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

文档序号:25263932发布日期:2021-06-01 23:4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有智能生活方式的概念,而楼宇是除了家以外待的最多的地方,因此选用合适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可以让办公更有效率而且更有智慧。

对于大多数开车上班的人而言,通常需要将汽车停在办公楼下的停车场内,然后再乘坐电梯进入办公室内。但是在停车的过程中,驾驶人往往需要反复绕停车场内多次才能找到空车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停车场一般位于地下的负楼层(在一些地区,停车场有时位于楼宇地下负10层甚至更多),而电梯即使在无人的情况下也会默认停靠在地面一层,因此,当驾驶人停好车辆后,也需要先按下电梯,然后等待电梯下来之后,才能乘坐前往办公室楼层,十分麻烦,也消耗了上班前的时间。

其次,目前对于办公楼的电器电源控制管理系统也不够智能化,存在电能浪费和安全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现有楼宇系统存在停车场和电梯智能管理不足造成时间浪费问题、电源控制系统智能化不够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包括移动端、停车场物联端和电梯物联端;

所述移动端内有移动网络模块;所述停车场物联端包括车位检测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一控制芯片,所述车位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一控制芯片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梯物联端包括第二无线模块和升降可控制电梯,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所述升降可控制电梯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均与所述移动网络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端用于用户向所述停车场物联端和电梯物联端发送指令,或接收所述停车场物联端和电梯物联端传输的数据;所述停车场物联端用于检测楼宇内停车场空余车位的指定数据,并将检测到的指定数据发送给所述移动端;所述电梯物联端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端的指令,控制所述升降可控制电梯到指定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所述车位检测模块可以实时检测停车场内部的车位情况,并将获取的车位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用于处理所述车位数据,并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传输给所述移动端;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网络模块发送来的用户指令,然后将该用户指令发送给升降可控制电梯的控制单元,实现用户远程控制电梯的升降。

其中,所述移动端可以是手机、车载平板等,并且通过其内部的移动网络模块,实现和停车场物联端与电梯物联端的互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包括第一zigbee通信模块,所述车位检测模块包括若干红外线传感器和若干从属zigbee通信模块;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从属zigbee通信模块电连接;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用于安装在停车位上,检测该车位上是否停靠有车辆,并将检测到的车位数据传输给所述从属zigbee通信模块;所述第一zigbee通信模块与所述从属zigbee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一zigbee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从属zigbee通信模块传输的车位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方案中,每个停车位上可以按一定间距设有一定数量的红外线传感器,且同一个停车位上的红外线传感器可以共连接一个从属zigbee通信模块,所述从属zigbee通信模块用于将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第一zigbee通信模块,然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做出处理,得到车位当前的情况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线模块还包括第一wifi通信模块,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网络模块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模块包括第二wifi通信模块,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网络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用于所述停车场物联端与所述移动端的通信互联;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用于所述停车场物联端和所述移动端的通信互联。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所述移动网络模块可以与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和第二wifi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具体的方式可以是,移动网络模块通过云服务器访问楼宇内部的wifi网络,同时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和第二wifi通信模块均与楼宇内部的wifi网络建立连接,从而实现移动网络模块与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和第二wifi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无线模块可以包括第一wifi通信模块和第一zigbee通信模块。在所述停车场物联端与所述移动端的通信连接中选取传输速率更高的,穿透性更好的wifi协议,在所述停车场物联端内部的数据传输中选取功耗更低,且可自组网的zigbee协议。这种设计,便于本系统传输质量的保证,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整体功耗。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物联端还包括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电连接;且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升降可控制电梯内的载重数据,并将检测到的载重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重量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电梯内部的的重量数据,并将检测到的重量数据通过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传输给所述移动端,所述移动端可以根据获取的重量数据,确定当前电梯内是否有人正在使用,从而确定目前电梯是可以直接控制还是必须排队预约。

进一步的,所述车位检测模块还包括若干摄像头和从属wifi通信模块,所述摄像头与所述从属wifi通信模块电连接,且所述从属wifi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摄像头用于检测楼宇内停车场空余车位的视频数据,并将检测到的视频数据传输给所述从属wifi通信模块,所述从属wifi模块用于将接收到的视频数据又传输给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与所述移动网络模块有通信联系,因此移动端内可以直接查看摄像头检测到的视频数据。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芯片通过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可以得到空余车位的位置数据,驾驶人在通过移动端知道空余车位的位置信息后,可以通过移动端,调取指定车位的实时视频数据,进一步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和提前观察车位附近的情况,方便正确停车。

进一步的,本方案还还包括室内控制端和室内电器物联端;

所述室内控制端包括显示屏、室内控制芯片、室内zigbee通信模块和室内wifi通信模块,所述显示屏、室内zigbee通信模块和室内wifi通信模块均与所述室内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室内电器物联端包括继电器和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电连接;

所述室内zigbee通信模块与所述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网络模块、第一wifi通信模块和第二wifi通信模块均与所述室内wifi通信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室内wifi通信模块用于所述室内控制端与所述移动端、停车场物联端和电梯物联端三者均建立通信联系;所述室内zigbee通信模块用于所述室内端与所述室内电器物联端建立通信联系;所述室内控制芯片用于根据用户输入的指令做出反应、控制显示器显示指定数据和控制继电器的断开或闭合;所述继电器用于连接在楼宇内电器的供电端,并控制指定电器的供电电路断开或闭合。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中,所述室内控制端也可以用于在楼宇内部对所述停车场物联端、电梯物联端和室内电器物联端的智能管理,其中,所述继电器可以为若干个,并且这些继电器通过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实现和室内控制端的组网。同时所述移动网络模块与所述室内wifi通信模块也建立通信连接,实现了移动端和室内控制端均可以控制本方案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控制端还包括若干光敏模块,所述光敏模块分别安装于楼宇的各个指定位置,且所述光敏模块与所述室内控制芯片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光敏模块用于收集光线明暗变化信息,并将信号数据传输给所述室内控制芯片,所述室内控制芯片可以根据得到的信号数据控制指定继电器的开闭情况,实现指定区域灯光的自动打开和熄灭。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电器物联端还包括若干漏电传感器,所述漏电传感器用于安装在楼宇内的各级电路上;且所述漏电传感器均与所述室内控制芯片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漏电传感器用于检测楼宇内电路的漏电情况,同时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所述室内控制芯片,所述室内控制芯片可以根据获取的信号数据控制指定的继电器断开,保证整个电路的安全。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实现了对停车场和楼宇电梯的智能物联;通过移动端内的应用程序可以远程查看停车场内的空余车位情况和电梯的智能预约,节约了使用者停车和等待电梯的时间,进而提高了办公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实现了对楼宇内电器供电的智能管理,同时,本方案采取的是继电器组加zigbee模块的无线控制方式,即使是普通电器,只要其供电线路与继电器线路连接,均可以通过移动端对其进行供电控制,适用范围广,且实现条件简单。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可以在楼宇内利用室内控制端进行整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的控制,也可以利用移动端实现对本系统的远程控制,符合实际需求,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和从属zigbee通信模块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移动端,2-停车场物联端,3-电梯物联端,4-室内控制端,5-室内电器物联端;

11-移动网络模块,21-车位检测模块,22-第一无线模块,23-第一控制芯片,31-第二wifi通信模块,32-升降可控制电梯,33-重量传感器,41-显示屏,42-室内控制芯片,43-室内zigbee通信模块,44-室内wifi通信模块,45-光敏模块,46-漏电传感器,51-继电器,52-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

211-红外线传感器,212-从属zigbee通信模块,213-摄像头,214-从属wifi通信模块,221-第一zigbee通信模块,222-第一wifi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系统包括移动端1、停车场物联端2和电梯物联端3;

所述移动端内1有移动网络模块11;

所述停车场物联端2包括车位检测模块21、第一无线模块22、第一控制芯片23。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22包括第一zigbee通信模块221和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所述车位检测模块21包括若干红外线传感器211和若干从属zigbee通信模块212。

如图2所示,每个车位的对角线交点处设有一个从属zigbee通信模块212,每个车位的对角线上靠近对角线交点处,有间距的设有四个红外线红外线传感器211,且同一个车位的四个红外线传感器211与从属zigbee通信模块212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属zigbee通信模块212均与所述第一zigbee通信模块221建立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一zigbee通信模块221和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23电连接;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与所述移动网络模块11建立通信连接,其建立通信连接的具体的方式可以为: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连接楼宇内部的wifi网络,所述移动网络模块11通过云服务器可以访问楼宇内部的wifi网络,实现远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位检测模块21还包括若干摄像头213和若干个从属wifi通信模块214;其中所述摄像头213均安装在停车位的上方,且所述摄像头213与所述从属wifi通信模块214电连接,且所述从属wifi通信模块214均与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建立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的第一控制芯片23可以通过红外线传感器211传输来的信号数据(当红外线传感器发出的红外线被遮挡时,会产生一个电信号)判断出停车场内的空余车位的情况;移动端1可以通过内部的应用程序查看空余车位的位置数据,同时调取摄像头213的实时车位视频,进行确认和观察,实现了本系统对于车位寻找的功能。

进一步的,在本方案中,还包括电梯物联端3,所述电梯物联端3包括第二wifi通信模块31、升降可控制电梯32和重量传感器33,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31和重量传感器33均安装在所述升降可控制电梯32中,且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31与所述升降可控制电梯32的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33与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31电连接,所述第二wifi通信模块31与所述移动网络模块11建立通信连接,且其通信连接建立的方式可以和上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与移动网络模块222建立通信连接的方式一样。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端1可以通过移动网络模块11和第二wifi通信模块31对所述升降可控制电梯32发送控制指令,实现电梯的控制或预约功能,同时移动端1还可以根据所述重量传感器33传输的重量数据得出电梯内是否有人正在使用,从而确定目前电梯是可以直接控制还是必须排队预约。

进一步的,在本方案中,还包括室内控制端4和室内电器物联端5;所述室内控制端4包括显示屏41,室内控制芯片42、室内zigbee通信模块43、室内wifi通信模块44、光敏模块45和漏电传感器46;所述室内电器物联端5包括若干个继电器51和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52。

所述显示屏41、室内zigbee通信模块43和室内wifi通信模块44均与所述室内控制芯片42电连接;所述光敏模块45和漏电传感器46均可以有多个,所述光敏模块45分别设置在楼宇各指定位置,所述漏电传感器46设置在楼宇各级电路的供电端,且所述光敏模块45和漏电传感器46也均与所述室内控制芯片42电连接。

所述继电器51分别安装在楼宇内各电器的供电端,且分别与所述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52电连接。

其中,所述室内zigbee通信模块43与所述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52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网络模块11、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和第二wifi通信模块31均与所述室内wifi通信模块44建立通信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的室内控制端4可以通过所述室内zigbee通信模块43与所述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52实现对继电器51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楼宇内电器的供电控制;其中,光敏模块45可以检测周围光线的变化,并将信号传输给所述室内控制芯片42,然后所述室内控制芯片42控制指定的继电器51断开或闭合,实现指定区域的灯光亮起或者熄灭;所述漏电传感器46可以检测楼宇内电路的漏电情况,当检测到漏电后,所述室内控制芯片42控制指定的继电器51断开电路,保证楼宇内的用电安全。

同时,所述移动网络模块11、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和第二wifi通信模块31均与所述室内wifi通信模块44建立通信连接;实现了移动端1和室内控制端4的互联,室内控制端4和停车场物联端2及电梯物联端3的互联;进而实现了本系统室内控制和远程控制的双控制方式。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端1可以为手机、车载平板等智能移动设备;所述第一控制芯片23和室内控制芯片43均可以为现有的可编程单片机或em芯片;所述第一wifi通信模块222、第二wifi通信模块31、从属wifi通信模块214和室内wifi通信模块44均可以为现有的智能wifi芯片;所述第一zigbee通信模块221、从属zigbee通信模块212、室内zigbee通信模块43和室内从属zigbee通信模块组52均可以采用常见的zigbee通信模组(cc253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