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5026发布日期:2020-06-09 20:23阅读:7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操作键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



背景技术:

键盘是用于操作设备运行的一种指令和数据输入装置,也指经过系统安排操作一台机器或设备的一组功能键,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变频器中控制设备,从而向控制设备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现在市场上变频器操作键盘上的旋钮都是表面光滑或者上平面外圈处沉一个凹点,作为旋钮旋转和按压确认键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在操作过程中容易打滑,并且长期按压旋钮的一边,可能造成旋钮松动或脱落。这种设计方式不符合人体工程学,不方便操作和容易误操作,影响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以解决作过程中容易打滑,并且长期按压旋钮的一边,可能造成旋钮松动或脱落等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包括操作键盘、操作旋钮和电路板,所述操作键盘的上表面设有旋钮外壳,且旋钮外壳的顶端内壁对称设有凹槽,所述旋钮外壳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操作旋钮,且操作键盘的内部设有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操作旋钮包括有防滑条、确认按压点、连接轴、旋转卡套、弹簧和凸块,所述操作旋钮的上表面设有防滑条,且操作旋钮的中心凸起处四周设有确认按压点,所述操作旋钮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卡套,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操作旋钮底部边缘处的上端对称设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有旋转触发端,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设有旋转触发端,且旋转触发端与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和凸块大小一致,且相互契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卡套和旋转触发端位置上下对应设置,且相互契合。

优选的,所述弹簧长为3cm,连接轴长为2cm,且弹簧直径大于连接轴直径5mm,并且弹簧延展程度大于旋钮外壳高度1cm。

优选的,所述凹槽共设有若干个,并且呈中心线对称,所述凸块共设有2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能有效解决操作过程中手滑和误操作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中间的确认按压点可以避免长期按压旋钮的一边,造成操作旋钮松动或脱落,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此种键盘操作旋钮更能降低变频器的故障率。

(2)该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通过凹槽、凸块和弹簧的设置,使其在需要控制操作旋钮时,将操作旋钮向下按压,使其底部弹簧压缩,并凸块随着操作旋钮一起下压,使其凹槽和凸块上下分离,此时操作旋钮没受阻力便可左右旋转,确定旋转选项后,只需将凹槽和凸块之间相互对齐契合,同时弹簧的作用下将操作旋钮上升顶起,使其固定操作旋钮,从而操作旋钮不会松动或脱落(始终受到弹簧向上的弹力,且起到对操作旋钮底端的支撑,使其受力面积更加均匀),且不会长期按压旋钮的一边造成按压旋钮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钮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卡套及旋转触发端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键盘;101、旋钮外壳;102、凹槽;2、操作旋钮;201、防滑条;202、确认按压点;203、连接轴;2031、旋转卡套;204、弹簧;205、凸块;3、电路板;301、旋转触发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包括操作键盘1、操作旋钮2和电路板3,操作键盘1的上表面设有旋钮外壳101,且旋钮外壳101的顶端内壁对称设有凹槽102,旋钮外壳10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操作旋钮2,且操作键盘1的内部设有电路板3。

其中,操作旋钮2包括有防滑条201、确认按压点202、连接轴203、旋转卡套2031、弹簧204和凸块205,操作旋钮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条201,且操作旋钮2的中心凸起处四周设有确认按压点202,操作旋钮2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3,且连接轴203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卡套2031,连接轴203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04,且操作旋钮2底部边缘处的上端对称设有凸块205,使其在操作的过程不会因打滑出现误操作的情况出现。

其中,电路板3包括有旋转触发端301,电路板3的上表面设有旋转触发端301,且旋转触发端301与电路板3电连接,配套设置,配合旋转卡套2031进行对变频器快速的调整。

其中,凹槽102和凸块205大小一致,且相互契合,使其在不需要操作是进行锁定,从而不会应误触导致不必要误差。

其中,旋转卡套2031和旋转触发端301位置上下对应设置,且相互契合,便于更精切的控制变频器。

其中,弹簧204长为3cm,连接轴203长为2cm,且弹簧204直径大于连接轴203直径5mm,并且弹簧204延展程度大于旋钮外壳101高度1cm,使其在不按压操作旋钮2时是无法进行旋转或操作的,提高使用性。

其中,凹槽102共设有若干个(可对应变频器控制功能键个数设置),且凹槽102的个数是变频器控制功能键个数的一倍,并且呈中心线对称,凸块205共设有2个,将调整后的操作旋钮2进行锁定,使其不会松动,更加精准。

使用中,首先将操作键盘1与变频器进行安装,并将电路板3与变频器内部通过电源线电连接,若需要操控变频器时,只需要控制操作旋钮2,将操作旋钮2向下按压,使其底部弹簧204压缩,并凸块205随着操作旋钮2一起下压,使其凹槽102和凸块205上下分离,此时操作旋钮2没受阻力便可左右旋转,若需要确定旋转选项后,只需将凹槽102和凸块205之间相互对齐契合,同时弹簧204的作用下将操作旋钮2上升顶起,使其固定操作旋钮2,从而使操作旋钮2不会松动或脱落(始终受到弹簧204向上的弹力,且起到对操作旋钮2底端的支撑,使其受力面积更加均匀),且不会长期按压操作旋钮2的一边造成按压旋钮的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完成整个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包括操作键盘(1)、操作旋钮(2)和电路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键盘(1)的上表面设有旋钮外壳(101),且旋钮外壳(101)的顶端内壁对称设有凹槽(102),所述旋钮外壳(10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操作旋钮(2),且操作键盘(1)的内部设有电路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旋钮(2)包括有防滑条(201)、确认按压点(202)、连接轴(203)、旋转卡套(2031)、弹簧(204)和凸块(205),所述操作旋钮(2)的上表面设有防滑条(201),且操作旋钮(2)的中心凸起处四周设有确认按压点(202),所述操作旋钮(2)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03),且连接轴(203)的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旋转卡套(2031),所述连接轴(203)的外侧套设有弹簧(204),且操作旋钮(2)底部边缘处的上端对称设有凸块(2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包括有旋转触发端(301),所述电路板(3)的上表面设有旋转触发端(301),且旋转触发端(301)与电路板(3)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2)和凸块(205)大小一致,且相互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套(2031)和旋转触发端(301)位置上下对应设置,且相互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4)长为3cm,连接轴(203)长为2cm,且弹簧(204)直径大于连接轴(203)直径5mm,并且弹簧(204)延展程度大于旋钮外壳(101)高度1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2)共设有若干个,并且呈中心线对称,所述凸块(205)共设有2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包括操作键盘、操作旋钮和电路板,操作键盘的上表面设有旋钮外壳。该变频器的操作键盘旋钮,通过凹槽、凸块和弹簧的设置,使其在需要控制操作旋钮时,将操作旋钮向下按压,使其底部弹簧压缩,并凸块随着操作旋钮一起下压,使其凹槽和凸块上下分离,此时操作旋钮没受阻力便可左右旋转,确定旋转选项后,只需将凹槽和凸块之间相互对齐契合,同时弹簧的作用下将操作旋钮上升顶起,使其固定操作旋钮,从而操作旋钮不会松动或脱落(始终受到弹簧向上的弹力,且起到对操作旋钮底端的支撑,使其受力面积更加均匀),且不会长期按压旋钮的一边造成按压旋钮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廖湘衡;李迪鹏;胡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众业源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