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kV插拔式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553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6~20kV插拔式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压(6kV 20kV)配电网中插拔式避雷器设备,主 要用于配电网系统防雷过电压。
背景技术
避雷器是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的重要设备之一。避雷器用于电网防雷过电压,技术 规程规定,避雷器每年必须作预防性绝缘试验,检查避雷器绝缘完好性。因为避雷器的安装 是用螺栓固定在高端,检查避雷器绝缘不能带电试验,必须停电撤下来进行。这样存在每年 作避雷器预防性试验都要停电,不能满足对用户的供电要求,同时职工登高爬杆劳动强度 大,不安全因素多。因此,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影响了企业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电力系统配电网中现有避雷器试验操作不便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全新的插拔式避雷器。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插拔式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两 端的上、下端头,上、下端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避雷器安装时两端的上、下端头插入上、下 端头插座。所述的避雷器的上端头,包括铜排,螺杆;所述铜排与所述螺杆连接,螺杆与避雷 器上端盖连接,所述上端盖连接避雷器阀片;所述铜排上制作有操作孔。所述的避雷器的下端头,包括铜排,螺杆;所述铜排与所述螺杆连接,螺杆与避雷 器下端盖连接,下端盖与避雷器阀片连接。所述避雷器上端头插座,包括上端头插座,闭锁簧;所述上端头插座一边为弧线 形,另一边为垂直形,上端头插座底边固定在绝缘子座上;所述闭锁簧与所述上端头插座垂 直边是一体,闭锁簧位于上端头插座垂直边的一边左边,面对插座口。所述避雷器下端头插座,包括压簧板,扣簧板,座套;所述的座套下端、压簧板下 端、扣簧板下端叠装一起,用螺栓与角铁固定连接后接地。所述避雷器上端头,包括铜排,螺杆,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固定在所述铜排上, 所述铜排与所述螺杆连接,螺杆与避雷器下端盖连接,下端盖与避雷器阀片连接。所述闭锁装置包括闭锁舌板,弹簧,底板;所述锁舌板上端一角与底板上端一角动 连接,所述弹簧上端与锁舌板上端另一角连接,弹簧下端与底板下端连接,所述底板制作有 操作孔。所述避雷器上端头插座,包括上端头插座,闭锁扣;所述上端头插座一边为弧线 形,另一边为垂直形,上端头插座底边固定在绝缘子座上;所述闭锁扣与所述上端头插座垂 直边是一体,闭锁扣位于上端头插座垂直边的另一边的右边。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性,具体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插拔式避雷器,安装、拆卸方便,每年作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不须对用户 停电,也不须要登高爬杆,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和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安全性。2、本发明的插拔式避雷器,由于每年作避雷器试验不停电装、拆,无有停电环节, 减少了职工的复杂工作环节,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大大增加了企业和社会 整体效益。3、本发明的插拔式避雷器,结构简明,工艺简便,易加工制造,成本低,具有很大市 场前景。


图1为本发明插拔式避雷器结构示意图
图2A1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结构示意图(一)
图2A2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闭锁簧形状示意图
图2B1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结构示意图(二)
图2B2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闭锁扣形状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下端头插座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下端头插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端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种插拔式避雷器结构示意图,是由角铁架1、支持绝缘子2、上端 头插座3、闭锁簧4、上端头铜排5、操作孔6、螺杆7、避雷器8、避雷器端盖9、下端头铜排10、 扣簧板11、压簧板12、座套13组成。避雷器安装时,用绝缘操作杆插入避雷器上端头操作孔6,用手举起避雷器8,先 将避雷器下端头插入下端头座内,由扣簧板档住避雷器下端头,再用力向下拉绝缘操作杆, 避雷器上端头既插入上端头插座内,由闭锁簧4卡着避雷器上端头,完成避雷器安装工作。避雷器拆卸时,把绝缘操作杆插入避雷器上端头操作孔6,用力向上一顶,避雷器 上端头脱离上端头插座闭锁簧4,用手举起避雷器8,完成避雷器拆卸工作。图2A1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结构示意图(一),是由避雷器上端头插座3,闭锁簧4 组成;上端头插座一边为弧线形,另一边为垂直形,上端头插座底边固定在绝缘子座上,闭 锁簧与上端头插座垂直边是一体,闭锁簧位于上端头插座垂直边的一边左边,面对插座口。当避雷器上端头插入上端头插座时,闭锁簧4就卡住避雷器上端头,保证接触良 好可靠。图2A2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闭锁簧形状示意图。图2B1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结构示意图(二),是由避雷器上端头插座3,闭锁扣 41组成;所述上端头插座一边为弧线形,另一边为垂直形,上端头插座底边固定在绝缘子 座上;所述闭锁扣与所述上端头插座垂直边是一体,闭锁扣位于上端头插座垂直边的另一 边右边。当避雷器上端头插入上端头插座时,闭锁扣41就卡住避雷器上端头闭锁舌,保证接触良好可靠。图2B2为本发明上端头插座闭锁扣形状示意图。图3A为本发明下端头插座正视结构示意图,是由角铁架21,固定螺栓22,定位杆 23,扣簧板11、压簧板12、座套13组成。扣簧板11下端头、压簧板I2下端头、座套13下端头叠在一起,用螺栓22固定在 角铁架21后接地。定位杆23用于固定座套13。当避雷器下端头插入下端头插座内时,由扣簧板11扣住避雷器下端头,再用力向 下拉绝缘操作杆,避霄器下端头铜排压在压簧板12上,保证避雷器下端头接触良好可靠。 扣簧板11作用于避雷器限位和保证避雷器下端头接触良好。压簧板12作用于避雷器下端 头接触良好。图3B为本发明下端头插座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发明上端头结构示意图,是由上端头铜排5,螺杆7,避雷器端盖9,闭锁 装置14,固定螺钉15组成;闭锁装置14通过螺钉15固定在所述铜排5上,铜排5与螺杆7 连接,螺杆7与避雷器端盖9连接,端盖9与避雷器阀片连接。图4B为本发明上端头闭锁装置14结构示意图,是由闭锁舌31,闭锁舌板32,螺钉 33,弹簧34,底板35,操作孔36组成;闭锁舌板32与底板35通过螺钉33动连接,弹簧34 上端与锁舌板32上端一角连接,弹簧34下端与底板35下端连接。避雷器安装时,用绝缘操作杆插入避雷器上端头操作孔36,用手举起避雷器,先将 避雷器下端头插入下端头座内,再用力向下拉绝缘操作杆,避雷器上端头既插入上端头座 内,有闭锁舌31卡着避雷器上端头座的闭锁扣41,完成避雷器安装工作。避雷器拆卸时,把绝缘操作杆插入避雷器上端头操作孔36,用力向上一顶,避雷器 上端头闭锁舌31脱离上端头插座的闭锁扣41,用手举起避雷器,完成避雷器拆卸工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案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 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一种6~20kV插拔式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两端的上、下端头,上、下端头插座,其特征是所述避雷器安装时两端的上、下端头插入上、下端头插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 20kV插拔式避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避雷器的上端头, 包括铜排,螺杆;所述铜排与所述螺杆连接,螺杆与避雷器上端盖连接,所述上端盖连接避 雷器阀片;所述铜排上制作有操作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 20kV插拔式避雷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避雷器的下端头, 包括铜排,螺杆;所述铜排与所述螺杆连接,螺杆与避雷器下端盖连接,下端盖与避雷器阀 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 20kV插拔式避雷器,其特征是所述避雷器上端头插座, 包括上端头插座,闭锁簧;所述上端头插座一边为弧线形,另一边为垂直形,上端头插座底 边固定在绝缘子座上;所述闭锁簧与所述上端头插座垂直边是一体,闭锁簧位于上端头插 座垂直边的一边左边,面对插座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 20kV插拔式避雷器,其特征是所述避雷器下端头插座, 包括压簧板,扣簧板,座套;所述的座套下端、压簧板下端、扣簧板下端叠装一起,用螺栓与 角铁固定连接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 20kV插拔式避雷器,其特征是所述避雷器上端头,包 括铜排,螺杆,闭锁装置;所述闭锁装置固定在所述铜排上,所述铜排与所述螺杆连接,螺杆 与避雷器下端盖连接,下端盖与避雷器阀片连接。其中所述闭锁装置包括闭锁舌板,弹簧,底板;所述锁舌板上端一角与底板上端一角 动连接,所述弹簧上端与锁舌板上端另一角连接,弹簧下端与底板下端连接,所述底板制作 有操作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6 20kV插拔式避雷器,其特征是所述避雷器上端头插座, 包括上端头插座,闭锁扣;所述上端头插座一边为弧线形,另一边为垂直形,上端头插座底 边固定在绝缘子座上;所述闭锁扣与所述上端头插座垂直边是一体,闭锁扣位于上端头插 座垂直边的另一边的右边。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6~20kV插拔式避雷器包括避雷器两端的上、下端头,上、下端头插座;避雷器安装时两端的上、下端头插入上、下端头插座;避雷器的上、下端头是用铜排、螺杆连接;上端头铜排上制作有操作孔;避雷器上端头插座,一边为弧线形,另一边为垂直形,上端头插座底边固定在绝缘子座上;避雷器下端头插座,由压簧板,扣簧板,座套组成;座套下端、压簧板下端、扣簧板下端叠装一起,用螺栓与角铁固定连接接地;本发明对避雷器装、拆用绝缘杆进行操作,每年作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不停电,不登高爬杆,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供电可靠性;本发明结构简明,工艺简便,易加工,成本低,具有很大的企业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H01C7/12GK101937745SQ20091015862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日
发明者乔金福, 余翔, 孟凡钟, 崔军朝, 张利, 张露江, 易保华, 陈家斌, 陈蕾 申请人:陈家斌;张露江;余翔;崔军朝;孟凡钟;乔金福;易保华;张利;陈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