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激光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7851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绿激光治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人体传递非机械形式能量的外科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绿激光治疗机。
背景技术
绿激光治疗机是当代泌尿外科手术首选激光,主要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治疗。这种手术是目前最安全的前列腺增生手术方式,无需开刀,绿激光光纤经尿道抵达前列腺增生部位,用激光将增生的前列腺汽化,一般只需半小时左右,术后尿流立即恢复畅通。 该技术高效安全、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系数高。绿激光学名KTP激光或倍频激光,波长是532nm的绿颜色激光。它是通过Nd: YAG 激光经倍频后而得到的。该激光的特点是组织穿透浅,只有0. 8mm,被氧和血红蛋白高度吸收,而对水则相对不吸收,因此称其为“选择性光”,意即被组织选择性吸收,被国内外专家称作“在水环境下对软组织进行汽化去除的最理想工具”。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手术操作简单,直径只有3毫米的绿激光光纤通过尿道抵达增生的前列腺部位,绿激光直接作用于前列腺肥大部位,它被前列腺组织中的血红蛋白选择性地吸收,肥大部位组织细胞中的水分被气化,手术需半小时左右,术后尿流立即恢复畅通,术后6小时患者即可正常进食和活动。与传统的开刀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等方法相比,绿激光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手术、麻醉时间短,方法简单、安全,术中不出血或少出血,没有电切综合症等术中并发症,住院时间短,病人痛苦少、康复较快较好,术后不需要膀胱冲洗等优点,复发率低,是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较为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被中、外泌尿科外科专家称之为新的“金标准”。目前,国产的或国外进口的绿激光治疗机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壳体1’、电源 2’、冷却系统3’和工作系统4’。在实际应用中半年后皆因为其倍频效率低、功率衰减严重, 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工作时间过长,很难满足使用者的要求,致使我国医疗行业在本项目的应用及开展缓慢,特别是绿激光器的腔体在运行中出现故障,更会导致工作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绿激光治疗机, 它不仅能够提高输出功率,而且能够提高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包括壳体、电源、冷却系统和工作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泵、热交换器、冷凝器、压缩机、水箱、进水管和出水管,工作系统位于壳体内,工作系统包括第一工作组件和第三工作组件。第一工作组件包括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第一调Q晶体、第一全反镜、第一倍频晶体、第一半反镜,第一全反镜位于壳体右端,第一全反镜、第一调Q晶体、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第一倍频晶体、第一半反镜从右到左顺序排列。第三工作组件包括聚焦镜和光纤接口,光纤接口位于壳体的左端,光纤接口与光纤连接,聚焦镜位于光纤接口右侧,并且聚焦镜位于第一半反镜左侧。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第一调Q晶体、第
4一全反镜、第一倍频晶体、第一半反镜、聚焦镜和光纤接口均固定安装在壳体内,进水管连接到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的进水口,出水管连接到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的出水口,电源与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连接。其中所述工作系统还包括第二工作组件,第二工作组件包括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第二调Q晶体、第二全反镜、第二倍频晶体、第二半反镜、第二反射镜,第二全反镜位于壳体右端,第二全反镜、第二调Q晶体、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第二倍频晶体、第二半反镜、 第二反射镜从右到左顺序排列。第一工作组件还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一反射镜位于第一半反镜左侧。第三工作组件还包括光束整形器和第三反射镜,聚焦镜、光束整形器、第三反射镜从左到右顺序排列。第一工作组件位于壳体前部,第二工作组件位于壳体后部,第三工作组件位于壳体中部,第三反射镜位于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的右侧。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第二调Q晶体、第二全反镜、第二倍频晶体、第二半反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光束整形器和第三反射镜均固定安装在壳体上。进水管还连接到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的进水口,出水管还连接到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的出水口,电源还连接到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上。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其中所述第一工作组件还包括第一谐波镜,第一谐波镜位于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左侧,并且位于第一倍频晶体右侧,第一谐波镜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其中所述第二工作组件还包括第二谐波镜,第二谐波镜位于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左侧,并且位于第二倍频晶体右侧,第二谐波镜固定安装在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其中所述电源还包括微电脑,微电脑用于控制电源给第一工作组件、第二工作组件同时供电或者分别供电。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工作组件和第二工作组件,将两路波长是532nm的绿色激光通过第三反射镜的镜面反射,重叠为一路,经光束整形器整形后输出,采用这种结构后不仅能够提高输出功率,而且在在第一工作组件和第二工作组件其中之一出现故障时,也能继续工作,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绿激光治疗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包括壳体1、电源2、冷却系统3和工作系统4,电源2包括微电脑,用于控制电源2的输出,冷却系统3包括泵5、热交换器6、冷凝器7、压缩机8、水箱9、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其中泵5的进水口连接到水箱9的出水口, 泵5的出水口连接到热交换器6的进水口,热交换器6的出水口连接到进水管10的一端上, 水箱9的进水口连接到出水管11的一端上;压缩机8的出口连接到冷凝器7的入口,冷凝器7的出口连接到热交换器6的入口,热交换器6的出口连接到压缩机8的入口。工作系统4位于壳体1内,包括第一工作组件12、第二工作组件22和第三工作组
5件13,第一工作组件12位于壳体1前部,第二工作组件22位于壳体1后部,第三工作组件 13位于壳体1中部。第一工作组件12包括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第一调Q晶体15、第一全反镜16、第一谐波镜32、第一倍频晶体17、第一半反镜18和第一反射镜四,第一全反镜 16位于壳体1右端,第一全反镜16、第一调Q晶体15、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第一谐波镜 32、第一倍频晶体17、第一半反镜18、第一反射镜四从右到左顺序排列,并且第一工作组件 12中的各个零件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面上。第二工作组件22包括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第二调Q晶体M、第二全反镜25、 第二谐波镜33、第二倍频晶体沈、第二半反镜27、第二反射镜观,第二全反镜25位于壳体1 右端,第二全反镜25、第二调Q晶体对、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第二谐波镜33、第二倍频晶体沈、第二半反镜27、第二反射镜观从右到左顺序排列,并且第二工作组件22中的各个零件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面上。第三工作组件13包括第三反射镜31、光束整形器30、聚焦镜19、光纤接口 20,光纤接口 20位于壳体1左端,光纤21连接到光纤接口 20上,光纤接口 20、聚焦镜19、光束整形器30、第三反射镜31从左到右顺序排列,并且第三反射镜31位于第一反射镜四和第二反射镜观的右侧,第三工作组件13中的各个零件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底面上。其中进水管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和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的进水口,出水管1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和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的出水口,所述电源2与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和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连接。本使用新型工作时,由电源2给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和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 供电,通过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第一调Q晶体15、第一全反镜16、第一谐波镜32、第一倍频晶体17、第一半反镜18产生一束532nm的绿色激光,该激光经第一反射镜四反射到第三反射镜31上;通过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第二调Q晶体M、第二全反镜25、第二谐波镜33、第二倍频晶体沈、第二半反镜27产生另一束532nm的绿色激光,该激光经第二反射镜观反射到第三反射镜31上;第一反射镜四、第二反射镜观反射的两束激光射入第三反射镜31上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垂直于第三反射镜31射出,两束激光经过第三反射镜31 实现初步统一,然后经过光束整形器30整形,使输出的光束能量在单位面积内分布均勻, 再经过聚焦镜19将激光藕合到光纤接口 20上,通过光纤21传输入人体病灶部位,达到治疗作用。电源2也可以只给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和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其中之一供 H1^ 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包括壳体(1)、电源O)、冷却系统⑶和工作系统G),所述冷却系统(3)包括泵(5)、热交换器(6)、冷凝器(7)、压缩机(8)、水箱(9)、进水管(10)和出水管(11),所述工作系统(4)位于壳体(1)内,工作系统(4)包括第一工作组件(12)和第三工作组件(13);第一工作组件(1 包括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第一调Q晶体(15)、第一全反镜 (16)、第一倍频晶体(17)、第一半反镜(18),所述第一全反镜(16)位于壳体(1)右端,第一全反镜(16)、第一调Q晶体(1 、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第一倍频晶体(17)、第一半反镜(18)从右到左顺序排列;第三工作组件(1 包括聚焦镜(19)和光纤接口(20),光纤接口 00)位于壳体(1)的左端,光纤接口 00)与光纤连接,聚焦镜(19)位于光纤接口 OO)右侧,并且聚焦镜 (19)位于第一半反镜(18)左侧;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第一调Q晶体(1 、第一全反镜(16)、第一倍频晶体(17)、 第一半反镜(18)、聚焦镜(19)和光纤接口 OO)均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所述进水管(10) 连接到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的进水口,出水管(11)连接到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 的出水口,所述电源O)与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系统(4)还包括第二工作组件(22),第二工作组件02)包括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第二调Q晶体04)、第二全反镜0 、第二倍频晶体06)、第二半反镜(XT)、第二反射镜( ),所述第二全反镜05)位于壳体(1)右端,第二全反镜05)、第二调Q晶体04)、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幻、第二倍频晶体06)、第二半反镜(XT)、第二反射镜08)从右到左顺序排列;所述第一工作组件(12)还包括第一反射镜( ),第一反射镜09)位于第一半反镜(18)左侧;所述第三工作组件(1 还包括光束整形器(30)和第三反射镜(31),所述聚焦镜(19)、光束整形器(30)、第三反射镜(31)从左到右顺序排列;所述第一工作组件(12)位于壳体(1)前部,第二工作组件02)位于壳体(1)后部,第三工作组件位于壳体(1)中部,第三反射镜(31)位于第一反射镜09)和第二反射镜08) 的右侧;所述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23)、第二调Q晶体(M)、第二全反镜(25)、第二倍频晶体 (26)、第二半反镜、2Τ)、第二反射镜08)、第一反射镜09)、光束整形器(30)和第三反射镜 (31)均固定安装在壳体(1)上;所述进水管(10)还连接到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的进水口,出水管(11)还连接到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的出水口,所述电源( 还连接到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组件(12)还包括第一谐波镜(32),第一谐波镜(3 位于第一半导体泵浦模块(14)左侧,并且位于第一倍频晶体(17)右侧,第一谐波镜(3 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组件02)还包括第二谐波镜(33),第二谐波镜(3 位于第二半导体泵浦模块^幻左侧,并且位于第二倍频晶体06)右侧,第二谐波镜(3 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激光治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还包括微电脑,微电脑用于控制电源(2)给第一工作组件(12)、第二工作组件02)同时供电或者分别供电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绿激光治疗机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绿激光治疗设备。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绿激光治疗机,它不仅能够提高输出功率,而且能够提高工作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电源、冷却系统和工作系统,其中工作系统中包含第一工作组件、第二工作组件和第三工作组件,第一工作组件、第二工作组件中产生的532nm的激光经第三工作组件汇聚成一路后输出。采用这种结构后不仅能够提高输出功率,而且在在第一工作组件和第二工作组件其中之一出现故障时,也能继续工作,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文档编号H01S3/23GK202076672SQ20112013183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盛辉, 范一松, 褚怀平, 陈士祥, 陈奇, 陈斌, 陈莹 申请人:淮南市炬镭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