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8918472发布日期:2022-02-16 12:0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方法、一种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设备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2.在车辆事故中,提供及时的现场救助对受伤人员的生命意义重大。在事故车辆的乘员暂时失去行动能力时,通常依赖于交通事故的另外一方或过路车辆给予第一时间的援助,然而在没有其他交通对象参与的单方面车祸发生后,车辆可能会由于偏离道路而因此完全无法被路人注意到。
3.在一般的现有技术中,有些车辆配备紧急呼叫系统,以便能够在发生事故时自动向紧急呼叫中心发射信号。但是这种远程求救方案的成功率极大地受到事故现场的通讯质量以及救援队伍抵达时间的限制。即使救援队伍迅速抵达,在一些极端天气或地理环境下,事故车辆也不易被发现,耽误了伤者的宝贵救助时间。
4.目前还已知一种自动通知车辆事故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在探测到车辆发生事故时立即触发外部警报。然而这种解决方案也存在相应不足,特别是,目前在探测到发生事故时自动地发送了警报,因此即使车辆周围存在其他有救助能力的人员或者说车辆容易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也发出了不必要的救助请求。因此可能存在重复施救或一案多报的情况,造成了资源浪费。
5.在这种背景下,期待提供一种改进的车辆事故通报方案,旨在向外呼救之前对事故场景进行评估,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求助策略。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方法、一种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设备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问题。
7.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获取车辆的状态数据;
9.s2: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事故;
10.s3:在判断出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检查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
11.s4:在所述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车辆的周围环境发出警报信号。
12.本发明尤其包括以下技术构思:在事故发生后不是立即触发警报,而是首先在车辆相对于其他交通对象的可见性方面对事故现场进行衡量,从而尽可能有效滤除非必要求助情况。由此,在节省公共救助资源的同时也避免给道路交通造成过多干扰。
13.可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
14.获取车辆的周围环境的图像;
15.借助经训练的分类器和/或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所述图像,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确定场景中;以及
16.在判断出车辆处于确定场景中的情况下,确认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
17.由此,实现以下技术优点: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能够以较高准确率辨识出车辆周围场景,为警报的正确触发提供了充分的数据基础。
18.可选地,所述确定场景包括:车辆脱离道路、车辆处于低洼地势中、车辆受到建筑物或植物遮挡、其他交通对象相对于所述车辆的距离大于预设范围以及车辆处于诸如暴雨或大雾的天气条件下。
19.可选地,所述分类器和/或人工神经网络已经借助预定义数量的包括确定场景并且尤其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图像进行了预训练。
20.由此,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对适于触发警报的确定场景进行预定义并利用包含确定场景的图像样本训练分类器和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性。提供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则能够增强图像分类模型的泛化能力,从而进一步减少误判率。
21.可选地,所述步骤s3包括:
22.获取车辆的当前位置的gps坐标以及车辆的周围环境的数字地图;
23.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在数字地图中的定位信息判断车辆是否脱离道路或者是否位于山区或郊区道路上;以及
24.在判断出车辆脱离道路或者位于山区或郊区道路上的情况下,确认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
25.由此,实现以下技术优点:现代车辆大多配备有导航设备,因此即使在车载摄像机(例如由于在事故中严重受损而)不可用的情况下,通过这种基础定位信息有效利用,同样可以实现车辆可见性的可靠判定。此外,这种定位信息也可以被用于对图像识别结果进行补充或验证,从而进一步提高事故现场的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26.可选地,所述步骤s4包括:控制车辆的车灯闪烁、控制车辆的喇叭发声、向车辆的周围环境发射带有求救内容的声学警报信号和/或带有求救图案的光学警报信号。
27.由此,实现以下技术优点:通过控制警报的发出方式,能够使警报信号更容易被经过车辆注意到,从而提高救助成功率。
2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29.获取其他交通对象和/或其他交通对象潜在出现的地点相对于所述车辆的方位信息;以及
30.基于所述方位信息调整警报信号的发射角度和/或发射距离。
31.由此,实现以下技术优点:可以使警报信号的输出方式良好地适配于车辆周围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辆成功获救的概率。
32.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在以下情况下判断出车辆发生事故:
33.借助碰撞传感器检测到碰撞信号;
34.借助倾角传感器检测到的车辆倾斜角度大于极限角度;
35.借助车载多用途摄像机识别出车辆倾翻或侧翻;和/或
36.借助安全气囊传感器检测到安全气囊被触发。
37.由此,实现以下技术优点:由此能够可靠地判断出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
38.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设备,所述设备用于执行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所述设备包括:
39.获取模块,其配置成能够获取车辆的状态数据;
40.事故判定模块,其配置成能够根据所述车辆的状态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事故;
41.评估模块,其配置成能够在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检查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是否满足预设条件;以及
42.警报模块,其配置成能够在所述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向车辆的周围环境发出警报信号。
43.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在被计算机执行时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44.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包括:
4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设备的框图;
46.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方法的流程图;
47.图3示出了在一个示例性应用场景中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检查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的示意图;以及
48.图4示出了在一个示例性应用场景中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发出警报信号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以及有益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多个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5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设备的框图。
51.如图1所示,设备1例如包括获取模块10、事故判定模块20、评估模块30和警报模块40,这些模块在功能上彼此通信连接。
52.获取模块10用于获取车辆的状态数据。在此,车辆的状态数据例如涉及各种车载传感器的探测信号,这尤其包括车辆内部和/或外部的图像、确定时间段内的碰撞加速度、车辆倾斜角度和/或安全气囊的触发信号。为此,获取模块10例如包括多用途摄像机(multi-purpose camera)11、碰撞传感器12、倾角传感器13和安全气囊触发传感器14。作为另一示例,获取模块10例如也可以构造成通信接口并连接到这些车载传感器。
53.在借助获取模块10获取了车辆的状态数据之后,这些状态数据被传输给事故判定模块20。在那里,对状态数据执行相应的分析并由此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事故。在确认车辆发
生事故的情况下,事故判定模块20例如向评估模块30发送触发信号形式的电信号,从而进一步激活评估模块30。
54.在评估模块30中,需要评估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大小,并在这种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激活警报模块40。如图1所示,评估模块30例如还连接到多用途摄像机11、车载定位单元(例如gps传感器)51和电子地图单元52。在此,评估模块30例如可以从多用途摄像机11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图像,并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来实现车辆所处场景的分类。这例如可以借助经训练的图像分类器和/或人工神经网络来实现。此外,评估模块30也可以结合车辆的位置坐标以及电子地图信息来判定车辆的周围环境是否使车辆容易地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
55.警报模块40例如用于在从评估模块30接收到相应的触发信号的情况下向车辆的周围环境发出警报信号。这种警报信号例如以视觉和/或听觉可感知的方式发出。作为示例,警报模块40包括喇叭触发单元41、车灯触发单元42,通过这两个触发单元,警报模块40可以促使车辆自身的喇叭发声和/或车灯闪烁,以便以最简单的方式向外传递呼救信号。此外,警报模块40例如还包括音频广播单元43和光束发射单元44,这允许警报模块40向车辆周围环境发出包含特定呼救内容的声音或带有求救图案的光束图案,从而以更明显的方式引起过路车辆注意。示例性地,警报模块40还连接到多用途摄像机11,由此,警报模块40在生成警报信号时还能够考虑到车辆的周围环境。例如,通过了解在车辆周围环境中的哪些位置处存在或有较大概率存在其他交通对象,警报模块40可以更合理地调整警报信号的发射角度和发射距离,以实现更有效的求救。在此应注意的是,虽然警报模块40在图1中被示出为包括具体的执行机构41、42、43、44,但是也可能的是,警报模块40构造为通信接口并连接到各车载执行器,从而能够将相应的控制信号提供给车载执行器并直接控制它们的操作状态。
56.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车辆事故通报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示例性地包括步骤s1-s5并且例如可以在使用图1所示的设备1的情况下实施。
57.在步骤s1中,获取车辆的状态数据。在此,例如可以借助图1所示的多用途摄像机11拍摄车厢内部和/或车辆外部的图像。此外,例如还可以借助碰撞传感器12收集车辆的碰撞信号,借助倾角传感器13检测车辆的倾斜角度和/或借助安全气囊传感器14检测安全气囊的展开状态。
58.在步骤s2中,根据车辆的状态数据判断车辆是否发生事故。在最简单的情况下,例如可以直接判断是否在步骤s1中检测到碰撞信号或安全气囊的触发信号,如果是这种情况则确认车辆发生事故。此外,也可以对所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以识别车辆是否发生了倾翻或侧翻。又例如,也可以将所获取的车辆倾角与预设的极限角度进行比较,并在车辆倾角大于该极限角度的情况下判断出车辆发生事故。
59.如果未判断出车辆发生事故,则例如可以从步骤s2跳转回到步骤s1,以便继续对车辆状态进行监测。
60.如果判断出车辆发生事故,则可以在步骤s3中检查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理解为:车辆对于其他交通对象而言不可见或仅以较低概率可见。
61.作为示例,在步骤s3中可以获取车辆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并借助经训练的分类器
和/或人工神经网络分析该图像,以判断车辆是否处于确定场景中。在此,确定场景例如包括:车辆脱离道路、车辆处于低洼地势中、车辆受到建筑物或植物遮挡、其他交通对象相对于车辆的距离大于预设范围以及车辆处于诸如暴雨或大雾的天气条件下。如果判断出车辆处于上述确定场景中,则可以确认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
62.附加地或替代地,在步骤s3中还可以获取车辆的当前位置的gps坐标以及车辆的周围环境的数字地图,并根据车辆的当前位置在数字地图中的定位信息判断车辆是否脱离道路或者是否位于山区或郊区道路上。如果判断出车辆脱离道路或者位于山区或郊区道路上,则表示车辆处于人烟稀少的偏避地区,因此不被过路车辆发现的几率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确认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
63.在此,尤其还可以将借助图像识别技术和定位技术的判断结果相互验证或彼此融合,从而尽可能提高最终判断结果的可靠性。
64.如果在步骤s3中判断出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在步骤s4中以视觉和/或听觉可感知的方式向车辆的周围环境发出警报信号。
65.如果判断出车辆无法被发现的可能性不满足预设条件,则表示车辆仍有较高概率被经过的车辆发现并给予相应援助。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步骤s5中不立即触发警报信号的发出,而是基于其他条件(例如通过监测车厢内部伤员的被救治程度)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必要发出警报。
66.图3示出了在一个示例性应用场景中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检查车辆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发现的可能性的示意图。
67.在图3所示场景中,车辆301例如在夜间行车期间不慎从道路偏离而跌入沟壑。在滑落至沟壑底部时,车辆301发生倾翻并且车内乘员严重受伤而不具备自主呼救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分别借助车辆301的前视和后视摄像机310、320拍摄车辆301的周围环境的图像。在此,前视摄像机310例如具有第一视野范围311,后视摄像机320例如具有第二视野范围321。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例如在前视摄像机310拍摄的图像中识别出倒置的树木303以及远处车辆302的车顶,同时还在该图像中识别出从道路延伸下来的斜坡304。在后视摄像机320拍摄的图像中,例如识别出贴近地面的倒置景物。于是,借助经训练的图像分类器和/或人工神经网络,例如能够判断出车辆301目前处于倒置状态、位于偏离道路的低洼地势中并且远离其他车辆302。换言之,借助图像分析结果例如判断出车辆303在发生事故后无法被其他交通对象302发现的可能性满足预设条件。
68.图4示出了在一个示例性应用场景中借助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发出警报信号的示意图。
69.图4中涉及的事故场景与图3中涉及的一致,此外,假设在图4所示场景中已经确认车辆301不易被其他交通对象302注意到。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求救措施。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可以控制车辆301的喇叭鸣笛或控制其车灯闪烁。然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警报信号的传递成功率,在此还结合车辆周围环境的图像识别结果来个性化地制定警报发出方式。
70.如图4所示的那样,例如预先已经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到在车辆310的什么方向上存在或可能存在交通对象302。于是,这种方向信息作为角度信号被提供给车辆310的光束发射单元330,以促使该光束发射单元330朝着预设方向发射光束331。在此,所发射的光
束例如到达树木303上并在其上形成求救图案的投影304。在这种情况下,其他车辆302在经过该事故地点附近时,便会看到车辆301所发出的求救信号304并给予施救。
71.尽管这里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但它们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给出的,而不应认为它们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各种替换、变更和改造可被构想出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