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68534发布日期:2021-10-24 09:43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火灾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2.为了限制电气火灾逐年增加的趋势,预防电气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气火灾发生机率最大的工厂、大型库房、办公室、商业建筑、宾馆、住宅及娱乐场所等线路复杂的场所中。
3.现有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通过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电流、电压、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当参数变化的幅值超出报警设定值时,则发出报警信号,触发断路器动作,同时将该报警信号传输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中,提醒用户查看。
4.采用上述方案,可在火灾发生前,根据采集的相关参数判断被保护线路是否异常;但是当异常参数超出设定的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探测范围,导致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失效,不能及时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若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失效,不能及时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和报警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包括:电气火灾探测器、电气火灾监控设备、摄像机、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上位机及消防监控平台;
7.所述电气火灾探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8.所述摄像机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摄像机设于预设区域,各所述摄像机与所述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各所述摄像机还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9.所述消防监控平台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10.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火灾探测器包括温度探测器、电压探测器、电流探测器、剩余电流探测器或电弧探测器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11.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气火灾探测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电连接,所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通过can总线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12.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网络交换机;各所述摄像机、所述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所述上位机及所述消防监控平台分别通过所述网络交换机实现信号连接。
13.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数据转换dtu模块,所述消防监控平台通过所述数据转换dtu模块与所述网络交换机信号连接。
14.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监控屏,所述监控屏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15.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终端,所述终端与所述上位机电连接。
1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在现有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摄像机和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不仅能探测被保护线路的危险参数变化,还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失效后,对预设区域的火焰或烟雾进行检测,使用户可以及时处理险情、降低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18.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结构框图。
19.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电气火灾探测器构成框图。
20.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21.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22.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23.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开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24.元件标号说明:
[0025]1‑
电气火灾探测器;2

电气火灾监控设备;3

上位机;4

摄像机;5

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
[0026]6‑
消防监控平台;7

网络交换机;8

dtu模块;9

监控屏;10

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8]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9]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包括:电气火灾探测器1、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上位机3、摄像机4、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5及消防监控平台6。
[0030]
电气火灾探测器1,用于探测被保护线路中的电流、电压、温度等电气火灾危险参数变化,当参数变化的幅值超出报警设定值时,则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将该报警信号传输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中。
[0031]
请参阅图2,电气火灾探测器1可以包括温度探测器、电压探测器、电流探测器、剩余电流探测器或电弧探测器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以适应不同场合、不同容量和不同客户的需求。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种类的电气火灾探测器。
[0032]
以温度探测器和剩余电流探测器为例,本实施例中的温度探测器可选用北大青鸟
的jbf4111;剩余电流探测器可选用北大青鸟的jbf6180/6181

1000c;温度探测器的前端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剩余电流探测器的前端电连接有剩余电流互感器,当被检测设备中的漏电电流、温度等参数发生异常变化时,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会利用电磁场感应原理、温度效应的变化对该信号进行采集输送到电气火灾探测器1里,经放大电路、数模转换、cpu对变化的幅值进行分析并与报警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超出设定值则发出报警信号;同时电气火灾探测器1与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保持通讯连接,将该报警信号输送到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中。
[0033]
请参阅图1,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用于在接收到该报警信号后,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点亮报警指示灯、发出报警音响,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火灾报警等信息。值班人员则根据以上显示的信息,迅速到事故现场进行检查处理;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还将报警信息发送到上位机3。本实施例中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可选用北大青鸟的jbf

61s30。
[0034]
本实施例中,电气火灾探测器1通过can总线与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电连接,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通过can总线与上位机3电连接。采用can总线技术,可加快通讯速率,增强数据通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并且有效的延长了通讯距离,为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提供了可靠的通讯链路支持。
[0035]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检测需要,电气火灾探测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一套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可同时与多个电气火灾探测器连接;相应的,上位机可同时与多套电气火灾监控设备连接。
[0036]
请参阅图1,上位机3,用于实时显示各电气火灾探测器1及各电气火灾监控设备2的工作状态,使监控过程更加直观、方便。
[0037]
摄像机4,与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5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拍摄视频图像,并将视频图像传输至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5;此外,摄像机4还与上位机3电连接,当用户想查看预设区域的视频图像,可在上位机3上查看。
[0038]
摄像机4的数量为多个,各摄像机4设于预设区域,需要说明的是,需要事先对摄像机的数量和位置进行配置,不仅要考虑各保护线路自身的监控,也要考虑到各保护线路周围情况的监控,当电气火灾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时,摄像机应该能被转动到最合适的位置,供用户对相应的保护线路进行观测,同时用户可调动一体化摄像机变动焦距,以便能在合适的距离观察线路情况,当报警信号消除,摄像机回复到报警前的状态。
[0039]
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5,用于根据摄像机4传输的视频图像,判断视频图像中是否有火焰或烟雾,如判定为火情,则会产生告警信号,将摄像机4的编号及告警信号发送给上位机3,提醒用户注意,用户根据摄像机4的编号,将与之关联的多台摄像机4转向监测到火情的区域,查看现场险情。本实施例中的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5可选用浩腾烟火智能视频分析平台。
[0040]
消防监控平台6,与上位机3电连接,当火灾程度较严重时,用户通过上位机3发出报警信号到消防监控平台6,通知消防人员开始准备处理。
[0041]
请参阅图3,为了提供更多的连接端口,本系统还包括网络交换机7,上位机3、摄像机4、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5及消防监控平台6分别通过网络交换机7实现信号连接。
[0042]
请参阅图4,本系统还包括dtu模块8(data transfer unit,数据转换模块),消防监控平台6通过dtu模块8与网络交换机7信号连接,再通过网络交换机7与上位机3信号连
接。
[0043]
请参阅图5,本系统还包括监控屏9,监控屏9与上位机3电连接,用于显示各摄像机拍摄的视频图像。上位机3可将发现火情的视频图像显示在监控室的显示屏上,
[0044]
请参阅图6,本系统还包括终端10,终端10与上位机3电连接。终端1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设备,技术人员可通过终端10,远程指导灾害现场的安保人员进行处理。
[004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摄像机和视频烟火检测服务器,不仅能探测被保护线路的危险参数变化,还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失效后,对预设区域的火焰或烟雾进行检测,使用户可以及时处理险情、降低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46]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