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9868发布日期:2020-05-22 21:2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



背景技术:

双工器是通信系统里经常用到的一种器件,是一个由接收与发射通道组成。其功能主是接收通道通过公共端将接受的信号耦合进来,发射通道是将信号经过公共端送到天线上去,并且两路不相互影响功能的无源件。一般双工器可以用腔体,lc,波导等结构来实现。特别是几十兆低频率的双工器,如果用常规的腔体或波导来实现指标,体积就非常庞大,lc虽然体积小但不能满足指标要求。用螺旋方式是最佳方式来实现,这种的体积可以变小。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螺旋双工器,但要实现高抑制的指标时若用传统螺旋方式来实现就需要增加阶数,体积也会变大,并不能满足现有的小型化产品的要求。现有的一些螺旋双工器主要有如下缺点:高抑制指标时就要增加阶数,体积会增加;由于阶数增加损耗相应的也要变大;装配与调试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

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包括:金属壳体;接收端口、发射端口与公共端口,设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信号接收通道与信号发送通道,设置于金属壳体内部,所述信号接收通道连接接收端口与公共端口,包括不少于一个并联于信号接收线路与等地面之间的谐振器,所述信号发送通道连接发射端口与公共端口,包括不少于一个并联于信号发送线路与等地面之间的谐振器。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的信号接收通道的谐振器与信号接收线路之间通过耦合电感相连;所述的信号发送通道的谐振器与信号发送线路之间通过耦合电容相连。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耦合电感采用集中参数的电感;所述耦合电容采用集中参数的电容。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谐振器由电容并联电感等效构成,信号接收通道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被配置为发射端口的频率,信号接收通道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被配置为接收端口的频率。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谐振器采用绕制成螺旋状的谐振线。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信号接收线路包括设置于公共端口与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相邻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和谐振器与接收端口之间的传输线。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信号发送线路包括设置于公共端口与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相邻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和谐振器与发送端口之间的传输线。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信号接收线路的传输线绕成螺旋状的线圈,被配置为发射端信号的1/4波长,阻抗为50欧姆。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信号发送线路的传输线绕成螺旋状的线圈,被配置为接收端信号的1/4波长,阻抗为50欧姆。

进一步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所述公共端口、接收端口与发射端口的阻抗为50欧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本方案能使产品的体积大大减小,抑制提高。在整机上面让出了更多的空间并且使得重量与成本减小许多。即使产品的外观减小了,但其本身的电性能指标并没有改变,在使用中指标也很稳定可靠,工作的带宽与其他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工艺可靠,装配、调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的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2是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的具体实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port1为双工器的的公共端,阻抗为50欧姆;port2、port3分别为接收端口、发射端口,阻抗也是50欧姆。c1、c2、c3、c4、c5、c6代表为电容;l1、l2、l3、l4、l5、l6代表为电感。电路中的l1、c1并联和c4、l4并联为发射通道的谐振频率;电路中的l3、c2并联和c5、l6并联为接收通道的谐振频率。l2、l5是为发射通带中的电感耦合,是改变双工器发射通带的带宽,值越小通带的带宽越宽,反之电感越大双工器的带宽越窄;电容c2、c6是接收通带中的电容耦合,是改变双工器接收通带的带宽,值越小通带的带宽越窄,反之电容越大通带的带宽越宽。tl1、tl2、tl5为发射通道的1/4波长的50欧姆传输线,其作用是匹配每个谐振器。tl3、tl4、tl6为接收通道的1/4波长的50欧姆传输线,作用也是匹配相应的每个谐振器。

耦合电容以及耦合电感采用集中参数的电容电感,1/4波长的50欧姆传输线绕成螺旋状的线圈,在减小体积的同时提高抑制能力。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里主要是由金属壳体,谐振螺旋线,50欧姆传输线,电感,电容,公共端口以及接收发射端口组成,金属壳体是支撑与密封其他所有零件。谐振螺旋线是起谐振频率作用,是由如图1中的l1、c1;l4、c4;l3、c2;l6、c5等效出的谐振器,再经过l2、l5耦合电感或c3、c6耦合电容将信号耦合出到耦合传输线,然后再到各个端口。

本实施例的耦合结构不仅使整个产品的体积变小,指标也有所提高,特别是抑制非常明显,整体性能指标优越,便于生产与调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壳体;

接收端口、发射端口与公共端口,设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

信号接收通道与信号发送通道,设置于金属壳体内部,所述信号接收通道连接接收端口与公共端口,包括不少于一个并联于信号接收线路与等地面之间的谐振器,所述信号发送通道连接发射端口与公共端口,包括不少于一个并联于信号发送线路与等地面之间的谐振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接收通道的谐振器与信号接收线路之间通过耦合电感相连;所述的信号发送通道的谐振器与信号发送线路之间通过耦合电容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电感采用集中参数的电感;所述耦合电容采用集中参数的电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由电容并联电感等效构成,信号接收通道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被配置为发射端口的频率,信号接收通道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被配置为接收端口的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器采用绕制成螺旋状的谐振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线路包括设置于公共端口与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相邻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和谐振器与接收端口之间的传输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线路包括设置于公共端口与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相邻谐振器之间的传输线和谐振器与发送端口之间的传输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线路的传输线绕成螺旋状的线圈,被配置为发射端信号的1/4波长,阻抗为50欧姆。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送线路的传输线绕成螺旋状的线圈,被配置为接收端信号的1/4波长,阻抗为50欧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端口、接收端口与发射端口的阻抗为50欧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化高抑制螺旋双工器,包括:金属壳体;接收端口、发射端口与公共端口,设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口;信号接收通道与信号发送通道,设置于金属壳体内部,所述信号接收通道连接接收端口与公共端口,包括不少于一个并联于信号接收线路与等地面之间的谐振器,所述信号发送通道连接发射端口与公共端口,包括不少于一个并联于信号发送线路与等地面之间的谐振器。通过本方案能使产品的体积大大减小,抑制提高。在整机上面让出了更多的空间并且使得重量与成本减小许多,但其本身的电性能指标并没有改变,在使用中指标也很稳定可靠,工作的带宽与其他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工艺可靠,装配、调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安;张志军;张继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九洲迪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6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