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20059发布日期:2020-08-11 21:35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汽车的电气连接来说,焊接或压接是主要的导线与端子的连接方式。这些连接区域是热量最集中、温度最高的区域。随着汽车电子化和电气化的发展,特别是混动汽车或电动汽车的发展,车载电器日益增多,车上导线的载流量与日倶增,造成诸多压接或焊接区域过热,引起导线绝缘及连接器烧毁甚至烧车的事件。

为了减缓连接区域高温的问题,现有的做法是增大端子的尺寸,使端子与外界空气有更大的接触面,增快散热。但是,这样的做法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相互电气连接的导线和端子,所述导线和端子的连接处包覆石墨薄片。

所述导线和端子焊接或压接。

所述石墨薄片外覆热缩管,所述热缩管为面积小于石墨薄片的热缩管。

所述的石墨薄片为覆胶石墨薄片,所述覆胶石墨薄片的胶层为导热胶层。

所述覆胶石墨薄片的厚度为0.05mm–2.0mm。

所述导线为耐热等级是105℃、125℃、150℃或180℃。

所述导线的导体的横截面积为0.05mm2-160mm2

所述的导线包括屏蔽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导线和端子的连接处包覆石墨薄片,石墨薄片横向导热系数高,将石墨薄片包覆于连接处,比单纯增大端子尺寸散热效果好,有利于连接处的散热。

(2)石墨薄片外覆热缩管,热缩管为面积小于石墨薄片的热缩管,热缩管可保护内部结构和绝缘,热缩管面积小于石墨薄片,可使部分石墨薄片暴露于空气中,形成散热区,石墨薄片可将连接处的热量传输至散热区,从而是热量散失。

(3)覆胶石墨薄片的胶层为导热胶层,可以在不影响散热的情况下保护石墨薄片,且粘合石墨薄片和热缩管。

(4)覆胶石墨薄片的厚度为0.05mm–2.0mm,覆胶石墨薄片横向导热性能优良,但是纵向导热性能欠佳,覆胶石墨薄片厚度较小,有利于纵向散热。

(5)适用于屏蔽导线、汽车低压和高压导线,满足一般汽车导线的设计要求,散热性能好,降低连接区域温度,适用于焊接或压接的连接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覆盖热缩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覆盖热缩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覆盖热缩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覆盖热缩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为端子;2为导体;3为导线;4为覆胶石墨薄片;5为热缩管;6为散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导热石墨材料的化学成分主要是单一的碳(c)元素,是一种自然元素矿物。将薄膜高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高温高压下得到石墨化薄膜。通常这种高分子化合物为聚酰亚胺膜,经过高温热处理后,可使大部分氢、氧、氮等挥发,由乱层结构转化成具有层状多晶的石墨结构,即转变为石墨膜片。石墨的层内导热系数很高(理想石墨烯热导超过4000w/mk,人造石墨材料的导热率也可达到l000w/mk以上)。利用石墨的该导热特性制作的导热片横向导热系数高,垂直于方向导热系数低,该特点使石墨片可以抹平热点。而银、铜、铝,其热导率分别为:430w/mk、400w/mk、238w/mk。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导线3和端子1的连接结构,导线3和端子1焊接或压接,导线3和端子1的连接处包覆石墨薄片;将石墨薄片包覆于连接处,比单纯增大端子1尺寸散热效果好,有利于连接处的散热。

石墨薄片外覆热缩管5,热缩管5为面积小于石墨薄片的热缩管5;热缩管5可保护内部结构和绝缘,热缩管5面积小于石墨薄片,可使部分石墨薄片暴露于空气中,形成散热区,石墨薄片可将连接处的热量传输至散热区,从而是热量散失。

石墨薄片为覆胶石墨薄片4,覆胶石墨薄片4的胶层为导热胶层,导热胶层为掺有导热金属粉、导热粉体氮化铝、石墨粉或石墨烯粉体的丙烯酸胶水;导热胶层可以在不影响散热的情况下保护石墨薄片,且粘合石墨薄片和热缩管5。

覆胶石墨薄片4的厚度为0.05mm–2.0mm;覆胶石墨薄片4横向导热性能优良,但是纵向导热性能欠佳,覆胶石墨薄片4厚度较小,有利于纵向散热。

导线3包括导体2和绝缘体,导线3的导体2的横截面积为0.05mm2-160mm2,导体2为铜、铜合金、铝或铝合金,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长方形或其它异形;绝缘层为pvc、xlpo、xlpe、硅橡胶、tpe或tpu等常见导线绝缘材料。导线3可以带金属屏蔽层,如带屏蔽层,屏蔽层外需覆盖绝缘护套。

上述导线3的耐热等级是105℃、125℃、150℃或180℃。

覆胶石墨薄片4是薄片(薄膜)结构,耐弯折。

使用方法:

在实际导线3使用中,石墨薄片将内部热量,快速传递到散热区域6,散热区域6的温度需明显低于端子1温度。

本实施例导线3和端子1的连接结构通过增加石墨薄片的方式,将焊接区域或压接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化,并导出到外部低温区。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相互电气连接的导线(3)和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和端子(1)的连接处包覆石墨薄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和端子(1)焊接或压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薄片外覆热缩管(5),所述热缩管(5)为面积小于石墨薄片的热缩管(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石墨薄片为覆胶石墨薄片(4),所述覆胶石墨薄片(4)的胶层为导热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胶石墨薄片(4)的厚度为0.05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为耐热等级是105℃、125℃、150℃或1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的导体(2)的横截面积为0.05mm2-160m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线(3)包括屏蔽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包括相互电气连接的导线和端子,所述导线和端子的连接处包覆石墨薄片。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石墨薄片包覆于连接处,比单纯增大端子尺寸散热效果好,有利于连接处的散热。

技术研发人员:卢勇;李章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3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