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249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导游机,具体的说是一种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更好地推介生态游和自助游,很多公司开发出了电子导游机。通过电子导游机,旅游者可以自动获得所在景区和景点介绍、电子地图、旅游线路、服务信息等内容等。使用电子导游机,使旅游者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地接受导游服务,减轻了旅游者精神和经济的负担,更好地享受生态游和自助游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旅游发展。但是目前电子导游机主要在针对某一景点开发设计,为散客服务,并未设计为团体旅游全程服务的电子导游机,尤其是具备防止旅游团成员丢失的电子导游机。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分母机和子机两部分。该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母机为导游一人配备,子机为旅游团各个成员配备一人一个。当某旅游团成员佩戴子机脱离导游距离较远无法接收到母机发射的无线信号时,子机发出警报声,提醒旅游者;同时子机通过功率更高发射距离更远的无线发射模块将子机的GPS信息发射,经母机的无线接收检波模块接收处理,母机发出警报声并在液晶屏显示相关?目息,提醒导游。
[0004]技术方案是:一种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分母机和子机两部分,母机由单片机分别连接功放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GPS模块、无线发射模块Α、无线接收检波模块B;子机由单片机分别连接功放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GPS模块、无线发射模块B、无线接收检波模块Α,其中子机无线发射模块B的发射功率大于母机无线发射模块A的发射功率。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其进行进一步说明。
[0007]如图1所示,一种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分母机(I)和子机(2)两部分,母机(I)由单片机(3 )分别连接功放模块(4 )、液晶显示模块(5 )、数据存储模块(6 )、电源模块(7 )、GPS模块(8)、无线发射模块Α(10)、无线接收检波模块B(Il);子机(2)由单片机(19)分别连接功放模块(14)、液晶显示模块(15)、数据存储模块(16)、电源模块(17)、GPS模块(18)、无线发射模块B(12)、无线接收检波模块A(13),其中子机(2)无线发射模块B(12)的发射功率大于母机(I)无线发射模块A( 10)的发射功率。
[0008]该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母机(I)为导游一人配备,子机(2)为旅游团各个成员配备一人一个,母机(I)与子机(2)为一对多关系。在室外,子机(2)可以根据GPS模块(18)接收到的GPS定位信息,通过单片机(19)的控制由功放模块(14)播放数据存储模块(16)中存储的相关语音信息。在室内,子机(2)通过无线接收检波模块A(13)接收由母机(I)通过无线发射模块A(1)发射的信息,经单片机(19)的控制由功放模块(14)播放数据存储模块(16)中存储的相关语音信息。当某旅游团成员佩戴子机(2)脱离导游距离较远、无线接收检波模±夬八(13)无法接收到母机(I)发射的无线信号时,经子机(2)的单片机(19)控制,由功放模块
(14)发出警报声,提醒旅游者;同时子机(2)通过功率更高发射距离更远的无线发射模块B
(12)将子机的GPS信息发射,经母机(I)的无线接收检波模块B(Il)接收处理,通过单片机
(3)控制在液晶显示模块(5)显示、通过功放模块(4)发出警报声,提醒导游。
【主权项】
1.一种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分母机(I)和子机(2)两部分,母机(I)由单片机(3)分别连接功放模块(4)、液晶显示模块(5)、数据存储模块(6)、电源模块(7)、GPS模块(8)、无线发射模块A(10)、无线接收检波模块B(Il);子机(2)由单片机(19)分别连接功放模块(14)、液晶显示模块(15)、数据存储模块(16 )、电源模块(17 )、GPS模块(18)、无线发射模块B( 12)、无线接收检波模块A(13),其中子机(2)无线发射模块B(12)的发射功率大于母机(I)无线发射模块A(1)的发射功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防丢型电子导游机系统,分母机和子机两部分;母机由单片机分别连接功放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GPS模块、无线发射模块A、无线接收检波模块B,子机由单片机分别连接功放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模块、GPS模块、无线发射模块B、无线接收检波模块A。当某旅游团成员佩戴子机脱离导游距离较远无法接收到母机发射的无线信号时,子机发出警报声并发送信息给母机。
【IPC分类】G08B21/24
【公开号】CN205334705
【申请号】CN201620048712
【发明人】王巍, 胡海峰, 王怡涵, 时合生, 王启明, 刘嘉俊
【申请人】平顶山学院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