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0219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携带电话和数字式摄象机等各种电子器具中使用的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携带电话和数字式摄象机等多种电子器具使用的是所谓的自动返回式滑动开关。这种滑动开关作为一种音量变换和焦距大小的操作用开关可以向两方向操作,一旦松手则返回中立位置。
参照图6~图9说明这种传统的滑动开关。
图6为传统的滑动开关的剖视图,图7为该滑动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在大致箱形的绝缘树脂制的壳体1中的后方内侧面设置有导电金属制的多个固定接点2,同时在内底面设置有从左右侧面延伸并对向的肋状的挤压部1A。并且,绝缘树脂制的操作体3具有向壳体1前方凸出的操作部3A和位于大致中央下面的凹状收纳部3B。在收纳部3B中以稍许挠曲状态收纳有线圈状弹簧5。又,在操作体3的收纳部3B的左右设置有插通壳体1的挤压部1A的槽部3C,壳体1内收纳有左右方向可移动的操作体3。并且,导电金属制的可动接片4的中间部安装在操作体3的后方侧面,同时两端的接点部4A以稍许挠曲的状态与壳体1的后方侧面弹接。并且,金属板制的盖子6将收纳有操作体3的壳体1上面的开口部盖住,构成滑动开关。
下面说明这种结构的滑动开关的制造方法。
首先,在将可动接片4安装在操作体3上之后,收纳部3B将操作体3保持成朝向上方,将弹簧5挠曲并收纳在收纳部3B中。其后,使操作体3反转,收纳有弹簧5的收纳部3B将操作体3保持成朝向下方并收纳在壳体1内。最后,用盖子6将壳体1上面的开口部盖住,以完成滑动开关。
在上述结构中,一旦从图6所示的中立位置将操作部3A向左方操作,则如图8的剖视图所示,随着操作体3的移动,弹簧5的左端与收纳部3B的左侧面分开。并且,弹簧5与壳体1左侧的挤压部1A弹接而被挤压在收纳部3B的右侧面,形成压缩状态。安装在操作体3上的可动接片4两端的接点部4A通过壳体1的后方侧面弹接滑动,并与左侧和中央的固定接点2弹接。由此,通过可动接片4使开关电气连接。一旦解除向操作部3A的操作力,则弹簧5的右端挤压收纳部3B的右侧面。这样,利用被压缩的弹簧5的弹力使操作体3返回原来的中立位置。在将操作部3A朝右方向操作时,与上述相反,弹簧5被压缩在壳体1右侧的挤压部1A与收纳部3B的左侧面之间。可动接片4的接点部4A与中央和右侧的固定接点2弹接。
然而,如图9的立体图中的影线所示,在上述传统的滑动开关中,线圈状弹簧5的座圈部5A通常为两端各1/4圈。弹簧5下半部的尺寸仅比上半部长了该座圈部5A部分的长度。因此,开关组装时,将弹簧5挠曲状收纳于操作体3的收纳部3B内时,座圈部5A一旦与收纳部3B的左右侧面弹接,则弹簧5不能均等挠曲。弹簧5的中间部向上方凸出,弹簧5容易从收纳部3B中脱出,组装麻烦,作业费时。
本发明有鉴于此,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产生中间部凸起或从收纳部中脱出的、便于组装且作业容易的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滑动开关包括设置有多个固定接点的壳体;可移动地收纳于该壳体内的操作体;安装在该操作体上、可与所述固定接点离接的可动接片;以及收纳在设于所述壳体或操作体的收纳部中、向所述操作体施力的线圈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两端的座圈部数合计为3/4圈~1圈。
采用上述滑动开关,可提供一种不会产生中间部凸起或从收纳部中脱出的、便于组装且作业容易的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开关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开关的弹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开关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滑动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传统的滑动开关的剖视图。
图7为传统的滑动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传统的滑动开关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9为传统的滑动开关的弹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动开关的横剖视图,图2为同分解立体图。壳体11呈大致箱形,由聚苯撑亚硫酸盐和环氧丁烯对酞酸盐等绝缘树脂构成。在壳体11后方的内侧面设置有在铜合金等上镀银等贵金属的导电金属制的多个固定接点12A~12C。
在壳体11的内底面凹陷状设置的收纳部11A内沿长度方向收纳有稍许挠曲状的铜线等的线圈状弹簧15。在收纳部11A的两端形成有向左右侧面延伸的槽部11B。
操作体13由环氧丁烯对酞酸盐和尼龙等绝缘树脂构成。操作体13具有向壳体11前方凸出的操作部13A和两端对向状设置的肋状挤压部13B。挤压部13B插通于槽部11B,操作体13可朝左右方向移动地被收纳在壳体11内。
可动接片14由在铜合金等上镀银等贵金属的导电金属构成。可动接片14的中间部安装在操作体13的后方侧面。可动接片14以稍许挠曲状将两端的接点部14A和14B与壳体11的后方侧面弹接。
并且,镀层钢板等的金属板制盖子16将收纳有操作体13的壳体11上面的开口部盖住,构成滑动开关。
线圈状的弹簧15如图3的立体图中的影线所示,左端的座圈部15A是1/4圈,但右端的座圈部15B却是形成为1/2圈~3/4圈之间。这样,两端的座圈部数的合计就是3/4圈~1圈。由此,弹簧15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尺寸在整个圆周上大体均等,在任何位置上与收纳部11A的左右侧面弹接,弹簧均能均等地挠曲,不会产生中间部凸起或从收纳部11A中脱出。
在组装这种结构的滑动开关时,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首先,在将弹簧15稍许挠曲地收纳在壳体11的收纳部11A内。其次,将后方侧面安装有可动接片14的操作体13的挤压部13B朝向下方,在收纳部11A内配置有弹簧15的状态下,将操作体13放置在左右的挤压部13B之间。
最后,将盖子16安装在壳体11的上面,完成滑动开关。
在上述的结构中,从图1所示中立位置将滑动开关有操作部13A朝左方向操作。这样,如图4的剖视图所示,弹簧15的一端与壳体11的收纳部11A的左侧端抵接,另一端被挤压在操作体13右侧的挤压部13B,形成压缩状态。固定于操作体13侧面的可动接片14的接点部14A、14B与壳体11内的侧面滑动弹接,并与中央和左侧的固定接点12A、12B弹接。并且,通过可动接片14使固定接点12A、12B之间电气连接。
一旦解除向操作部13A的操作力,则利用被压缩的弹簧15的弹力使操作体13与可动接片14一起返回原来的中立位置,将固定接点12A、12B之间电气切断。
又,在朝右方向操作操作部13A时,与朝左方向的操作一样,随着可动接片14的移动,使中央和右侧的固定接点12A与12C之间电气连接。一旦解除操作力,则利用弹簧15的弹力,使操作体13返回原来的中立位置。
采用本实施例,将两端的座圈部数合计3/4圈~1圈的线圈状弹簧15收纳在壳体11的收纳部11A中,并由该弹簧15向操作体13施力。采用这种结构,弹簧15的上半部和下半部的尺寸在整个圆周上大致均等,在任何位置上与收纳部11A的左右侧面弹接,弹簧均能均等地挠曲,由此,可得到不会产生中间部凸起或从收纳部11A中脱出的、便于组装且作业容易的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在以上的说明中是构成将弹簧15收纳在壳体11的收纳部11A中,通过操作体13的挤压部13B使其挠曲。但也可如图5所示将弹簧15收纳在设置于操作体23中央下面的收纳部23B中,通过设置于壳体21内底面的肋状挤压部21A使其挠曲,也可实施本发明。在此场合,也是将可动接片14与固定接点22弹接进行电气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将收纳部11A构成壳体11时,只要将壳体11作为基体,从上方依次安装弹簧15、装有可动接片14的操作体13、盖子16即可。由此,与将收纳部3B设置在操作体23上的图5相比较,在安装弹簧15时因不需要转动操作体,故便于组装。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对弹簧15左端的座圈部15A为1/4圈、右端的座圈部15B为1/2圈~3/4圈的结构作了说明,但左右的座圈部的圈数不限定于此例,只要是两者的合计为3/4圈至1圈即可。
又,在以上的说明中,壳体11、21由聚苯撑亚硫酸盐和环氧丁烯对酞酸盐等的绝缘树脂构成,操作体13、23由环氧丁烯对酞酸盐和尼龙等的绝缘树脂构成,但只要是具有绝缘性且能承受弹簧15弹性的强度的绝缘材料,则也可由其它的树脂材料和陶瓷等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滑动开关,包括设置有固定接点的壳体;可移动地收纳于所述壳体内的操作体;安装在所述操作体上、可与所述固定接点离接的可动接片;以及收纳在所述壳体和所述操作体任一方设置的收纳部中、向所述操作体施力的线圈状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两端的座圈部数合计为3/4圈至1圈。
2.一种滑动开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向所述操作体施力的线圈状弹簧收纳在设有固定接点的壳体和在所述壳体内可移动的操作体任一方设置的收纳部中的工序;将与所述固定接点离接的可动接片安装在所述操作体上的工序;以及将所述操作体收纳在所述壳体内的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两端的座圈部数合计为3/4圈至1圈。
全文摘要
一种滑动开关及其制造方法,将两端的座圈部数合计为3/4圈~1圈的线圈状弹簧收纳在设置于壳体或操作体的收纳部中,利用该弹簧向操作体施力,构成滑动开关。采用这种结构,不会产生中间部凸起或从收纳部中脱出,便于组装,作业容易。
文档编号H01H15/24GK1448972SQ0310778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4日
发明者小堂荣次, 阿部芳晴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