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装置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3495发布日期:2021-12-01 11:1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接线装置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接线装置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因翻车机工作期间会翻转,移动,所以在对翻车机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无线控制,以免长期采用有线控制时,控制信号线发生折损、接触不良。
3.原有的控制系统中正常使用时只采用无线通讯进行控制,当无线装置发生故障时则需要停机检修,若无线装置发生故障此时想要替换成另外的线路,则需要花较多时间移除无线控制装置,恢复控制系统,对其故障排查和进行有线控制切换较为麻烦,比较耗时间,此时容易造成车辆积压,影响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接线装置和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切换方式切换效率低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接线装置,用于连通控制主站与设备本体,其中所述接线装置包括:
6.第一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输出端子排和接收端子排,所述输出端子排和所述接收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所述接收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本体;以及,
7.第二传输组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呈间隔布设,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无线发射端子排和无线收受端子排,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和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用于连接所述设备本体;
8.所述接线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传输组件用以连通所述控制主站和所述设备本体,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传输组件用以连通所述控制主站和所述设备本体。
9.可选地,所述输出端子排具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用于与控制主站电性连接;
10.所述接收端子排具有第三接线端和第四接线端,所述第三接线端用于与设备本体电性连接;
11.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四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通过线缆连接,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四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断开。
12.可选地,所述线缆为柔性电缆。
13.可选地,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具有第五接线端和第六接线端,所述第五接线端用于与控制主站的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第六接线端用于与无线发射装置电性连接;
14.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具有第七接线端和第八接线端,所述第七接线端用于与设备
本体的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第八接线端用于与无线接收装置电性连接;
15.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六接线端与所述第八接线端无线连接传输,以使得所述无线发射装置向所述无线接收装置发出无线信号。
16.可选地,所述输出端子排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接线端的多个输送端子,多个所述输送端子沿所述输出端子排长度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布;
17.所述接收端子排包括设于所述第四接线端的多个接收端子,多个所述接收端子沿所述接收端子排长度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各所述输送端子分别对应与各所述接收端子一一连接。
1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站,
19.设备本体,与所述控制主站连通设置;以及,
20.上述的接线装置,所述接线装置用以接通所述控制主站和所述设备本体,以使得所述设备本体接收所述控制主站发出的操作信号,
21.其中,所述接线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输出端子排和接收端子排,所述输出端子排和所述接收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所述接收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本体;以及,
22.第二传输组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呈间隔布设,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无线发射端子排和无线收受端子排,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和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用于连接所述设备本体;
23.所述接线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连通所述控制主站和所述设备本体,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连通所述控制主站和所述设备本体。
24.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无线发射装置和无线接收装置,所述无线发射装置用以和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装置用以和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装置用以接收所述无线发射装置发射的无线信号。
25.可选地,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与所述无线发射装置硬接线。
26.可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缆线,所述信号缆线包括多个无线信号线,各所述无线信号线沿所述信号缆线相互间隔设置;
27.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包括设于所述第六接线端的多个接线端子,多个所述接线端子沿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长度依次排布;
28.其中,各所述无线信号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各所述无线信号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无线发射装置连接,各所述无线信号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各所述接线端子一一对应连接。
29.可选地,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与所述无线接收装置硬接线。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原有无线传输线路进行改造,增设接线装置,所述接线装置包括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输出端子排和接收端子排,所述输出端子排和所述接收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所述接收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本体,将控制主站与无线发射装置连接的信号线缆摘出制成无线发射端子排,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用于连接所述控制主站,将设
备本体与无线收受端子排连接的信号线缆摘出制成无线发射端子排,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用于连接所述设备本体,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无线发射端子排和无线收受端子排,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和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用于连接所述设备本体,所述接线装置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连通所述控制主站和所述设备本体,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连通所述控制主站和所述设备本体,在通常状况下,接线装置处于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控制主站与设备本体无线连接,当无线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通过将控制主站的端子排切换至与所述输出端子排连接,使得所述接线装置方便的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以解决现有的接线装置在线控切换时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控制系统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33.附图标号说明:
3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接线装置4无线收受端子排1000控制主站11第一接线端2000设备本体12第二接线端1001控制主站的端子排21第三接线端2001设备本体的端子排22第四接线端3000无线发射装置31第五接线端4000无线接收装置32第六接线端1输出端子排41第七接线端2接收端子排42第八接线端3无线发射端子排
ꢀꢀ
3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8.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 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9.因翻车机工作期间会翻转,移动,所以在对翻车机进行控制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无线控制,以免长期采用有线控制时,控制信号线发生折损、接触不良。原有的控制系统中正常使用时只采用无线通讯进行控制,当无线装置发生故障时则需要停机检修,若无线装置发生故障此时想要替换成另外的线路,则需要花较多时间移除无线控制装置,恢复控制系统,对其故障排查和进行有线控制切换较为麻烦,比较耗时间,此时容易造成车辆积压,影响生产。
4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线装置100,用于连通控制主站的端子排1001与设备本体的端子排200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线装置100的具体实施例。
41.请参阅图1,所述接线装置100包括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输出端子排1和接收端子排2,所述输出端子排1和所述接收端子排2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子排1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1000,所述接收端子排2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本体2000,所述第二传输组件与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呈间隔布设,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无线发射端子排3和无线收受端子排4,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和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4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1000,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4用于连接所述设备本体2000,所述接线装置10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传输组件用以连通所述控制主站1000和所述设备本体2000,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传输组件用以连通所述控制主站1000和所述设备本体2000。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原有无线传输线路进行改造,增设接线装置100,所述接线装置100包括第一传输组件和第二传输组件,所述第一传输组件包括输出端子排1和接收端子排2,所述输出端子排1和所述接收端子排2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端子排1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1000,所述接收端子排2用于电性连接所述设备本体2000,将控制主站1000与无线发射装置3000连接的信号线缆摘出制成无线发射端子排3,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 3用于连接所述控制主站1000,将设备本体2000与无线收受端子排4连接的信号线缆摘出制成无线发射端子排3,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用于连接所述设备本体2000,所述第二传输组件包括无线发射端子排3和无线收受端子排4,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和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4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用于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站1000,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4用于连接所述设备本体2000,所述接线装置100具有第一工作状态和第二工作状态,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连通所述控制主站1000和所述设备本体2000,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二传输组件连通所述控制主站1000 和所述设备本体2000,在所述接线装置100处于第二工作状态下时若发生故障,通过将控制主站的端子排1001切换至与所述输出端子排1连接,使得所述接线装置100方便的切换至第一工作状态,
以解决现有的接线装置100在线控切换时效率低的问题。
4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端子排1具有第一接线端11和第二接线端12,所述第一接线端11用于与控制主站的端子排1001电性连接;所述接收端子排2具有第三接线端21和第四接线端22,所述第三接线端21用于与设备本体的端子排2001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一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四接线端22与所述第二接线端12通过线缆连接,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四接线端22与所述第二接线端12断开。这样使得在控制主站1000与所述设备本体2000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组件进行连通时,可以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来传输信息,这样的连通方式更为稳定,作为备用的切换电路,不仅投入成本低,而且高效的临时解决所述控制主站1000向所述设备本体2000发出操作指令。
44.具体地,线缆包括多种,主要包括裸线、电磁线及电机电器用绝缘电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因在翻车机进行作业的时候,经常发生位移,翻转等动作,容易使得连接的电缆疲劳断裂,为了延长所述接线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缆为柔性电缆。柔性电缆是拖链运动系统中,电力传输材料,信号传递载体的首选电缆,又名拖链电缆,拖曳电缆,移动电缆,机器人电缆等。柔性电缆的导线结构主要依据din vde 0295和 iec 228标准的绞合铜导线结构,护套多采用低黏性,柔性耐磨材料,以减缓电缆在连续往返移动中的磨损率,柔性电缆的优点还有载面大,抗腐蚀性能强等优点,可以防止老化变脆等问题。
45.具体地,因翻车机进行作业的时候,频繁进行位移,翻转等动作,容易使得连接的电缆疲劳断裂,为了延长所述接线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具有第五接线端31和第六接线端32,所述第五接线端31用于与控制主站的端子排1001电性连接,所述第六接线端32用于与无线发射装置3000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4具有第七接线端41 和第八接线端42,所述第七接线端41用于与设备本体的端子排2001电性连接,所述第八接线端42用于与无线接收装置4000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工作状态下,所述第六接线端与所述第八接线端无线连接传输,所述无线发射装置3000向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000发出无线信号,因无线传输具有移动性好、灵活性强的特点,使得翻车机在常态化生产作业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46.具体地,为了使得切换接通线路更为方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输出端子排1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接线端12的多个输送端子,多个所述输送端子沿所述输出端子排1长度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所述接收端子排2包括设于所述第四接线端22的多个接收端子,多个所述接收端子沿所述接收端子排2长度延伸方向依次排布,各所述输送端子分别对应与各所述接收端子一一连接。接线端子排是用于连接线路的一类电器元器件,一般起到信号或者电流电压传输的作用,因端子排能够把线路区分分开,这样显得形象美观整齐,这样让线路不像蜘蛛网那么乱,接线端子排形象美观;如果线路中出现问题,通过电压来测量端子排上对应的电压,从而快速找出故障,此外端子排上都会有不同的标注,从而便于维修和检测。
4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主站1000、设备本体2000和上述接线装置100,设备本体2000与所述控制主站1000连通设置,所述接线装置100接通所述控制主站1000和所述设备本体2000,以使得所述控制主站1000向所述设备本体2000发出操作信号。该接线装置100 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控制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所带来的
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48.进一步,为了达到无线传输的目的,使得翻转机能够灵活的不受限制进行正常作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无线发射装置3000和无线接收装置4000,所述无线发射装置3000用以和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000用以和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4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000用以接收所述无线发射装置3000发射的无线信号,当所述控制主站1000发出操作信号时,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与所述无线发射装置 3000连接,传递控制信号,所述无线发射装置3000向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000 发射无线信号,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000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电性连接的所述无线收受端子排4传递给所述设备本体2000,从而对所述设备本体2000进行操控。
49.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通过硬接线与所述无线发射装置3000电性连接,硬接线方式的优点是电气量的i/o模件柜集中布置,便于管理,设备运行环境好;信号传输中转环节少,对现场信号的反应快速、可靠,连接电缆一次敷设正确后,发生故障的概率较低,维护工作量小。硬接线方式虽然一次性投资较高,但它是电气信息接入dcs的最可靠、快速的方式。因此,在通信方式逐步应用的情况下,采取硬接线方式提高了电气联锁与控制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确定性。
50.具体地,因线路改造前,控制主站的端子排1001与无线发射端子排3通过信号缆线连接,为了在切换线路时,更为快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信号缆线,所述信号缆线为改造前的连接控制主站的端子排1001 与无线发射端子排3的信号线缆,所述信号线缆包括多个无线信号线,各所述无线信号线沿所述信号缆线的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包括设于所述第六接线端32的多个接线端子,多个所述接线端子沿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长度依次排布,各所述无线信号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各所述无线信号线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无线发射装置3000连接,各所述无线信号线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各所述接线端子一一对应连接,以使得将原信号线缆的无线信号线制作成容易实现快速与其它端子排连通的所述无线发射端子排3。
51.具体地,同样为了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联锁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确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八接线端42通过硬电线与所述无线接收装置4000电性连接。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