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5113发布日期:2019-11-12 22:3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监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升降式电梯系统的电梯监控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物业管理当中,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例如,当前居民小区中设置有燃气管道,如果燃气发生泄漏没有及时被发现,将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火灾也是常见的安全隐患,而现有技术中,在预防火灾或火灾发生时,大多是通过人工判断然后进行报警,此种方式不仅需要时间长,而且万一没有被人及时发现,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因此,开发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此类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火灾报警器和燃气报警器,能够在发生险情的第一时间通知物业管理部门并准确的发出定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该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能够及时识别小区内发生的燃气灾害和火灾,自动确定发生事故的位置并想物业管理部门进行报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底部具有开口部,所述盒体内设置有火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定位模块,所述火灾报警器与所述燃气报警器均设置在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定位模块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下部侧壁,所述盒体的上侧壁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所述火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和定位模块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与物业服务器连接;

所述火灾报警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连接座;所述上壳体内部具有上腔体,所述上腔体底部开口,所述上腔体内顶部设置有电源控制板(AC220V转DC5V);所述下壳体内部具有下腔体,所述下腔体顶部开口,所述上腔体底部和所述下腔体顶部通过连接座连接,所述下腔体内设置有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和气敏式烟雾传感器,所述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和气敏式烟雾传感器均与中央处理器(MCU)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均与连接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火灾报警模块,火灾报警模块-也与中央处理器(MCU)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板的作用是将AC220V转为DC5V,从而为各传感器以及中央处理器供电。

所述燃气报警器包括顶部开口的主体,所述主体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主体底部设置有通风罩;所述主体侧壁中部均开设有排气孔,所述主体外侧壁的底端固定套接有挡风环,所述主体底端中心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下端与通风罩连接,所述通风罩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通风罩的顶部具有开口部,所述通风罩的侧壁开设有辅助进风口,所述通风罩的底部开设有主进风口,所述主体内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可燃气体传感器,可燃气体传感器与中央处理器(MCU)连接;所述主体外部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与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燃气报警模块,燃气报警模块与中央处理器(MCU)连接;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罩,所述凹槽内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隔离罩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下端与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隔离罩的下方,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隔离罩外的一端连接有扇叶。

进一步的说,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和燃气报警模块也与所述电源控制板的供电端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壳体包括有固定环和网罩,所述网罩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上,用于对所述离子式烟雾传感器和气敏式烟雾传感器进行罩设,所述固定环与所述连接座通过螺纹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网罩为半球形网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体顶部设置有向四周延伸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用于所述火灾报警器的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壳体内下部设置有限位凸台,用于对所述连接座旋入所述上腔体内的深度进行限制,所述限位凸台至所述上腔体的开口端设置有螺纹段,且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连接座顶面所贴合的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内设置有弹性层,用于弥补所述导线孔与导线间的空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挡风环的顶部为斜面,且斜面的角度值为45°-60°,所述挡风环位于排气孔的下方,所述挡风环的底部与主体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进风口均匀环绕分布在底板底端的中部,所述主进风口的直径值为1㎜-2㎜。避免了空气中的飘絮或灰尘进入主体的内部造成传感器损坏。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离罩的形状为半球形,且隔离罩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隔离罩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体的顶端卡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形状为环形且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橡胶圈的顶端和外侧分别与凹槽的顶端和内侧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能够及时识别小区内发生的燃气泄漏和火灾等危险事故,并及时上报给物业服务器,自动确定发生事故的位置并同时发出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火灾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火灾报警器的下壳体的机构示意图;

图5火灾报警器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中燃气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图。

1:上壳体,1-1:上腔体,1-2:固定片,1-3:限位凸台,2:下壳体,2-1:下腔体,2-2:固定环,2-3:网罩,3:连接座,3-1:火灾报警模块,4:电源控制板,5:离子式烟雾传感器,6:气敏式烟雾传感器,7:辅助进风口,8:主进风口,10:扇叶,11:可燃气体传感器, 12:螺钉,13:橡胶圈,16:凹槽,17:电机,18:隔离罩,19:固定板,20:环形板,21:排气孔,22:主体,23:挡风环,24:通风罩,25:燃气报警模块,26:盒体,27:火灾报警器,28:燃气报警器,29:定位模块,30:中央处理器。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物业管理监控报警装置,包括盒体26,所述盒体26底部具有开口部,所述盒体26 内设置有火灾报警器27、燃气报警器28、定位模块29,所述火灾报警器27与所述燃气报警器28均设置在所述盒体26的顶部,所述定位模块29设置在所述盒体26的下部侧壁,所述盒体26的上侧壁设置有中央处理器30,所述火灾报警器27、燃气报警器28和定位模块 29分别与中央处理器30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30与物业服务器连接;

所述火灾报警器27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连接座3;所述上壳体1内部具有上腔体 1-1,所述上腔体1-1底部开口,所述上腔体1-1内顶部设置有电源控制板4(AC220V转DC5V);所述下壳体2内部具有下腔体2-1,所述下腔体2-1顶部开口,所述上腔体1-1底部和所述下腔体2-1顶部通过连接座3连接,所述下腔体2-1内设置有离子式烟雾传感器5和气敏式烟雾传感器6,所述离子式烟雾传感器5和气敏式烟雾传感器6均与中央处理器(MCU)30通过导线连接;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均与连接座3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3上设置有火灾报警模块3-1,火灾报警模块3-1也与中央处理器(MCU)30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板4的作用是将AC220V转为DC5V,从而为各传感器以及中央处理器30供电。

进一步的说,中央处理器(MCU)30的型号为STM32L431RCT6,其接口丰富,支持I2C、 UART、SPI、CAN通讯。所述离子式烟雾传感器5型号为HIS-07,气敏式烟雾传感器6型号为MQ-2气敏式烟雾传感器,火灾报警模块3-1采用蜂鸣器。HIS-07离子式烟雾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引脚与STM32L431RCT6的其中一个I/O引脚连接,MQ-2气敏式烟雾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引脚与STM32L431RCT6的其中一个I/O引脚连接,蜂鸣器与STM32L431RCT6的其中一个I/O引脚连接。

所述燃气报警器28包括顶部开口的主体22,所述主体22顶部设置有固定板19,所述主体22底部设置有通风罩24;所述主体22侧壁中部均开设有排气孔21,所述主体22外侧壁的底端固定套接有挡风环23,所述主体22底端中心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下端与通风罩24连接,所述通风罩24为倒置的圆台形,所述通风罩24的顶部具有开口部,所述通风罩24的侧壁开设有辅助进风口7,所述通风罩24的底部开设有主进风口8,所述主体22内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可燃气体传感器11,可燃气体传感器11与中央处理器30(MCU)30连接;所述主体22外部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环形板20,所述环形板20与所述固定板19通过螺钉12连接,所述固定板19的一侧设置有燃气报警模块25,燃气报警模块25与中央处理器(MCU)30 连接;所述固定板19底部的中心设置有凹槽16,所述凹槽16内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隔离罩18,所述凹槽16内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隔离罩18内部的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下端与输出轴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轴贯穿并延伸至隔离罩18的下方,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隔离罩18外的一端连接有扇叶10。

进一步的说,可燃气体传感器11采用MQ-4可燃气体传感器,MQ-4可燃气体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引脚与STM32L431RCT6的其中一个I/O引脚连接;所述燃气报警模块25采用蜂鸣器,蜂鸣器与STM32L431RCT6的其中一个I/O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说,所述可燃气体传感器11和燃气报警模块25也与所述电源控制板4的供电端连接。

工作方式:

火灾报警器的离子式烟雾传感器5和气敏式烟雾传感器6同时使用,可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有效的防止误报的问题,使得对烟雾的检测更加精准可靠。当两个传感器均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时,则MCU判定发生火灾,MCU驱动火灾报警模块3-1发出报警声音,同时, MCU向物业服务器发出预警信息和定位信息。若只有一个烟雾传感器检测到雾浓度超标,此时不报警,MCU向物业服务器发出维修信息和定位信息,以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通过上述方式可有效的避免误报警的发生,且可及时的解决火灾报警器27所出现的问题;对故障进行排除时,只需通过旋转的方式即可将螺纹连接解除,从而将上壳体1和下壳体2自连接座 3上移除。

燃气报警器28的可燃气体传感器11检测到的燃气浓度达到设置的阈值时,MCU判定发生燃气泄漏,MCU驱动燃气报警模块25发出报警声音,同时,MCU向物业服务器发出预警信息和定位信息。主进风口8均匀环绕分布在通风罩24底端的中部,便于加快扇叶10从主进风口8吸入空气使可燃气体传感器11能最早检测到空气中的可燃气体或加快空气循环的速度,从而提高了燃气报警器的实用性和加快了燃气报警器28检测室内空气的速度,主体22 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可燃气体传感器11,主体22外部的顶端固定套接有环形板20。扇叶10与主体22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且不接触,扇叶10位于主进风口8的正上方,保证了扇叶10吸入下方空气的均匀性,避免了扇叶10只吸入下方一侧的空气造成检测的结果不精确,避免了扇叶10的位置高于主体22的底部造成扇叶10在吸入主体22内部的空气,同时利用扇叶10可快速吹出主体22内部的空气加快空气循环的速度,从而提高了燃气报警器28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火灾报警器进行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下壳体2包括有固定环2-2和网罩2-3,所述网罩2-3设置于所述固定环2-2上,用于对所述离子式烟雾传感器5和气敏式烟雾传感器6进行罩设,所述固定环 2-2与所述连接座3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网罩2-3为半球形网状结构。半球形的结构相对于矩形结构承载力更强,不容易发生变形,且网罩2-3的设置可对空气中的固体粉尘进行阻隔,有效的避免光电技术传感器在粉尘过大或传感器积灰较多时的烟雾误报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上壳体1顶部设置有向四周延伸的固定片1-2,所述固定片1-2用于所述矿用火灾报警器的固定。此处的固定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既可将固定片1-2卡设于卡槽内通过抽拉的方式固定和安装,也可通过在固定片1-2上开设安装孔的方式采用螺栓等连接件安装。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上壳体1内下部设置有限位凸台1-3,用于对所述连接座3旋入所述上腔体1-1内的深度进行限制,所述限位凸台1-3至所述上腔体1-1的开口端设置有螺纹段,且所述限位凸台1-3与所述连接座3顶面所贴合的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在密封圈安装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在连接座3旋入上腔体1-1中的过程中,当连接座3到达限位凸台1-3 时,将O型密封圈压紧,形成密封结构,此密封结构的设置有效的防止烟雾进入到上腔体1-1 内而对电源控制板4造成影响。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连接座3上设置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内设置有弹性层,用于弥补所述导线孔与导线间的空隙。导线孔的设置便于导线的穿设线路,弹性层可选择橡胶体或海绵体,虽然导向孔直径相对较小,但还是会存在烟雾的流通,因此通过弹性层的设置,可通过自身的形变弥补导线孔与导线间的空隙。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燃气报警器进行进一步优化。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挡风环23的顶部为斜面,且斜面的角度值为45°-60°,所述挡风环 23位于排气孔21的下方,所述挡风环23的底部与主体22的底部在同一平面内。防止了挡风环23过高掩盖住排气孔21,并便于排气孔21排出的空气向四周扩散加快空气循环的速度,且防止了排气孔21排出的空气影响到下方的空气浓度,使检测不准确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燃气报警器的实用性和加快了室内空气循环的速度。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主进风口8均匀环绕分布在底板底端的中部,所述主进风口8的直径值为1㎜-2㎜。避免了空气中的飘絮或灰尘进入主体22的内部造成传感器损坏。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隔离罩18的形状为半球形,且隔离罩18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隔离罩18与电机17的输出轴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提高了隔离罩18的密封性,避免了可燃气体进入隔离罩18的内部与电机17或电线接头接触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利用硅胶材质的绝缘性和隔热性好的优点,避免隔离罩18的表面温度达到可燃气体的可燃温度,从而提高了燃气报警器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主体22的顶端卡接有橡胶圈13,所述橡胶圈13的形状为环形且底端的中部开设有卡槽,所述橡胶圈13的顶端和外侧分别与凹槽16的顶端和内侧活动连接。避免了拆卸主体22时损伤主体22的顶部,增加了主体22与固定板19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便于将橡胶圈13卡接在主体22的顶部增加主体22与固定板19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燃气报警器的实用性。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