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712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特别是指一种由电力储存装置的可提供电力及可重复充电特性,配合以可置换式的电源连接器,而达到由置换不同型式的电源连接器,供给多种形式的可携式电子用品电力的电池充电座组。
随着电脑科技的快速发展,电脑科技的相关产品,也逐渐的形成人们一项必备的辅助工具,而一般比较常见的是可携带型小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而相关常见的产品所需的电源,是由该产品所自带或外置干电池式或内建可重复充电电池式,而不同型式的可携带型小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有不同的电池类型与型号;然而,外置干电池式,电池电力的续电力常有不足之虞,内建可重复充电电池式,虽有高容量的电力供应,但仍需固定时间充电来补充电源,而且无法由使用者轻易随时更换,当遇到需记录重要资讯时,却发生电力不足而又找不到电源插座时,对于重要资讯所带来的损失,有时恐会难以估计。在此仅述及可携带型小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若将可携带型小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周边设备(如数字相机、录音笔及手机等)一并考虑进去,如何找到一种轻薄可携带型式的可供电源,在这个随身电子产品急速增多的环境下,变得极为重要。
常用的携行式电池充电座,不仅电力供应仅为单一型式(如仅可用变压器或仅可用外置电源充电),可供应所需电源的产品型式也很少(如某公司所研发的充电座,仅适用于本公司的产品或与其合作的厂商),产品研发的目的过于商业化,并不是站在消费者使用产品的角度来设计,也不符合多样化电子产品的实际所需。
由此可见,上述常用装置仍有诸多缺失,而亟待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它可置换不同型式的电源连接器,提供不同型式的可携带型小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电力;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是在本实用新型内置有一可重复充电的电力储存装置(如锂电池),该电力储存装置可由使用者视使用情况而予以更换;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是装设有一电源输出接点,由不同接头的连接线,可连接需要电力驱动的不同型式的电子产品,如数字相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录音笔等,再由电力储存装置提供所需电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是装设有一电源输入接点,可由不同型式的连接线(USB连接线、变压器的连接线等),充电于电力储存装置或由电源输入接点的电源直接输入,进而可由电源输出接点驱动其它电子设备(如数位相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录音笔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包括有上盖、下盖、电源介面板、电力储存装置等,上盖与下盖扣合组成壳体;所述下盖的下部设有一开槽,该开槽可配合有掀盖,而该下盖两侧适当处,则各另设有孔;所述电源介面板的主体为电路板,电路板布设有电路,电路在电路板的适当位置处,延伸有两电源接点、电源输出接点及电源输入接点,而电路板则另设有电源连接器;电路板设置有第一连结器,电源连接器则设有第二连结器;电路板与电源连接器连结,可由第一连结器及第二连结器的连接而使电源接通,电源连接器为可置换式。电源介面板装设在上盖与下盖组合成的壳体内,电源介面板所设的电源输出接点及电源输入接点可配合在下盖两侧所设的孔,而电力储存装置则由下盖的开槽而内置于壳体内,该电力储存装置的两电极,与电路板的两电源接点接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顶面立体上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顶面立体下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分解立体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较佳实施例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电源介面板的分解立体视图。
图中符号与名称对照1 上盖
101 传输线2 下盖21掀盖22孔23孔24开槽3 电源介面板31电路板32电源连接器33电源接点34电源接点35电源输入接点36电源输出接点37第一连结器38第二连结器4 电力储存装置7 可携式小型电脑8 电子产品81传输线9 电脑91传输线10变压器请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为该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分解立体视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顶面立体上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顶面立体下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分解立体视图;本实用新型由上盖1、下盖2、电源介面板3及电力储存装置4所组成;上盖1的下方配合有下盖2,下盖2的下部设有开槽24,该开槽24可配合有掀盖21,而下盖2两侧适当处,则各另设有孔22和23;电源介面板3的主体为电路板31,该电路板31布设有电路,该电路于电路板的适当位置处延伸设有两电源接点33及34、电源输出接点36及电源输入接点35,该两电源接点33及34可连接电力储存装置4的两电极,而该电路板31则另设有电源连接器32;上盖1与下盖2配合组成壳体,电源介面板3则装设于该壳体内,电源介面板3所设的电源输出接点36及电源输入接点35配合于下盖2两侧所设的孔22及23,电力储存装置4则可由下盖2的开槽24而内置于壳体内,该电力储存装置4的两电极,与电路板的两电源接点33及34接触,而下盖2所设的掀盖21,可掀开与盖合的开槽24,该开槽24为电力储存装置4的置入与取出的开口,而掀盖21则可保护内置于壳体内的电力储存装置4。
请参照图5,为该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电源介面板的分解立体视图,由图示可知电路板31设置有第一连结器37,电源连接器32设有第二连结器38;电路板31与该电源连接器32连结,以传输电力,并由第一连结器37及第二连结器38的连接而接通,其电源连接器32可置换为不同的型式。
请参照图4,为该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的较佳实施例视图,本实用新型本体的电源连接器32,可变换为不同的型式,由此可连接不同型式的可携式小型电脑7或个人数字助理(PDA),而该电源输出接点36,可由电源传输线81连接数字相机等需电力驱动的电子产品8,另外,该电源输入接点35,则可由电源传输线91连接电脑9或传输线101连接变压器10等可提供电源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轻薄轻巧,可随身携带,不占大空间;本实用新型可提供不同型式的可携带型小型电脑或个人数字助理的电力;本实用新型内置的可重复充电的电力储存装置可由使用者视使用情况而予以更换;本实用新型可连接需要电力驱动的不同型式电子产品,如数字相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录音笔等,再由电力储存装置提供所需电力。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不同型式的连接线(USB连接线、变压器的连接线等),充电于电力储存装置或由电源输入接点的电源直接输入,进而可由电源输出接点驱动其它电子设备(如数字相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录音笔等)。
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说明,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如变化电源连接器型式或电源供装置的类型等变化的等效性实施例,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主要包括上盖、下盖、电源介面板、电力储存装置等,其特征在于上盖(1)与下盖(2)配合组成壳体;下盖(2)的下部设有开槽(24),该开槽(24)配合设有掀盖(21),在下盖(2)两侧的适当处,各设有孔(22、23);电源介面板(3)的主体为电路板(31),该电路板(31)布设有电路,该电路在电路板(31)的适当位置处延伸有两电源接点(33、34),电源输出接点(36)及电源输入接点(35),而电路板(31)另设有电源连接器(32);电源介面板(3)装设在上盖(1)与下盖(2)组成的壳体内,电源介面板(3)所设的电源输出接点(36)及电源输入接点(35)可配合在下盖(2)两侧所设的孔(22、23),电力储存装置(4)则由下盖(2)的开槽(24)处而内置于壳体内,该电力储存装置(4)的两电极,可与电路板(31)的两电源接点(33、34)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其特征在于电路板(31)设置有第一连结器(37),该电源连接器(32)则设有第二连结器(38);电路板(31)与电源连接器(32)连结,由第一连结器(37)及第二连结器(38)的连接而接通,其电源连接器(32)为可置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结器(37)及第二连结器(38)的连接,为电力传输的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其特征在于电源连接器(32),可变换不同的型式,而可连接不同型式的可携式小型电脑(7)或个人数字助理(PD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出接点(36),可由电源传输线(81)连接数字相机等需电力驱动的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接点(35),可由电源传输线(91)连接变压器(10)等可提供电源的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可携式电池充电座组,它由上盖、下盖、电源介面板和电力储存装置组成;电源介面板的电路板所设置的电源输出接点及电源输入接点,可储存电力于电力储存装置,由电力储存装置提供电力于其它需电力驱动的电子产品,再配合以不同型式的可置换电源连接器,进而可向多种型式的可携式电子用品(如数字相机、个人数字助理及可携式小型电脑等)提供电力。
文档编号H01M10/44GK2484651SQ01221309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19日
发明者张承宗 申请人:诠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