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85191发布日期:2022-07-26 21:4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单车停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共享经济日渐蓬勃发展,使共享单车(电动车)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管理的不断优化,政府部门对共享单车(电动车)的管理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要求车辆按序停放就是其中的一个要求。投放车辆的各个运营企业为了满足管理要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实现车辆的定向停放。如常见的蓝牙道钉、地磁等。但是,现有的这些技术手段成本较高,安装不是太方便,或者需要网络的辅助才可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系统,具有成本相对低廉,安装方便,无需网络辅助定位的优势,实现定向停车功能。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系统,包括车辆、第一停车控制线和第二停车控制线,所述第一停车控制线与第二停车控制线间隔且平行布置,二者之间形成若干停车位,用于停放车辆;沿第一停车控制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标签a,沿第二停车控制线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标签b,标签a与标签b的位置一一对应,且二者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rfid标签;所述车辆底部固装有rfid读卡器,在rfid读卡器的一侧设置第一读卡天线,用于感应、读取标签a,rfid读卡器的另一侧设置第二读卡天线,用于感应、读取标签b;第一读卡天线和第二读卡天线分别与rfid读卡器电连接,用于传输读取信息;rfid读卡器还与车辆上的通信模块电连接,用于传输停放信息,管理平台与所述通信模块通过远程通信,以获取车辆的停放情况。
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停车控制线和第二停车控制线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读卡天线和第二读卡天线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标签a与标签b采用不同型号的标签或者写入不同内容的同一型号标签。
7.一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用户将使用后的车辆停放在停车位上,并上锁;
9.2)车辆通过第一读卡天线和第二读卡天线对车辆的停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rfid读卡器收集监测数据后通过通信模块远程传输至管理平台;
10.3)管理平台根据停车数据判断还车是否成功,并与用户端通信,提示用户还车情况。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当管理平台同时接收到标签a与标签b二者的信息时,判断还车成功,停止计费;此时,管理平台向用户端发送还车信息,提示用户还车成功。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管理平台仅在同时接收到第一读卡天线发送的标签a信
息和第二读卡天线发送的标签b信息时,判断还车成功;否则判断还车失败,管理平台向用户端发送还车信息,提示用户停车方向错误。
1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当管理平台仅接收到标签a或标签b其中一个的信息或二者的信息均未接收到时,判断还车失败,继续计费;此时,管理平台向用户端发送还车信息,提示用户重新停车。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借助rfid技术,系统能够自动判断用户的停车情况;双天线设置确保用户必须正向停车才能结束计费;总体投入成本相对低廉,且安装方便快捷,无需网络辅助定位车辆。有效解决了目前共享单车停放杂乱的问题,规范了共享单车市场。
附图说明
15.图1为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车辆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标签与停车控制线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车辆正确停放时的示意图。
19.图5为车辆错误停放时的示意图1。
20.图6为车辆错误停放时的示意图2。
21.附图标记说明:车辆1、rfid读卡器2,第一读卡天线3,第二读卡天线4、第一停车控制线5、第二停车控制线6、标签a7、标签b8、停车位9、通信模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介绍:
23.实施例:如附图1~6所示,这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系统,包括车辆1以及划定在道路上的第一停车控制线5和第二停车控制线6。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停车控制线5与第二停车控制线6间隔且平行布置,二者之间形成若干停车位9,用于停放车辆1。沿第一停车控制线5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标签a7,沿第二停车控制线6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标签b8,标签a7与标签b8的位置一一对应(对应标签之间的连线与第一停车控制线5、第二停车控制线6垂直)。优选地,标签a7与标签b8采用不同型号的标签或者写入不同内容的同一型号标签,即二者为不同类型的rfid标签。如图1、2所示,所述车辆1底部固装有rfid读卡器2,在rfid读卡器2的一侧设置第一读卡天线3,用于感应、读取标签a7,rfid读卡器2的另一侧设置第二读卡天线4,用于感应、读取标签b8。第一读卡天线3和第二读卡天线4分别与rfid读卡器2电连接,用于传输读取信息。rfid读卡器2还与车辆1上的通信模块10电连接,用于传输停放信息,管理平台与所述通信模块10通过远程通信,以获取车辆1的停放情况。
24.优选地,所述第一停车控制线5和第二停车控制线6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读卡天线3和第二读卡天线4之间的距离相匹配。确保车辆1正确停放时,第一读卡天线3和第二读卡天线4能恰好同时读取到标签a7和标签b8的信息。
25.一种共享单车定向停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1)用户将使用后的车辆1停放在停车位9上,并上锁;
27.2)车辆1通过第一读卡天线3和第二读卡天线4对车辆1的停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rfid读卡器2收集监测数据后通过通信模块10远程传输至管理平台;
28.3)管理平台根据停车数据判断还车是否成功,并与用户端通信,提示用户还车情况。当管理平台同时接收到标签a7与标签b8二者的信息时,判断还车成功,停止计费;此时,管理平台向用户端发送还车信息,提示用户还车成功。优选地,管理平台仅在同时接收到第一读卡天线3发送的标签a7信息和第二读卡天线4发送的标签b8信息时,判断还车成功,即车辆1保持正向且垂直停放在停车位9内(如图4所示);若管理平台同时接收到第二读卡天线4发送的标签a7信息和第一读卡天线3发送的标签b8信息时,即车辆1处于反向停放在停车位9内,判断还车失败,管理平台向用户端发送还车信息,提示用户停车方向错误。可以确保所有车辆还车时的停车方向一致。进一步的,当管理平台仅接收到标签a7或标签b8其中一个的信息或二者的信息均未接收到时,即车辆1呈斜向停放在停车位9内(如图5、6所示),判断还车失败,继续计费;此时,管理平台向用户端发送还车信息,提示用户重新停车。确保用户必须正确停放车辆1,才能结束计费。
29.本实用新型借助rfid技术,实现自动判断用户停车情况。投入成本相对低廉,安装方便,无需网络辅助定位。有效解决了目前共享单车停放杂乱的问题,规范了共享单车市场。
30.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