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耦合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4352发布日期:2020-09-08 14:36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耦合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电感器。



背景技术:

耦合电感器通常用于多相拓扑结构,目前,电源的每相都需要连接两个耦合电感单元,且每个耦合电感单元的铁芯截面为口字型,这样,对于三相直流电源就需要配置由六个耦合电感单元组成的耦合电感器,造成耦合电感器的体积较大,导致运输和安装困难,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耦合电感器,以解决现有耦合电感器体积大,导致运输和安装困难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耦合电感器,包括第一导磁体、第二导磁体、第三导磁体和耦合电感组件;

所述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导磁体连接;

所述耦合电感组件包括三个耦合电感单元,每个所述耦合电感单元包括铁芯,所述铁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连接,且所述铁芯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导磁体之间,所述铁芯上缠绕有线圈。

具体地,所述铁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为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铁芯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通过螺栓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磁体和第二导磁体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耦合电感器的底座。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耦合电感器,对于三相直流电源仅需要配置三个耦合电感单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耦合电感单元,大大减小了耦合电感器的体积。并且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直流部分经耦合电感单元所产生的磁通由第三导磁体进行传导,三个耦合电感单元仅有由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纹波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从而减小了三个耦合电感单元的磁通量,进而在具有相同的利用率的情况下,减小了铁芯的截面积,进一步减小了耦合电感器的整体体积,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方便运输和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耦合电感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其中,1-第一导磁体,2-第二导磁体,3-第三导磁体,4-耦合电感组件,41-耦合电感单元,411-铁芯,412-线圈,5-螺栓,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耦合电感器,包括第一导磁体1、第二导磁体2、第三导磁体3和耦合电感组件4;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导磁体3连接;耦合电感组件4包括三个耦合电感单元41,每个耦合电感单元41包括铁芯411,铁芯4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连接,且铁芯411位于两个第三导磁体3之间,铁芯411上缠绕有线圈412。

因为电路中开关器件不是一直导通状态,当开关导通时电路中有电流,开关断开时电路中无电流,经过电感器时电流不能突变,此时电流波形为三角波,即纹波电流,因此,需要利用耦合电感器降低纹波电流。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三相直流电源的三相分别与三个耦合电感单元41的线圈412输入端连接,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直流部分经耦合电感单元41所产生的磁通由第三导磁体3进行传导,三个耦合电感单元41仅有由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纹波电流所产生的磁通,利用对电感器三相输入电流相位的调整,使纹波电流减小,并通过磁路耦合原理降低电感器体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铁芯411的两端与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为可拆卸连接。其中,铁芯411的两端与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通过螺栓5连接。

在其中一个或多个铁芯411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可将发生故障的部件进行替换即可,无需将整个耦合进行替换,节约成本,且方便维修。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耦合电感器的底座6。底座6方便对耦合电感器的安装和固定。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耦合电感器,对于三相直流电源仅需要配置三个耦合电感单元41,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耦合电感单元41,大大减小了耦合电感器的体积。并且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直流部分经耦合电感单元41所产生的磁通由第三导磁体3进行传导,三个耦合电感单元41仅有由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纹波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从而减小了三个耦合电感单元41的磁通量,进而在具有相同的利用率的情况下,减小了铁芯411的截面积,进一步减小了耦合电感器的整体体积,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方便运输和安装。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

本技术:
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磁体(1)、第二导磁体(2)、第三导磁体(3)和耦合电感组件(4);

所述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导磁体(3)连接;

所述耦合电感组件(4)包括三个耦合电感单元(41),每个所述耦合电感单元(41)包括铁芯(411),所述铁芯(4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连接,且所述铁芯(411)位于两个所述第三导磁体(3)之间,所述铁芯(411)上缠绕有线圈(4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411)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为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411)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通过螺栓(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磁体(1)和第二导磁体(2)上还连接有用于固定耦合电感器的底座(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耦合电感器,对于三相直流电源仅需要配置三个耦合电感单元,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六个耦合电感单元,大大减小了耦合电感器的体积。并且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直流部分经耦合电感单元所产生的磁通由第三导磁体进行传导,三个耦合电感单元仅有由三相直流电源中的纹波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从而减小了三个耦合电感单元的磁通量,进而在具有相同的利用率的情况下,减小了铁芯的截面积,进一步减小了耦合电感器的整体体积,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方便运输和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泽;徐景海;张学森;池海川;王伊铭;范久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辽通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3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