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插头线头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7687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线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线插头线头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制造电线时,由于电线插头的制造要求,一根电线的三个线头处的剥线长度不同,目前在对电线插头线头进行剥线时,通常是进行两道工序,即先将两根长度一致的线头进行剥线,然后在对另一根长度不同的线头进行剥线,工作效率低且需要工作人员对线头进行分辨,避免线头的剥线长度出现问题,导致整根电线报废。因此,解决电线插头线头剥线时效率低且需要对线头进行分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插头线头剥线装置,通过输送轨道对电线进行运输,并通过压紧气缸带动剥线卡板对线头进行压紧,剥线切刀对线头进行切槽,并由剥线气缸对线头进行剥线,通过移动电机带动剥线气缸进行移动,分别对不同线头进行剥线,避免剥线错误,解决了电线插头线头剥线时效率低且需要对线头进行分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线插头线头剥线装置,包括输送轨道,所述输送轨道上设置有线头放置板,所述输送轨道旁设置有剥线器,所述剥线器包括压紧气缸和剥线气缸,所述压紧气缸下端设置有剥线卡板,所述剥线卡板后方设置有剥线切刀,通过压紧气缸带动剥线卡板和剥线切刀对线头进行压紧及切槽,所述剥线气缸上设置有剥线夹头,所述剥线气缸下端设置有移动电机,通过移动电机带动剥线气缸移动,对不同的线头进行剥线。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送轨道一端设置有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作为输送轨道工作的动力源,所述输送轨道上设置有位置检测器,通过位置检测器对线头放置板的位置进行检测。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剥线夹头上设置有铜丝切刀,通过铜丝切刀对电线头切断时残留的铜丝进行剪齐。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剥线卡板与压紧气缸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通过缓冲弹簧对剥线卡板下压时进行缓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输送轨道对电线进行运输,并通过压紧气缸带动剥线卡板对线头进行压紧,剥线切刀对线头进行切槽,并由剥线气缸对线头进行剥线,通过移动电机带动剥线气缸进行移动,分别对不同线头进行剥线,避免剥线错误,提高剥线精度,并且在一道工序上完成不同长度的电线剥线工作,由铜丝切刀对多余的电线铜丝进行切断,避免飞丝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输送轨道,2-线头放置板,3-压紧气缸,4-剥线气缸,5-剥线卡板,6-剥线切刀,7-剥线夹头,8-移动电机,9-步进电机,10-位置检测器,11-铜丝切刀,12-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线插头线头剥线装置,包括输送轨道1,所述输送轨道1上设置有线头放置板2,所述输送轨道1旁设置有剥线器,所述剥线器包括压紧气缸3和剥线气缸4,所述压紧气缸3下端设置有剥线卡板5,所述剥线卡板5后方设置有剥线切刀6,通过压紧气缸3带动剥线卡板5和剥线切刀6对线头进行压紧及切槽,所述剥线气缸4上设置有剥线夹头7,所述剥线气缸4下端设置有移动电机8,通过移动电机带动剥线气缸4移动,对不同的线头进行剥线。所述输送轨道1一端设置有步进电机9,通过步进电机9作为输送轨道1工作的动力源,所述输送轨道1上设置有位置检测器10,通过位置检测器10对线头放置板2的位置进行检测。所述剥线夹头7上设置有铜丝切刀11,通过铜丝切刀11对电线头切断时残留的铜丝进行剪齐。所述剥线卡板5与压紧气缸3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12,通过缓冲弹簧对剥线卡板5下压时进行缓冲。通过输送轨道1对电线进行运输,并通过压紧气缸3带动剥线卡板5对线头进行压紧,剥线切刀6对线头进行切槽,并由剥线气缸4对线头进行剥线,通过移动电机8带动剥线气缸4进行移动,分别对不同线头进行剥线,避免剥线错误,提高剥线精度,并且在一道工序上完成不同长度的电线剥线工作,由铜丝切刀11对多余的电线铜丝进行切断,避免飞丝出现。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线插头线头剥线装置,包括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设置有线头放置板,输送轨道旁设置有剥线器,剥线器包括压紧气缸和剥线气缸,压紧气缸下端设置有剥线卡板,剥线卡板后方设置有剥线切刀,剥线气缸上设置有剥线夹头,剥线气缸下端设置有移动电机,通过移动电机带动剥线气缸移动,对不同的线头进行剥线。通过输送轨道对电线进行运输,并通过压紧气缸带动剥线卡板对线头进行压紧,剥线切刀对线头进行切槽,并由剥线气缸对线头进行剥线,通过移动电机带动剥线气缸进行移动,分别对不同线头进行剥线,避免剥线错误,提高剥线精度,并且在一道工序上完成不同长度的电线剥线工作,由铜丝切刀对多余的电线铜丝进行切断,避免飞丝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周锦强;李和金;曹彩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顺成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31
技术公布日:2018.0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