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16880发布日期:2021-07-02 19:36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



背景技术:

当前,在电缆使用技术领域,通常存在电缆强度不够,表面容易遭受污染等缺陷。从而容易导致电缆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拉断或损伤,影响电缆的安全使用寿命。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通过对电缆的整体结构及其护套表面性能改进,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通过对电缆的整体结构及其护套表面性能改进,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包括多根位于电缆内部的缆芯、护套以及超疏水涂层;所述缆芯为铜芯导体,缆芯外表面包覆有内绝缘套,内绝缘套外部包覆内屏蔽层,内屏蔽层外表面包覆尼龙编织层;多根缆芯由绕包带包成束状,缆芯与绕包带之间的空隙空间内填充有填充层;所述绕包带外部包覆有外绝缘套,外绝缘套外部包覆有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层的外部包覆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部包覆有外屏蔽层,外屏蔽层的外部包覆有无纺布编织层;所述无纺布编织层的外部包覆有阻燃层,阻燃层外部包覆有护套,所述护套外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阵列孔,阵列孔内部填充有纳米超疏水涂层。

优选的,所述缆芯数量大于或等于2根,所述内屏蔽层以及外屏蔽层均为铝塑复合带。

本技术:
设置的屏蔽层利于保证电缆的屏蔽效果,同时通过阻燃层的设置,还利于保证电缆的阻燃性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层的外表面以及内表面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方形凸条,外绝缘套的外表面以及防水层的内表面均开设有与方形凸条相匹配的方形凹槽,方形凸条嵌入方形凹槽中进行配合安装。方形凸条以及方形槽的设置,利于不同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并且可以减少外绝缘套、聚氯乙烯层以及防水层之间的相互旋转位错。防水层的设置利于提高电缆的整体防水特性,具有强化电缆综合性能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护套为聚氯乙烯塑料套,护套的厚度为2mm-3mm,护套外表面设置的阵列孔孔径为0.5mm-1mm,阵列孔的深度为0.5mm-1mm,相邻阵列孔之间的中心间距为阵列孔孔径的2-3倍。超疏水涂层的填充设置,利于有效利用超疏水涂层的疏冰特性以及自清洁效应,有效提高护套表面的疏冰效果以及自清洁效果。

优选的,所述阵列孔内部涂覆有粘胶,纳米超疏水涂层的底层纳米颗粒通过粘胶固定粘接在阵列孔内部,所述护套的外表面为粗糙面。该方案利于保证超疏水纳米涂层颗粒的稳定填充及安装,避免因为振动或搬运过程造成的纳米颗粒脱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电缆的整体防水效果以及整体强度,减少电缆由于拉拽而产生断裂或裂缝的风险,有效保证电缆的整体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表面疏冰效果以及表面自清洁效果可以通过超疏水涂层的使用得到一定保证,利于提高电缆表面的整体综合性能。

最后,本申请提供的阻燃性能以及电缆整体性能较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以及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缆芯;2、内绝缘套;3、内屏蔽层;4、尼龙编织层;5、填充层;6、绕包带;7、外绝缘套;8、聚氯乙烯层;9、防水层;10、外屏蔽层;11、无纺布编织层;12、阻燃层;13、护套;14、超疏水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13电缆,包括多根位于电缆内部的缆芯1、护套13以及超疏水涂层14;所述缆芯1为铜芯导体,缆芯1外表面包覆有内绝缘套2,内绝缘套外部包覆内屏蔽层3,内屏蔽层3外表面包覆尼龙编织层4;多根缆芯1由绕包带6包成束状,缆芯1与绕包带6之间的空隙空间内填充有填充层5;所述绕包带6外部包覆有外绝缘套7,外绝缘套7外部包覆有聚氯乙烯层8,聚氯乙烯层8的外部包覆防水层9;所述防水层9的外部包覆有外屏蔽层10,外屏蔽层10的外部包覆有无纺布编织层11;所述无纺布编织层11的外部包覆有阻燃层12,阻燃层12外部包覆有护套13,所述护套13外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阵列孔,阵列孔内部填充有纳米超疏水涂层14。

优选的,所述缆芯1数量大于或等于2根,所述内屏蔽层3以及外屏蔽层10均为铝塑复合带。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层8的外表面以及内表面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方形凸条,外绝缘套7的外表面以及防水层9的内表面均开设有与方形凸条相匹配的方形凹槽,方形凸条嵌入方形凹槽中进行配合安装。方形凸条以及方形槽的设置,利于不同层之间的相互配合,并且可以减少外绝缘套7、聚氯乙烯层8以及防水层9之间的相互旋转位错。防水层9的设置利于提高电缆的整体防水特性,具有强化电缆综合性能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护套13为聚氯乙烯塑料套,护套13的厚度为2mm-3mm,护套13外表面设置的阵列孔孔径为0.5mm-1mm,阵列孔的深度为0.5mm-1mm,相邻阵列孔之间的中心间距为阵列孔孔径的2-3倍。超疏水涂层14的填充设置,利于有效利用超疏水涂层14的疏冰特性以及自清洁效应,有效提高护套13表面的疏冰效果以及自清洁效果。

优选的,所述阵列孔内部涂覆有粘胶,纳米超疏水涂层14的底层纳米颗粒通过粘胶固定粘接在阵列孔内部,所述护套13的外表面为粗糙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证电缆的整体防水效果以及整体强度,减少电缆由于拉拽而产生断裂或裂缝的风险,有效保证电缆的整体使用寿命。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表面疏冰效果以及表面自清洁效果可以通过超疏水涂层14的使用得到一定保证,利于提高电缆表面的整体综合性能。

最后,本申请提供的电缆整体性能好,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以及较好的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位于电缆内部的缆芯、护套以及超疏水涂层;所述缆芯为铜芯导体,缆芯外表面包覆有内绝缘套,内绝缘套外部包覆内屏蔽层,内屏蔽层外表面包覆尼龙编织层;多根缆芯由绕包带包成束状,缆芯与绕包带之间的空隙空间内填充有填充层;所述绕包带外部包覆有外绝缘套,外绝缘套外部包覆有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层的外部包覆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部包覆有外屏蔽层,外屏蔽层的外部包覆有无纺布编织层;所述无纺布编织层的外部包覆有阻燃层,阻燃层外部包覆有护套,所述护套外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阵列孔,阵列孔内部填充有纳米超疏水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数量大于或等于2根,所述内屏蔽层以及外屏蔽层均为铝塑复合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层的外表面以及内表面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方形凸条,外绝缘套的外表面以及防水层的内表面均开设有与方形凸条相匹配的方形凹槽,方形凸条嵌入方形凹槽中进行配合安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为聚氯乙烯塑料套,护套的厚度为2mm-3mm,护套外表面设置的阵列孔孔径为0.5mm-1mm,阵列孔的深度为0.5mm-1mm,相邻阵列孔之间的中心间距为阵列孔孔径的2-3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孔内部涂覆有粘胶,纳米超疏水涂层的底层纳米颗粒通过粘胶固定粘接在阵列孔内部,所述护套的外表面为粗糙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包括多根位于电缆内部的缆芯、护套以及超疏水涂层;缆芯为铜芯导体,缆芯外表面包覆有内绝缘套,内绝缘套外部包覆内屏蔽层,内屏蔽层外表面包覆尼龙编织层;多根缆芯由绕包带包成束状,缆芯与绕包带之间的空隙空间内填充有填充层;绕包带外部包覆有外绝缘套,外绝缘套外部包覆有聚氯乙烯层,聚氯乙烯层的外部包覆防水层;防水层的外部包覆有外屏蔽层,外屏蔽层的外部包覆有无纺布编织层;无纺布编织层的外部包覆有阻燃层,阻燃层外部包覆有护套,护套外表面阵列开设有多个阵列孔,阵列孔内部填充有纳米超疏水涂层。本实用新型电缆强度及阻燃性能较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杰;许遗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新益源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7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