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5655发布日期:2021-08-06 13:0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高空作业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在高空作业之前,需要在建筑边沿搭设临时预警装置,以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目前的临时预警装置一般是安全护栏和安全防护网,然而,一般的安全护栏的功能比较单一,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松懈现象,容易在安全护栏处逗留,增加了高空坠落的风险。同时,建筑施工时会产生振动,导致安全护栏与建筑之间的固定产生松动,造成安全护栏的水平承受力降低,如果工作人员未及时对安全护栏进行加固,当人员或者物体与安全护栏发生碰撞时,安全护栏无法满足水平承受力要求,会出现人员、物体或者安全护栏从高空坠落的现象,造成人员生命财产的损失。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有助于减少高空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包括建筑主体,还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固定条,两所述固定条相互靠近的一侧从建筑主体内侧朝建筑主体外侧设置有红外报警装置和护栏,所述固定条的底端设置有锁紧组件,所述固定条通过锁紧组件与建筑主体的边沿固定连接,所述锁紧组件与固定条之间设置有应变片,所述固定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应变片形变的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与应变片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员靠近护栏时,红外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人员远离护栏处,降低人员从高空坠落的风险。同时,当锁紧组件与固定条之间的锁紧松动时,应变片发生形变,感应装置感应应变片的变化,感应装置报警,对人员进行提醒,以便于人员可以及时对该处进行加固锁紧,保证护栏的稳固性。该方案通过红外报警装置和感应装置可以提前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可选的,所述固定条的底端周侧固定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预埋螺栓和锁紧螺母,所述预埋螺栓固定在建筑主体内,所述预埋螺栓穿过安装孔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母与固定部远离建筑主体的一侧抵接,所述应变片安装在安装孔内,所述应变片的一侧与安装孔的内壁贴合,所述应变片的另一侧与预埋螺栓的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螺栓和锁紧螺母将固定条固定在建筑主体上,当预埋螺栓振动发生位移时,应变片发生形变,形变到一定程度后,将信号传递到感应装置上,感应装置实现报警,提醒人员对该处的预埋螺栓进行加固,保证护栏安装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感应装置包括控制模块和应变报警器,所述控制模块与应变片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应变报警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设置好应变片的形变报警度,当应变片形变到预设程度时,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给应变报警器,使应变报警器发生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该方案使用方便,预警准确,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可选的,所述红外报警装置包括两红外光栅和红外报警器,两所述红外光栅竖直安装在固定条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红外光栅与红外报警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光栅和红外报警器易于获取,便于安装,可以有效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减少工作人员在护栏处的逗留时间,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固定条的顶部设置有风速报警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速报警仪可以随时监测高空的风速以及风力情况,当高空风力超过预设值时,可以及时报警提醒人员,减少人员在护栏处的逗留,进一步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可选的,所述护栏与固定条可拆卸式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护栏和固定条进行拆装,提高拆装的便捷性,同时方便进行多次利用,提高循环利用率。

可选的,两所述固定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红外光栅安装在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红外光栅安装在安装槽内,固定条可以对红外光栅进行保护,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其它物件与红外光栅的碰撞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红外光栅的正常使用。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相对两槽壁开设有封装槽,所述封装槽内插设有封装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回收护栏时,拆卸完固定条后,将封装板插入封装槽内,使封装板封装住红外光栅,转移红外光栅时可以有效减少外界因素对红外光栅的影响,延长红外光栅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人员靠近护栏时,红外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醒人员远离护栏处,降低人员从高空坠落的风险。同时,当锁紧组件与固定条之间的锁紧松动时,应变片发生形变,感应装置感应应变片的变化,感应装置报警,对人员进行提醒,以便于人员可以及时对该处进行加固锁紧,保证护栏的稳固性。该方案通过红外报警装置和感应装置可以提前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预先设置好应变片的形变报警度,当应变片形变到预设程度时,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给应变报警器,使应变报警器发生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该方案使用方便,预警准确,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3.风速报警仪可以随时监测高空的风速以及风力情况,当高空风力超过预设值时,可以及时报警提醒人员,减少人员在护栏处的逗留,进一步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建筑主体;2、固定条;21、固定部;211、安装孔;3、锁紧组件;31、预埋螺栓;32、锁紧螺母;4、应变片;5、感应装置;51、控制模块;52、应变报警器;6、红外报警装置;61、红外光栅;62、红外报警器;63、安装槽;64、封装槽;65、封装板;7、护栏;8、风速报警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参照图1和图2,包括建筑主体1,建筑主体1的边沿处竖直安装有两平行的固定条2,两固定条2的底端周侧焊接有固定部21,固定部21上设置有用于锁紧建筑主体1与固定部21的锁紧组件3。

其中,固定部21沿周向开设有安装孔211,锁紧组件3包括预埋螺栓31和锁紧螺母32,预埋螺栓3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穿过安装孔211,预埋螺栓31的另一端穿入建筑主体1内,预埋螺栓31与建筑主体1固定连接,锁紧螺母32螺纹连接在预埋螺栓31的外侧,锁紧螺母32与固定部21远离建筑主体1的一侧抵接,实现固定条2在建筑主体1上的固定。

同时,预埋螺栓31与安装孔211的孔壁之间设置有应变片4,安装孔211的内径大于预埋螺栓31的外径,应变片4的一侧通过胶粘剂与安装孔211的内壁贴合固定,应变片4的另一侧通过胶粘剂与预埋螺栓31的外周面贴合,胶粘剂可以是ep150或ep310s应变片胶粘剂。

其中,固定条2的外侧面设置有感应装置5,感应装置5包括控制模块51和应变报警器52,控制模块51和应变报警器52安装在固定条2的外侧壁上,控制模块51与应变片4以及应变报警器52电连接。

当预埋螺栓31发生位移时,应变片4发生形变,应变片4发生的形变量达到预设值时,应变片4反馈信号给控制模块51,控制模块51发送信号给应变报警器52,使应变报警器52发生警报,从而提醒工作人员需及时对该处的预埋螺栓31进行加固,保证了固定条2安装的稳定性。此外,同一条固定条2的多个预埋螺栓31的应变片4可以与同一感应装置5电连接,从而减少感应装置5的安装数量,降低成本。

参照图3和图4,两固定条2相互靠近的一侧从建筑主体1内侧朝建筑主体1外侧设置有红外报警装置6和护栏7。其中,红外报警装置6包括两红外光栅61和红外报警器62,固定条2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63,安装槽63沿固定条2的长度方向延伸,红外光栅61安装在安装槽63,两红外光栅61相对设置,红外报警器62固定在固定条2的顶端,红外光栅61与红外报警器62电连接,护栏7可拆卸式安装在两固定条2之间。

当工作人员靠近护栏7时,人员挡住红外光栅61的光线,红外光栅61则输出信号给红外报警器62,红外报警器62警报,提醒人员,减少人员在建筑主体1边沿处的停留,降低了人员从高空坠落的风险。

参照图3,安装槽63的相对两槽壁开设有封装槽64,封装槽64沿固定条2的长度方向延伸,封装槽64内插设有封装板65,从而使红外光栅61被封装在安装槽63内,减少红外光栅61在转移过程中其它物件对红外光栅61的碰撞,延长红外光栅61了的使用寿命。

此外,固定条2的顶部还安装有风速报警仪8,风速报警仪8可以监测高空的风力情况,当高空风力超过预设值时,可以及时报警提醒人员,减少人员在护栏7处的逗留,进一步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监理用高危大工程的可视化安全预警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首先在预埋螺栓31的表面贴合应变片4,在建筑主体1上安装预埋螺栓31,接着使预埋螺栓31穿过安装孔211,使用胶粘剂将应变片4与安装孔211的内壁粘合,接着使用锁紧螺母32锁紧固定部21,实现固定条2在建筑主体1上的安装。然后安装护栏7、红外光栅61以及风速报警仪8,完成预警装置的安装。该方案通过红外报警装置6和感应装置5可以提前对安全隐患进行预警,有效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高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