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注液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6806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电池注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圆柱电池注液机,包括有底座、真空箱、注液箱以及回流箱,真空箱内放置有纵横排布整齐的圆柱电池,注液箱中对应每个圆柱电池的位置设有一个底部开有通孔的注液筒,每个注液筒配备一个可调节注液量及注液次数的液量调控针,液量调控针下部封住注液筒的通孔,上部与注液箱上部的提升机构相连接,故可实现上百个电池一次注液操作完成,无需移动电池即可实现多次注液抽真空,通过液量调控针可保证电解液精准、等量、快速下液到各个圆柱电池中,不污染盖帽、内阻好,有效提高电池的品质,也不浪费电解液,同时无需气动编程和电动,节省成本,而且操作简便、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与各种不同型号的圆柱电池注液中。
【专利说明】一种圆柱电池注液机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注液机,具体是一种圆柱电池注液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圆柱体电池注液基本分为浸泡倒吸注液和气动泵送注液两种,其中浸泡倒吸注液需要操作者进行肉眼观察和操作,不仅难以达到电池的液量精准饱和,而且容易造成电解液的污染和浪费;而气动泵送注液的圆柱体电池注液机在使用过程中因气动设备过多,需要经常更换元件,在刺鼻的手套箱内保养及维修问题常常困惑了机修及电工,浸泡注液又严重影响电池的品质,许多电池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取得质又失去量、得到量又失去质,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而且需要气动编程和电动,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无需气动编程且可精准控液的圆柱电池注液机。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点是包括有底座、安装于底座上的真空箱、位于真空箱上方的注液箱以及位于真空箱旁边与注液箱连通的回流箱,所述真空箱内放置有纵横排布整齐的圆柱电池,所述注液箱中对应每个圆柱电池的位置设有一个底部开有通孔的注液筒,每个注液筒配备一个可调节注液量及注液次数的液量调控针,所述液量调控针下部封住注液筒的通孔,上部与注液箱上部的提升机构相连接。
[0005]其中,上述真空箱包括有前部和上部开口的箱体、前盖和上盖,所述前盖开启后可供上述圆柱电池放入,所述上盖开启后可供上述注液箱中的电解液流入真空箱内的圆柱电池内。
[0006]为了保证下液时能精准进入到圆柱电池内,上述圆柱电池纵横整齐排布于一电池架上,上述真空箱的内底面设有导轨,所述电池架下部对应设有导条,通过导轨与导条的配合而实现电池架能准确放入并使电池架上的圆柱电池与上述注液箱中的注液筒一一对齐。
[0007]为了便于操作,实现不移动电池即可抽真空,上述真空箱的两侧各连接有一管体,所述管体上设有阀门开关,其中一管体与真空机连接,该管体上还设有真空表,另一管体用于解压放入干燥的空气或氮气。
[0008]该实用新型的注液箱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和盖置在箱体开口处的箱盖,上述注液筒与注液箱一体成型的设置在注液箱底部,所述注液筒的通孔贯穿注液箱底部,上述液量调控针的下部插置在注液筒内且其上部通过注液箱的箱盖定位,所述箱盖上开有与液量调控针数量相同的圆孔供液量调控针的上部伸出注液箱。
[0009]进一步地,上述液量调控针包括有中空的套筒和插在套筒内的调控杆,所述套筒的下部用于封住上述注液筒的通孔,所述套筒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中部外壁设有凸边,在凸边的上方套有一弹簧,所述液量调控针置于上述注液箱后所述套筒的外螺纹向上伸出注液箱,所述弹簧位于凸边与注液箱的箱盖之间。
[0010]为了实现所有液量调控针可被同步提起,上述注液箱的箱盖上方设有一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对应所有液量调控针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液量调控针的套筒上部穿过所述活动板的通孔后通过螺母与套筒上的外螺纹旋接而实现将活动板与液量调控针连接成一体;上述提升机构为手动操作的杠杆,上述注液箱的上方设有一支架,所述杠杆的旋转支撑点固定在该支架上,上述活动板的中间向上凸设一圆柱与杠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按压的手压板,通过压下手压板可使活动板提起而带动液量调控针提升进而使注液筒中的电解液从通孔流入到下方的圆柱电池中。
[0011]为了方便向注液箱内输入电解液和观察输入量,上述注液箱的一侧开孔并通过管体与一供液管连接,上述电解液从所述供液管输入到注液箱中,所述注液箱的前端设有一观察仪,通过所述观察仪可观察到从供液管输入到注液箱中的电解液的量。
[0012]为了保证注液时排出的电解液不受污染,上述回流箱通过一折弯管道与上述注液箱连通,所述注液箱中多余的电解液通过该折弯管道流入回流箱中,所述回流箱上设有回液机构,通过该回液机构可使回流箱中的电解液重新逆流到注液箱中。
[00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真空箱、注液箱和回流箱三者相结合的注液机结构,真空箱内可放置纵横排布整齐的圆柱电池,可实现上百个电池或更多电池的一次注液,无需移动电池即可实现多次注液静置抽真空,在注液箱中对应每个圆柱电池的位置设有一个底部开有通孔的注液筒,每个注液筒配备一个液量调控针,液量调控针下部封住注液筒的通孔,上部与注液箱上部的提升机构相连接,故可根据要求调动每次注液量,然后通过提升机构使所有液量调控针提起,达到多孔同步下液,保证电解液精准、等量、快速下液到各个圆柱电池中,不污染盖帽、内阻好,有效提高电池的品质,也不浪费电解液,同时无需气动编程和电动,节省成本,而且操作简便、维护方便、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与各种不同型号的圆柱体电池注液中。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真空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注液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液量调控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单个液量调控针与注液箱连接关系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回流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2所示,该实施例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包括有底座1、安装于底座I上的真空箱2、位于真空箱2上方的注液箱3以及位于真空箱2旁边与注液箱3连通的回流箱4,真空箱2内放置有纵横排布整齐的圆柱电池5,注液箱3中对应每个圆柱电池5的位置设有一个底部开有通孔61的注液筒6,每个注液筒6配备一个可调节注液量及注液次数的液量调控针7,液量调控针7下部封住注液筒6的通孔61,上部与注液箱3上部的提升机构8相连接,故可实现上百个电池或更多电池的一次注液,无需移动电池即可实现多次注液抽真空,通过液量调控针7可保证电解液精准、等量、快速下液到各个圆柱电池5中,不污染盖帽、内阻好,有效提高电池的品质,也不浪费电解液,同时无需气动编程和电动,节省成本,而且操作简便、维护方便、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可广泛应用与各种不同型号的圆柱体电池注液中。
[0023]如图3所示,该实施例的真空箱2包括有前部和上部开口的箱体21、前盖22和上盖23,前盖22开启后可供圆柱电池5放入,上盖23开启后可供上述注液箱3中的电解液流入真空箱2内的圆柱电池5中;该实施例的圆柱电池5纵横整齐排布于一电池架50上,真空箱2的内底面设有导轨24,电池架50下部对应设有导条51,通过导轨24与导条51的配合而实现电池架50能准确放入并使电池架50上的圆柱电池5与上述注液箱3中的注液筒6 —一对齐;真空箱2的两侧各连接有一管体9,管体9上设有阀门开关91,其中一管体9与真空机连接,该管体9上还设有真空表92,另一管体9用于解压放入干燥的空气或氮气。下液时需抽掉真空箱2的上盖23以使注液箱3中的电解液可流入圆柱电池5中;而抽真空前,需将上盖23和前盖22都盖上,然后启动真空机所在管体9的阀门开关91对真空箱2进行抽真空,使圆柱电池5内的干燥的空气被抽出,保证圆柱电池5内的电解液快速渗透到电芯;抽完真空后,关闭真空机处的阀门开关91,然后开启另一管体9的阀门开关91进行解压,解压后取下上盖23,再次进行下液,再抽真空,直至圆柱电池5中的电解液达到设计工艺即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0024]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的注液箱3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31和盖置在箱体31开口处的箱盖32,注液筒6与注液箱3 —体成型的设置在注液箱3底部,注液筒6的通孔61贯穿注液箱3底部,液量调控针7的下部插置在注液筒6内且其上部通过注液箱3的箱盖32定位,箱盖32上开有与液量调控针7数量相同的圆孔30供液量调控针7的上部伸出注液箱3。该注液箱3的一侧开孔并通过管体9与一供液管35连接,电解液从供液管35输入到注液箱3中,注液箱3的前端设有一观察仪36,通过所述观察仪36可观察到从供液管35输入到注液箱3中的电解液的量,该管体9的上端部开口并套接有漏斗38,该漏斗38用于突发情况下补充电解液和用于清洗设备时注水清洗。该注液箱3的另一侧开有通孔,该通孔与所有的注液筒6相连通,注液筒6中多余的电解液可通过该通孔放出到回流箱4中。该注液箱3的上方还设有一个罩盖39,通过该罩盖39可将液量调控针7全部罩在内部,避免灰尘污染。
[0025]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液量调控针7包括有中空的套筒71和插在套筒71内的调控杆72,套筒71的下部用于封住注液筒6的通孔61,套筒71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中部外壁设有凸边73,在凸边73的上方套有一弹簧74,液量调控针7置于注液箱3后套筒71的外螺纹向上伸出注液箱3,弹簧74位于凸边73与注液箱3的箱盖32之间;套筒71的内腔上半部分为供调控杆72插入的杆腔,下半部分为可容纳液体的容腔79,容腔79的侧壁开设有供液体流入容腔79内的开口槽78,通过上下调节调控杆72而改变容腔79内供液体流入的容积,在套筒71的下端设有定位针77和密封垫76,该定位针77可插入注液筒6下部通孔61,并同时利用密封垫76与注液筒6底部压紧而密封住通孔61,进一步增强注液前的密封性;该实施例的调控杆72与套筒71的上下调节方法是:在调控杆72的上部设有外螺纹,套筒71的杆腔上部对应设有内螺纹,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配合可实现调控杆72与套筒71连接,在调控杆72的上端面设有一字槽70,通过一字螺丝刀插入该一字槽70中即可带动该调控杆72转动,从而实现调节容腔大小,采用小螺距和小螺纹来保证调节精准。
[0026]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注液箱3的箱盖32上方设有一活动板33,活动板33上对应所有液量调控针7的位置设有通孔30,液量调控针7的套筒71上部穿过活动板33的通孔30后通过螺母75与套筒71上的外螺纹旋接而实现将活动板33与液量调控针7连接成一体;该实施例的提升机构8为手动操作的杠杆81,注液箱3的上方设有一支架34,杠杆81的旋转支撑点固定在该支架34上,活动板33的中间向上凸设一圆柱与杠杆81的一端铰接,杠杆81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按压的手压板82,通过压下手压板82可使活动板33提起而带动液量调控针7提升进而使注液筒6中的电解液从通孔61流入到下方的圆柱电池5中;当松开手压板82时,所有的液量调控针7在弹簧7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重新伸入注液筒6中并堵住通孔61,因此整个注液过程简单,无需通过电子编程控制,制造成本低。该实施例的液量调控针7是与注液筒6配合使用而实现精准控液的具体操作是:在进行注液前,先调节液量调控针的调控杆72,使容腔79的容积满足要求,然后将液量调控针7放入注液筒6中,接着向注液筒6中注入电解液,电解液流入注液筒6的同时通过开口槽78进入到容腔79中,同时从观察仪36可看到流入注液筒6的量,直到电解液充满整个注液筒6和液量调控针7的容腔79,此时注液筒6内的液体加上容腔79内的液体即为每次给圆柱形电池注液的液量,也就是注液筒6的容积加上容腔79的容积再减去液量调控针7放入注液筒6中的体积,通过调节容腔79的容积即可实现调节每次的注液量,故无需人工观察判断即可达到精准控液,而且若操作不慎多出来的电解液可放掉使其流入回流箱4中。
[0027]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的回流箱4通过一折弯管道40与注液箱3的通孔连通,注液箱3中多余的电解液通过该折弯管道40流入回流箱4中,回流箱4上设有回液机构41,该实施例的回液机构41包括设置在回流箱4上壁的充气管411和设置在回流箱4侧壁的放气管412,充气管411用于连接加压装置,加压装置向回流箱4加压,从而使回流箱4的气压高于注液箱3,进而使回流箱4内的液体向低压的注液箱3回流,放气管412上设有阀门开关91,同样充气管411上也设有阀门开关91 ;该实施例的回流箱4的上壁开有两个通孔42,其中一个通孔42向内延伸有管道43至接近回流箱4的底面位置,折弯管道40的其中一端可以与这两个通孔42的任意一个连接,其中没有与折弯管道40连接的那个通孔42通过一活塞44塞于通孔42中而封闭该通孔42 ;而折弯管道40包括有横管401和竖管402,横管401与竖管402之间通过转向接头403连接,转向接头403与竖管402为固定连接,转向接头403与横管401为可转动连接,横管401的管口与注液箱3连接,横管401上设有控制注液箱3液体流出的阀门开关91。因此该回流箱4具有两种可回流电解液的工作状态:当回液机构41参与工作时,则折弯管道40接于有管道43的通孔42上,而无管道43的通孔42用活塞44堵住,当需要回液时,只需打开充气管411的阀门开关91,加压装置给回流箱4中增压,使回流箱4中的气压高于注液箱3的气压,此时回流箱4中的液体从管道43持续向上逆流到注液箱3中,完成回流操作;当回液机构41不参与工作时,则折弯管道40接于无管道43的通孔42上,而有管道43的通孔42用活塞44堵住,当需要回液时,只需手动将回流箱4连通竖管402绕横管401转动180°,使回流箱4的底部朝上,此时液体从回流箱4上壁的通孔42流入后通过竖管402和横管401倒流入注液箱3中,完成回流操作。[0028]尽管本实用新型是参照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这种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制。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可以预料的,这种的变化应属于所属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1)、安装于底座(1)上的真空箱(2)、位于真空箱(2)上方的注液箱(3)以及位于真空箱(2)旁边与注液箱(3)连通的回流箱(4),所述真空箱(2 )内放置有纵横排布整齐的圆柱电池(5 ),所述注液箱(3 )中对应每个圆柱电池(5 )的位置设有一个底部开有通孔(61)的注液筒(6 ),每个注液筒(6 )配备一个可调节注液量及注液次数的液量调控针(7),所述液量调控针(7)下部封住注液筒(6)的通孔(61),上部与注液箱(3)上部的提升机构(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上述真空箱(2)包括有前部和上部开口的箱体(21)、前盖(22 )和上盖(23 ),所述前盖(22 )开启后可供上述圆柱电池(5 )放入,所述上盖(23)开启后可供上述注液箱(3)中的电解液流入真空箱(2)内的圆柱电池(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圆柱电池(5)纵横整齐排布于一电池架(50 )上,上述真空箱(2 )的内底面设有导轨(24),所述电池架(50 )下部对应设有导条(51),通过导轨(24)与导条(51)的配合而实现电池架(50)能准确放入并使电池架(50 )上的圆柱电池(5 )与上述注液箱(3 )中的注液筒(6 ) —一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真空箱(2)的两侧各连接有一管体(9),所述管体(9)上设有阀门开关(91),其中一管体(9)与真空机连接,该管体(9 )上还设有真空表(92 ),另一管体(9 )用于解压放入干燥的空气或氮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注液箱(3)包括上部开口的箱体(31)和盖置在箱体(31)开口处的箱盖(32),上述注液筒(6)与注液箱(3) —体成型的设置在注 液箱(3)底部,所述注液筒(6)的通孔(61)贯穿注液箱(3)底部,上述液量调控针(7)的下部插置在注液筒(6)内且其上部通过注液箱(3)的箱盖(32)定位,所述箱盖(32)上开有与液量调控针(7)数量相同的圆孔(30)供液量调控针(7)的上部伸出注液箱(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上述液量调控针(7)包括有中空的套筒(71)和插在套筒(71)内的调控杆(72 ),所述套筒(71)的下部用于封住上述注液筒(6)的通孔(61),所述套筒(71)的上部外壁设有外螺纹,中部外壁设有凸边(73),在凸边(73 )的上方套有一弹簧(74 ),所述液量调控针(7 )置于上述注液箱(3 )后所述套筒(71)的外螺纹向上伸出注液箱(3),所述弹簧(74)位于凸边(73)与注液箱(3)的箱盖(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注液箱(3)的箱盖(32)上方设有一活动板(33),所述活动板(33)上对应所有液量调控针(7)的位置设有通孔(30),所述液量调控针(7)的套筒(71)上部穿过所述活动板(33)的通孔(30)后通过螺母(75)与套筒(71)上的外螺纹旋接而实现将活动板(33)与液量调控针(7)连接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提升机构(8)为手动操作的杠杆(81),上述注液箱(3)的上方设有一支架(34),所述杠杆(81)的旋转支撑点固定在该支架(34)上,上述活动板(33)的中间向上凸设一圆柱与杠杆(81)的一端铰接,所述杠杆(81)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按压的手压板(82 ),通过压下手压板(82 )可使活动板(33 )提起而带动液量调控针(7)提升进而使注液筒(6)中的电解液从通孔(61)流入到下方的圆柱电池(5)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注液箱(3)的一侧开孔并通过管体(9)与一供液管(35)连接,上述电解液从所述供液管(35)输入到注液箱(3)中,所述注液箱(3)的前端设有一观察仪(36),通过所述观察仪(36)可观察到从供液管(35)输入到注液箱(3)中的电解液的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注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回流箱(4)通过一折弯管道(40 )与上述注液箱(3 )连通,所述注液箱(3 )中多余的电解液通过该折弯管道(40 )流入回流箱(4 )中,所述回流箱(4 )上设有回液机构(41),通过该回液机构(41)可使回流箱(4 )中的电解液重新逆流到注液箱(3 )中。
【文档编号】H01M2/36GK203774397SQ20142004980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蔡日旺 申请人:蔡日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