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25135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风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压开关,包括壳体、环形膜片、推板、调节弹簧、调节螺母、以及接触系统;推板的下端设有推杆;接触系统包括动触点、静触点、导电板、弯曲弹片、限位支架、支承片、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导电板的固定端与第二导电端子固定连接,其活动端悬空设置,设置动触点的支承片成型于导电板上,导电板与支承片对应位置形成通孔,静触点设置在第一导电端子上;与下盖固定连接的限位支架设于导电板的上方,限位支架上设有透孔和限位凸台,推杆穿过透孔抵在导电板的活动端;导电板的活动端设有第一制动卡槽,支承片的自由端设有第二制动卡槽,弯曲弹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制动卡槽和第二制动卡槽卡接。本实用新型的风压开关的灵敏度高,使用效果好。
【专利说明】风压开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压开关,属于开关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风压开关除了在燃气热水器上应用广泛外,在壁挂炉、燃气锅炉、各种燃气设备、排风系统等设备上都有使用。
[0003]专利文献CN201242977Y中公开了一种风压开关,包括壳体和盖板,盖板上通过支架固定设有微动开关,盖板上设有与微动开关的开关按键适配的通孔,壳体上设有通气孔A和通气孔B,由壳体和盖板夹持的膜片将壳体和盖板组成的空腔分隔成左气室和右气室,左气室为负压腔,右气室为正压腔,通气孔A和左气室连通,通气孔B和右气室连通,通孔处设有由盖板和支架夹持的小膜片,小膜片中心具有左端面与微动开关的开关按键接触、右端面与膜片接触的推杆,盖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正压腔相通的开孔。上述风压开关虽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但是由于通过采用微动开关作为实现电路通断的电器元件,这样一来使得风压开关在某些复杂的环境中会导致动作指令偏差较大,导致灵敏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风压开关在复杂环境中使用效果不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灵敏度闻的风压开关。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风压开关,包括壳体、环形膜片、推板、调节弹簧、调节螺母、以及接触系统;所述环形膜片和所述推板将由上盖和下盖连接构成的所述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上负压腔和下正压腔,所述调节螺母螺接在所述上盖上,所述调节弹簧设于所述上负压腔中,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螺母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推板的上端,所述推板的下端设有推杆;
[0007]所述接触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正压腔内的动触点、静触点、导电板、弯曲弹片、限位支架、支承片、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上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导电板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固定连接,其活动端悬空设置,设有所述动触点的所述支承片成型于所述导电板上,所述导电板与所述支承片对应位置形成通孔,所述静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与所述下盖固定连接的所述限位支架设于所述导电板的上方,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供所述推杆穿过的透孔和限制所述动触点活动范围的限位凸台,所述推杆穿过所述透孔抵在所述导电板的活动端;所述导电板的活动端设有第一制动卡槽,所述支承片的自由端设有第二制动卡槽,所述弯曲弹片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制动卡槽和第二制动卡槽卡接。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盖的内壁上成型有凸起的连接柱,所述限位支架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柱设于所述连接孔中并熔焊。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盖上还设有用以调节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螺丝。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的外部设有遮盖所述调节螺母的封盖。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的风压开关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接触系统,而无须在壳体的外部设置微动开关,该风压开关的通断主要通过该接触系统的动作实现,该风压开关使用时,其接触系统能够及时的断开或接通,在复杂环境中仍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结构紧凑合理,动作可靠,灵敏度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风压开关的正视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风压开关沿A-A线剖切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风压开关中导电板和弯曲弹片的装配图;
[0016]图4为图3所示风压开关中导电板的正视图;
[0017]图5为图1所示风压开关中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图1所示风压开关的爆炸图。
[0019]图中所不附图标记为:1_壳体;11-上盖;12_下盖;13_连接柱;2_环形膜片;3-推板;31_推杆;4_调节弹簧;5_调节螺母;6_接触系统;61_动触点;62_静触点;63_导电板;631-固定端;632_活动端;64_弯曲弹片;65_限位支架;651_透孔;652_限位凸台;653-连接孔;66_第一导电端子;67_第二导电端子;7_支承片;8_调节螺丝;9_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风压开关的一种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风压开关,包括壳体1、环形膜片2、推板3、调节弹簧4、调节螺母5、以及接触系统6 ;所述环形膜片2和所述推板3将由上盖11和下盖12连接构成的所述壳体I的内腔分隔为上负压腔和下正压腔,所述调节螺母5螺接在所述上盖11上,所述调节弹簧4设于所述上负压腔中,所述调节弹簧4的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螺母5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推板3的上端,所述推板3的下端设有推杆31 ;所述接触系统6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正压腔内的动触点61、静触点62、导电板63、弯曲弹片64、限位支架65、支承片7、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12上的第一导电端子66和第二导电端子67 ;所述导电板63的固定端63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67固定连接,其活动端632悬空设置,设有所述动触点61的所述支承片7成型于所述导电板63上,所述导电板63与所述支承片7对应位置形成通孔,所述静触点6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66上;与所述下盖12固定连接的所述限位支架65设于所述导电板63的上方,所述限位支架65上设有供所述推杆31穿过的透孔651和限制所述动触点61活动范围的限位凸台652,通过设置限位凸台65可将动触点61限制在弯曲弹片64可控的范围内,有效避免了因动触点61超出范围而导致动触点61无法及时,甚至无法与所述静触点62接触;所述推杆31穿过所述透孔651抵在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632 ;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设有第一制动卡槽,所述支承片7的自由端设有第二制动卡槽,所述弯曲弹片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制动卡槽和第二制动卡槽卡接。该风压开关在使用时,所述推杆31随所述推板3的上下往复移动,带动导电板63的活动端632上下往复移动,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632在上下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会使所述弯曲弹片64带动支承片7动作向上或向下移动,所述支承片7向上移动,其上的动触点61可与所述静触点62接触导通电路,所述支承片7向下移动,其上的动触点61可与所述静触点62分离切断电路。本实施例的风压开关在复杂环境中仍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结构紧凑合理,动作可靠,灵敏度高。
[0022]为了方便限位支架65与下盖12进行固定连接,本实施例的所述下盖12的内壁上成型有凸起的连接柱13,所述限位支架65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13相匹配的连接孔653,所述连接柱13设于所述连接孔653中并熔焊。
[0023]作为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的所述下盖12上还设有用以调节所述动触点61和静触点6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螺丝8,所述调节螺丝8与设置在下盖12上的螺孔螺接。
[0024]为避免调节螺母5的外端暴露在外,本实施例的所述上盖11的外部设有遮盖所述调节螺母5的封盖9。
[0025]本实施例的所述风压开关为常开型风压开关,即在常态(上负压腔的压力与下正压腔的压力相等)时所述动触点61与静触点62处于分离状态,此时,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632被推杆31向下挤压变形,并在所述弯曲弹片64的弹力作用下,所述支承片7向上偏离所述导电板63所在平面,并且动触点61抵在限位凸台652上;当风压开关运行时,所述上负压腔的压力小于下正压腔的压力,所述推板3带动推杆31向上移动,施加在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632的压力随之消失,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632在自身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弹起,在此过程中,在所述弯曲弹片64的弹力作用下驱使所述支承片7向下偏离所述导电板63所在平面,并使动触点61与静触点62接触并导通电路,待所述上负压腔与下正压腔的压力再次平衡时,回到静触点61与动触点62分离的状态。
[0026]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风压开关,包括壳体(I)、环形膜片(2)、推板(3)、调节弹簧(4)、调节螺母(5)、以及接触系统(6);所述环形膜片(2)和所述推板(3)将由上盖(11)和下盖(12)连接构成的所述壳体(I)的内腔分隔为上负压腔和下正压腔,所述调节螺母(5)螺接在所述上盖(11)上,所述调节弹簧(4)设于所述上负压腔中,所述调节弹簧(4)的一端抵靠在所述调节螺母(5)上,另一端抵靠在所述推板(3)的上端,所述推板(3)的下端设有推杆(31);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系统(6)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正压腔内的动触点(61)、静触点(62)、导电板(63)、弯曲弹片(64)、限位支架(65)、支承片(7)、以及设置在所述下盖(12)上的第一导电端子(66)和第二导电端子(67);所述导电板(63)的固定端(63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67)固定连接,其活动端(632)悬空设置,设有所述动触点(61)的所述支承片(7)成型于所述导电板(63 )上,所述导电板(63 )与所述支承片(7 )对应位置形成通孔,所述静触点(6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66)上;与所述下盖(12)固定连接的所述限位支架(65)设于所述导电板(63 )的上方,所述限位支架(65 )上设有供所述推杆(31)穿过的透孔(651)和限制所述动触点(61)活动范围的限位凸台(652),所述推杆(31)穿过所述透孔(651)抵在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632);所述导电板(63)的活动端设有第一制动卡槽,所述支承片(7)的自由端设有第二制动卡槽,所述弯曲弹片(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制动卡槽和第二制动卡槽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2)的内壁上成型有凸起的连接柱(13 ),所述限位支架(65 )上设有与所述连接柱(13 )相匹配的连接孔(653 ),所述连接柱(13)设于所述连接孔(653)中并熔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12)上还设有用以调节所述动触点(61)和静触点(62 )之间的距离的调节螺丝(8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1)的外部设有遮盖所述调节螺母(5)的封盖(9)。
【文档编号】H01H35/24GK203456379SQ201320596127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杨建良, 张文豪, 周国忠 申请人:温州九和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