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32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柱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圆柱电池是一种应用极为普遍的电池结构,其主要由卷芯、盖帽和从卷芯折弯引 出并焊接在盖帽上的正极耳构成,参考图1和图2,现有的圆柱电池结构中,正极耳2由绝缘 胶带缠绕区201、主体202、以及焊接区域203构成,从卷芯1引出的正极耳2折弯后,其焊接 区域203直接就近点焊在盖帽3的焊接面31上,这种点焊方式的缺点是正极耳因折弯而形 成的重叠部分过长,且与钢壳内壁的距离非常近,加上正极耳上绝缘胶带缠绕区201的绝 缘胶带有可能脱落,极易造成正极耳与钢壳的内壁接触,导致电芯未充电前已经内部短路, 使得电芯在充电工序时常出现无法充电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圆柱电池,该电池能够有效避免因 正极耳与钢壳内壁接触而导致在充电工序中出现电芯无法充电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圆柱电池,包括有卷芯、盖帽、及从卷芯引出并焊接在盖帽上的正极耳,从卷 芯折弯引出的正极耳经二次折弯后,经过盖帽的轴心,焊接在盖帽的连接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实例通过将正极耳穿过盖帽轴心焊接在盖帽硬铝片上,从而大大减 少了正极耳因折弯而形成的重叠部分长度,避免了其与钢壳内壁接触而导致内部短路的可 能性,有效克服了因此而产生的充电工序中出现无法充电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现有技术的圆柱电池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圆柱电池结构中焊接区域相对于盖帽的位置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圆柱电池一个实例中焊接区域相对于盖帽的位置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主要包括有卷芯1、盖帽3、及从卷芯1折弯引出并焊接 在盖帽3上的正极耳,从卷芯1折弯引出的正极耳经二次折弯后,经过盖帽的轴心,焊接在 盖帽3的连接面31上。其中,所述连接面31 —般为硬铝片。具体实现时,将盖帽3放在适当的模具中,将正极耳2抹平,穿过盖帽3的轴心,点焊在连接面31后,将盖帽3盖在卷芯1上,即可形成本实例的结构。值得注意的是,在焊接 时应确保焊接在连接面31内,不能超出连接面。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中,正极耳2经过折弯引出、二次折弯和点焊后,形成的“Z”字 形结构大大减少了正极耳因折弯而形成的重叠部分长度,避免了其与钢壳内壁接触而导致 内部短路的可能性,有效克服了因此而产生的充电工序中出现无法充电的问题。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 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圆柱电池,包括有卷芯、盖帽、及从卷芯折弯引出并焊接在盖帽上的正极耳,其特征在于从卷芯折弯引出的正极耳经二次折弯后,经过盖帽的轴心,焊接在盖帽的连接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盖帽的连接面为硬铝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柱电池,其特征在于,经二次折弯后的正极耳形成“Z”字 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圆柱电池,包括有卷芯、盖帽、及从卷芯折弯引出并焊接在盖帽上的正极耳,从卷芯折弯引出的正极耳经二次折弯后,经过盖帽的轴心,焊接在盖帽的连接面上。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其与钢壳内壁接触导致电芯内部短路的可能性,从而有效克服因此而产生的在充电工序中出现电芯不能充电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M2/26GK201562719SQ20092030624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5日
发明者张彩霞, 李谋忠 申请人:深圳邦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