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71230发布日期:2021-10-24 10:0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气体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吸收排放气体。但是气体的种类繁多,不同地点的各种气体含量也大致不一,其中有一些地点氧气含量低、二氧化碳含量高,这就使得我们的身体机能降低,出现呼吸困难等状况,甚至有些地点的含有多种有害气体,有害气体的吸收更加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危险。
3.现有的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包括气体检测仪,气体检测仪检测所处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并将各类气体的浓度含量进行显示,工作人员对显示的每种气体浓度含量值与该气体正常范围值作比较,最终判断气体浓度含量是否达标。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外界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对各类气体浓度含量值分别进行指标判断,存在判断效率低下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判断效率低下的缺陷,本技术提供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其包括供电模块,供电模块连接于市电,用于提供电压;还包括,
8.检测模块,连接于供电模块,用于检测外界气体浓度,并输出气体浓度检测信号。
9.plc控制器,连接于供电模块与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接收检测模块输出的气体浓度检测信号,将气体浓度检测信号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比较,并输出执行信号;
10.报警模块,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响应于执行信号进行报警。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模块检测外界气体浓度含量,并将检测到的气体浓度含量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处,plc控制器对传过来的气体浓度含量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进行比较,当气体浓度含量大于或者小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时,plc控制器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输出响应;当气体浓度含量处在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时,报警模块不作任何响应,从而达到了改善气体浓度含量判断效率低下缺陷的效果。
12.可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桥式整流电路和变压器t,变压器t的一次侧线圈连接于市电,变压器t的二次侧线圈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交流输入端。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变压器t将市电降压后在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输出,以为plc控制器和报警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供电。
14.可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多个用于检测不同气体浓度的气体探测传感器,气体
探测传感器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并输出气体浓度检测信号。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检测不同气体浓度的气体探测传感器对外界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便于后续的plc控制器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16.可选的,所述plc控制器的供电端连接于稳压芯片的输出端,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与气体探测传感器的输出端,并接收气体浓度检测信号;当气体浓度检测信号大于或者小于预设的基准值范围时,plc控制器输出执行信号以控制报警模块的导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气体探测传感器传过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时,plc控制器对所处环境要求的各类气体浓度含量范围进行预设,plc控制器根据接收的数字信号与预设的各类气体浓度含量范围进行比较,当检测到有不符合预设气体浓度含量范围时,向执行模块输出执行信号,从而达到了提高检测气体浓度含量效率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并响应执行信号。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光报警器响应plc控制器传输的执行信号,对工作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便于预警的效果。
20.可选的,还包括应急照明模块,所述应急照明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plc控制器的输出端以响应执行信号,应急照明模块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应急照明模块响应plc控制器传输的执行信号,在夜晚时,对工作人员起到照明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便于人员疏散的效果。
22.可选的,还包括备用供电模块,所述备用供电模块的输入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备用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应急照明模块与报警模块的供电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市电断电时,备用供电模块对应急照明模块与报警模块提供电能,以保证电源的持续供应,从而达到了减少因断电而发生意外情况的效果。
24.可选的,所述蓄电池为三元锂电池。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且循环性能好,在同样的储电量下,三元锂电池的体积小,便于室内安装,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设置检测模块、plc控制器与执行模块,检测模块检测外界气体浓度含量,并将检测到的气体浓度含量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处,plc控制器对传过来的气体浓度含量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进行比较,当气体浓度含量大于或者小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时,plc控制器控制报警模块进行输出响应,从而达到了改善气体浓度含量判断效率低下缺陷的效果;
28.2.通过设置三元锂电池装置,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且循环性能好,在同样的储电量下,三元锂电池的体积小,便于室内安装,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照明控制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照明控制系统的供电模块内部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供电模块;11、桥式整流电路;2、检测模块;3、plc控制器;4、报警
模块;5、应急照明模块;6、备用供电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参照图1,包括供电模块1、检测模块2、plc控制器3、报警模块4、应急照明模块5以及备用供电模块6。在对外界气体浓度含量进行检测时,检测模块2检测外界气体浓度含量,并将检测到的气体浓度含量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3处,plc控制器3对传过来的气体浓度含量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进行比较,当气体浓度含量大于或者小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时,plc控制器3控制报警模块4进行输出响应;当气体浓度含量处在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时,报警模块4不作任何响应,从而达到了改善气体浓度含量判断效率低下缺陷的效果。
34.参照图1和图2,供电模块1包括桥式整流电路11和变压器t;变压器t的一次侧线圈连接于市电,变压器t的二次侧线圈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11的交流输入端。变压器t将市电降压后在通过桥式整流电路11,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进行输出,以为plc控制器3和报警模块4提供稳定的直流电供电。
35.参照图1,检测模块2包括至少六个用于检测不同气体浓度的气体探测传感器,分别对气体中含有的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以及烟雾进行浓度含量检测,气体探测传感器的供电端与桥式整流电路11的输出端连接,气体探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连接,向plc输出气体浓度检测信号。多个检测不同气体浓度的气体探测传感器对外界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便于后续的plc控制器3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达到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36.参照图1,plc控制器3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11的输出端,plc控制器3的输入端连接于气体探测传感器的输出端,并接收气体浓度检测信号;当气体浓度检测信号大于或者小于预设的基准值范围时,plc控制器3输出执行信号以控制报警模块4的导通。在对气体探测传感器传过来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时,plc控制器3对所处环境要求的各类气体浓度含量范围进行预设,plc控制器3根据接收的数字信号与预设的各类气体浓度含量范围进行比较,当检测到有不符合预设气体浓度含量范围时,向执行模块输出执行信号,从而达到了提高检测气体浓度含量效率的效果。
37.参照图1,报警模块4包括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11的输出端,声光报警器的输入端连接于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并响应执行信号。声光报警器响应plc控制器3传输的执行信号,对工作人员起到警示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便于预警的效果。
38.参照图1,应急照明模块5包括应急照明灯,应急照明灯的输入端连接于plc控制器3的输出端以响应执行信号,应急照明灯的供电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11的输出端。应急照明灯响应plc控制器3传输的执行信号,在夜晚时,对工作人员起到照明的作用,从而达到了便于人员疏散的效果。
39.参照图1,备用供电模块6包括三元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的输入端连接于桥式整流电路11的输出端,三元锂电池的输出端连接于应急照明模块5与报警模块4的供电端。在市电断电时,备用供电模块6对应急照明模块5与报警模块4提供电能,以保证电源的持续供
应,从而达到了减少因断电而发生意外情况的效果,同时。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且循环性能好,在同样的储电量下,三元锂电池的体积小,便于室内安装,能够减少空间的占用
40.本技术实施例气体报警人员疏散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外界气体浓度含量进行检测时,气体探测传感器检测外界气体浓度含量,并将检测到的气体浓度含量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到plc控制器3处,plc控制器3对传过来的气体浓度含量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进行比较,当气体浓度含量大于或者小于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时,plc控制器3控制声光报警器进行警报响应;当气体浓度含量处在预设的气体浓度含量基准值范围时,声光报警器不作任何响应,从而达到了改善气体浓度含量判断效率低下缺陷的效果。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