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0958发布日期:2021-05-21 08:3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井下遥控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控开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井下遥控开关。



背景技术:

遥控开关是现代工业或者现代家庭中常用产品之一,它由可移动的遥控发射器,以及固定在墙壁上的开关接收器组成,所有功能既可在墙壁开关上直接操作,也可以用遥控器远距离操控。遥控开关分发射(遥控器)和接收(开关)两部分,发射器把控制电信号编码,然后调制(红外调制,电磁波调制和网络数据信号调制),转换成无线信号发送出去;接收原理:收到载有信息的无线电波信号,然后放大、解码,得到原先的控制电信号,将电信号再进行功率放大用来驱动相关的电气元件(可控硅、继电器和莫斯管)。

现有的井下遥控开关通常安装于井下,且为了保证井下遥控开关的信号稳定,随着井下工作进程的改变,需要对井下遥控开关的位置进行调整,而井下遥控开关的安装方式通常是通过多个螺钉进行安装固定的,在调整时较为不便,同时,随着井下深度越深,井下的灰尘也越多,而井下遥控开关上一般设置有用于防灰的防护壳,虽然灰尘不会进入至井下遥控开关内,但是会堆积在防护壳上,在打开防护壳时部分灰尘也会抖落至井下遥控开关上,所以需要经常另备工具对防护壳进行清理,使用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井下遥控开关,以解决现有的井下遥控开关,不便于调整安装位置和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井下遥控开关,包括开关本体,所述开关本体左面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圆管一;

所述开关本体左侧设置有墙栓,且所述墙栓右端固定有t字钉,所述t字钉上套接有活动套,所述活动套前后两侧均熔接有长杆,且所述长杆外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钉;

所述开关本体右侧设置有与开关本体相匹配的防护壳,且所述防护壳右侧铰接有罩盖;

所述开关本体下方设置有圆筒,且所述圆筒左侧上方固定有圆管二,所述圆筒右侧贯穿有开口,且所述开口内铰接有筒盖,所述圆筒内壁后端固定有连接轴管件,且所述连接轴管件前端螺纹连接有轴体。

具体的,所述t字钉右端的直径大于活动套右端的直径,且所述长杆通过所述活动套与t字钉活动连接。

具体的,两根所述长杆外端之间的间距等于两根所述圆管一内端之间的间距。

具体的,所述圆管一以及圆管二的内径均与螺纹钉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圆管一以及圆管二的内壁均分布有与螺纹钉外壁相匹配的内螺纹。

具体的,所述轴体呈横向布置,且所述轴体前端与圆筒内壁前侧之间的间距长于连接轴管件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轴体通过连接轴管件与圆筒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墙栓、圆管一、t字栓、活动套、长杆和螺纹钉,方便井下人员对开关本体的安装位置进行快速调整,以解决现有的井下遥控开关,不便于调整安装位置的问题;其次通过设置圆管二、圆筒、筒盖、轴体和连接轴管件,方便井下人员随时抽出卷纸对防护壳进行清理,使用较为方便,以解决现有的井下遥控开关,使用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活动套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圆筒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开关本体与墙栓装配后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开关本体、2-圆管一、3-墙栓、4-t字钉、5-活动套、6-长杆、7-螺纹钉、8-防护壳、9-罩盖、10-圆筒、11-筒盖、12-圆管二、13-开口、14-轴体、15-连接轴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井下遥控开关,包括开关本体1,所述开关本体1左面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圆管一2;

所述开关本体1左侧设置有墙栓3,且所述墙栓3右端固定有t字钉4,所述t字钉4上套接有活动套5,所述活动套5前后两侧均熔接有长杆6,两根所述长杆6外端之间的间距等于两根所述圆管一2内端之间的间距,所述t字钉4右端的直径大于活动套5右端的直径,且所述长杆6通过所述活动套5与t字钉4活动连接,且所述长杆6外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钉7;

所述开关本体1右侧设置有与开关本体1相匹配的防护壳8,且所述防护壳8右侧铰接有罩盖9;

所述开关本体1下方设置有圆筒10,且所述圆筒10左侧上方固定有圆管二12,所述圆管一2以及圆管二12的内径均与螺纹钉7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圆管一2以及圆管二12的内壁均分布有与螺纹钉7外壁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圆筒10右侧贯穿有开口13,且所述开口13内铰接有筒盖11,所述圆筒10内壁后端固定有连接轴管件15,且所述连接轴管件15前端螺纹连接有轴体14,所述轴体14呈横向布置,且所述轴体14前端与圆筒10内壁前侧之间的间距长于连接轴管件15的长度,所述轴体14通过连接轴管件15与圆筒10可拆卸连接。

在安装开关本体1时,可以先将墙栓3钉入至井下安装点处,使得活动套5抵在安装点与t字钉4前端之间,同时将活动套5向下转动,并使两根长杆6之间上下垂直分布,然后再将螺纹钉7拧下,将开关本体1移动至t字钉4处,让两根长杆6卡在两根圆管一2之间,接着再将螺纹钉7依次拧入圆管一2和长杆6内,从而可快速将开关本体1安装至安装点处,在拆除时,将螺纹钉7依次从长杆6以及圆管一2内拧出并将开关本体1向前移动,让两根长杆6从两个圆管一2之间移出,且将墙栓3拔出,便可将该种井下遥控开关快速从安装点拆除,方便井下人员对开关本体1的安装位置进行快速调整。

其次,将防护壳8罩合在开关本体1前方并通过螺丝与其固定,若井下深度较深且灰尘较多,可将圆筒10移动至防护壳8下方,使得圆管二12对准下方的圆管一2,并将靠近圆管一2的螺纹钉7拧下,且将螺纹钉7依次右下至上依次拧入圆管二12、圆管一2和长杆6内,圆筒10便可固定在开关本体1下方,再揭开筒盖11,并拧动轴体14,让轴体14与连接轴管件15分离,且准备一筒小卷纸,将轴体14穿过连接轴管件15,然后再将轴体14后端螺接至连接轴管件15前端,当该种井下遥控开关在井下使用时,若掉落至防护壳8上的灰尘较多,可将筒盖11打卡,并可随时抽出卷纸对防护壳8进行清理,而圆筒10可随时拆除且安装,使用较为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井下遥控开关,包括开关本体(1),所述开关本体(1)左面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圆管一(2),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本体(1)左侧设置有墙栓(3),且所述墙栓(3)右端固定有t字钉(4),所述t字钉(4)上套接有活动套(5),所述活动套(5)前后两侧均熔接有长杆(6),且所述长杆(6)外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钉(7);

所述开关本体(1)右侧设置有与开关本体(1)相匹配的防护壳(8),且所述防护壳(8)右侧铰接有罩盖(9);

所述开关本体(1)下方设置有圆筒(10),且所述圆筒(10)左侧上方固定有圆管二(12),所述圆筒(10)右侧贯穿有开口(13),且所述开口(13)内铰接有筒盖(11),所述圆筒(10)内壁后端固定有连接轴管件(15),且所述连接轴管件(15)前端螺纹连接有轴体(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遥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t字钉(4)右端的直径大于活动套(5)右端的直径,且所述长杆(6)通过所述活动套(5)与t字钉(4)活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遥控开关,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长杆(6)外端之间的间距等于两根所述圆管一(2)内端之间的间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遥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一(2)以及圆管二(12)的内径均与螺纹钉(7)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圆管一(2)以及圆管二(12)的内壁均分布有与螺纹钉(7)外壁相匹配的内螺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遥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4)呈横向布置,且所述轴体(14)前端与圆筒(10)内壁前侧之间的间距长于连接轴管件(15)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遥控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14)通过连接轴管件(15)与圆筒(10)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井下遥控开关,特别是涉及遥控开关技术领域,包括开关本体,开关本体左面上下两端均固定有圆管一;开关本体左侧设置有墙栓,且墙栓右端固定有T字钉,T字钉上套接有活动套,活动套前后两侧均熔接有长杆,且长杆外端均螺纹连接有螺纹钉;开关本体右侧设置有与开关本体相匹配的防护壳,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墙栓、圆管一、T字栓、活动套、长杆和螺纹钉,方便井下人员对开关本体的安装位置进行快速调整,以解决现有的井下遥控开关,不便于调整安装位置的问题;其次通过设置圆管二、圆筒、筒盖、轴体和连接轴管件,方便井下人员随时抽出卷纸对防护壳进行清理,使用较为方便,以解决现有的井下遥控开关,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富;张国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开悟石油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