距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的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以及所述辅助检测设备的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还用于基于所述本端湿度数值、所述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所述远端湿度数值和所述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确定温度汇总设备的即时设备湿度;

使用频分双工通讯接口,与所述数据调节设备连接,用于通过频分双工通讯网络向配置服务器请求配置策略以获得加密后的配置策略,并对所述加密后的配置策略进行解密操作,所述配置策略用于基于所述设备间距确定所述本地检测设备的本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以及所述辅助检测设备的远端湿度数值的影响因子;

使用硬盘存储设备,与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同一城市内各座大厦的火灾预警等级;

其中,在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中,对于同一座大厦,基于其对应的最高温度、温度权重、最浓烟雾浓度和烟雾浓度权重计算出火灾预警权重值;

其中,在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中,火灾预警权重值越大,对应的火灾预警等级越高。

接着,继续对本发明的安全应急服务方法的具体步骤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所述安全应急服务方法中:

所述模式驱动设备还用于在接收到的参考端子数量未超限时,控制所述安全监控服务器从非省电模式计入省电模式。

所述安全应急服务方法中:

在所述嵌入式处理设备中,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的大小不同,所述第一系数和所述第二系数之和为1。

所述安全应急服务方法中:

在所述现场检测阵列中,所述两个输出接口检测单元为第一输出接口检测单元和第二输出接口检测单元,所述第一输出接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温度汇总设备的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所述第二输出接口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烟雾汇总设备的输出接口当前使用端子的数量。

所述安全应急服务方法中:

所述湿度调控设备包括加湿处理单元、除湿处理单元和调控处理单元,所述调控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加湿处理单元和所述除湿处理单元连接。

另外,频分双工是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传输分别在不同的频率上进行。在第一、二代蜂窝系统中,基本都是采用fdd技术来实现双工传输的。特别是在第一代蜂窝系统中,由于传输的是连续的基带信号,必须用不同的频率来提供双工的上下行链路信道。在第一代蜂窝系统中传输连续信息采用fdd技术时,收发两端都必须有产生不同载波频率的频率合成器,在接收端还必须有一个防止发射信号泄漏到接收机的双工滤波器。另外,为了便于双工器的制作,收发载波频率之间要有一定的频率间隔。在第二代的gsm、is-136和is-95等系统中,也采用了fdd技术。在这些系统中,由于信息是以时隙方式进行传输的,收发可以在不同的时隙中进行,移动台或基站的发射信号不会对本接收机产生干扰。所以,尽管采用的fdd技术,也不需要昂贵的双工滤波器。

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上下行频率间隔190mhz)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系统进行接收和传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采用包交换等技术,可突破二代发展的瓶颈,实现高速数据业务,并可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系统容量。但fdd必须采用成对的频率,即在每2x5mhz的带宽内提供第三代业务。

最后应注意到的是,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设备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设备中,也可以是各个设备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设备集成在一个设备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设备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