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灯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804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投射灯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射灯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组装上较为简单容易,可使生产制造成本降低的投射灯头结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灯具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如能在室内装饰中搭配适当的灯具,则兼具有实用与美观的功能,业者鉴于灯具的市场颇富潜力,皆呕心地研发新产品,无论是投射灯、壁灯、吊灯、桌灯、台灯、落地灯或轨道灯等设计亦不断的推陈出新。
一般公知的投射灯具有一投射灯头1a(如

图1),其是具有一绝缘体10a,该绝缘体10a二侧设有插座11a,可供灯体14a的二接脚插接,并以螺丝13a将灯体14a的二接脚予以锁固,另于该绝缘体1 0a二侧螺接有螺帽12a,将二插座11a迫紧固定于绝缘体10a二侧,该二螺帽12a可用以与支撑装置及电源(图略)连接,用以输入电力至二插座11a,以提供灯体14a所需电力。
但是,上述公知的投射灯头,其结构大都设计的非常复杂,在组合时,往往会利用许多螺丝13a及螺帽12a为结合组件,导致组装上较为不便,相对的使得生产制造较为不便。
因此,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投射灯头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可待加以改进。
于是,本创作人有感上述缺陷有待改进,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射灯头结构,以克服公知投射灯头结构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投射灯头结构,其包括一绝缘体、二固定组件、二导电片及二弹性组件,该绝缘体内部形成二容置空间,该绝缘体上设有二插孔,该插孔是由容置空间内部贯穿至外部,该二固定组件上各设有一导电片容槽,该二固定组件一端是迫入固定于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内部,该二导电片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该二导电片设置于二固定组件的导电片容槽内部,且导电片与绝缘体的插孔相对应,该二弹性组件设于绝缘体与导电片之间,可增加导电片夹持力,借此组成一投射灯头结构。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投射灯头结构,其中该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之间设有一隔板;其中该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内壁各设有一凹入卡槽,弹性组件一端顶触容置空间内壁的凹入卡槽;其中该固定组件上设有一弹性组件容槽,该弹性组件容槽是贯通至导电片容槽,该弹性组件为一锥度弹簧,其一端配合于固定组件的弹性组件容槽中,并顶触导电片的第一侧部外壁;其中该固定组件上设有一连接孔或外螺纹,该固定组件并露出绝缘体的容置空间一定长度;其中该导电片的第一侧部下端向外弯折形成一倾斜状的导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投射灯头结构的优点是,其结构大幅简化,在组合时,仅需将二固定组件一端迫入固定于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内部,即可完成投射灯头的组装,不需使用螺丝、螺帽为结合组件,组装上较为简单容易且快速,使得生产制造成本得以降低。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见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述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要简要说明图1是公知投射灯头的立体分解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绝缘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与灯体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与灯体的立体分解图。
实施例请参见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投射灯头结构,其包括有一绝缘体10、二固定组件20、二导电片30及二弹性组件40,其中的绝缘体10是以塑料材料制成,其内部形成有二容置空间11,该二容置空间11之间设有一隔板12(如图5),将二容置空间11予以区隔,该绝缘体10上设有二插孔13,该插孔13是由容置空间11内部贯穿至外部,该容置空间11内壁各设有一凹入卡槽14。
绝缘体10外壁可连接有一凸出的杆体15,以便于利用该杆体15拨动投射灯头调整不同的角度。另于绝缘体10外壁相对两侧可设有卡接槽16,可用以卡接一连接组件50,以便借由该连接组件50弹性卡接一灯体60(如图6及图7),该灯体60的二接脚61可插接于绝缘体10的二插孔13内部。上述的灯体60利用连接组件50与绝缘体10连接的结构,并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畴,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灯体的型式与连接组件,故不予以赘述。
固定组件20是以铜材料制成,其外形是与绝缘体10的容置空间11相对应,该固定组件20的长度则较容置空间11的长度为长,该固定组件20一端设有一导电片容槽21及一弹性组件容槽22,该弹性组件容槽22是贯通至导电片容槽21,该固定组件20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孔23或外螺纹(图略),可用以与支撑装置及电源(图略)连接,用以输入电力至二固定组件20,该二固定组件20一端是迫入固定于绝缘体10的二容置空间11内部,并利用弹性组件40一端卡入容置空间11内壁而产生的凹入卡槽14,并令该二固定组件20另一端露出绝缘体10的容置空间11一定长度。
导电片30是以铜材料制成,其是弯折呈“冂”型片体,其具有一第一侧部31及一第二侧部32,并将第一侧部31下端向外弯折形成一倾斜状的导引部33,该二导电片30设置于二固定组件20的导电片容槽21内部,导电片30下端与绝缘体10的插孔13相对应,因此当灯体60的二接脚61插接于绝缘体10的二插孔13时,灯体60的二接脚61可插置于导电片30内部,接脚61并可被导电片30的二侧部31、32所夹持,使灯体60的二接脚61可与二导电片30及二固定组件20达到电性连接,电力可经由二固定组件20、二导电片30而输送至灯体60的二接脚61,以提供灯体60所需电力。
弹性组件40为一锥度弹簧,其一端可配合于固定组件20的弹性组件容槽22中,并顶触导电片30的第一侧部31外壁,另一端则顶触容置空间11内壁而产生的凹入卡槽14防止二固定组件20被外力拉出,使弹性组件40位于绝缘体10与导电片30之间,因此可增加导电片30的夹持力,借弹性组件40顶推第一侧部31牢固地将灯体60的二接脚61夹持于二导电片30内部;借由上述的组成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投射灯头结构。
本实用新型投射灯头结构,其结构大幅的简化,在组合时,仅需将二固定组件20一端迫入固定于绝缘体10的二容置空间11内部,即可完成投射灯头的组装,不需使用螺丝、螺帽为结合组件,组装上较为简单容易且快速,使得生产制造成本得以有效的降低,再者,本实用新型在组装灯体60时,可将二接脚61牢固地夹持于二导电片30,故不需再以螺丝锁固,组装上较为简单容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一改进的不可多得的实用新型产品,极具新颖性及进步性,完全符合新型专利申请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投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体,其内部形成二容置空间,该绝缘体上设有二插孔,该插孔是由容置空间内部贯穿至外部;二固定组件,其上各设有一导电片容槽,该二固定组件一端是迫入固定于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内部;二导电片,其具有一第一侧部及一第二侧部,该二导电片是设置于二固定组件的导电片容槽内部,且导电片下端与绝缘体的插孔相对应以及二弹性组件,其设于绝缘体与导电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之间设有一隔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内壁各设有一凹入卡槽,弹性组件一端顶触容置空间内壁的凹入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上设有一弹性组件容槽,该弹性组件容槽是贯通至导电片容槽,该弹性组件为一锥度弹簧,其一端配合于固定组件的弹性组件容槽中,并顶触导电片的第一侧部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上设有一连接孔或外螺纹,该固定组件并露出绝缘体的容置空间一定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射灯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片的第一侧部下端向外弯折形成一倾斜状的导引部。
专利摘要一种投射灯头结构,其包括一绝缘体、二固定元件、二导电片及二弹性组件,该绝缘体内形成二容置空间,其上设二插孔,该二固定组件上各设一导电片容槽,其一端迫入固定于绝缘体的二容置空间内部,该二导电片具有第一侧部及第二侧部并设于二固定组件的导电片容槽内部,导电片与绝缘体的插孔相对应,该二弹性组件设于绝缘体与导电片之间,弹性组件一端顶触容置空间内壁的凹入卡槽,借此,不需使用螺丝、螺帽为结合组件,组装上较为简单容易且快速。
文档编号H01R33/05GK2484676SQ0122280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8日
发明者沈伟宏 申请人:沈伟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