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动弹簧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500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新型电动弹簧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述一种新型电动弹簧操作机构,内部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作为机架的安装框架,在安装框架的前端安装有手动储能轴和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及主轴铰接,主轴四周分别安装保持棘爪、输出拐臂与分闸扣板铰接,合闸挚子与合闸半轴相连,分闸扣板与分闸半轴相连;所述在内部传动机构的外部设置有端子排,在安装框架的上缺口处安装有储能电机,行程开关安装在储能电机的上方,调节螺栓安装在储能弹簧的后面,连锁块与手动合分轴铰接。所述整流块旁边装有储能指示轴,在机构的后面还分别安装有合闸脱扣器、分闸脱扣器和辅助开关。
【专利说明】新型电动弹簧操作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弹簧操动机构,适用于高压和超高压电力系统的断路器和全封闭组合电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弹簧操作机构在框架之间安装传动系统,传动系统由凸轮、滚轮和一级四连杆用轴销连接而成,其核心在于,通过对各部件尺寸参数的设置,采用一级四连杆实现弹簧操作机构的功能,所述弹簧操作机构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结构本身未有省力机构,主要依靠蓄能弹簧,以及凸轮、一级四连杆中的各动力臂来驱动动触头,上述结构通过增加蓄能弹簧的弹性刚度,以及加凸轮、一级四连杆中的各动臂来保证一开一关的要求,而蓄能弹簧的弹性刚度增加,以及凸轮、一级四连杆中的各动力臂的加长,决定了用于驱动蓄能弹簧蓄能的主动力要求较大,以及蓄能弹簧、凸轮、一级四连杆、其他相关零部件的尺寸均要求较大或者制造上述零件所使用的材料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上述弹簧操作机构尺寸偏大,结构不紧凑。电机储能部分操作时,产生的噪音很大,经常使机构储能不到位,储能到位时机构容易出现顶死现象,导致机构不能正常合闸,现有的储能电机更换维修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电机储能时产生的噪音很大,容易出现机构储能不到位,储能过头,机构不能正常合闸,储能电机一旦出现问题,更换维修不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新型电动弹簧操作机构,内部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作为机架的安装框架,在安装框架的前端安装有手动储能轴和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及主轴铰接,主轴四周分别安装保持棘爪、输出拐臂与分闸扣板铰接,合闸挚子与合闸半轴相连,分闸扣板与分闸半轴相连;所述在内部传动机构的外部设置有端子排,在安装框架的上缺口处安装有储能电机,行程开关安装在储能电机的上方,调节螺栓安装在储能弹簧的后面,连锁块与手动合分轴铰接。所述整流块旁边装有储能指示轴,在机构的后面还分别安装有合闸脱扣器、分闸脱扣器和辅助开关。
[000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弹簧操作机构整体体积缩小,电动操作机构具有电动或手动储能、电磁或手动合分功能。电机在储能时能产生很小的噪音,避免了机构储能不到位和顶死的现象,方便电机更换。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5]图1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0006]图2机构匹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新型电动弹簧操作机构,内部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作为机架的安装框架,在安装框架的前端安装有手动储拐臂23和电机齿轮20,电机齿轮与二级齿轮17、三级齿轮14及主轴9铰接,主轴四周分别安装定位杆30、输出拐臂33与驱动爪19,合闸拉环27与合闸半轴26相连,分闸拉环32与分闸半轴31相连,内部传动机构的外部设置行程开关18安装在储能电机的上方,所述整流块29后面还分别安装有脱扣轴5和辅助开关13。
[0008]储能时,拉动储能拉环25或使电机22转动,使链轮轴24旋转并带动储能轴套17转动,合闸弹簧3被拉长使机构储能。当弹簧过中后由定位杆30使其定位保持,机构处于准备合闸状态(已储能状态),进行合闸操作时,拉动合闸拉环27或结合闸线圈26施加电压,定位杆30转动,解除合闸保持合闸弹簧释放能量,储能轴套17旋转并连动转动轴套14和三相主轴转动。合闸完成时,摇臂9扣住半轴6使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在机构合闸状态下,弹簧过中后由定位杆30保持,并且定位杆30由联锁装置8扣住。断路器合闸后,拉动分闸拉环或电机逆方向旋转,使半轴6向逆时针转动,脱扣轴5转动带动半轴6转动,断路器分闸。
【权利要求】
1.新型电动弹簧操作机构,内部传动机构主要包括作为机架的安装框架,在安装框架的前端安装有手动储能轴和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二级齿轮、三级齿轮及主轴铰接,主轴四周分别安装保持棘爪、输出拐臂与分闸扣板铰接,合闸挚子与合闸半轴相连,分闸扣板与分闸半轴相连;所述在内部传动机构的外部设置有端子排,在安装框架的上缺口处安装有储能电机,行程开关安装在储能电机的上方,调节螺栓安装在储能弹簧的后面,连锁块与手动合分轴铰接。
【文档编号】H01H3/26GK203674120SQ201320869527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杨波 申请人:杨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