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9903发布日期:2020-05-20 01:57阅读:6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变压器,特别涉及一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变压器领域主要有单极旋转变压器和多极旋转变压器,单极旋转变压器为绝对值式,精度低;多极旋转变压器为增量式,精度高。这两种旋转变压器无法用在一些对精度要求高,而且要绝对值式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它既有单极旋变的绝对值式优点,又有多极旋变高精度的优点,并且此种旋变粗机、精机共用一个铁芯,可以节省大量的加工、组装时间;另外,此种旋变定转子通过机壳安形成一体式安装,在生产时就可以保证旋变的气隙均匀,也能避免客户二次安装同心度不达标而影响旋变的检测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包括轴承压板、螺钉、机壳、定子、转子、转轴、轴承和定子压板。

进一步的,机壳整体呈圆柱形,内部具有中央通孔,在机壳依次设置有轴承压板、定子、转子、转轴、轴承和定子压板,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轴承设置在最靠近机壳中心轴线的位置,转轴设置在轴承外侧,转子设置在转轴外侧,定子设置在转子外侧。

进一步的,在定子和转子上均引出引线,并且定子和转子的引线分别从机壳的两侧引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旋转变压器侧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旋转变压器正视结构图。

(注意:附图中的所示结构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特征的示意,并非是要依据附图所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包括:轴承压板1、螺钉2、机壳3、定子4、转子5、转轴6、轴承7和定子压板8。

其中,机壳3整体呈圆柱形,内部具有中央通孔,在机壳3依次设置有轴承压板1、定子4、转子5、转轴6、轴承7和定子压板8,通过螺钉2进行固定。

并且,轴承7设置在最靠近机壳3中心轴线的位置,转轴6设置在轴承7外侧,转子5设置在转轴6外侧,定子4设置在转子5外侧。

并且,在定子4和转子5上均引出引线,并且定子4和转子5的引线分别从机壳3的两侧引出。

优选的,采用四组螺钉2,围绕机壳3中心均匀安装。

组装时,分为3部分进行:(1)定子组件组装;(2)转子组件组装;(3)总装。

(1)定子组件组装:

在定子4外圆面均匀涂抹胶水、在机壳3内圆面均匀涂抹促进剂,将定子4线束朝下从机壳3u型孔中央穿出,同时将定子4平放慢慢压入机壳3,注意要压装到位。

(2)转子组件组装:

在转轴6配合面上均匀涂抹胶水,在转子5内圆面均匀涂抹促进剂,间隙滑配,将转子5轻轻推入转轴6,过程中不得对线圈造成损伤,且出线方向按图2中所示,将轴承7装入转轴6内,并装上轴承压板1和螺钉2。

(3)总装:

将转子组件顺着轴承内径压入定子组件,注意压装到位,出线方向按图2中所示,再旋紧定子压板8,完成安装。

综上所述,根据实用新型所述的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具有以下优点:

(1)能够填补单极和多极旋转变压器的应用短板;

(2)提高旋变定转子气隙均匀度,提高旋变整体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轴承压板(1)、螺钉(2)、机壳(3)、定子(4)、转子(5)、转轴(6)、轴承(7)和定子压板(8);

其中,机壳(3)整体呈圆柱形,内部具有中央通孔,在机壳(3)依次设置有轴承压板(1)、定子(4)、转子(5)、转轴(6)、轴承(7)和定子压板(8),通过螺钉(2)进行固定;

并且,轴承(7)设置在最靠近机壳(3)中心轴线的位置,转轴(6)设置在轴承(7)外侧,转子(5)设置在转轴(6)外侧,定子(4)设置在转子(5)外侧;

在定子(4)和转子(5)上均引出引线,并且定子(4)和转子(5)的引线分别从机壳(3)的两侧引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采用四组螺钉(2),围绕机壳(3)中心均匀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通道旋转变压器,包括轴承压板、螺钉、机壳、定子、转子、转轴、轴承和定子压板;能够填补单极和多极旋转变压器的应用短板,提高旋变定转子气隙均匀度,提高旋变整体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洁;郑彦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工业园区代尔塔电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