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9126发布日期:2022-04-22 11:20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具体为一种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属于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变电站是连接发电厂和用户的枢纽,其安全稳定运行不仅关系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更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定期对正常设备开展巡视、维护、检修,及时对故障设备开展应急抢修是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确保上述巡视、维护、检修等现场作业的安全,减少作业违章情况。
3.目前电网企业一般通过人工现场监管来加强现场作业安全管理,但存在以下问题:变电站内作业任务种类繁多、作业地点分散、作业面交错复杂,这将导致安全监管人员难以实时跟踪监控,且监控工作效率低;而且现有的监控系统智能性较差,使用起来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报警装置、监测器底座、监控器自行底盘和防腐蚀地感线圈,所述综合监控、报警装置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监测器底座,所述监测器底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监控器自行底盘,位于所述监控器自行底盘下侧的地面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防腐蚀地感线圈,所述监测器底座的上表面固接有可升降旋转支撑筒,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的上端一侧固接有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所述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上固定安装有高清识别摄像头和红外测温摄像头,所述高清识别摄像头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带rtk北斗定位模块,且可升降旋转支撑筒的内部位于带rtk北斗定位模块的下侧设置有通讯模块,且通讯模块内置有5g、4g、wifi等模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的内部位于通讯模块的下侧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智能控制器,且智能控制器内置有陀螺仪,所述智能控制器内部植入有人脸识别、人员识别、火灾识别和车牌识别的算法。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的内部位于智能控制器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高精度激光雷达,所述高精度激光雷达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固接在可升降旋转支撑筒的内部的可见激光束发射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的内部位于高精度激光雷达的下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充电线圈,所述感应充电线圈的下侧通过导线连接有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所述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固定设置在监测器底座的内部,且带插电充电口蓄
电池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电量监测模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快速充/放气橡胶墙,且快速充/放气橡胶墙的充气端设置有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且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的输入端与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监测器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开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的上端设置有顶部避雷装置,且顶部避雷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避雷针。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及时发现擅自扩大工作范围、误入带电间隔的情况,降低误报率或漏报率;采用多种方式对人员越界事件进行提示,确保人员及时发现越界的情况,及时终止越界,避免安全事故;采用物理模式进行越界提示,避免普通提示模式被人员忽略。由于声光报警、可见激光束等提示方式无法从物理上对人员活动进行限制,容易被忽略,因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快速充/放气橡胶墙,当高清识别摄像头、红外测温摄像头、高精度激光雷达,发现人员向着限定的活动范围移动即将超出范围活动时,智能控制器向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发出指令,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向快速充/放气橡胶墙充气,快速充/放气橡胶墙从监控器底座侧面的开孔快速充气弹出,在人员移动方向形成橡胶墙物理屏障,同时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发出提示音:“您将越界请退回!”。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综合监控、报警装置,2、监测器底座,3、智能控制器,4、带rtk北斗定位模块,5、通讯模块,6、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7、高清识别摄像头,8、红外测温摄像头,9、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10、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1、高精度激光雷达,12、感应充电线圈,13、可见激光束发射器,14、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5、电量监测模块,16、快速充/放气橡胶墙,17、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18、监控器自行底盘,19、防腐蚀地感线圈和20、顶部避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一
17.请参阅图1,一种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监测器底座2、监控器自行底盘18和防腐蚀地感线圈19,所述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监测器底座2,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监控器自行底盘18,位于所述监控器自行底盘18下侧的地面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防腐蚀地感线圈19,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上表面固接有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上端一侧固接有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所述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上固定安装有高清识别摄像头7和红外测温摄像头8,所述高清识别摄像头7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6。
1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且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带rtk北斗定位模块4的下侧设置有通讯模块5,且通讯模块5内置有5g、4g、wifi等模块,便于接收北斗信号、并利用差分天线提高定位精度,与通讯模块5同时实现定位的功能。
1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通讯模块5的下侧设置有固定设置有智能控制器3,且智能控制器3内置有陀螺仪,所述智能控制器3内部植入有人脸识别、人员识别、火灾识别和车牌识别的算法,可对工作人员和车辆进行身份识别。
2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智能控制器3的下侧固定安装有高精度激光雷达11,所述高精度激光雷达11的下方一侧设置有固接在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的可见激光束发射器13,便于发射可见激光束,形成可见激光束墙,可在360范围内探测周围物体。
2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内部位于高精度激光雷达11的下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充电线圈12,所述感应充电线圈12的下侧通过导线连接有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4,所述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4固定设置在监测器底座2的内部,且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4的上侧固定设置有电量监测模块15,便于对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4进行实时监测,电量低时发出低电量提示,此时感应充电线圈12感应到周边变电设备产生的电场进行发电,对带插电充电口蓄电池14进行充电。
22.实施例二
23.请参阅图1,一种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包括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监测器底座2、监控器自行底盘18和防腐蚀地感线圈19,所述综合监控、报警装置1的下侧固定安装有监测器底座2,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下侧固定连接有监控器自行底盘18,位于所述监控器自行底盘18下侧的地面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防腐蚀地感线圈19,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上表面固接有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所述可升降旋转支撑筒10的上端一侧固接有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所述摄像头多自由度云台9上固定安装有高清识别摄像头7和红外测温摄像头8,所述高清识别摄像头7的外侧还固定设置有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6。
2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内部设置有快速充/放气橡胶墙16,且快速充/放气橡胶墙16的充气端设置有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17,且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17的输入端与智能控制器3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监测器底座2的两侧设置有开孔,便于高速给快速充/放气橡胶墙16进行充气或放气。
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6的上端设置有顶部避雷装置20,且顶部避雷装置20的内部设置有避雷针,便于防止雷击。
2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自行走变电站人员作业安全综合监控系统时,当有物体通过防腐蚀地感线圈上方时,对防腐蚀地感线圈19电场产生了扰动,导致线圈电感变化,防腐蚀地感线圈19可检测到人员通过。当发现人员接近或通过时,防腐蚀地感线圈19的控制和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到智能控制器3,智能控制器3控制摄像头进行查证,并控制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6及其他执行器进行提升,当高清识别摄像头7、红外测温摄像头8、高精度激光雷达11,发现人员向着限定的活动范围移动即将超出范围活动时,智能控制器3向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17发出指令,空气压缩、抽吸和储气模块17向快速充/放气橡胶墙充气16,快速充/放气橡胶墙16从监控器底座2侧面的开孔快速充气弹出,在人员移动方向形
成橡胶墙物理屏障,同时多色频闪、蜂鸣加人声报警器6发出提示音:“您将越界请退回!”同时也避免了人员移动综合监控、报警装置时发生越界事故。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