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正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校正方法的记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8102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校正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校正方法的记录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通过控制用于记录的光学拾取器中的物镜以及 具有该光学拾取器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来校正色像差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校 正方法的记录方法及记录和再现设备,其中,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 期间,由于^f艮据光源的输出功率的变化的波长变化而产生所述色像差。
背景技术
用于将光聚焦在光盘上的光学拾取器包括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束; 准直透镜,聚集从激光二极管输出的光以形成平行光束;物镜,将穿过准直 透镜的平行光束聚焦在光盘上。为了去除色像差,通常使用以准直透镜的色 像差对物镜的色像差进行补偿的方法。准直透镜通常被形成为两个或多个透 镜单元,或者^^皮形成为全表面书f射透^:。
由于光盘的存储密度随着光点尺寸减小而增大,并且由于光点尺寸与 VNA的值成比例(其中,人是光源的波长,NA是物镜的数值孔径),所以期望 具有短波长的光源和具有高NA值的物镜来在当前开发的高密度光盘上记录 和再现信息。例如,对于蓝光盘(BD)规格,使用具有405 nm波长的蓝色激光 二极管和0.85的NA值的物镜。
然而,随着激光束的波长减小和物镜的NA值增大,光学系统对于各种 像差变得不可靠。通常,色像差(作为由激光二极管的波长变化产生的像差) 是记录期间的离焦误差的直接原因。
在一般的光盘中,在记录期间所需的光功率远高于在再现期间所需的光 功率。另外,在一般的激光二极管(LD)中,随着输出功率增大,输出光的波 长在特性上增大。因此,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的操作从再现转换为记录的 时刻,波长发生几纳米的变化,焦距根据物镜的材料的色散而发生变化(通常, 焦距被拉长)。因此,如图1所示,产生了离焦偏移。然后,光学拾取器的聚 焦伺服控制物镜,以使物镜运动到最佳聚焦位置。然而,离焦持续从几十到几百微秒(ms)的响应时间Tr,直到物镜运动到最佳聚焦位置,从而光点的尺 寸增大,其结果是,在记录数据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
图1显示了在再现记录转换的时刻产生的离焦偏移。当在记录开始之后 过去了响应时间Tr时,物镜位于最佳聚焦位置。在图1中,"FES"表示聚焦 误差信号,"OL位置"表示物镜相对于光盘的位置。
为了去除离焦偏移,使用了去除光学系统的色像差的传统方法。具体地 讲,为了去除离焦偏移,使用了用准直透镜的色像差来对物镜的色像差进行 补偿的方法。即,通过使准直透镜的色像差特性与物镜的色像差特性相反来 抵消物镜和准直透镜之间的色像差。
为了实施这样的准直透镜,已知的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单元的组 合的透镜组或者书f射透镜可用作准直透镜。在使用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单元的 组合的方法中,由一组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单元的组合形成准直透镜,具体地 讲,由具有正(+)光焦度(power)的至少一个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至少一个 透镜的组合形成准直透镜,其中,所述具有负(-)光焦度的至少一个透镜由具 有相对较高的色散的材料制成。
在使用衍射透镜的方法中,准直透镜被形成为非球面单透镜,其中,准 直透镜的至少一个表面被形成为全表面衍射型,以使得衍射表面产生的色散 可抵消物镜的色像差。然而,通过由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单元形成的准直透镜 组的色像差来抵消物镜的色像差的方法需要透镜装配步骤以及高的透镜制造 成本。另外,由于使用一组两个或更多个透镜单元的方法在校正色像差的范 围方面受到限制,所以难以将该方法应用于具有高NA值的物镜(诸如用于BD 的具有0.85的NA的物4竟)。
另外,由于使用衍射装置,所以使用衍射透镜的方法很昂贵。此外,由 于衍射效率导致光的损失不可避免。具体地讲,由于衍射透镜表面的特性根 据入射在衍射透镜上的波长而显著变化,所以难以对与需要不同波长的光盘 兼容的光学拾取器使用该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和/或其它问题,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校正在用于光学 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光学拾取器中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
6像差的方法以及采用该校正方法的记录方法及记录和再现设备,所述方法通 过控制物镜以去除由于激光二极管的波长变化产生的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偏 移的影响来校正所述色像差,其中,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发生 所述激光二极管的波长变化。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校正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在从再现 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的方法,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具 有光学拾取器,所述光学拾取器将从光源发射的光聚焦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
上,并使用光电检测器检测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光,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转换之前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镜,以减小由色像差导致的离焦;在聚 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同时,在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从光源输出记录光功率。
根据本发明的另 一方面,提供一种校正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在从再 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的方法,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 具有光学拾取器,所述光学拾取器通过使用物镜聚焦从光源发射的光来将从 光源发射的光聚焦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并使用光电检测器检测从光学信 息存储介质反射的光,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转换之前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 镜,以减小由色像差导致的离焦;在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同时,在转换 为记录模式期间从光源输出记录光功率;将信息记录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在信息记录开始之后去除 聚焦偏移。
才艮据本发明的另 一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光学拾取器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设 备,所述光学拾取器使用物镜将从光源发射的光聚焦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 并使用光电检测器检测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光,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 设备包括控制部分,根据再现模式和记录模式控制光源输出适合的光功率, 并且控制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镜,其中,控制部分通过在所述转换之前将聚 焦偏移施加给物镜,来校正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才莫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 所导致的离焦。
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距离可以与离焦的距离相等。 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距离可小于离焦的距离,并且施加给物镜的聚 焦偏移的距离和离焦的距离之间的差可在离焦误差极限之内。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时间可与致动器使物镜从再现聚焦距离运动到 记录聚焦距离所需的响应速度对应
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可与记录光功率成比例地被控制。
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可包括位于所述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的表面上的单个信 息层或多个信息存储层。
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可以是具有位于所述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的表面上的单
个信息存储层或多个信息存储层的蓝光盘(BD)或高清晰度(HD)DVD。
有益效果
通过在光学拾取器的再现和记录期间应用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色像差校 正和记录方法,在记录期间去除了由于激光二极管的波长变化导致的色像差 所产生的离焦误差,从而可提高光学拾取器的记录性能。
具体地讲,由于通过控制物镜而不用添加或改变用于校正色像差的光学 部件,就校正了色像差,所以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各方面降低了制造 成本,使得光的损失被最小化,并且提高了光学效率。另外,因为光学特性(例 如焦距)根据波长而变化很d、,所以本发明的各方面使得能够容易地制造与至 少两种波长可兼容的光学拾取器。


通过结合附图,从下面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 及优点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当使用一般的光学拾取器时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 间的离焦偏移的产生;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的概念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的概念图4A和图4B是分别显示在应用图2的方法之前在BD-RE单层(SL)光 盘和BD-RE双层(DL)光盘的记录时刻的FES的抖动的标绘图(plot image);
图5A和图5B是分别显示当没有对SL光盘的记录校正色像差时以及对 SL光盘的记录校正了色像差时再现RF信号的图像;
图6A和图6B是分别显示当没有对DL光盘的记录4交正色像差时以及对 DL光盘的记录校正了色像差时再现RF信号的图像;
8图7是显示当应用了图3的方法时在DLBD-RE光盘的记录时刻的FES 的抖动的标绘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采用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的 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的整个系统的结构;
图9示出了可用于图8中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光学拾取器的示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当前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 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下面通过参照附图来描述这些实施例以解释 本发明。
本发明的各方面在于,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光学拾取器中,在从信 息(数据)的再现转换为信息(数据)的记录期间,在将光源(例如激光二极管LD) 的输出功率增大到在记录模式下使用的输出功率之前,通过强制地使物镜离 焦特定时间,来去除在记录期间由于光源的波长变化而导致的离焦偏移。
当光学拾取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时,光学输出急剧地增大,从 而LD的输出波长改变。因此,随着焦距根据物镜的色像差发生变化,产生 了离焦误差。离焦误差导致聚焦误差信号。然后聚焦伺服进行操作,以通过 使物镜运动来减小离焦误差,从而将光束聚焦在最佳光点上。然而,记录特 性恶化持续时间Tr,所述时间Tr是将光束聚焦在最佳光点上的过程所需的。 主要通过驱动物镜的致动器的响应时间来确定当聚焦伺服再次被最佳化时的 时间Tr。
当记录开始处于聚焦偏移准备好应用于物镜以完全抵消由于波长变化而 产生的离焦量的状态时,可在记录开始的时间获得最佳光点,因此,记录性 能不被恶化。由于当聚焦偏移在记录开始之后被去除时,物镜已经位于最佳 聚焦位置,所以可在将最佳光点保持在聚焦方向上的同时执行记录,而没有 抖动。
图2是才艮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的概念图。图3是根 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的概念图。在图2和图3中, "Fo"和"Fo',,表示聚焦偏移的量或距离,"To"表示聚焦偏移施加时间, 在该聚焦偏移施加时间期间,离焦操作在记录开始之前被执-f亍。
参照图2和图3,在增大用于开始记录的LD功率之前(即,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之前),聚焦偏移沿着一个方向施加到物镜1,以减小根据 色像差的离焦,其中,当激光二极管(未示出)的输出光功率从再现光功率转换 为记录光功率时所产生的波长变化导致所述色像差。由于聚焦偏移被施加到 物镜1,所以模式被转换为记录模式,并且激光二极管输出记录光功率。其 结果是,在从再现^t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处于 被校正的状态,即,色像差被校正,并且记录一开始就执行数据记录。 一旦 记录开始,则可去除施加到物镜1的聚焦偏移。即使当聚焦偏移被去除时, 由于物镜l已经位于最佳聚焦位置,所以可在保持最佳光点的同时执行记录, 而在聚焦方向上没有抖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为了当执行记录时去除离焦,使得
聚焦偏移(Fo)值与由色像差导致的离焦的量相等。此时,当聚焦偏移施加时 间To太短时,因为物镜1没有充分运动,所以在记录期间可产生离焦。另外, 由于当聚焦偏移在记录模式开始之前被施加时再现信号被恶化,所以聚焦偏 移被施加到物镜1的时间To最好被设置为与致动器(未示出)的响应速度时间 相等或近似。优选的是,该响应速度时间表示致动器相对于光学信息存储介 质将物镜A^再现聚焦距离运动到记录聚焦距离所需的时间。
被光学拾取器(未示出)的物镜聚焦的光束具有位于焦点的束腰以及焦深 X/(NA)2。少量的离焦偏移不会对再现和记录特性造成严重恶化。已知的是, 最大离焦容许极限是土入/(2NA2)。根据蓝光(BD)光盘标准(其中,光源的波长X 为405 nm (X=405 nm),物镜的NA为0.85 (NA=0.85》,X/(2NA2)等于0,28 mm (X/(2NA2)=0.28mm)。即,即使当在记录时刻在最佳聚焦存在少量的离焦偏移, 如果离焦量小于最大离焦容许极限,则记录性能不被恶化。
因此,如图3所示,可将聚焦偏移Fo'的值设置为稍微小于由于色像差导 致的离焦的量。在这种情况下,聚焦误差信号FES具有两个偏移时间,而不 是图2中所示的一个偏移时间,并且物镜1在聚焦方向上运动两次。可以看 出,以稳定的方式将物镜1从记录开始点运动到最佳聚焦位置所需的时间远 小于致动器的响应速度时间Tr。
如上所述,当使用根据本发明另 一 实施例的用于施加聚焦偏移以去除由 于色像差导致的离焦偏移时,在记录之前不久,离焦可使得再现性能恶化。 但是,由于地址信号的准确读取比在转换为记录模式之前不久的数据再现性 能更重要,所以即使当再现信号被轻微恶化时,当地址信号可被读取时,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仍然可从光盘充分地记录和再现信息。例如,对于记录 BD(其中,通过摆动信号读取地址信号),即使当离焦使得数据再现抖动恶化,
只要摆动信号被准确地读取,这就足够了。另外,由于BD的摆动信号被重 复,所以即使当短长度的摆动信号损失,只要能够准确地读取记录地址,这 就足够了。换句话说,当在记录之前不久的离焦误差的影响被管理为处于系 统所允许的级别之内时,记录操作不会出现问题。
将信息记录在光盘上所需的记录光功率根据光盘的类型、记录速度和记 录层的数量而变化。随着记录功率增大,从激光二极管输出的光的波长的变 化增大,并且由于色像差导致的离焦的量相应增大。因此,用于校正色像差 的聚焦偏移的量Fo和Fo'可与记录光功率成比例地增大。
图4A和图4B是显示在应用图2的方法之前在BD-RE单层(SL)光盘和 BD-RE双层(DL)光盘中的每个的记录时刻的FES的抖动的标绘图。BD-RE 盘指的是BD标准的可重写光盘。图4A显示了具有用于记录面的单个信息存 储层的BD-RE盘,而图4B显示了具有用于记录面的多个信息存储层(例如, 两个信息存储层)的BD-RE盘。在图4A和图4B中,水平方向上的部分表示 100ms的时间H垂直方向上的部分表示用于FES的500mV的电压。写入 门信号使用大约2.00V的电压。另外,在图4A和图4B中,写入门信号是数 字信号,当写入门信号为高和低时,该数字信号分别表示再现和记录操作。
如图4A和图4B所示,当再现;漠式转换为记录才莫式时,聚焦误差信号 FES发生抖动。这是因为由于色像差导致产生离焦误差。可以看出,在大约 100ms之后,FES稳定。稳定时间Tr由致动器的响应特性确定,并且与记录 和再现设备使用的光盘的类型无关。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施加了离焦以校 正光学拾取器中的色像差的时间To被设置为100ms,而不考虑使用的光盘的 类型。
在图4A和图4B中,聚焦误差信号FES的抖动程度对于SL光盘大约为 0.3V,对于DL光盘大约为0.5 V。 FES的抖动程度与离焦的幅度成比例。在 这种情况下,在光学拾取器的物镜的聚焦操作期间产生的S曲线的峰峰值(PP) 为1.2 V。
图5A和图5B是分别显示当没有对SL光盘的记录校正色像差时以及对 SL光盘的记录校正了色像差时再现的RF信号的图像。图5A显示了在校正 色像差之前的再现的RF信号,图5B显示了在校正了色像差之后的再现的RF信号。如图5A所示,在记录开始之后大约50 ms的区域中的信号在校正 色像差之前有点不清楚,然后该信号在校正了色像差之后变得清楚。根据本 发明的一方面,通过在记录操作之前施加0.2 V的聚焦偏移持续100 ms以校 正色像差来获得图5B中显示的结果。如图5B所示,在记录开始时刻的信号 很清楚。
图6A和图6B是分别显示在DL光盘的记录期间在校正色像差之前和之 后的再现的RF信号的图像。图6A显示了在校正色像差之前的再现的RP信 号,图6B显示了在校正了色像差之后的再现的RF信号。如图6A和图6B 所示,对于DL光盘,与图5A和图5B所示的SL光盘不同,在校正色像差 之前,在记录之后大约50 ms的区域中根本不记录数据,然后数据被部分记 录20ms,随后在记录开始之后数据被正常记录70ms。相反,根据本发明的 一方面,当在记录之前施加0.25 V的聚焦偏移持续100 ms的时间段以校正色 ^象差时,如图6B所示,可以看出,记录信号^皮正常再现。
如图5A和图5B之间的比较以及图6A和图6B之间的比较所示,具体 地讲,对于DL光盘,当没有执行色像差的校正时,在记录信号中发生损失, 从而不执行色像差的校正就不能有效地执行数据记录。与SL光盘不同,在 DL光盘中产生严重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将信息记录在DL光盘上所需的记录功 率大约是将信息记录在SL光盘上所需的功率的两倍。由于波长的变化与光功 率的幅度成比例地增大,所以当使用需要更大的记录功率的DL光盘时,色 像差相应地变得更加严重。
如图5A、 5B、图6A和图6B所示,对于各种类型的光盘(诸如,在表面 上具有单个信息存储层的光盘(例如SLBD-RE),或者在表面上具有两个信息 存储层的光盘(例如DL BD-RE)),当通过将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来执行 信息记录时,可应用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应该理解, 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可应用于除了 SL BD-RE和DL BD-RE盘之外的光盘,诸如传统的DVD和/或CD。本发明的各方面对多种 类型的光盘产生有益效果,特别对需要相对高的记录功率量的盘(诸如DL光 盘)产生有益效果。
图7是显示当应用了图3的方法时在DLBD-RE光盘的记录和再现模式 之间转换的时刻的聚焦误差信号(FES)的抖动的标绘图。在图7中,水平方向 上的部分表示100 ms的时间,殳,垂直方向上的部分表示用于FES的500 mV的电压。写入门信号使用大约2.00V的电压。
图7显示了当通过将0.25 V的聚焦偏移施加到DL光盘持续100 ms来校 正色像差时在记录和再现模式之间转换的时刻的FES。如图3所示,在记录 之前施加离焦,在记录之后不久由于残余的色像差的影响产生离焦,从而FES 再次抖动。可以看出,记录开始之后由于色像差导致的FES的抖动量为0.1 V, 是图4A中所示的在校正DL BD-RE光盘的色像差之前产生的FES的抖动量 的大约1/5。
因此,当应用图3的方法时,对于DL光盘可校正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 记录模式期间的色像差,并且记录信号可在记录一开始就被正常记录。
尽管在上述描述中,对于需要具有405nm波长的光束的BD,在从再现 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应用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色像差校正方法,但是上 述描述意图仅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各方面可应用于使用具有多种波长范 围的光束的各种光学信息存储介质,这是因为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 期间,色像差仍然被产生并且影响记录。例如,在使用蓝光(例如,具有405 nm 波长的光束)来将信息记录在HD (高清晰度)DVD上期间,可应用本发明的各
束的各种光学信息存储介质,诸如BD或HD DVD。
如上所述,通过应用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由于 在使用用于记录的光学拾取器来进行记录期间激光二极管的波长变化导致的 色像差所产生的离焦误差被去除,以提高光学拾取器的记录性能。
具体地讲,与传统技术不同,由于可通过控制物镜来校正色像差,而不 通过添加或改变光学部件来校正色像差,所以本发明的各方面降低了制造成 本,使得光的损失被最小化,并且提高可光学效率。另外,对于与两种或更 多种波长可兼容的光学拾取器,优点在于,因为光学特性(例如焦距)根据两种 或更多种波长而变化很d、,所以可容易地制造可兼容拾取器。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采用根据本发明一方面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的 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的整个系统的结构。图9示出了可用于图8中的光学记 录和再现设备的光学拾取器的示例。
参照图8,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包括主轴电机312,使光盘10旋转; 光学拾取器50,可运动地安装在光盘10的径向方向上,以乂人光盘10再现信 息以及将信息记录在光盘10上;信号处理部分100,从光学拾取器50的检
13测信号检测聚焦误差信号;驱动部分307,驱动主轴电机312和光学拾取器 50;控制部分309,控制光学拾取器50的聚焦伺服和循轨祠服。另外,该光 学记录和再现设备还包括转盘352以及夹住光盘10的夹具353。
参照图9,光学拾取器50包括光源,例如激光二极管;物镜17,将入 射光聚焦在光盘10上;光电检测器19,接收从光盘10反射的光。另外,光 学拾取器50还包括光路改变器15(例如,偏振分束器),改变入射光的行进 路径;波片13(例如,四分之一波片),改变入射光的偏振状态;准直透镜12, 对入射光进行校正,以使得平行光束入射在物镜17上。光学拾取器50还包 括检测透镜18, 4企测透镜18通过对入射光进行聚焦来形成具有适合于光电 检测器19的大小的光点。检测透镜18可以是按照像散方法检测聚焦误差的 像散透镜。应该理解,其它类型的透镜和/或透镜组合可取代像散透镜用作检 测透镜18。
光盘10可以是相对于光盘的表面具有单个或多个信息存储层的光盘,例 如BD或HD DVD。光源11发射具有预定波长的光,该具有预定波长的光适 合于在光盘10上记录和再现数据。光源11可一艮据BD和HD DVD标准,发 射具有蓝光波长(例如,405nm波长)的光束。应该理解,光源11还可发射具 有大于或小于405 nm的波长的光束,诸如用于传统DVD的红光束。
物镜17在聚焦方向上被致动器16驱动。物镜17可被形成为具有用于 BD的0.85的有效NA或用于HD DVD的0.65的有效NA。另夕卜,物镜17 可被制造为通过具有用于BD的0.85的有效NA和用于HD DVD的0.65的有 效NA而与BD和HD DVD可兼容。致动器16可驱动物4免17,以^吏得物镇:
方向上驱动物镜17。此外,不需要使物镜17运动来实现光盘10和物镜17 之间的相对运动。相反,例如,转盘352和夹具353可使光盘IO运动,而物 镜17保持在固定位置。或者,物镜17和光盘IO可彼此结合而运动。
图9示出了可用于图8中所示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的光学拾取器50 的示例。光学拾取器50是分离类型的光学系统,其中,光源ll和光电检测 器19一皮分离,并且光源11和光电4企测器19净皮一对一地设置。光源11可发 射具有单一波长的光束。光源11可以是多类型光源,其发射具有多种波长的
光束,以兼容地采用DVD以及各种多格式光盘(例如BD和HD DVD)中的至 少一种。光学拾取器50还可包括全息光学模块(未示出),以兼容地采用使用不同波长的多格式光盘。另外,光学拾取器50的光学配置可按照多种方式变 化。
从光盘10反射的光通过位于光学拾取器50上的光电检测器19被检测并 被光电转换,从而净皮改变为电信号。信号处理部分100接收电信号,并产生 聚焦误差信号FES。 FES通过驱动部分307 ;故输入到控制部分309。信号处理 部分100可在从光电检测器19输出的电信号中检测循轨误差信号和/或倾斜 信号。
驱动部分307控制主轴电机312的旋转速度,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 且驱动光学拾取器50。控制部分309将基于从驱动部分307输出的信号的聚
光学拾取器50的聚焦、循轨和/或倾斜操作。
此外,控制部分309根据再现和记录设备在再现纟莫式下运行还是在记录 模式下运行,来控制光源11输出适合的光功率,并且控制用于物镜17的离 焦驱动的信号被施加给用于驱动安装了物镜17的整个线轴(未示出)的致动器 16,或者被施加给仅在聚焦方向上直接驱动物镜17的另外的致动器(未示出), 从而在转换为记录才莫式之前,聚焦偏移通过驱动部分307被施加给物镜17。 最好但不是必要地,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记录和再现设备具有这样一种结构, 使得物镜17被固定到线轴,并且记录和再现设备驱动具有物镜17的线轴, 从而通过将用于驱动物镜17的离焦的信号施加给致动器16,来将聚焦偏移 施加给物镜17。或者,在记录和再现设备中,物4竟17可以可运动地相对于 线轴被安装,并连接到另外的致动器(未示出),以相对于线轴在聚焦方向上驱 动物镜17,从而可通过仅直接驱动物镜17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镜17。
被施加的聚焦偏移的量与光源11的输出光功率成比例地被控制。在其间 施加了聚焦偏移的预定时间之后,聚焦偏移被去除。
如上所述,通过在光学拾取器的再现和记录期间应用才艮据本发明各方面 的色像差校正和记录方法,在记录期间去除了由于激光二极管的波长变化导 致的色像差所产生的离焦误差,从而可提高光学拾取器的记录性能。
具体地讲,由于通过控制物镜而不用添加或改变用于校正色像差的光学 部件,就校正了色像差,所以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各方面降低了制造 成本,使得光的损失被最小化,并且提高了光学效率。另外,因为光学特性(例 如焦距)根据波长而变化很小,所以本发明的各方面使得能够容易地制造与至少两种波长可兼容的光学拾取器。
本发明的各方面也可被实现为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代 码。例如,关于光盘的类型、记录速度和记录层的数量的信息可被存储为计 算机可读代码,以自动产生适合的聚焦偏移值。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是能够 存储计算机系统其后可读取的数据的任何数据存储装置。计算机可读记录介
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CD-ROM、磁带、 软盘、光学数据存储装置以及在包括压缩源代码段和加密源代码段的载波(诸 如通过互联网的数据传输)中实施的计算机数据信号。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也 可分布在网络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从而按照分布式方式来存储并执行计算 机可读代码。
尽管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 一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 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 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校正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的方法,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具有光学拾取器,所述光学拾取器使用物镜将从光源发射的光聚焦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并使用光电检测器检测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光,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转换之前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镜,以减小由色像差导致的离焦;在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同时,通过在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从光源输出记录光功率,来校正在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与离 焦的量相等。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小于 离焦的量,并且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和离焦的量之间的差在记录操作 期间的离焦误差极限之内。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持续时 间与致动器使物镜运动所需的响应时间对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持续时 间与致动器使物镜运动所需的响应时间对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与记 录光功率成比例地一皮控制。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持续时 间与致动器使物镜运动所需的响应时间对应。
8、 一种具有光学拾取器的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所述光学拾取器使用物 镜将从光源发射的光聚焦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并使用光电检测器检测从 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光,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包括控制部分,根据再现模式和记录模式控制光源输出适合的光功率,并且 控制在转换为记录模式之前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镜,其中,控制部分通过沿着一方向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镜,以减小根据波 长变化产生的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从而校正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 期间产生的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其中,当光源的输出光功率从再现光功率 改变为记录光功率时产生所述波长变化。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与离 焦的量相等。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小 于离焦的量,并且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和离焦的量之间的差在记录操 作期间的离焦误差极限之内。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持续 时间与致动器使物4竟运动所需的响应时间对应。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持续 时间与致动器使物镜运动所需的响应时间对应。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施加给物镜的聚焦偏移的量与 记录光功率成比例地纟皮控制。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致动器,其中,聚焦偏移被施 加给物镜的持续时间与所述致动器使物镜运动所需的响应时间对应。
15、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包括位于所 述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的表面上的单个信息存储层或多个信息存储层中的一 种。
16、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包括具有位 于所述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的表面上的单个信息存储层或多个信息存储层的蓝 光盘(BD)或高清晰度(HD) DVD中的 一种。
17、 一种校正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 间产生的色像差的方法,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具有光学拾取器,所述光 学拾取器使用物镜将从光源发射的光聚焦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并使用光 电检测器检测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光,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转换之前,调整物镜和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之间的距离,以抵消色 像差;在所述调整之后开始所述转换。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包括将物镜和光学 信息存储介质之间的距离增大比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距离小的距离,并且所 述比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距离小的距离与所述离焦距离之间的差在离焦误差 才及限之内。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转换之前的一段时间开始所述调整,其中,所述一段时间与致动器使物镜从再现聚焦距离运动到记 录聚焦距离所需的响应时间对应。
20、 一种光学记录和再现i殳备,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i殳备一交正在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的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包括光学拾取器,具有聚焦从光源发射的光的物镜,以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再现信息以及将信息记录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控制部分,调整物镜和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之间的距离,其中,控制部分通过在所述转换开始之前调整所述距离,来校正所述离焦。
全文摘要
一种校正在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中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产生的色像差的方法,所述光学记录和再现设备使用光学拾取器,所述光学拾取器通过使用物镜聚焦从光源发射的光来在光学信息存储介质上形成光点,并使用光电检测器检测从光学信息存储介质反射的光,所述方法包括在从再现模式转换为记录模式之前将聚焦偏移施加给物镜,以减小根据波长变化产生的色像差所导致的离焦,其中,当光源的输出光功率从再现光功率改变为记录光功率时产生所述波长变化;在聚焦偏移被施加给物镜的同时,通过在转换为记录模式期间从光源输出记录光功率,来校正所述离焦。
文档编号G11B7/135GK101427309SQ200780014127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4日
发明者崔祐硕, 金仁柱, 金泰敬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