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7180发布日期:2019-01-02 23:4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如今,大规模锂电池组合成为了新的能源供给方式,大规模锂电池功率高,发热效率高,具备一定危险性。锂电池组之间的各块电池之间靠的距离非常近,其安装方式都是叠加或者并排的方式,虽然采用叠加或者并排的安装结构,但是其在安装时相同的空间内,锂电池的安装数量并不会很多,电池的排布还是很占用空间,由于采用紧凑型的排布方式,一旦其中一个锂电池有鼓包等快速发热情况而燃烧爆炸,那么会导致整个锂电池组的损毁,由于结构紧凑,散热性能变差,在使用于振动的环境下时,锂电池的缓冲性能要求较高,在检修时,由于一起装入于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不容易检修以及观察,故目前的锂电池组存在诸多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电池组,采用一种圆形的转动安装结构,以及一块与锂电池等厚的转动叶片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锂电池组,包括一拼接式的主体外壳,主体外壳的内部具有一个圆形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轴心处均嵌入安装一轴承,两轴承的轴承孔内均装入一空心轴套,空心轴套穿过两个轴承的轴承孔并伸出于主体外壳的外部;

空心轴套的中间具有一个中空的出线通道,出线通道的外侧端伸出面均开口,所述空心轴套的外壁环绕空心轴套一圈焊接固定一块以上的转动叶片,转动叶片的中间均贯穿设置一两端开口的电池安装腔,锂电池均装入于电池安装腔内,并打胶粘接固定;

锂电池的厚度等于转动叶片的厚度,锂电池的正反面与转动叶片的两侧端面平齐,每块锂电池的电源输出端均通过接线穿过转动叶片以及空心轴套上的出线孔伸入于空心轴套中间的出线通道内,并从出线通道的一侧开口端引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拼接式的主体外壳包括一半圆形的第一壳体以及一半圆形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装配成一个圆形的主体外壳,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拼接处外部均锁入一锁紧螺丝。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的一侧面上开设一个观察窗口,观察窗口贯穿整个主体外壳并与内部的安装腔相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观察窗口内均装入一凸透镜,凸透镜密封整个观察窗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叶片均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采用一种圆形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空间排布上的问题,锂电池之间距离较远,散热性能更好,锂电池使用时也不会互相的影响;

二、本发明采用一种旋转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应用于振动的环境下,有效利用转动力来抵抗冲击;

三、本发明采用的转动叶片的厚度等于锂电池的厚度,通过观察窗口能够看到锂电池是否有凸起于转动叶片,一旦有凸起,从外部看是非常清楚明了的,很容易观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检修上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锂电池组,包括一拼接式的主体外壳1,主体外壳1的内部具有一个圆形的安装腔13,安装腔13的两侧轴心处均嵌入安装一轴承4,两轴承4的轴承孔内均装入一空心轴套2,空心轴套2穿过两个轴承4的轴承孔并伸出于主体外壳1的外部;

空心轴套2的中间具有一个中空的出线通道8,出线通道8的外侧端伸出面均开口,空心轴套2的外壁环绕空心轴套一圈焊接固定一块以上的转动叶片7,转动叶片7的中间均贯穿设置一两端开口的电池安装腔,锂电池13均装入于电池安装腔内,并打胶粘接固定;

锂电池13的厚度等于转动叶片7的厚度,锂电池13的正反面与转动叶片7的两侧端面平齐,每块锂电池13的电源输出端均通过接线3穿过转动叶片7以及空心轴套2上的出线孔伸入于空心轴套中间的出线通道8内,并从出线通道8的一侧开口端引出。

本实施例中,拼接式的主体外壳1包括一半圆形的第一壳体11以及一半圆形的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互相装配成一个圆形的主体外壳,第一壳体11与第二壳体12的拼接处外部均锁入一锁紧螺丝5,通过拆卸第一壳体11以及第二壳体12,能够对内部进行快速操作,锂电池组拆装非常的方便。

圆形的结构能够在保证在差不多体积下,足够的分散各锂电池,本实施例中只列举了少量的几块锂电池,但是如果多设置几块转动叶片,便能多增加锂电池的数量,在该同样的圆形空间内,采用叠加式的方式并不能增加锂电池的安装数量,相反的,本发明采用转动式的安装方式,能够有效合理利用空间,在安装尽可能多的锂电池的同时,又能有效分散各锂电池,使得锂电池之间不接触,不会有热量上的互相传递。

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或者第二壳体12的一侧面上开设一个观察窗口6,观察窗口6贯穿整个主体外壳并与内部的安装腔相通,观察窗口6内均装入一凸透镜,凸透镜密封整个观察窗口。我们可以从壳体的外部穿过观察窗口进行观察,由于增设了凸透镜,在外部观察上,可以对内部的锂电池进行放大,在外部观察上会更加的清晰。

其中,转动叶片7均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利用金属结构的转动叶片7,可以增加锂电池在安装时的散热性能,能够将锂电池的热量快速传递给转动叶片,利用转动叶片辅助进行散热。

由于锂电池的整体厚度等于转动叶片7的厚度,因此锂电池的正反面是与转动叶片的正反面平齐的,也就是说,一旦锂电池13的正面或者反面任意一面有出现鼓包、膨胀、或者泄露等情况,都能以转动叶片表面作为一个基准面,能够更容易被识别。

由于出线跟随着各锂电池转动,因此不管锂电池如何转动,只要线材处于扭转范围之内都可以进行旋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发明采用一种圆形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解决空间排布上的问题,锂电池之间距离较远,散热性能更好,锂电池使用时也不会互相的影响;

二、本发明采用一种旋转的安装结构,能够有效应用于振动的环境下,有效利用转动力来抵抗冲击;

三、本发明采用的转动叶片的厚度等于锂电池的厚度,通过观察窗口能够看到锂电池是否有凸起于转动叶片,一旦有凸起,从外部看是非常清楚明了的,很容易观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检修上更加的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组,包括一拼接式的主体外壳,主体外壳的内部具有一个圆形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的两侧轴心处均嵌入安装一轴承,两轴承的轴承孔内均装入一空心轴套,空心轴套穿过两个轴承的轴承孔并伸出于主体外壳的外部;本发明的锂电池组具有非常好的散热通风结构,能够有效的抵抗在运动过程中的振动以及冲击,利用转动力来实现减震,并且可有效从外部观察锂电池的表面是否有凸起或者破损等情况,大大提升检修的便捷性,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锂电池的使用问题,防患于未然。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连芳
技术研发日:2018.08.29
技术公布日:2019.01.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