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535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如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DE-A-3020990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接触装置。其中在支座件上布置两个轴向错置的、相互独立的输送和联锁杠杆,这些杠杆分别设计用于接触各个导线端,将这些导线端由相反的轴向导向至支座件。从这篇文献中还可以知道,制成由一个金属板组成的多个接触装置,使得电缆的多个导线共同与多个相互导电地连接的接触装置进行接触。

发明内容
相反,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方便地操纵连接装置的同时可以改善导线和接触装置之间的接触连接。
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内容来实现这个目的。与此相适应地,在支座件上设置两个相互对置的输送和联锁杠杆,通过该杠杆,以最简单的方式,由两个相互对置的侧面来夹紧地包围多芯电缆,使该多芯电缆导向到接触装置上,并且在接触位置上将其锁定在该接触装置上。通过两个输送和联锁杠杆的杠杆作用,以较大的力可以把电缆端部均匀地推到接触装置上。还有利的是,两个杠杆在运动时不只是实现直接输送,而且在接触位置上同时实现联锁功能,以把导线锁定在连接装置上。
优选的是,多个单独的接触装置这样分布在支座件上,使得在支座件上的位置分布与具有电缆包皮的多芯电缆的多个导线的位置分布相一致,因此可以同时接触多芯电缆的未去除护层的端部的多个导线。
通过这种方法,具有针刺形触点的轴向接触的连接装置的使用范围以简单的方式扩大到多芯电缆的接触应用领域中。在此,这种费用较低的连接装置以这种特殊方式适合于不同型式的多芯电缆,例如适合于多导线并列在一排中的扁形电缆,或者适合于圆形电缆,或者适合于具有任何空间上的导线分布的其它多芯电缆。
特别优选的是,支座件上的极化工具以简单的方式始终确保多芯电缆正确地定位在连接装置上。多芯电缆设置有相应的极化装置,优选的是,设置有相应的成型部或槽、切口等等,它们在连接装置上与相应极化装置共同作用。
另一个优选的、也是可分开考虑的实施例以简单方式具有联锁和/或接触弹簧,用于把连接装置联锁在多芯电缆上和/或提高接触力,通过该弹簧使接触件接触导线。
优选的是,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单件或多件的环形件,该环形件在外部圆周上包围着多芯电缆,该环形件轴向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多芯电缆上,使得轴向自由的电缆端从环形件中伸出,此外,支座件构成为插座形的,从而扁形电缆的自由端可以插入到支座件中,以使在那里接触该接触装置。
其它有利的构造可以在其余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出。


以下参照附图,借助实施例来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图1-8是用于扁形或者圆形电缆的没有去绝缘的端部的连接装置的不同的透视图和变型,其中部分表示该连接装置在未接通状态下和在接通的状态下处于不同工作位置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用于扁形电缆的电缆末端的第一连接装置的不同视图和工作位置。
按图1a的连接装置具有支座件7,在该支座件上设置了多个用于多芯电缆的电缆端部的、在一个平面上相互平行地布置的接触装置1,该多芯电缆在这里构成为扁形电缆2。图2示出了圆形电缆的实施方式。任何以其它方式所形成的多芯电缆(例如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或者带有在多个平面内重叠的导线3的扁形电缆)也是可以设想的,但是在这里没有示出。
图1的扁形电缆2具有多个在一个平面中相互平行地布置的导线3,这些导线3各自具有导线绝缘层4和一个单芯或者多芯的芯线5,而导线3嵌入到电缆包皮6中。
接触装置1和/或待接触的多芯电缆2在沿着多芯电缆2的轴向进行接触时相对地相互轴向运动,其中,把接触装置1推到多芯电缆2上,和/或把多芯电缆2推到接触装置1上,因此接触装置1刺入各自所属的导线3的轴向端部中并且接触单芯或者多芯的芯线5。
支座件7在这里包括底板8,该底板设置成垂直于导线插入方向,五个在一个平面上或者一排并列布置的针形或者针刺形接触元件1穿过该底板8,其中接触元件朝向多芯电缆2的这些端部形成针刺形触针,并且接触件1的相反的端部穿过底板8,并且用作在端部区域内折弯的、带有触针的连接销9(图1c),直线引出的导线可以连接到这些触针上,和/或例如它们也可以直接与印刷电路板相连(在这里没有示出)。
根据图1,使用一种特别便宜且易于实现的针刺形触点的变型,用于轴向接触未去除绝缘层的导线端部,该导线端部是具有电缆包皮的电缆一部分。但是,在这里没有示出的其它实施例也是可能的(例如,平的和/或十字形的、和/或设置有和/或形成有刀刃和/或套管的、针刺形的接触件)。从以下实施例看起来也是特别有利的其中,芯线5由套管包围(在这里没有示出),和/或借助弹簧增强和/或自身弹性的接触件1来包围(在这里也没有示出)。
支座件7还具有两个桥形件10、11,这两个桥形件从底板8沿着待插入的多芯电缆2的方向垂直地伸出,并且相互平行地布置,在这些桥形件上或之间,两个输送和联锁杠杆12铰接在穿透触点或者接触元件1的端部前面的区域中。位于桥形件10、11之间的其它的桥形件23、24在两个剩余的敞开侧面上围成用于放入扁形电缆2的空间,并且这样形成了一个与多芯电缆横截面相匹配的插入开口(参见图3a)。
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各自具有一个辊形部分14,辊形部分14分别具有一个表面特性,即允许插入到两个辊形部分之间(图1b)的电缆端部沿着接触件1的方向向前运动(图1c)。因此辊形部分14各自配有多排的齿15,在电缆端部从外部插入时,这些齿在各自相互对置的侧面上压入到电缆包皮6中,然后,在两个操作部分16进一步转动时,这些齿15带动多芯电缆2,并且通过一个相应大小的、由杠杆作用所产生的力压在接触件1上,使得接触装置1沿着轴向进入到电缆端部中,并且在那里接触(单芯或者多芯的)芯线5。
通过下面方法产生了这种装置的一个特别的优点通过由两个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所产生的进给力来接触电缆端,并且通过集成到输送-联锁杠杆12、13中的联锁机构来防止电缆端部被无意地扳下,在这里,通过在桥形件10、11相互面对的侧壁上的凹槽17实现操作部分16在它的端部位置扣到这些桥形件中(图1e)。
通过连接装置用结构简单的装置来实现电缆端部的可靠而快速的接触。在此优选的是,支座件7和/或多芯电缆2配有这样的装置该装置能够允许待插入的电缆端部极化(Polarisieren)。
因此,图1的扁形电缆2可以不同地形成在两个较短的纵侧上,或者形成在壁18、19中,即,两个较短端部中的一个例如是圆形,而另一个形成为削平的,这些桥形件10、11的相互面对的壁形成为类似或者相应的圆形和削平的,从而在与连接装置配合时保证扁平形电缆2进行极化,或者避免错误操作(参见下文)。
图2示出了一个与图1相类似的装置,该装置用来连接具有许多导线3的圆形电缆2,这些导线3嵌入到电缆包皮6中。
根据图2,通过突出部20来保证极化,该突出部从底板8中伸出,并且设计成用于啮合到圆形电缆2外圆周的轴向槽21中。另外,连接装置的结构基本上与图1的结构相一致,在这里,齿15细长地形成为刀刃形,桥形件的结构及输送-和联锁杠杆与圆形电缆2的轮廓相匹配。因此,桥形件10、11中分别被分成两个桥形件,底板8可以选择地配有密封件。优选的是,在圆形电缆的情况下极化通过具有槽和弹簧(在这里没有示出)的另一个极化装置来补充,以便更加可靠地消除误操作。
图3的实施例尽可能地与图1的相一致,但是,在这里额外的卡扣臂22形成在输送和联锁杠杆上,以卡住相应另外的输送和联锁杠杆的后面,而这些卡扣臂22在接通的情况下卡住相应另外的输送和联锁杠杆的后面,并且以简单的方式保证多芯电缆2特别可靠地锁紧在接触状态和/或保证去张力的功能。
图4示出了这样的可能性,连接装置可选择地配有密封盖25,该密封盖设置在电缆包皮6和底板8之间,而底板8设置有插孔形凹槽38,通过该密封盖25来保证防止水分和/或灰尘。必要时,在电缆管套6和底板之间布置着密封件36、37,尤其可以布置密封环。
按照图4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特征在于,锁紧件形成为上死点锁紧件。这个在这里通过下面这些来实现其中的一个辊形部分14具有一个横向的、偏心的伸出部分40(偏心),该伸出部分在接触状态时到达上死点位置。
图5到7没有输送和联锁杠杆,而是具有联锁弹簧26,该联锁弹簧26把弹簧后压力施加在接触件1的接触点上,以把接触终端持久地保持在所规定的尺寸。
其中,按照图5的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多芯电缆,在这里是包围着扁形电缆2的外部圆周的单件的或者多件的环形件27,该环形件27沿着轴向不可移动地固定在扁形电缆2上,使得只有轴向自由的电缆端部从环形件27中伸出来。
连接装置还包括一个支座件28,在这里,该支座件28形成为插座形的,因此,扁形电缆2的自由端可以插入到支座件28中,以使在那里接触该接触装置1。
根据图5和6,两个钢丝或钩形弹簧30用作联锁弹簧26,这些钢丝或者钩形弹簧30固定在环形件上,并且用来从后面卡住支座件28的侧面凸出部29,这些凸出部29沿着插入方向形成为楔形的,从而更加容易推上钩形弹簧26。
一个类似的方案通过一些扁形弹簧31来实现,这些扁形弹簧31从后面卡住缺口,这些缺口用于反卡环形件27和支座件28上的凸出部32、33。多个沿轴向延伸的、可选择的密封和导向桥形件39用来保证密封的变形(图7)。
根据图8,在这里由带钢制成的接触件1构成为角钢形的(Z形),其中接触件的即较短支腿中的一个、即顶支腿形成刺穿尖端,并且Z形的底支腿在它的端部区域中作为连接销9穿过支座件35。因此,把作为弹性支座的弹性橡胶件34布置在对角支腿和支座件35之间,该橡胶件34把一个确定的弹力施加到接触件1,以提高接触力,并且通过它的弹性压力在接触点上产生一个平衡公差间隙的弹性压力。
附图标记清单1 接触装置 34 弹性橡胶件2 扁形电缆 35 支座件3 导线 36,37 密封件4 导线绝缘层 38 凹槽5 芯线 39 密封和导向桥形件6 电缆包皮 40 伸出部分7 支座件8 底板9 带有触针的连接销10,11 桥形件12,13 输送和联锁杠杆14 辊形部分15 齿16 操作部分17 凹槽18,19 纵侧20 突出部21 轴向槽22 卡扣臂23,24 桥形件25 密封盖26 联锁弹簧27 环形件28 支座件29 突出部30 钢丝或钩形弹簧31 扁形弹簧32,33 突出部
权利要求
1.一种连接装置,用来轴向地接触一个导线的未去除护层的且未去除绝缘层的导线端部,该导线具有一导线绝缘层(4)和一个单芯或者多芯的芯线(5),所述连接装置具有a)一个接触装置(1),它具有一个优选由连接销(9)构成的接触件,该接触件用于接触芯线(5);b)一个支座件(7、28、35),接触装置设置在该支座件上;其特征在于c)两个相互对置的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设置在支座件(7、28、35)上,通过输送或联锁杠杆,所述导线可由两个相互对置的侧面夹紧地包围,该导线可导向到接触装置(1)上并且在接触位置上可锁定在该接触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单独的接触装置这样分布在支座件(7、28、35)上,使得接触装置在支座件上的位置分布与一具有一电缆包皮的多芯电缆(2)的多个导线的位置分布相一致,以便可以同时接触多芯电缆(2)的未去除护层的端部的多个导线。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优选在支座件上设置极化工具,以确保多芯电缆能正确地定位在连接装置上。
4.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件(7)具有一个优选布置成垂直于导线插入方向的底板(8),其中接触件(1)穿过该底板。
5.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件(1)的面向多芯电缆(2)的端部形成针刺形触针,接触件(1)的另一端部穿过底板(8),并且用作连接销(9)。
6.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支座件(7)具有桥形件(10、11),桥形件沿着待插入的多芯电缆(2)的方向从底板(8)垂直地伸出,所述两个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在针刺形触点或者接触件(1)的端部前面的区域内铰接在该桥形件上。
7.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各自具有一个辊形部分(14)和一个操作部分(16)。
8.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辊形部分(14)各自具有一个这样的表面特性允许一个插入到两个辊形部分之间的电缆端部朝接触件(1)的方向移动。
9.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辊形部分(14)各自设置有齿(15),在电缆端部从外部插入时,这些齿各自在相互对置的侧面上压入到电缆包皮(6)中,在所述两个操作部分(16)进一步偏转时,这些齿朝接触装置(1)的方向带动多芯电缆(2)。
10.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上形成卡扣臂(22),用于各自从后面卡住另外的相应的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
11.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密封盖(25)位于电缆包皮(6)和支座件(7)之间。
12.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具有一种偏心造型,以实现一种上死点锁定。
13.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或者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联锁和/或接触弹簧(26),用于把连接装置锁定在多芯电缆上和/或提高接触力,借助该弹簧使接触件接触导线(3)。
14.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一个单件或者多件的环形件(27),该环形件在外部圆周上包围多芯电缆(2),该环形件轴向不可移动地固定在多芯电缆(2)上,使得轴向自由的电缆端部从环形件(27)中伸出,以及,支座件(28)形成为插座形的,从而扁形电缆(2)的自由端可以插入到支座件(28)中,以便在那里接触该接触装置(1)。
15.如前述权利要求其中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联锁弹簧(26)构成为钢丝或钩形弹簧(30),该钢丝或钩形弹簧(30)在接通的状态下使环形件(27)和支座件(28)弹性地相互连接。
16.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联锁弹簧(26)构成为扁形弹簧(31),该扁形弹簧在接通的状态下使环形件(27)和支座件(28)弹性地相互连接。
17.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些橡胶件(34)作为弹性支座作用到接触装置的触针(1)上,这些橡胶件保持接触力。
全文摘要
一种连接装置,用来轴向地接触导线的未去除护层的且未去除绝缘层的导线端部,该导线具有一导线绝缘层(4)和一个单芯或者多芯的芯线(5),该连接装置具有接触装置(1),它具有一个优选由连接销(9)构成的接触件,用于接触芯线(5);以及支座件(7、28、35),接触装置设置在该支座件上;其中两个相互对置的输送和联锁杠杆(12、13)设置在支座件(7、28、35)上,通过该杠杆,由两个相互对置的侧面来夹紧地包围导线,使该导线导向到接触装置(1)上,并且在接触位置上被锁定在该接触装置上。
文档编号H01R4/24GK1728460SQ20041009516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9日
发明者贝恩德·克勒, 胡贝特·赫雷曼, 克劳斯·霍尔特霍夫, 克劳斯·施泰因梅茨, 曼弗雷德·多姆拉特, 曼弗雷德·朗格, 维尔纳·贝格, 维尔纳·拉德, 沃尔夫冈·科席尔 申请人: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