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971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读取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盘播放器中,用以驱动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主要由减速齿轮、进给 齿条、蜗杆和丝杆等结构组成。其中进给机构主要利用固定于马达输出端的蜗杆驱动齿轮, 齿轮与刚性进给齿条啮合,同时进给齿条与光学读取单元固接并于一丝杆上滑动。光盘播 放器在读取光盘时,机芯通过光学读取单元发射出激光,光束经过碟片后反射回光学读取 单元,光学读取单元对反射光进行解码、信号处理实现数据的读取,因此光学读取单元运动 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光盘播放器机芯的读碟能力。目前驱动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主要采用齿轮与刚性的进给齿条啮合,因此光 学读取单元在沿着导杆往复移动时,刚性进给齿条会受到来自齿轮的压力,当压力过大时, 可能会出现齿条卡死,或在进给齿条移动至内轨的极限位置时,因马达堵转,而使进给齿条 产生沿导杆方向较大的作用力,致使周围的其他部件,如光学读取单元受力过度而变形,这 就会相应减少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驱动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由于在运动时齿轮和进给齿条 之间的作用力较大而造成的卡死、打滑以至于进给传动失效,以及进给齿条在极限位置时 由于马达堵转而造成与周围部件磨损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证光学读取单元 进给运动可靠性,避免进给机构在移动时出现卡死、打滑等不良情况,并能够相应增加进给 机构使用寿命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包括用以读取光盘 上存储信息的光学读取单元、进给齿条、齿轮、蜗杆、马达和用于导引光学读取单元移动的 导杆,所述光学读取单元与所述进给齿条固定并可一同在所述导杆上滑动,所述马达与蜗 杆固接并通过蜗杆进行动力输出,所述齿轮设置于所述蜗杆与所述进给齿条之间,分别与 所述蜗杆和所述进给齿条相啮合,所述齿轮将蜗杆的动力输出传递到进给齿条以驱动进给 齿条移动,所述进给齿条包括齿状结构所在一侧的本体和与导杆固接一侧的基体,所述本 体在沿所述进给齿条移动方向设有通槽。所述本体在与所述齿状结构相对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通槽平行的卡槽。设置所述齿状结构的齿高为h,所述通槽沿内侧边沿均勻分布有若干第一凸起,所 述第一凸起到与第一凸起相对的另一侧边沿的距离形成通槽的最小高度,设置该通槽的最 小高度为hi,所述两个卡槽在靠近齿状结构的一侧边沿上分别设有朝向所述基体方向的 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到所述卡槽的另一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卡槽的最小高度,设置该 卡槽的最小高度为h2,其中,齿高、通槽最小高度和卡槽最小高度分别满足关系式,hl<h, h2>h。[0008]所述光学读取单元上设有与其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孔道,所述导杆从所述孔道穿 过以使所述光学读取单元固定于所述导杆上,所述进给齿条通过螺钉与所述光学读取单元 固定连接。所述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还包括两个用于固定导杆的导杆固定机构,所 述两个导杆固定机构分别设置于导杆两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后,由于用弹性进给齿条 替代了原有的刚性进给齿条,进给机构在沿着导杆移动时,进给齿条在受到齿轮的压力后 留有一定的回复空间,使得进给齿条与齿轮间受力均勻,减少了出现卡死、打滑的可能性, 保证了进给传动时动力传输的稳定性,同时,光学读取单元在移动到极限位置时,可能会出 现马达未及时终止动力传输的情况,此时,在齿轮与进给齿条的啮合下,进给齿条会抵顶位 于导杆端部的导杆固定机构,并对与进给齿条相连的光学读取单元产生挤压,本实用新型 由于预留了卡槽,所以在进给齿条受到齿轮的力过大时,进给齿条的本体向基体靠近,卡槽 变窄,以使齿轮与进给齿条退出啮合,实现进给传动的中止,防止因为马达堵转,进给齿条 受力过大而造成对与其相邻部件的破坏,提高进给机构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内轨 时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一种实施方式处于外轨 时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的进给齿 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的一种实施方 式,包括光学读取单元1、进给齿条4、齿轮5、蜗杆6、马达7以及用于导引光学读取单元1 移动的导杆2。光学读取单元1用以读取光盘上存储的信息,该光学读取单元1上设有与其 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孔道8,上述导杆2从孔道8穿过使得光学读取单元1固定于该导杆 2上,进给齿条4通过螺钉与光学读取单元1固定连接并可一同在上述导杆2上滑动。马 达7用于为光学读取单元1和进给齿条4的移动提供动力输出,上述蜗杆6包括输入端和 输出端,蜗杆6的输入端与马达7固定连接,蜗杆6的输出端与上述齿轮5相啮合,由此,马 达7可通过蜗杆6将动力输出至进齿轮5。本实用新型的该种实施方式下,齿轮5采用减速 齿轮,该齿轮5设置于蜗杆6与进给齿条4之间,分别与蜗杆6的输出端和进给齿条4相啮 合,齿轮5将蜗杆6的动力输出传递到进给齿条4以驱动进给齿条4移动。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下,上 述进给齿条4包括齿状结构47所在一侧的本体41和远离齿状结构47 —侧的基体42,本体41在沿进给齿条4移动方向上设有通槽43,并且该通槽43位于上述本体41的中央位置。 通槽43沿其内侧边沿均勻分布有若干个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凸起45,本实用新型的的该 种实施方式下,设置第一凸起45的个数为三个,三个第一凸起45将通槽43的一内侧边沿 平均分成四等分,其中,任意第一凸起45到与其相对的通槽43的另一内侧边沿的距离形成 通槽43的最小高度,设置该通槽43的最小高度为hi。上述本体41在与齿状结构47相对 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上述通槽43平行的卡槽44。两个卡槽44在靠近齿状结构47的 一侧边沿上分别设有朝向基体42方向的第二凸起46,该第二凸起46到卡槽44的另一侧边 沿的距离为卡槽44的最小高度,设置该卡槽44的最小高度为h2,同时,设置进给齿条4上 齿状结构47的齿高为h,本实施方式下,令齿高、通槽43最小高度和卡槽44最小高度分别 同时满足如下关系,hl<h, h2>h。进给齿条4在导杆2上移动时,进给齿条4受到沿y方向的挤压力F,进给齿条4 在受到力F后,会沿y方向变形,由于设置了通槽43,因此齿轮5与进给齿条4间形成了柔 性啮合,且hi < h,这保证了进给齿条4在沿y方向变形时,不会出现齿轮5与进给齿条4 脱离或啮合不良的情况。进给齿条4移动到导杆2的两端时,光学读取单元1处于内外轨的极限位置,这时 需要防止因为马达7堵转而造成进给机构读盘失效。本设计在出现马达7堵转时,齿条会 沿y方向变形,由于h2 > h,当齿条变形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进给齿条4与齿轮5脱离啮合, 从而一方面解决了马达7堵转对马达7的损耗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进给齿条4在极限位 置处由于持续挤压相邻部件而造成各部件变形的情况。在通槽43与卡槽44内设置的各凸起,对进给齿条4的变形起支撑作用,可使齿轮 5在与进给齿条4的不同位置啮合时,在力F的作用下,进给齿条4沿y方向的位移变化相 近,以提高光学读取单元1移动的平稳性,由此可使机芯读碟更为精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还包括两个用于固定导杆2的导杆 固定机构3,所述两个导杆固定机构3分别设置于导杆2两端,导杆2通过导杆固定机构3 固定于机芯的其他部件上。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后,由于用弹性进给齿条 4替代了原有的刚性进给齿条,一方面进给机构在沿着导杆2移动时,进给齿条4在受到齿 轮5的压力后留有一定的回复空间,使得进给齿条4与齿轮5间受力均勻,减少了出现卡 死、打滑的可能性,保证了进给传动时动力传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光学读取单元1在移 动到极限位置时,可能出现马达7未及时中止动力输出的情况,此时齿轮5与进给齿条4的 仍旧处于啮合状态下,进给齿条4会抵顶位于导杆2端部的导杆固定机构3,并同时对与进 给齿条4相接的光学读取单元1产生挤压,由于预留了卡槽44,在进给齿条4受到齿轮5的 力过大时,进给齿条4的本体41向基体42靠近,卡槽44变窄,以使齿轮5与进给齿条4退 出啮合,实现进给传动的中止,防止因为马达7堵转,进给齿条4受力过大而造成对与其相 邻部件的破坏,提高进给机构的使用寿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 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情况下对此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但都应当 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包括用以读取光盘上存储信息的光学读取单元(1)、进给齿条(4)、齿轮(5)、蜗杆(6)、马达(7)和用于导引光学读取单元(1)移动的导杆(2),所述光学读取单元(1)与所述进给齿条(4)固定并可一同在所述导杆(2)上滑动,所 述马达(7)与蜗杆(6)固接并通过蜗杆(6)进行动力输出,所述齿轮(5)设置于所述蜗杆 (6)与所述进给齿条(4)之间,分别与所述蜗杆(6)和所述进给齿条(4)相啮合,所述齿轮 (5)将蜗杆(6)的动力输出传递到进给齿条⑷以驱动进给齿条⑷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齿条(4)包括齿状结构(47)所在一侧的本体(41)和与导杆(2)固接一侧的 基体(42),所述本体(41)在沿所述进给齿条移动方向设有通槽(4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1)在 与所述齿状结构相对一侧的两端各设有一个与所述通槽(43)平行的卡槽(4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齿状结 构(47)的齿高为h,所述通槽(43)沿内侧边沿均勻分布有若干第一凸起(45),所述第一凸起(45)到与第 一凸起(45)相对的另一侧边沿的距离形成通槽(43)的最小高度,设置该通槽(43)的最小 高度为hl,所述两个卡槽(44)在靠近齿状结构(47)的一侧边沿上分别设有朝向所述基体(42) 方向的第二凸起(46),所述第二凸起(46)到所述卡槽(44)的另一侧边沿的距离为所述卡 槽(44)的最小高度,设置该卡槽(44)的最小高度为h2,其中,齿高、通槽(43)最小高度和卡槽(44)最小高度分别满足关系式,hl<h,h2>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读取单 元(1)上设有与其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的孔道(8),所述导杆从所述孔道(8)穿过以使所述光 学读取单元(1)固定于所述导杆(2)上,所述进给齿条(4)通过螺钉与所述光学读取单元 (1)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光学读 取单元的进给机构还包括两个用于固定导杆(2)的导杆固定机构(3),所述两个导杆固定 机构(3)分别设置于导杆(2)两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学读取单元的驱动机构,包括光学读取单元、导杆、导杆固定机构、进给齿条、齿轮、蜗杆、马达,马达通过蜗杆向齿轮进行动力输出,齿轮咬合进给齿条,用以完成进给齿条的往复移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弹性齿条,齿条本体与基体之间存在预留间隙,齿条本体受力挤压后预留间隙会相应变小,通过调整预留间隙与齿高之间的匹配关系即可避免进给运动过程中齿轮与齿条之间打滑,保证动力传输的高精度和稳定性,并在光学读取单元运动到极限位置时,可实现齿轮与齿条退出啮合,实现动力传动的中断,防止因为马达的堵转造成进给机构的破坏。
文档编号G11B7/08GK201780781SQ20102021227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李滔, 黄运荣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