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和系统

文档序号:29794377发布日期:2022-04-23 18:2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和系统

1.本发明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道路上的车辆也越来越多。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后由于报警不及时从而受到无法保证生命安全的时间也时有发生。
3.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专利cn101340700a公开了一种“移动电话紧急救援通报系统与方法”,该系统中利用移动电话将救援代码和卫星定位坐标发送至语音通报服务器,产生救援通报,该救援通报转为通报语音而自动拨打求救电话至救援中心,让受难者快速进行救援通报,争取救援时间。但是在车主遇到车辆事故时,事故的种类、危险程度、车主应急处理能力等情况多样,需要为车主们提供多种类型的事故救助,单一的救援模式难以得到车主们的认同。另外,很多司机在发生事故后无法明确自己的位置,服务公司在进行救援和勘察时如果确定不了事故车辆的位置,会浪费大量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能够实现高速公路上的事故信息快速准确的上报,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和系统,能够快速、方便、智能的进行事故上报,并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5.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应用接口绘制多边形区域的虚拟围栏以及初始化桩号信息,所述桩号信息包括:桩号编号、所对应的行进方向、所属级别和判定距离;步骤2:利用微信小程序端获取事故信息,所述事故信息中包括事故上报点坐标;步骤3:根据所述事故上报点坐标计算得到行进方向和所属桩号;步骤4:在显示界面中突出所述所属桩号对应的桩号标识并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工作人员向救援人员发送通知信息,并触发自动关闭警报声。
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包括:步骤1.1: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绘制多边形区域的功能,将高速公路分为上行区域和下行区域,并分别绘制成虚拟围栏,并保存至数据库;步骤1.2: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鼠标测距的功能,以高速公路上的实际桩号为对照,在绘制的虚拟围栏中的相应位置进行桩号标记,并保存至数据库;步骤1.3:初始化桩号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
7.进一步地,所述上行区域的虚拟围栏和所述下行区域的虚拟围栏均包括公路区域、超出公路区域和隔离带区域。
8.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事故信息还包括:救援用信息和联系人信息。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包括:步骤3.1:将所述事故上报点坐标对应到所述虚拟围栏中,然后采用水平垂直交叉点数判别法进行判定得到行进方向;步骤3.2: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所有桩号,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桩号的距离,将距离最小值所对应的桩号作为所属桩号。
10.进一步地,步骤3.2具体包括:步骤3.2.1: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级别为1的所有事故多发地桩号,依次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事故多发地桩号之间的距离,记录距离最小值以及对应的桩号编号,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不大于该桩号对应的判定距离,若是,则认为该桩号即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2.2;步骤3.2.2: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级别为2的所有弯道处桩号,依次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弯道处桩号之间的距离,记录距离最小值以及对应的桩号编号,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不大于该桩号对应的判定距离,若是,则认为该桩号即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2.3;步骤3.2.3: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级别为3的所有正常道路桩号,采用折半查找的方式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正常道路桩号之间的距离,记录距离最小值以及对应的桩号编号,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不大于该桩号对应的判定距离,若是,则认为该桩号即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若否,则按照最近原则仍将距离最小值对应的桩号作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包括:步骤4.1:在显示界面中使所述所属桩号对应的桩号标识进行跳动并发出警报声;步骤4.2:当检测到跳动的桩号标识被点击时,显示事故管理页面,同时通过企业微信向救援人员发送通知信息,一旦检测到已发送通知信息则触发自动关闭警报声。
12.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系统,包括:虚拟围栏绘制模块,用于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应用接口绘制多边形区域的虚拟围栏以及初始化桩号信息,所述桩号信息包括:桩号编号、所对应的行进方向、所属级别和判定距离;事故信息填报模块,用于利用微信小程序端获取事故信息,所述事故信息中包括事故上报点坐标;方向和桩号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事故上报点坐标计算得到行进方向和所属桩号;后台显示和报警模块,用于在显示界面中突出所述所属桩号对应的桩号标识并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工作人员向救援人员发送通知信息,并触发自动关闭警报声。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桩号分为了事故多发地桩号、弯道处桩号、正常道路桩号,将虚拟围栏分为上行区域和下行区域,通过将虚拟围栏与桩号相结合,在对行进方向进行判断时,只需判定一次,判定速度快;在判定完行进方向之后,自动舍弃掉另一个行进方向上的所有桩号,
如此可以缩短桩号的判定时间;并且,本发明在设置虚拟围栏时,考虑到事故车辆冲出高速公路的情况,将虚拟围栏区域设置的足够大,不会出现无法判定方向的情况。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绘制虚拟围栏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虚拟围栏中标记桩号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判定事故上报点坐标的行进方向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判定事故上报点坐标的所属桩号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6.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应用接口绘制多边形区域的虚拟围栏以及初始化桩号信息,所述桩号信息包括:桩号编号、所对应的行进方向、所属级别和判定距离;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s1011:如图2所示,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绘制多边形区域的功能,将高速公路分为上行区域和下行区域,并分别绘制成虚拟围栏,并保存至数据库;具体地,地图导航软件可以是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等。如图2所示,上行区域虚拟围栏又具体分为三部分:公路区域、超出公路区域和隔离带区域;同理,下行区域虚拟围栏也具体分为上述的三部分。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超出公路区域的范围设置为100至200米,具体取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定。
17.s1012: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鼠标测距的功能,以高速公路上的实际桩号为对照,在绘制的虚拟围栏中的相应位置进行桩号标记,并保存至数据库;s1013:初始化桩号信息,并保存至数据库。
18.具体地,桩号的类型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事故多发地桩号、弯道处和正常道路桩号桩号。分别对三种类型的桩号进行编号、行进方向(上行、下行)、所属级别和判定距离的设定。
19.例如,事故多发地桩号的编号可以为si,所属级别为1,判定距离根据事故多发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其中,i符合正常的里程即可,例如i=220,335;弯道处桩号的编号可以为ui,所属级别为2,判定距离根据弯道处的实际情况判断;其中,i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设置。
20.正常道路桩号的编号可以与高速公路实际上的里程桩号保持一致,如ki(i=0,100,200,300,

),所属级别为3,判定距离为50米。
21.如图3所示,在图中设置了两种桩号类型,分别是ki以及si两种桩号。
2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桩号所属级别,可以加快后续的所属桩号的判定时间;例如,事故多发地桩号所在处最易发生事故,因此在判定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时,可以优先从所有的事故多发地桩号中进行筛选。
23.s102:利用微信小程序端获取事故信息,所述事故信息中包括事故上报点坐标;具体地,用户打开可以进行事故上报的微信小程序端,自动跳转到事故上报页面,自动调取所关联的地图导航软件自动获取事故上报点坐标,进行事故信息上报。
24.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事故信息还包括:救援用信息和联系人信息;其中,所述救援用信息为用户手动填充的;所述联系人信息为自动填充的预先初始化的联系人信息。
25.具体地,用户还可在事故上报页面的相应位置手动填入相关救援信息,包括受伤人数、事故车数量、事故照片以及其他补充信息;此外,为了减少用户操作时间,用户可以预先初始化联系人信息,然后通过设置权限使得系统能够自动填充联系人信息,包括联系人姓名、电话、报警人车牌号等。
26.s103:根据所述事故上报点坐标计算得到行进方向和所属桩号;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s1031:将所述事故上报点坐标对应到所述虚拟围栏中,然后采用水平垂直交叉点数判别法进行判定得到行进方向;例如,如图4所示,设定图中a、b、c三点为事故上报点,利用划定好的虚拟围栏进行上下行方向的判定,结合图中的上报点做出如下判定:情况a:判定属于上行,并且自动将方向修改为上行存入数据库中。
27.情况c:判定属于下行,并且自动将方向修改为下行存入数据库中。
28.情况b:这种情况不进行方向判定,救援机构与求救人员进行通讯,若无法通讯,从最近的救援站派遣人员救援。
29.s1032: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所有桩号,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桩号的距离,将距离最小值所对应的桩号作为所属桩号。
30.具体地,采用分级别方式确定所属桩号,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步骤a1: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级别为1的所有事故多发地桩号,依次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事故多发地桩号之间的距离,记录距离最小值以及对应的桩号编号,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不大于该桩号对应的判定距离,若是,则认为该桩号即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a2;步骤a2: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级别为2的所有弯道处桩号,依次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弯道处桩号之间的距离,记录距离最小值以及对应的桩号编号,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不大于该桩号对应的判定距离,若是,则认为该桩号即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a3;步骤a3:确定所述行进方向上的级别为3的所有正常道路桩号,采用折半查找的方式计算事故上报点坐标与每个正常道路桩号之间的距离,记录距离最小值以及对应的桩号
编号,判断所述距离最小值是否不大于该桩号对应的判定距离,若是,则认为该桩号即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若否,则按照最近原则仍将距离最小值对应的桩号作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
31.例如,如图5所示,对于p1,假设桩号s72的判定距离为20m,p1与桩号s72之间的距离d(p1,s72)=10m,则p1-》s72;对于p2,该车已驶出高速公路,若正常道路桩号的判定距离为50m,p2与桩号k200之间的距离d(p2,k200)≤50m,则直接判断出p2-》k200;若d(p2,k200)》50m,则最近原则仍认为p2-》k200。
32.对于p3,该车未驶出高速公路,p3与桩号k200之间的距离d(p3,k200)≤50m,则p3-》k200;对于p4,该车未驶出高速公路且为上行,p4与桩号k200之间的距离等于p3与桩号k300之间的距离,即d(p4,k200)= d(p4,k300),则p4-》k300;对于p5,该车未驶出高速公路且为下行,p5与桩号k200之间的距离等于p5与桩号k300之间的距离,即d(p5,k200)= d(p5,k300),则p5-》k200。
33.从p4和p5的所属桩号的确定过程可以看出:若出现某个事故上报点距离两个正常道路桩号距离相当,判定结果为沿着当前道路方向偏后的那个桩号作为所属桩号。
34.s104:在显示界面中突出所述所属桩号对应的桩号标识并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工作人员向救援人员发送通知信息,并触发自动关闭警报声。
35.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本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s1041:在显示界面中使所述所属桩号对应的桩号标识进行跳动并发出警报声;具体地,桩号标识的突出形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设置突出的颜色,设置为闪烁形式以进行突出,或者本实施例中的跳动形式以进行突出。
36.s1042:当检测到跳动的桩号标识被点击时,显示事故管理页面,同时通过企业微信向救援人员发送通知信息,一旦检测到已发送通知信息则触发自动关闭警报声。
37.具体地,以上行方向上的桩号k200作为事故上报点的所属桩号为例:上报的事故信息被推送至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则控制在显示界面中的上行方向上的桩号k200的桩号标识进行跳动,并且发出报警声。
38.当检测到桩号k200对应的桩号标识被点击时,则显示事故管理页面,可以查看事故数量、桩号、坐标信息等等,然后通过企业微信向相关的救援部门和人员发送该事故的相关信息。发送企业微信后标识不在跳动,警报关闭。
39.实施例2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系统,包括:虚拟围栏绘制模块,可以设置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用于利用地图导航软件提供的应用接口绘制多边形区域的虚拟围栏以及初始化桩号信息,所述桩号信息包括:桩号编号、所对应的行进方向、所属级别和判定距离;事故信息填报模块,可以设置在前端应用中,用于利用微信小程序端获取事故信息,所述事故信息中包括事故上报点坐标;方向和桩号确定模块,可以设置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用于根据所述事故上报点坐
标计算得到行进方向和所属桩号;后台显示和报警模块,可以设置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用于在显示界面中突出所述所属桩号对应的桩号标识并发出警报声,以提示工作人员向救援人员发送通知信息,并触发自动关闭警报声。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系统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其功能具体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4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围栏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智能报警方法和系统解决了传统的确认位置慢、不准确以及成本高等问题,通过给桩号设置方向、级别、判定距离等属性信息,将虚拟围栏以及桩号相结合能够可以快速、低代价、方便地判定事故上报点的位置所在,节约救援时间。
42.相比于使用二维码进行事故上报的方式,本发明节省了制造二维码牌和人工部署二维码的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为手机摄像头损坏无法进行上报的情况。相比于传统的打电话的形式来说,本发明可以大大减少通过电话追踪定位的时间。
4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