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电线和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1637阅读:12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电线和电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航空电线和电缆,包括导体、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绕包裹覆于导体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外,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作为绝缘层,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基本揉合了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二者的优点,即聚酰亚胺优良的耐辐照性能(可耐109Gy的辐射而性能不变)、机械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和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稳定性能、耐电弧性能。
【专利说明】—种航空电线和电缆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电线和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150°C以上、短时耐400°C )航空电线和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空导线的敷设环境和使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有耐高温、耐低温、耐辐射等特性;而且希望电缆尺寸小、重量轻。传统的电缆往往只能满足其中几项要求,但其它性能都达不到要求,更为重要的电缆的绝缘层厚、外径较大、重量较重,不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安装敷设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长期耐150°C以上,30分钟内短时耐400°C )和低温(_65°C )、抗电弧能力强、阻燃性高、抗腐蚀性好、耐辐照性好、外径小、重量轻的航空电线和电缆。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航空电线,包括导体、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绕包裹覆于导体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外,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
[0005]所述的导体由单根或多根带有镀层的铜线或铜合金线绞合而成。
[0006]所述的导体的镀层为锡、银或者镍。
[0007]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为聚酰亚胺膜双面外覆聚四氟乙烯膜的复合薄膜。
[0008]一种航空电缆,包括若干航空电线、屏蔽层和护套层,其中所述的航空电线包括导体、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绕包裹覆于导体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外,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屏蔽层编织裹覆于聚四氟乙烯生料带外,护套层绕包裹覆于屏蔽层外。
[0009]所述的屏蔽层为带有镀层的铜线编织而成,编织密度不小于85%,铜线镀层为锡、银或者镍。
[0010]所述的护套层由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组成,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外,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
[0011]所述的导体由单根或多根带有镀层的铜线或铜合金线绞合而成,镀层为锡、银或者镍。
[0012]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为聚酰亚胺膜双面外覆聚四氟乙烯膜的复合薄膜。
[0013]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为聚酰亚胺膜双面外覆聚全氟乙丙烯膜的复合薄膜。
[00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0015](I)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作为绝缘层,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基本揉合了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二者的优点,即聚酰亚胺优良的耐辐照性能(可耐19Gy的辐射而性能不变)、机械性能、电气绝缘性能和聚四氟乙烯的耐化学稳定性能、耐电弧性能;
[0016](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厚度很薄且密度较小,因此电线电缆的外径和重量与同规格的其它电线相比要小和轻很多,从而可极大限度的提高了机舱布线密度、减轻了飞机的自重,提高了飞机的飞行经济性;
[0017](3)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镀层的铜线编织屏蔽,且屏蔽密度高达85%以上,能在有一定电磁干扰的场合下正常使用,并加强了电缆的机械强度;
[0018](4)本实用新型导体采用具有镀层的铜线,可以使导体在高温下不易氧化、腐蚀,进而提高导体的使用温度并大大延长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9](5)本实用新型的聚四氟乙烯生料带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的涂覆层相同,更有利于两层材料的粘结,从而为电线电缆提供优异的电气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
[0020](6)本实用新型通过浸溃试验、三防试验(湿热、盐雾、霉菌),并能短期(30分钟)在400°C下不影响使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线剖视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24]本实用新型电线如图1所示,包括有导体1、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导体I由单根或多根带有镀层的铜线或铜合金线绞合而成,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绕包裹覆于导体I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外,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
[0025]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采用聚酰亚胺膜双面外覆聚四氟乙烯膜的复合薄膜,基本上具备了聚酰亚胺和聚四氟乙烯二种材料的优良的电气性能、耐辐照性能,较优良的耐化学优点,且摒除了二者的缺点。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的涂覆层相同,更有利于两层材料的粘结,从而提供优异的电气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导体I的主要功能是作为传输电能和电信号的传输载体。
[0026]本实用新型电缆如图2所示,包括若干电线、屏蔽层4和护套层,电线包括导体1、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护套层由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6组成。导体I由单根或多根带有镀层的铜线或铜合金线绞合而成;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绕包裹覆于导体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外。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屏蔽层4编织裹覆于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外,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绕包裹覆于屏蔽层4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6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外。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绝缘5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6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
[0027]屏蔽层4主要功能是减少导体中传输信号对外界的干扰以及外界对导体中信号的干扰,可以作为外导体接地,形成泄漏电流的通道。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6经高温熔封,形成坚实的护套保护电缆不受机械损伤。
[0028]本实用新型电线电缆经浸溃试验(GJB17.8-1984)、三防试验(湿热GJB150.9A-2009、盐雾 GJB150.11A-2009、霉菌 GJB150.10A-2009)考核,并经过高温试验(400°C,30分钟,GB / T3048.8-2007)考核,本实用新型电线电缆性能指标合格,无损伤、无击穿。
[0029]本实用新型的电线电缆的额定使用温度:150°C (镀锡导体)、200°C (镀银导体)、2600C (镀镍导体),最低使用环境温度:_65°C。
[0030]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部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航空电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I)、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绕包裹覆于导体(I)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外,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采用聚酰亚胺膜双面外覆聚四氟乙烯膜的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I)采用单根或多根带有镀层的铜线或铜合金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I)的镀层为锡、银或者镍。
4.一种航空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航空电线、屏蔽层(4)和护套层,其中所述的航空电线包括导体(I)、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绕包裹覆于导体(I)外,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外,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屏蔽层(4)编织裹覆于聚四氟乙烯生料带(3)夕卜,护套层绕包裹覆于屏蔽层(4)外,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复合薄膜(2)采用聚酰亚胺膜双面外覆聚四氟乙烯膜的复合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4)采用带有镀层的铜线编织的编织物,编织密度不小于85%,铜线镀层为锡、银或者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层由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6)组成,聚四氟乙烯生料带(6)绕包裹覆于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外,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和聚四氟乙烯生料带(6)经高温熔封粘结在一起,所述的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5)采用聚酰亚胺膜双面外覆聚全氟乙丙烯膜的复合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航空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I)由单根或多根带有镀层的铜线或铜合金线绞合而成,镀层为锡、银或者镍。
【文档编号】H01B7/17GK203931547SQ201420129394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1日
【发明者】甄武旺, 苗露, 刘明, 周云霞, 雒宝鹏, 徐峥峣 申请人: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上海上缆神舟线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