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8756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电池盖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负极柱和盖板,使用了阳极氧化层与陶瓷镀层的结合的技术,使得镀层更加稳定、盖板与密封片之间的隔离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了绝缘性能;高温状态下,避免了电池在发生过热或燃烧时正、负极极柱与铝制盖板直接接触导电,解决了极柱与电池本体发生短路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专利说明】电池盖板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的电池盖板。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是一种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输出功率大,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工作温度范围宽(为-20°C?60°C ),循环性能优越,可快速充放电,充放电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含有毒有害物质的绿色电池。它是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往返嵌入、脱嵌完成电池充电和放电工作的。
[0003]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绝大部分使用有机材料密封片将盖板与极柱之间密封,避免极柱与盖板直接接触而发生短路,专利号为CN20042007661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半密封电池盖柱式锂电池,在塑封连接层与电池盖上表面之间设置环氧树脂密封层,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而且也能达到绝缘的效果。但是,当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电池温度升高,会融化密封层,导致极柱与电池盖之间发生微短路,增加了电池使用的危险程度,降低了电池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负极柱和盖板,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与盖板之间分别设置正极密封片和负极密封片,所述正极密封片和负极密封片使得正极柱、负极柱与盖板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负极柱在盖板上对应的区域,所述盖板上设置阳极氧化层,所述阳极氧化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负极柱在盖板上对应的区域,所述阳极氧化层上设置陶瓷镀层,所述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负极柱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05]以铝制电池盖板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进行通电处理,利用电解作用使其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经过阳极氧化处理之后,铝表面能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达到绝缘的作用,避免密封片融化之后与盖板直接接触,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0006]经过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的盖板已经具备初步绝缘的能力,但是为了更加可靠的安全性,在阳极氧化层上再镀陶瓷镀层,进一步提高绝缘能力,即使密封片全部融化,极柱也不能与盖板接触,在极端情况下也能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0007]作为优选,所述阳极氧化层的厚度选自0.1mm至0.5mm之间。
[0008]阳极氧化层的厚度选自0.1mm至0.5mm之间,可以达到较好的绝缘作用,进一步保证其安全性。
[0009]作为优选,所述陶瓷镀层的主要材料选自氧化硅、氧化锆、氮化铝、氮化硅之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由于陶瓷镀层是镀在阳极氧化层上的,由于阳极氧化层的表面粗糙使得陶瓷镀层的附着能力大大增强,陶瓷镀层与阳极氧化层的结合使得极柱、密封片与盖板之间形成稳定的隔离层,即使密封片完全融化也能保证极柱与盖板之间隔离。
[0011]作为优选,所述阳极氧化层的厚度为0.3mm。
[0012]阳极氧化层的厚度为0.3_,可以达到更好的绝缘作用,进一步保证其安全性。
[0013]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后,阳极氧化层与陶瓷镀层的结合使得镀层更加稳定,使得盖板与密封片之间的隔离效果更好,进一步提高了绝缘性能;高温状态下,避免了电池在发生过热或燃烧时正、负极极柱与铝制盖板直接接触导电,解决了极柱与电池本体发生短路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正极柱,2、负极柱,3、盖板。
[0016]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1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硅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20]实施例2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3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硅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22]实施例3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5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硅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24]实施例4
[002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1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锆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26]实施例5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3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锆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28]实施例6
[002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5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锆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30]实施例7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1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锆、氧化硅混合物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32]实施例8
[00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3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锆、氧化硅混合物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34]实施例9
[00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5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氧化锆、氧化硅混合物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36]实施例10
[003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1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氮化铝、氮化硅混合物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38]实施例11
[003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3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氮化铝、氮化硅混合物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0040]实施例12
[00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1、负极柱2和盖板3,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之间设置密封片,密封片将盖板3与正极柱1、负极柱2隔开,使得正极柱1、负极柱2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盖板3上设置厚度为0.5mm的阳极氧化层,阳极氧化层将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隔开,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3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盖板3上对应的区域,阳极氧化层上设置主要材料为氮化铝、氮化硅混合物的陶瓷镀层,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1、负极柱2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盖板,包括正极柱、负极柱和盖板,所述正极柱、负极柱与盖板之间分别设置正极密封片和负极密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密封片和负极密封片使得正极柱、负极柱与盖板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负极柱在盖板上对应的区域,所述盖板上设置阳极氧化层,所述阳极氧化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盖板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负极柱在盖板上对应的区域,所述阳极氧化层上设置陶瓷镀层,所述陶瓷镀层使得正极密封片、负极密封片与阳极氧化层不直接接触,且覆盖了正极柱、负极柱在阳极氧化层上对应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氧化层的厚度选自0.1mm至0.5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氧化层的厚度为0.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镀层的主要材料选自氧化硅、氧化锆、氮化铝、氮化硅之中的一种。
【文档编号】H01M2/04GK204118141SQ20142048605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邓国友, 靳勇, 尹存奎 申请人: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