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0854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中通卫星天线,包括方位转台、俯仰支撑和极化部分,方位转台部分和俯仰支撑部分连接,俯仰支撑部分再和极化部分连接,各部分各有独立的伺服控制系统,使天线能实时跟踪卫星,保证良好的通信状态。由于自带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接收和发射信号,因此它比一般的静中通、手动天线,更具有灵活性和方便性。
【专利说明】—种动中通卫星天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ー种卫星天线,尤其涉及ー种新型的动中通卫星天线。
【背景技术】
[0002]动中通是“移动中的卫星地面站通信系统”的简称。通过动中通系统,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载体在运动过程中可实时跟踪卫星等平台,不间断地传递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可满足各种军民用应急通信和移动条件下的多媒体通信的需要。动中通系统很好对解决了各种车辆、轮船、飞机等移动载体在运动中通过地球同步卫星,实时不间断地传递语音、数据、高清晰的动态图像、传真等多媒体信息的难关,是通信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领域。
[0003]作为动中通系统的ー个重要组成部分,动中通天线负责通信信号的接收和/或发送。如果天线能够在载体姿态和航向变化的情况下,始终对准所选定的通信卫星,并且在信号瞬间丢失的情况下迅速恢复通信,将是理想的选择。可是目前的静中通、手动天线等,不具备这种灵活性和方便性。

【发明内容】

[000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随运动载体不断调整方位、俯仰、极化角度的动中通卫星天线,可以保持良好的跟踪状态,即解决载体在姿态和航向变化的情况下,天线能始终对准所选定的通信卫星,并且在信号瞬间丢失的情况下,能迅速恢复通信的问题。
[0005]这种动中通卫星天线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动中通卫星天线,包括方位转台部件、俯仰支撑部件和极化部件三部分,方位转台和俯仰支撑部件连接,俯仰支撑部件再和极化部件连接。
[0006]方位转台部分包括基于方位底座安装的方位轴承、汇流环、方位旋转支撑轴、方位旋转变压器。方位主动轮固定连接在方位电机转轴上,与方位轴承外圈啮合,绕方位轴承转动;方位电机固定在俯仰支座平台上;俯仰支座平台同时套设在方位旋转支撑轴上,汇流环套设在方位旋转支撑轴与方位轴承之间,方位旋转变压器与方位旋转支撑轴通过紧配合连接。
[0007]方位旋转关节支撑件与方位旋转关节相连,向上压紧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同时固定在方位旋转关节固定件上;方位旋转关节的ー个波导法兰与方位波导相连,另一个波导法兰与俯仰波导二相连;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固定件与方位旋转支撑轴通过螺钉相连。
[0008]所述俯仰支撑部分,包括了连接在方位旋转支撑轴上的俯仰支座平台,在俯仰支座左右侧壁上分別固定轴ー和轴ニ,在轴轴ー和轴ニ之间连接天线面固定板,且其中的一根轴由俯仰传动电机驱动连接;同时,在轴一和/或轴ニ的附件,安装有限位部件,限制轴一和轴ニ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0009]固定在俯仰支座上的俯仰旋转关节,有两个波导连接ロ,分别连接俯仰波导ー和俯仰波导ニ,俯仰波导ー另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的ー个接ロ连接,俯仰波导ニ的另一端与极化旋转关节的ー个接ロ连接。
[0010]所述极化部分,包括所述的天线面固定板,以及固定于天线面固定板上的极化电机,驱动连接极化轴,主反射面、副反射面、极化旋变变压器、馈源均装配在极化轴上,随极化轴旋转。
[0011]极化波导ー连接于极化轴的下端,极化旋转关节连接于极化波导ー的下端,极化波导一通过中间法兰连接滤波器,滤波器的另一端连接极化波导ニ,极化波导ニ的另一端连接LNB。
[0012]具体的讲:
[0013]方位轴承外圈通过螺钉与方位底座连接固定。
[0014]汇流环外圈底部通过螺钉与方位底座连接,内圈则通过螺钉与方位旋转支撑轴及俯仰支座平台连接。
[0015]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的上端与方位底座(103)接触,下端与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固定;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下端则固定在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固定件上。
[0016]方位电机通过方位电机固定件固定在俯仰支座平台上。
[0017]轴一与极化部件连接件ー连接,轴ニ与极化部件连接件ニ连接,极化部件连接件一与极化部件连接件ニ之间连接天线面固定板。
[0018]轴ー和/或轴ニ上安装的限位部件,包括起始位置限位件、电限位件、机械限位柱;起始位置限位件限制轴的起始工作位置;电限位件包括俯仰电限位开关固定于轴端部,俯仰电限位件固定于轴的旁边,感应俯仰电限位开关;机械限位柱与俯仰电限位件位置分别一致,当电限位不起作用时,机械限位起限位作用。
[0019]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极化部件、俯仰部件、方位转台部件,各部件连接紧凑,更有精准的伺服控制系统,使天线能实时跟踪卫星,保证良好的通信状态。由于它自带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接收和发射信号,因此它比一般的静中通、手动天线,更具有灵活性和方便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方位转台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2]图3为俯仰支撑部分俯视示意图;
[0023]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0024]图5为俯仰支座示意图;
[0025]图6为俯仰部分限位开关示意图;
[0026]图7为极化部分主剖视示意图;
[0027]图8为极化部分侧视示意图。
[0028]图中,1-方位转台部分,2-俯仰支撑部分,3-极化部分;
[0029]101-汇流环,102-方位轴承,103-方位底座,104-方位旋转关节,105-方位旋转变压器,106-方位波导,107-方位旋转关节支撑件,108-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109-方位旋转关节固定件,110-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固定件,111-方位旋转支撑轴,112-方位电机,113-方位主动轮,114-方位电机固定件;
[0030]201-旋转变压器径向固定件,202-旋转变压器,203-轴一,204-轴盖,205-俯仰传动电机,206-旋转变压器轴向固定件,207-轴承,208-俯仰旋转关节,209-俯仰陀螺固定件,210-俯仰陀螺,211-俯仰波导一,212-俯仰波导ニ,213-方位陀螺固定件,214-方位陀螺,215-俯仰传动主动轮,216-俯仰起始位置限位件一,217-俯仰传动从动轮,218-配重件,219-轴承固定件一,220-极化部件连接件一,221-俯仰旋转关节固定件,222-轴承固定件ニ,223-轴承,224-轴ニ,225-俯仰电限位开关,226-俯仰电限位固定件,227-俯仰起始位置限位件ニ,228-极化部件连接件ニ,229-俯仰支座平台,230-俯仰支座左侧壁,231-俯仰支座右侧壁,232-控制部件盒连接件,233-控制部件盒,234-俯仰电限位件一,235-俯仰电限位件ニ,236、237-机械限位柱;
[0031 ] 301-副反射面,302-旋变轴向固定件,303-主反射面,304-极化旋转变压器,305-天线主反射面固定件,306-天线面固定板,307-轴承,308-极化传动从动轮,309-极化波导一,310-滤波器,311-极化旋转关节,312-副反射面固定件,313-极化传动主动轮,314-极化电机固定件,315-极化波导ニ,316-极化电机,317-极化轴,318-馈源,319-极化旋变支撑件,320-馈源固定件,321-LNB。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以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加以介绍。
[0033]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由三部分组成,由下向上依次为:方位转台部分1,俯仰支撑部分2,极化部分3。具体说明如下:
[0034]方位转台部分I
[0035]如图2所示,方位转台部分I由方位底座、方位轴承、方位传动机构、旋转变压器、方位旋转支撑轴,以及各种连接固定件组成。具体连接或安装关系如下:
[0036]方位轴承102外圈通过螺钉与方位底座103连接固定。汇流环101设于方位轴承102的里部;汇流环101外圈底部也通过螺钉与方位底座103固定连接,内圈则通过螺钉与方位旋转支撑轴111 (见俯仰支撑部分2)及俯仰支座平台229 (见俯仰支撑部分2)连接。
[0037]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外圈的上端与方位底座103接触,下端由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108向上压紧,这样方位旋转变压器105通过方位底座103和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108固定。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内圈通过紧配合与方位旋转支撑轴111连接,同时方位旋转支撑轴111的轴肩向下压紧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内圈,而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固定件110则从下至上压紧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内圏。
[0038]方位旋转关节支撑件107与方位旋转关节104相连,同时固定在方位旋转关节固定件109上,方位旋转关节固定件109与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108通过螺钉相连)。方位旋转关节104的一个波导法兰与方位波导106相连,另ー个波导法兰与俯仰波导ニ212相连。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固定件110与方位支撑轴111通过螺钉相连。
[0039]由此说来,方位轴承102、汇流环101、方位旋转支撑轴111是同轴连接的。
[0040]方位电机112通过螺钉固定在方位电机固定件114上,方位电机固定件114固定在俯仰支座平台229 (见俯仰支撑部分2)上。方位主动轮113固定在方位电机112轴部,径向用键固定,轴向用螺钉固定。方位主动轮113与方位轴承102外圈啮合,绕方位轴承的回转中心转动;而由于俯仰支座平台229与方位旋转支撑轴111共同固定在汇流环101内圈上,所以在方位主动轮113绕方位轴承102回转中心旋转的同时,在方位电机112的带动下,俯仰支座平台229与方位旋转支撑轴111也绕这一回转中心转动,构成方位传动。
[0041]俯仰支撑部分2
[0042]如图3?6所示,俯仰支撑部分2主要由俯仰支座、限位柱,以及以俯仰支座为基体,通过各种连接关系固定于俯仰支座上的其他零部件,以满足各种功能要求,详见以下描述。
[0043]先看图3、图4的左侧:
[0044]轴ー 203与射频连接件一 220通过螺钉连接,俯仰传动从动轮217套在轴一 203上;在安装俯仰传动从动轮217之前,先将配重件218用螺钉固定在俯仰传动从动轮217的左側,同时将俯仰陀螺固定件209固定在俯仰传动从动轮217的右侧,俯仰陀螺210用螺钉固定在俯仰陀螺固定件209上。
[0045]将轴承207置于俯仰支座左侧壁230的安装孔内,将带有上述部件的轴ー 203从右侧装入俯仰支座左侧壁,使轴ー 203与轴承207配合,同时使轴承固定件一 219的左端压紧轴承207,轴承固定件一 219固定在俯仰支座左侧壁上。
[0046]再将旋转变压器202装到轴ー 203的左端。将旋转变压器径向固定件201用螺钉固定于俯仰支座左侧壁230上,将旋转变压器轴向固定件206与旋转变压器径向固定件201用螺钉孔连接,旋转变压器轴向固定件206压紧了旋转变压器202的外圏。然后将轴盖204与轴ー 203用螺钉连接固定,轴盖204压紧了轴ー 203的内圏。
[0047]以上是俯仰支座左侧壁上从动轴部件的构成情況。
[0048]下面是俯仰支座左侧壁上主动轴部件的构成情况:
[0049]先将俯仰传动主动轮215与俯仰传动电机205在电机轴部固定,径向用键固定,轴向用螺钉固定;再将此部件安装在俯仰支座左侧壁的相应位置上,这样俯仰传动主动轮215与俯仰传动从动轮217相互啮合,构成俯仰传动部件。
[0050]上述描述了俯仰传动部件(包括俯仰传动电机205及俯仰传动主动轮215、俯仰传动从动轮217)安装在左侧壁上的情况,实际中也可安装在右侧壁上,连接在轴ニ 224上。
[0051]再看图3、图4的右侧:
[0052]将轴ニ 224与极化部件连接件ニ 228用螺钉连接。
[0053]轴承固定件ニ 222用螺钉固定于俯仰支座右侧壁231上,轴承223安装于俯仰支座右侧壁相应的孔位中,使轴承223的外圈与轴承固定件ニ 222接触。将带有极化部件连接件228的轴ニ 224安装到轴承223孔内,使轴224的轴肩压紧轴承223内圏。这样轴承223的内圈和外圈都被压紧,它在工作时可以平稳运转。极化部件连接件一 220与极化部件连接件ニ 228之间用极化部分的天线面固定板306连接,从而既实现了极化部分3的安装,又能借此通过轴ー 203带动轴ニ 224转动。
[0054]俯仰支撑部分2包括了上述俯仰传动部分和方位传动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了限位部分。限位包括了三方面:
[0055]一)起始限位
[0056]俯仰起始位置限位件一 216穿在俯仰支座左侧壁230和极化部件连接件一 220相对应的孔上,将极化部件连接件一 220限制在一定角度,相从而限制了极化部件一的起始位置。同理,俯仰起始位置限位件ニ 227穿在俯仰支座右侧壁231和极化部件连接件ニ 228相对应的孔上,将极化部件连接件ニ 228限制在一定的角度,从而限制极化部件部件ニ的起始位置。俯仰起始位置限位件一 216和俯仰起始位置限位件ニ 227都只是在起始时限制极化部件的位置,工作时这两个限位件将拆除。
[0057]ニ)电工作限位
[0058]电限位安装在俯仰支座左侧壁或右侧壁上都可以,实施例附图中是安装在右侧壁上。俯仰电限位开关225用螺钉固定于轴ニ 224端部上。如图5所示,俯仰电限位固定件226用螺钉固定于轴承固定件ニ 222上,俯仰电限位件一 234、俯仰电限位件ニ 235,用螺钉固定于俯仰电限位固定件226上。俯仰电限位开关225用于控制俯仰电限位件一 234和俯仰电限位件ニ 235,当轴ニ 224转动时,固定于它上的俯仰电限位开关225也一起转动,轴ニ224只能限制在两个俯仰电限位件之间的区域内转动,轴ー受轴ニ的牵制,也只能在此区间转动。
[0059]三)机械工作限位
[0060]机械工作限位安装在俯仰支座左侧壁或右侧壁上都可以,实施例图中是安装在右侧壁上。如图6所示,两个机械限位柱236、237与俯仰电限位件一 235、俯仰电限位件ニ 236位置分别一致,当电限位不起作用时,机械限位起限位作用。
[0061]此外,在俯仰支座平台上,控制部件盒233由控制部件盒连接件232连接,固定于俯仰支座平台上。控制部件盒里有电机驱动器,功分器,模拟板,数字板等,统称控制部件。
[0062]俯仰陀螺固定件209是用来固定俯仰陀螺210的。方位陀螺固定件213是用来固定方位陀螺214的。俯仰陀螺210是用来测俯仰转动的角速度的,方位陀螺214是用来侧方位转动的角速度的。它们是为控制提供信息的。这个两部分只要分别装在俯仰和方位部件上就可以了,从结构上来说没有特别的要求。
[0063]俯仰旋转关节固定件221上端与俯仰旋转关节208通过螺钉连接,下端与俯仰支座平台229通过螺钉相连,它对俯仰旋转关节208起支撑作用。俯仰旋转关节208上有两个波导连接ロ,分别连接俯仰波导ー 211和俯仰波导ニ 212。
[0064]俯仰波导ー 211另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104的ー个接ロ相连(见图2)。俯仰波导ニ 212的另一端与极化旋转关节311 (极化部件,如图6所示)的一个接ロ相连。
[0065]极化部分3
[0066]主要由主反射面、副反射面、馈源、旋转变压器、极化轴和轴承、极化传动机构等构成。
[0067]如图7、8所示,天线面固定板306与极化部件连接件220和极化部件连接件229通过螺钉连接,达到了极化部件与俯仰部件的连接。轴承307固定在天线面固定板306的中心上,极化轴317穿过轴承307的内圏,同时其轴肩从下至上压紧轴承307的下端。天线主反射面固定件305从上至下压紧轴承307外圈,在天线面固定板306之上,主反射面303、轴承307及天线主反射面固定件305与天线面固定板306同轴(极化轴)装配,并用螺钉连接在一起。
[0068]极化旋变支撑件319向下压紧轴承307内圏,向上压紧极化旋变变压器304的内圏。极化旋变轴向固定件302与天线主反射面固定件305用螺钉连接,同时极化旋变轴向固定件302向下压紧极化旋变变压器304的外圏。馈源固定件320固定在旋变支撑件319上端,井向下压紧极化旋变变压器304的内圈。馈源318固定在馈源固定件320上,同时上端与副反射面固定件312通过螺钉连接,副反射面301与副反射面固定件312通过螺钉固定,副反射面301位于极化部件的中心轴顶端。
[0069]副反射面301、副反射面固定件312、馈源固定件320、馈源318、极化旋变轴向固定件302、极化旋转变压器304、旋变支撑件319、主反射面303、天线主反射面固定件305、天线面固定板306、轴承307、极化波导ー 309、极化旋转关节311均以极化轴为中心装配。
[0070]极化传动从动轮308用螺钉固定于极化轴317底部,极化传动主动轮313用螺钉固定于极化电机316轴端处,极化电机固定件314用螺钉固定极化电机316,极化电机固定件314固定于天线面固定板306上。极化传动主动轮313与极化传动从动轮308相互啮合,带动极化轴317 —起转动,极化轴上所有关联的部件一起转动。
[0071]极化波导ー 309连接于极化轴317的下端,极化旋转关节311连接于极化波导ー309的下端。极化波导ー 309的中间法兰连接滤波器310的一端,滤波器的另一端连接极化波导ニ 315,极化波导ニ 315的另一端与LNB321相连。极化旋转关节共连接了极化波导ー309、俯仰波导ニ 212。
[0072]整个天线的机械工作原理是:
[0073]当方位部件进行工作时,安装在俯仰支座上的方位电机112带动方位主动轮113与方位轴承102外圈啮合,方位主动轮113绕方位回转中心转动。此时由于方位电机112固定在方位电机固定件上114上,而方位电机固定件114固定在俯仰支座平台229上,所以方位电机112转动时必然带动俯仰支座整体以及固定于俯仰支座整体上面的极化部件一起转动。在方位回转中心部位,方位旋转支撑轴111与俯仰支座平台229、汇流环101内圈连接固定,同时方位旋转支撑轴111与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内圈紧配合固定,因此这些零件也随方位电机112绕方位回转中心进行360°无限循环转动。由于方位旋转关节104结构的特殊性,在整个转动过程中,它的上端跟随转动部分一起转动,下端则相对于方位底座103固定不动。
[0074]当俯仰部件工作时,俯仰传动电机205带动俯仰传动主动轮215,与俯仰传动从动轮217啮合绕俯仰回转中心转动,但由于限位而不能360°旋转,只能摆动。此时一起參与运动的有轴ー 203,旋转变压器202内圈,轴承207内圈,轴ニ 224、轴承223内圏,以及极化部件连接件220和228,以及与极化部件连接件220、228相连的极化部件。俯仰实现的是俯仰回转中心的俯仰摆动。
[0075]当极化部件工作时,极化电机316带动极化传动主动轮313,与极化传动从动轮308啮合,绕极化轴回转中心转动。此吋,极化轴317、极化波导ー 309、滤波器310、极化波导ニ 315、LNB321、轴承307、旋变支撑件319、馈源固定件320、馈源318、副反射面固定件312、副反射面301 —起转动。同吋,极化旋转关节311带动俯仰波导ニ 212及俯仰旋转关节208一起转动。此部分实现的是极化部件绕极化中心轴的转动。由于俯仰关节208结构具有特殊性,它由内外两部分组成,里面有转轴,所以外面部分可以固定不动,里面转轴部分可以转动。
[0076]从总体上看,当天线收到控制部件盒233中伺服控制单元发出的信号进行转动时,方位部分、俯仰部分、极化部分可以分别独立转动,也可以同时转动。实现方位、俯仰、极化方向的综合运动,以此实现全方位转动跟踪。
【权利要求】
1.ー种动中通卫星天线,包括方位转台部分、俯仰支撑部分和极化部分,方位转台部分和俯仰支撑部分连接,俯仰支撑部分再和极化部分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位转台部分包括基于方位底座(103)安装的方位轴承(102)、汇流环(101)、方位旋转支撑轴(111)、方位旋转变压器(105); 方位主动轮(113)固定连接在方位电机(112)转轴上,与方位轴承(102)外圈啮合,绕方位轴承(102)转动;方位电机(112)固定在俯仰支座平台(229)上;俯仰支座平台(229)同时套设在方位旋转支撑轴(111)上,汇流环(101)套设在方位旋转支撑轴(111)与方位轴承(102)之间,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内圈与方位旋转支撑轴(111)通过紧配合连接; 方位旋转关节支撑件(107)与方位旋转关节(104)相连,同时固定在方位旋转关节固定件(109)上,方位旋转关节固定件(109)与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108)通过螺钉相连;方位旋转关节(104)的一个波导法兰与方位波导(106)相连,另ー个波导法兰与俯仰波导二(212)相连;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固定件(110)与方位旋转支撑轴(111)通过螺钉相连; 所述俯仰支撑部分,包括了连接在方位旋转支撑轴(111)上的俯仰支座平台(229),在俯仰支座左右侧壁(230,231)上分別固定轴ー(203)和轴二(224),在轴ー(203)和轴二(224)之间连接天线面固定板(306),且其中的一根轴由俯仰传动电机(205)驱动连接;同时,在轴一(203)和/或轴二(224)上安装有限位部件,限制轴ー(203)和轴二(224)在一定范围内转动; 固定在俯仰支座上的俯仰旋转关节(208),有两个波导连接ロ,分别连接俯仰波导ー(211)和俯仰波导二( 212 ),俯仰波导ー(211)另一端与方位旋转关节(104 )的ー个接ロ连接,俯仰波导二(212)的另一端与极化旋转关节(311)的ー个接ロ连接;` 所述极化部分,包括所述的天线面固定板(306),固定于天线面固定板(306)上的极化电机(316)驱动连接极化轴(317),主反射面(303)、副反射面(301)、极化旋转变压器(304),馈源(318)均装配在极化轴(317)上,随极化轴(317)旋转; 极化波导ー(309)连接于极化轴(317)的下端,极化旋转关节(311)连接于极化波导ー(309)的下端,极化波导ー(309)通过中间法兰连接滤波器(310),滤波器(310)的另一端连接极化波导二(315),极化波导二(315)的另一端连接LNB (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方位轴承(102)外圈通过螺钉与方位底座(103)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汇流环(101)外圈底部通过螺钉与方位底座(103)连接,内圈则通过螺钉与方位旋转支撑轴(111)及俯仰支座平台(22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外圈的上端与方位底座(103)接触,下端由方位旋转变压器外圈固定件(108)向上压紧;方位旋转支撑轴(111)的轴肩从上至下压紧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内圈,方位旋转变压器内圈固定件(110)则从下至上压紧方位旋转变压器(105)内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方位电机(112)通过方位电机固定件(114)固定在俯仰支座平台(22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轴ー(203)与极化部件连接件一(220)连接,轴二(224)与极化部件连接件二(228)连接,极化部件连接件一(220)与极化部件连接件二( 228 )之间连接天线面固定板(306 )。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动中通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轴ー(203)和/或轴二(224)上安装的限位部件,包括起始位置限位件、电限位件、机械限位柱;起始位置限位件限制轴的起始工作位置;电限位件包括俯仰电限位开关(225)固定于轴端部,俯仰电限位件(234,235)固定于轴的旁边,感应俯仰电限位开关(225);机械限位柱(236,237)与俯仰电限位件位置分别一致,当电 限位不起作用时,机械限位起限位作用。
【文档编号】H01Q15/24GK103560315SQ201310482079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关蔚, 申莉, 孙科, 孙红飞, 贺文涛, 王磊, 林昕燕 申请人:北京航天福道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