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报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8545发布日期:2020-07-14 17:0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警报器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报器防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警报器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警报器指发放警报信号的器具。用于发放预报﹑警报和解除警报的信号装置。它通过光敏晶体管接收发射商发现的红外辐射能量,并经过光电转抽象将其转变为电信号。此电信号经适当的处理再送往报警控制器电路。广泛应用在周界防范,城市安防、别墅院墙、小区周界、工厂仓库、公司、学校、家庭、仓库、资源、石油等众多领域。警报器在室外使用时会受到雨水的侵蚀,容易造成警报器内部电路短路,这就需要防水结构对其进行防水。

目前,警报器防水结构主要是在警报器的外壳处贴上密封防水膜,这样虽然可以有效的减少接触空隙,提高防水能力,可是密封防水膜却阻碍了热量的疏导,热量长时间堆积在警报器内部会导致警报器内部温度升高,容易造成警报器内部电路高温烧坏,影响使用,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警报器防水结构来解决这人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报器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采用密封防水膜来增加警报器的防水性能,会导致警报器的内部热量疏导效率不佳,长时间工作容易导致警报器的内部温度过高内部线路烧坏,影响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警报器防水结构,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且电路板与下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透气孔,且透气孔的一端贯穿下壳体并延伸至下壳体的内部,所述下壳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且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上壳体与电路板之间设置有压簧,且压簧与上壳体贴合连接,所述压簧与电路板相贴合,所述上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的下方设置有红外感应器,且蜂鸣器、红外感应器和电源开关的一端均延伸至上壳体的内部,所述透气孔的两侧均设置有挂扣卡槽,且挂扣卡槽与下壳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外部设置有泡棉,且泡棉与蓄电池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四氟乙烯微孔垫,且四氟乙烯微孔垫与下壳体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橡胶垫,且橡胶垫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石灰防潮板,且石灰防潮板与上壳体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外部设置有导流斜坡,且导流斜坡与上壳体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块,安装块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安装块均与下壳体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导流斜坡和石灰防潮板的设置,导流斜坡可以将滴落在上壳体上的水进行引流,快速的将其进行转移,水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上壳体上,降低水渗透效率;石灰防潮板可以将渗透的水分进行吸收,稳定警报器内部环境,便于电路板工作。解决了滴落在警报器上的水长时间停留增加水渗透入警报器内部能力的问题。

2.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四氟乙烯微孔垫和透气孔的设置,透气孔可以将警报器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疏导出去,保持警报器内部温恒定;四氟乙烯微孔垫可以在热量疏导过程中可以允许气体通过却能有效的隔绝水的进入,增加警报器防水散热性能。解决了警报器在利用空气流动散热时,水容易从散热孔进入到警报器内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壳体与上壳体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下壳体;2、上壳体;3、蓄电池;4、电路板;5、透气孔;6、四氟乙烯微孔垫;7、压簧;8、泡棉;9、石灰防潮板;10、安装块;11、蜂鸣器;12、红外感应器;13、电源开关;14、导流斜坡;15、挂扣卡槽;1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警报器防水结构,包括下壳体1,下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蓄电池3,蓄电池3进行供电,蓄电池3的一侧设置有电路板4,且电路板4与下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下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透气孔5,且透气孔5的一端贯穿下壳体1并延伸至下壳体1的内部,透气孔5可以将热量疏导出去,下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壳体2,且上壳体2与下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上壳体2与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压簧7,且压簧7与上壳体2贴合连接,压簧7与电路板4相贴合,压簧7可以再受到收到外力时进行缓冲调节,有效的对电路板4进行保护,上壳体2的一侧设置有蜂鸣器11,蜂鸣器11进行报警,蜂鸣器11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开关13,电源开关13的下方设置有红外感应器12,且蜂鸣器11、红外感应器12和电源开关13的一端均延伸至上壳体2的内部,透气孔5的两侧均设置有挂扣卡槽15,且挂扣卡槽15与下壳体1为一体结构。挂扣卡槽15可以将警报器壁挂安装。

进一步,蓄电池3的外部设置有泡棉8,且泡棉8与蓄电池3贴合连接。通过泡棉8可以增加蓄电池3的防水能力,避免蓄电池3进水。

进一步,电路板4的下方设置有四氟乙烯微孔垫6,且四氟乙烯微孔垫6与下壳体1贴合连接。通过四氟乙烯微孔垫6可以在热量气体流通时避免水的进入。

进一步,上壳体2与下壳体1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6,且橡胶垫16分别与上壳体2和下壳体1相贴合。通过橡胶垫16可以增加上壳体2与下壳体1连接密封性,提高防水性能。

进一步,上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石灰防潮板9,且石灰防潮板9与上壳体2贴合连接。通过石灰防潮板9可以将渗透上壳体2的水进行吸收。

进一步,上壳体2的外部设置有导流斜坡14,且导流斜坡14与上壳体2为一体结构。通过导流斜坡14可以将滴落在上壳体2上的水快速引流。

进一步,下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块10,安装块10设置有三个,且三个安装块10均与下壳体1转动连接。通过安装块10可以对警报器进行固定安装。

工作原理:使用时,如果需要将警报器进行壁挂安装,安装块10收缩,将挂扣卡槽15与预设的挂钩进行连接;如果需要对警报器进行固定安装,安装块10转出,使用固定螺钉将其进行固定安装。使用过程中,当水滴落在警报器上壳体2上时,水体会顺着导流斜坡14转移,不会长时间停留在上壳体2上。石灰防潮板9可以将透过上壳体2的潮湿气进行吸收,保持警报器内部的环境干燥,增加电路板4的工作性能;警报器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会透过四氟乙烯微孔垫6并经透气孔5排出,不会长时间停留在警报器内部,四氟乙烯微孔垫6利用自身特殊的性能可以再进行气体疏导时有效的避免水分的渗透,提高警报器防水散热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